其他
2021,全国最聪明的年轻人,正在流向这些省市
中国最聪明的那些年轻人,正在流向哪些省市?
现在,有一个大数据可以为你揭晓答案。
近日,中国联通控股的一家专业数据公司“智慧足迹”发布《2021年全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出2021大学毕业生的流向。
该报告的研究方法如下:
1、通过年龄、寒暑假特征和其他学生特征识别出全国高校边界内学生规模,本次统计只覆盖中国内地各省市。
2.、进一步界定毕业生规模:毕业生为2021年上半年手机信令稳定出现在学校边界内,2021年下半年手机信令出现在非学校边界内的用户。3、报告选取2019、2020、2021年10月数据,分析当月毕业生的分布与流动状态。报告中毕业生数据基于联通4亿手机用户,经外推专利算法扩样至全量人群。
可见,这个报告的样本量足够大,识别算法也比较精确,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毕业生的流动规律,可以通过两个指标反映:
一是毕业生流入占比(流入某地区毕业生/全国流动毕业生总量),这反映的是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二是毕业生净流入占比(流入某地区毕业生-流出某地区毕业生)/全国流动毕业生总量,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对人才的留存力。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数据。
1
毕业生总流入量排名根据信令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内地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已达909.4万,较去年的874万人增长4.1%。其中,双一流毕业生为90.3万人,占到总毕业生的10%。
下面来看第一个数据,中国内地高校毕业生都去哪些省份了?👇
如上表所示,全国毕业生最爱去省份的是广东,流入人数高达30.2万人,稳居全国第一,而且首位度很高。
仅次于广东的是浙江,流入量达21.4万,江苏排在第三,有18.9万毕业生流入。
北京、上海分列第四第五名,各吸引了16.5万和14.1万的高校毕业生。
值得一说的是,仅这五个省市,就承包了全国47%的流动毕业生。换句话说,全国所有省份每外流100个应届毕业生,就有47个去了这五个省市。
山东(流入9.4万)、河北(流入8.1万)、四川(流入7.8万)位于第二梯队。
宁夏、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对毕业生吸引力相对较低,均不足2万人。
2净流入量排名
以上说的是总流入量,下面来看看毕业生的净流入量(流入某地区毕业生-流出某地区毕业生)👇
数据显示,内地31省市中,毕业生净流入为正的地区仅为12个,其他大部分省份为净流出。
净流入量最高的省份仍然是广东,接近25万人。前面说过广东总流入量是30.2万人,这说明广东高校的毕业生流出量仅5万人。
排在广东之后的仍然是浙江,净流入量接近15万人。
和总流入量一样,净流入量前五名依旧是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这5个省份,但排名有一点不同,北京在净流入量上超过了江苏。
作为高等教育重镇的湖北和湖南,净流出量全国最多,2021年分别有8.4万和8.3万毕业生净流出。众所周知,两湖地区因为靠近广东,每年都向珠三角输送大量毕业生,广深也常被调侃为是湖北、湖南的第二省会。
值得一说的是,新疆(4.7万)、福建(1.3万)、青海(1.2万)和海南(0.8万)这些省份虽然总流入量不高,但凭借超过的留存率,净流入量都比较靠前。
以下是2019-2021年各省的毕业生净流入量👇
从净流入量的增长情况来看,广东不仅是毕业生总流入量、净流入量最多的省份,同时还是净流入量增长最显著的省份。
在这个指标上,唯一能与广东媲美的只有浙江,从增长率来看,浙江甚至超过广东。
照此趋势,浙江的毕业生净流入量,超过广东,也不是没可能。
值一说的是,湖南、湖北两省近三年毕业生净流入规模逐年下降,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去了大湾区。
比如湖南省会长沙,在2021年未留在本市的7.9万毕业生中,有2.4万人前往广东省就业,比例达到三成之多。
3居留率排名
还一组数据也很有意思,就是是36个重点城市间的毕业生居留特征 ,包括本市居留率(留在本市工作/读书),以及重点院校居留率、非重点院校居留率。
以下是全国36个重点城市毕业生的居留率排名👇
不过,重庆和成都的本市重点院校毕业生的居留率较低,仅为57.7%和59.1%,排名17和11。
若加入流入毕业生这个指标,可以和本市居留率两个指标构建城市应届毕业生吸引力四象限图,从而得出哪个城市对高校毕业生最具吸引力。
肉眼可见的是,深圳位于第一象限右上角,是综合吸引力最强的城市,配得上“毕业生收割机NO.1城市”的称号。
北京、上海和广州也处在第一象限位置。再次说明发达一线城市对毕业生还是具备较大吸引力。
杭州和成都这两座城市也成功挤进了第一象限,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对本市毕业生和外来毕业生均具有较强吸引力。
南京、西安和郑州潜力较大,有机会进入第一象限。重庆、沈阳、福州次之。
其他城市主要集中在左下象限,本市居留率和流入毕业生规模均不突出,城市毕业生吸引力指数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