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园城市”怎么建?成都正在破题

孙不熟团队 城市战争 2023-03-23


有什么国家级的顶层设计,是北上广深都没有,惟独成都才有的?


“公园城市示范区”,绝对算一个。


今年3月16日,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城乡和住房建设部联合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


据悉,这是我国第一个“公园城市示范区”,也是中央给予成都的一项重大使命,受关注度很高。不过,建设好这个示范区可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从成都市区望雪山,图源成都发布


为此,《总体方案》给成都设定了时间表。


一是到2025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具体目标如下👇


实现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等。


二是到2035年,成都计划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具体愿景如下👇

愿景包括,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充分彰显……人民普遍享有安居乐业的幸福美好生活,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全面建成等。


2022年4月26日,成都市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则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是成都全面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攻坚突破期,是厚植宜居宜业优势的进位提升期。


图片来自成都发布


作为国内第一个公园城市示范区,没有先例可循,那么成都的抓手是什么?


为此,我翻了一遍《总体方案》,感觉有两个关键词:“两新”、“三区”与“四个着力”


所谓“两新”,一是指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二是指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所谓“三区”,即坚持三个发展定位,分别是“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

所谓四个“着力”,即着力厚植绿色生态本底、着力创造宜居美好生活、着力营造宜业优良环境、着力健全现代治理体系。

可见,公园城市的内涵要远比字面意思要丰富,绝不仅仅是在城市里建公园那么简单。


它涵盖了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城市治理体系建设等多个维度的目标,致力于为超大特大城市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01

“公园城市”是怎么来的?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公园城市的来由是什么,为何中央部委和成都市都非常重视?


 2018年2月,最高层对成都提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成都一举成为我国公园城市的“首提地”。


2020年1月,中央重要会议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从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到“示范区”,成都仅仅用了两年。


2021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再次提到,成都要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


可见,公园城市是中央倡导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表达,也是对国家双碳战略的积极响应。


成都的街区/图源成都发布/摄影:蒋光丛



02

城市为什么需要公园?


首先问一个问题,现代城市以高楼大厦为荣,为什么又需要公园?


我一直有个观点,人类对大自然的向往,来自本能的驱动,与生俱来、挥之不去。


毕竟,人类在狩猎文明中进化了数百万年,在农耕文明中进化了几千年,在科技文明中仅仅只有200多年。因此,虽然我们今天的物质生活高度发达,但我们的身体中都住着一个“原始人”。


是原始人,就会喜欢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然而,我们今天的城市,充斥着钢筋水泥,缺少与大自然亲近的条件,尤其是儿童,在家长严格的看管下,严重缺少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机会。


成都天府绿道/图源成都发布


美国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一个术语,叫做自然缺失症,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们在大自然中跑步的时候,大脑里面负责抽象思考的前额叶皮质和影响焦虑情绪的前扣带皮层,活跃程度都会明显降低,然后让身体分泌大量的血清素——一种让人心情愉悦的神经递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急速扩张,建成区面积越摊越大,很多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超过40%,甚至50%,远远超过30%的国际警戒线。


在此背景下,在城市里建公园,显得尤为紧迫。



03

“公园城市”不是郊区化

也不等于城市里建公园


不过,公园城市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城市里建公园”,更不理解为“郊区化运动”。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尤其是小汽车普及以来,欧美城市曾兴起浩浩荡荡的郊区化运动。在当时,人们厌倦了市中心的拥挤与喧嚣,纷纷跑到郊区住着低密度的花园洋房,西方学者把这个现象称之为“逆城市化”。


然而,当欧美搞了半个多世纪的郊区化运动之后,又发现这个模式不对。住在郊区,人们虽然与大自然更近了,但城市也因此无序扩张,带来了巨大的钟摆交通难题与空气污染,洛杉矶被认为是这类城市的典型代表。


“郊区化运动”走不通,那如果是在城市里建公园呢?先给大家看一张图👇



上图是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它非常的大,足足有3.4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浣花溪公园那么大。在中国城市的市中心区域,几乎找不到这么大体量的公园。


这个公园有个很大的问题,它和城市街区有一种显著的割裂感,与城市肌理的融合感太差,想亲近它并不方便。比如,一到晚上,很多人是不敢踏入中央公园的,因为它太大而且孤立,让人缺乏安全感。


所以,成都要建公园城市,显然不是简单地在城市里建公园,而是与要让城市与公园融会贯通,消除二者之间的割裂感,形成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新型城市形态。


换句话说,未来你走在成都的街头,你可能都察觉不到公园与城市的界限,因为成都的公园形式多样、变化无穷,它可以是浣花溪公这样的大公园,也可以马路边的一个口袋公园,还可能是天桥下的一块小草坪。


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和光同尘,就是追求人与环境的完美融合,成都要建设公园城市,想必会追求这样一个理念。


四川大学的银杏一片金黄 图源成都发布


当然,前面说过,公园城市的内涵极为丰富,不仅仅止步于生态建设,同样也是先进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力的需要,尤其是与当下最火的高科技产业相得益彰!


放眼全球,优美的公园湖畔、山谷花海,已经成了高科技产业最流行的生产场景:


在全球第一的科创中心——硅谷,很多科技大厂就坐落在一个个风景优美的山谷中,而不在人口稠密的旧金山市区。


在中国,科创高地也正呈现出类似的偏好。


在北京,互联网大厂大部分都位于生态良好、视野开阔的中关村软件园,而不是霓虹闪烁的CBD。


在杭州,巨头云集的未来科技城,也依附于位于城市西郊的西溪湿地;


在深圳,华为研发中心已从深圳市区搬到了东莞松山湖,那里距离深圳市区近50公里,完全是一个类似硅谷风格的生态小镇👇


华为位于松山湖的欧洲小镇(易简财经)


这一切都说明了:码农与工程师们,不爱霓虹闪烁的CBD,却喜欢住在能看见小松鼠的大公园里。美好的生态环境,本身也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


往深里说,这些科技城的强势崛起,很好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财富密码。


据此我们可以畅想,公园城市建好了,不仅仅让人感到宜居宜游,还能宜业,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位一体。


——相信这也是中央倡导的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更高级形态。



04

成都践行“公园城市”

的一些实验场景


对于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来说,想把整个城市变成一座“公园城市”,这是一项非常复杂且艰巨的任务。


但归纳起来,无非三个场景的有机统一:宜居、宜业、宜游


为此,成都制定了一个“金角银边”的计划。


2021年,成都安排实施“金角银边”示范点位200个,截至目前,大部分已经完成。


举个例子,成都在一个全长一公里的高架桥底下,打造了15处运动休闲场所,可供儿童、年轻人、中老年人等各个年龄段的人玩耍,它的形态是这样的👇




再比如,成都还把一个原本让人避之不及的街道拐角改造成了网红打卡点。这个拐角曾是一块临时堆放垃圾的边角地,还因为垃圾异味,被居民投诉。

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市场化运营的原则,将其打造为成都本土精酿啤酒生产商——牛啤堂的对外展示窗口,看上是一个粉蓝相间的温暖小屋,十分受年轻人欢迎👇


在成都,像这样的边角地改造案例,还有很多,这让成都的公园并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态,而是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从而让城市的街头巷尾,每一寸肌理,都充满了活力与温馨。

可见,公园城市的内涵不局限于“生态城市”,同时还是活力城市、创新城市、善治城市交织在一起的复合形态。

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处处可停留,让人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05

这一次

为什么是成都?


可能有人会问,如此重磅的国家级利好,为什么给了成都?

选择成都作为建设公园城市的示范区,相信是中央因地制宜的考虑,首先就基于成都良好的生态本底。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生态环境优良,2021年,成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3%。


成都新都区/摄影:宋加乐/图源成都发布


抬头可眺望清新奇丽的西岭雪山,脚下是肥沃丰饶的成都平原,成都自古以来便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就连《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都说:“成都是全球大都市中看雪山最精彩的地方”。


这种生态奇景,让古往今来众多文人雅士为之称赞:


李白诗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杜甫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句话,老天爷赏饭吃、生态底子好,在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客观条件非常有利,也容易凝聚共识。


从成都市区看西岭雪山(图片来自成都日报锦观)


有这样传奇的生态基础与人文底蕴,选择成都作为建设公园城市的示范区,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当然,如果只是生态本底良好,是远远不够的,成都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城市影响力,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绵延千年的城市活力


摄影:严磊/图源国家地理中文网、成都发布


正如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说的:


成都发展活力强劲。产业基础扎实,创业氛围浓厚,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近2万亿元,人均GDP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具备建设公园城市的坚实物质基础。


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拥有高等学校60余所、科研院所3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余家,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事实上,成都在我国经济版图上,尤其科创产业上,成果显著。


先是2020年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了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剑指“全球一流的科学城”。


2020年,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10065.7 亿元,同比增长19.8%,成为成都首个万亿产业。


同年,成都诞生了世界首条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等原创成果,还获批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另外,成都2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新增两院院士3人,国家级创新平台增至215个,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39位,科创的引领能力逐步增强。


一年内,成都净增了16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7800家。新增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11家,总数居中西部第1位。


成都高新区/图源成都发布


数字经济赛道上,成都表现更为突出:


都超算中心,进入国家超算中心序列,最高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进入全球前十。


截至目前,成都超算中心已为全国重庆、西安、上海、广州等35个城市、600多家用户提供超算服务。


2021年,成都还建成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5个,获批建设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蓝皮书(2021)》中,成都排名全国第4,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成都金融城/摄影李欣乐/图源成都发布


这样过硬的经济实力和科创底子,彰显了成都超一流的城市能级,这也将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底气。

 

如今万事俱备,东风已至,期待成都为“公园城市”带来一次有益的探索。


延伸阅读:

这一次,京沪穗蓉作出了一致选择

中国第五城:成都杭州你撑谁?

京沪穗深蓉,这次,成都排第二

公园城市掀热潮!这一次,全国多地学成都

京沪之后,第三个「双万亿之城」诞生

重磅规划!广深郊区,有大利好

广州是集装的,深圳是整装的,佛山是组装的,东莞、中山是散装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