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教育学习

笔记法推荐|为什么你读的很多书都白读了?

Susan Kuang SusanKuang 2023-09-27



前段时间,我做了个决定:放弃Evernote,改用一个新的管理工具Notion。


由于Evernote我已经用了十年了,上面有我过去十年的“晨间日记”,以及一些其他的重要记录,所以我不得不花时间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迁移。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年度总结中的每年读书记录。当我看到这些读书记录时,我只是对这些书名有印象,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我从中收获了什么,我完全不记得了。


对比一下我现在的做法。我今年的读书方式是这样的:


我每个月只精读一本书。选好要读的书后,我会先以最快的速度读完整本书,获得一个整体印象,然后按照逻辑结构将书的内容分成十几个小节。


接着我就开始精读,通过精读将每个节转变为一篇我自己的讲稿。最后再将所有讲稿成音频产品,放入我的知识店铺。


通常,在讲完一本书之后,我还会结合自己的相关实践和经验,总结出一套核心方法论,并输出一篇5、6千字的长文。


我相信,仅仅听完这两种阅读方式的描述,你就能够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别。


第一种方式,我只是读了一本书而已,经历了一个阅读过程,最后能够留下的仅仅是“我读过这本书”的记忆。


第二种方式,我不只是读了一本书,还能把自己所读的内容变成一种看得见的成果,一种对他人有价值、有帮助的产出。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使得我能够深入理解并内化书中的知识,让它成为了我个人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的一部分


这种对比给了我一个特别大的感触,那就是,阅读和写作输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读书如果没有写作和输出,那么基本上可以算是白读了。




1


阅读的三个层次


说到这里,我想带你简单了解一下阅读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感性式阅读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我称之为“感性式阅读”。具体来说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只寻找和吸收那些让我们感觉良好,感觉很有道理的内容。


什么样的内容会让我们感觉良好?


答案是,符合我们已有认知,与我们已有信念相一致的内容。这其实是大脑自带的一种确认偏差。


关于确认偏差,有这样一段描述:


不知为何,似乎我们周围恰好都是那些与自己想法一致的人——这当然不是故意的,我们只是把时间花在了我们喜欢的人身上。可我们为什么喜欢他们?没错,就是因为他们和我们思考的方式相同。


我们似乎只是碰巧阅读了那些能证实我们已有知识的文章——这当然也不是故意的,我们只是努力坚持阅读充满智慧的优秀文章,可为什么我们认为这些文章是优秀且充满智慧的呢?没错,这是因为我们觉得它们有道理。


——《卡片笔记写作法》



这种所谓的“碰巧”就是确认偏差所导致的。这种确认偏差会使得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内容,因为它们和我们已有认知是一致的。我们会在下面划线,当作金句摘抄下来,完全不去质疑这些结论的可靠性。


这种阅读方式是最轻松、最不费力的,不需要太多思考。当我们特别快速去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这种阅读方式。我们以为自己理解了,或者学到了很多,但实际上我们的大脑只不过是在寻找和确认那些与我们已有认知相一致的信息罢了。


第二层:理性式阅读


与“感性式阅读”相对应的就是“理性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要求我们去主动思考和深入理解所读的内容。


这意味着,我们得对基本的论证结构有所了解,能够将要点和普通的辅助细节区分开,知道作者究竟在探讨什么,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以及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个观点的,他的支撑理由和证据是什么。


这些都是一个人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体现。你可能还记得在中学语文课上,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分析文章结构,提炼中心思想。这其实就是在训练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另外,批判性思考也是“理性式阅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要求我们在理解文本结构和思想要点的基础上,还能对作者的论证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


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对作者观点的可靠性进行判断,从而决定是否要接受作者的观点,或者哪些观点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观点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而不是作者说什么都信,都当成真理一样去接受。


第三层:研究式阅读


“理性式阅读”再往上就是“研究式阅读”。这是一种更高级的阅读和学习方式。它的最大区别在于,你是带着问题或者是某个研究课题去进行阅读的。


因此,你的阅读不会局限在某本书的语境和既定框架之中,而是会把它放到更大的框架下进行审视,能够将书中有价值的内容和观点与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结合在一起,不断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不断补充对自己研究课题的思考。


研究式阅读最终的目的,是能够在某一领域形成属于自己的系统性的观点和看法,构建自己的方法论,然后利用这些去帮助自己更好地解释客观现象,更好地做判断和解决问题。这才是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读到这里,你应该能够很好地回答这篇文章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你读的很多书都白读了?


如果想成为一个更高效的阅读和学习者,那么你就需要努力摆脱“感性式阅读”的方式,慢慢朝“研究式阅读”迈进,不能只有输入,还要有输出。


如何进行这种转变呢?


事实上,你只需要改变一下自己做笔记的方式就好。这里给你推荐我最近了解到的一个全新的笔记方法——卡片盒笔记写作法(Zettelkasten)。


卡片盒笔记写作法可以说将阅读、学习、思考和写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不仅能提升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还能帮助你不断积累某一领域的知识,发展自己的想法,形成属于自己的洞见。




2


卡片笔记写作法


要了解卡片盒笔记法,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它的发明者——卢曼。


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是20世纪德国重要的社会学家。卢曼在长达30多年的研究中以学术高产著称。他一共出版了58本著作,发表了数百篇文章。


卢曼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自己发明的卡片盒笔记法。


卢曼最初其实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平日回家后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书。他一开始做笔记的方式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在空白处写写评论,或者在重点句子下画画线。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除了得到大量的笔记,卢曼应该不会有任何成果。好在,他很快意识到这样做笔记没有任何意义,于是便开始改变自己记笔记的方式,选择将笔记记到卡片上,在卡片的角上编号,再收集到卡片盒里。


此外,卢曼还会经常思考某些笔记如何与另一些笔记建立联系。这就使得卡片盒里一个个孤立的想法渐渐变成了想法集群,并衍生出更多系统性的思想。


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卢曼的卡片盒逐渐完善。在卡片盒的帮助下,卢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博士论文和定职论文,并且在1968年,成为了比勒菲尔德大学的社会学教授。


从此,卢曼利用他独创的卡片盒开启了属于他的高产创作之路。他几十年如一日,平均每天写6张卡片,一生积累了90000多个知识卡片。


正是这些知识卡片让他30年间出版了58本著作,发表了数百篇有影响力的文章,并成为20世纪德国重要的社会学家,获得了无数的奖项。


1998年卢曼逝世后,德国还专门成立了研究卢曼卡片笔记系统的机构。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卢曼卡片盒笔记法,可以读一读《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申克·阿伦斯(Sönke Ahrens)是一专注于研究卡片盒笔记法和写作流程的德国教授和作家。这本书就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


书中,阿伦斯着重介绍了卢曼卡片笔记盒的形成和应用,深入阐述了写作与记笔记的核心原则,还详细解释了从阅读到记笔记到写作的整个工作流程,以及背后的认知原理。




由于我自己对卢曼卡片盒笔记法很感兴趣,于是便把这本书加入到了我今年的解读书单之中,并且刚刚完成了这本书的解读。


** 解读专栏已经上线。购买了2023年成长社群 的小伙伴可以直接去听,没有加入社群的小伙伴可以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全文”单独订阅。**


在解读专栏中,我依照“Why - What - How”的逻辑顺序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了重构。此外,我还参考了一些成熟使用者的经验,并结合我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经验补充了一些书中没有的内容。所以,这个解读专栏可以说是我在这本书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


虽然我自己写作已经有十年了,但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仍然获得了不少启发,并且正在按照这套方法对我的笔记方式和写作流程进行改进。


新的方法加上新的工具(Notion)已经让我的学习和写作效率得到了提升。不过,我目前还处于实践初期。等积累了更多实践经验之后,我会再用文章的形式与大家分享。






更多个人作品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多重身份》
Susan Kuang个人杂志系列
Susan Kuang公众号精选合集

在线课程
2023年读书成长社群
2022年“自我养育”计划
《自我的重建:成为内控者》
《人文课堂—认知与世界观升级》

回复“转载”,了解转载要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