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电影玩手机的人,就该终身禁止踏入电影节?

2016-05-17 magasa 虹膜

本文首发于虹膜公众号(IrisMagazine)。


文 | magasa


昨天看到这么一条微博,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吐槽欲。


事情很简单,就是一个模特还是什么人,名字没人认识,穿着一身让人难以言表的衣服走上了戛纳电影节的红毯,去看斯皮尔伯格的新片《吹梦巨人》的首映。


如果说有所谓「毯星」,这就是了。但这不重要,虚荣之心人皆有之,走红毯也不犯罪,管你的票是从哪里来的。




遭人吐槽的是,这位「女明星」一边开黄腔说《爱乐之城》入围了电影节,一边在微博上po出了自己在观影时对着银幕所拍的照片。于是……就像微博转发中@torovandarko 所说的那样——「这种人应该终身禁止踏入电影节」。


这话或许有点重,但她在观影过程中掏出手机的那一刻,应该是要被身旁的人狠狠制止的。


并非要将电影节神圣化,而是看电影时玩手机,本来就是大忌。




这个问题我在其他地方也说过不少次,有人说,社会上不文明的行为那么多,就算限定在看电影这件事上,比玩手机、拍照更严重的也有不少,为什么你要反复说这件事?


好吧,理由很简单。虽然不好的行为有很多,但个人力量有限,只能集中做这一件事,这就是专注。再则,因为拍照这个行为,有一点美学上的意义,它跟艺术欣赏本身是有关联的,因此比较特殊。


拍照不对有这么几个原因,虽然都挺浅显的,但万一有人真不知道呢,那还得反复说。


第一,侵犯版权。


电影版权所有者拥有对影片每一个动态片段和静止画面的版权,私自盗摄毫无疑问是侵犯版权的行为。


其实注意看我们平时在普通电影院拿到的电影票上,注意事项里面几乎都有不得摄影、摄像的提醒,但我知道99%的观众没注意过。


有的电影院正式放映前也会用LED字幕发出类似警告。还有的电影节、电影资料馆,会在醒目地方悬挂文字标语或在开场前通过广播反复提醒,确保告知到位。那还要说自己不知道也真是见鬼了。


好吧,我知道版权约束对中国人来说基本是没用的。




于是还有第二,按照目前的技术条件,拍照者在拍照时几乎不可能不打扰到其他观影者。


一种情况是拍摄时开启闪光灯,其实从技术上来说,在电影院里拍摄银幕,开闪光灯是无效的,因为闪光灯的作用范围只有几米,银幕在闪光灯的作用距离之外,何况银幕本身具有足够亮度,这是题外话。


然后是快门声,在安静的放映厅里,即使只发出轻微的咔嚓咔嚓声音,也会让人觉得讨厌。


有人或许会说,闪光灯可以关掉,快门声可以设置静音,但就算这样,现在的大屏手机当你在黑暗中举起来的时候,对旁边和后面的人也绝对会构成严重的光污染。


观众的视野内发光的物体只能有一件——银幕。




那有人说,如果我是包场,前后左右都没人呢?我确保不打扰任何人,悄悄按一张,可不可以?我觉得吧,如果一件事本质上是不好的,那偷偷做也不好,不会因为你尽量削弱了不良后果,它就变成了一件好事。原因请参考第一条,以及下面的第三条。


第三,这是一个美学的理由。


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不重要,因为他只是想发到朋友圈秀一下在场感。但如果是真正喜欢电影的人,我认为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拍摄银幕是一件破坏电影美感的行为,我绝不能理解因为喜欢一个电影画面就要用手机把它拍下来。


最美好的画面就在银幕上,当它被捕捉到手机屏幕上的时候,不管原来多么美,现在也只是一张倾斜、歪曲、暗淡的丑陋照片。




电影画面之所以美妙,因为它的角度、构图、光线都是精心构建的,只有非常专业的技术条件才能呈现,这是我们要去电影院的原因。用手机翻拍不啻于一种强暴。


如果你实在喜欢,搞一张碟片,把图片截出来,或是到网上检索官方途径释出的剧照或图片,都比到电影院里去拍要美得多。


最后还有第四,我们为什么喜欢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因为它能带来独一无二的仪式感和沉浸感。


我不想神圣化和崇高化这种感觉,毕竟对多数人来说,看电影只是一次普通的娱乐消费,那每个观众想要获得最好的消费体验,需要所有人的共同配合和努力。




你正好端端地看着,前面一个人突然举起明晃晃的手机来拍照,这对整个放映环境的气场是非常大的破坏,你从视觉上出戏了,你的大脑也出戏了,那种感觉不会愉快的,这几年我已经目睹或耳闻了好多次因为有人在看电影时拍照而引发的言语和肢体纠纷。


再说回在戛纳电影节,要当一个「合格」的观众,不要拍照还不够呢,还需要做一些额外的事。这里可能拥有全世界观影经验最丰富,也可能是最热情的观众,许多是白发苍苍、跑了三四十年电影节的老记者和老影评人,以及来自不同岗位的电影工作者。




在普通的电影院购票入场看电影是一种消费行为,但是在戛纳,所有放映都不对外售票,只允许媒体人和电影工作者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入场,并采用邀请函预约制度,因为想看片的人太多,而场地有限,这种有意无意的「饥饿营销」更吊起了观众的胃口,同时提升了观影过程的稀有性和神圣感。


每晚在能容纳2000多人的卢米埃尔大厅举行的两场夜场放映还要求出席的男士女士必须身着正式晚装,佩戴领结。这种习俗想必是沿袭了西式演出及社交的礼仪传统,不论你来自哪里,也不得不照办。


于是在电影宫附近的小店里,就有人在专门租、售礼服和领结,供观影者临时抱佛脚。所以有时会看到衣服明显不合身的宾客神色慌乱地走在红地毯上,也常有礼服、衬衣、皮鞋、领结不合规格的,保安如果大发善心,也就网开一面了。




戛纳电影节经常为人诟病的一点是它太过于强调区分来宾的身份和等级。比如在所有持证者都可以观看的混合场中,媒体证的优先级要明确高于电影节来宾证和市场证。而媒体证又分为白色、粉色加点、粉色、蓝色、黄色五种等级,高低分明。


市场证也分普通的和特权的,再加上各种工作人员证、评委证之类,估计整个电影节发放的证件类型有几十种之多,不同的人能进入的场地区域也大有区别,真难为那些保安能一一分清。


在看片入场时,如果你拿的是高级别证件,那么几乎不需要排队,但如果是低级别证件,那就等吧,而且等到最后很可能也轮不到你。所以有的低级别证件持有者,为了看到一部热门影片,不得不排上一个多小时的队。



戛纳电影节的媒体等级按颜色区分(好莱坞报道制图)


因为邀请函一旦取得不能浪费,如果不参加放映会被主办方处罚,所以有的来宾会将手里的邀请函转让出去。尽管官方明令禁止这种做法,但似乎没有效果。在电影宫外面,每天都有普通影迷举着牌子盛装求票,这是戛纳的一景。


戛纳的观众特别爱鼓掌,开场金棕榈的片头鼓掌,制片公司出厂标鼓掌,出导演名字也要鼓掌,有一年午夜场放《盲探》,每出现一个厂标都掌声雷动,直到现出银河映像时达到高潮,可见观众对杜琪峰和银河是非常熟悉的,品牌效应已经影响到西方影迷。


《盲探》(2013)


还有放张艺谋的《归来》,在片头处观众一直没什么鼓掌的兴趣,但后来露出万达的厂标,不知哪里引起了场内观众的兴趣,竟然想起一阵掌声及轻微的哄笑,大约Wanda字眼在外国人眼中有点特别的含义吧。


关于戛纳电影节映后鼓掌的时长,一直存在着一些传说,比如当初有媒体说《十面埋伏》结束后观众鼓掌长达三十分钟。不谈影片质量是否真的能吸引见多识广的戛纳观众,单从操作性上这就绝不可能。


《十面埋伏》(2004)


一般来说,电影节的放映一场接一场,两场之间的空当不过二三十分钟,还要散场和入场,不可能允许长达半小时的鼓掌。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某些顶级明星出场的首映式上,观众的确会报以一阵接一阵的掌声,当你心里觉得无比长的时候,其实看表只有五分钟,我听别人说遇到过十分钟的,但再长就难以置信了。


观众的反应在午夜场和露天场会更夸张一些,鼓掌、欢呼、口哨都可以自如地释放,这是电影节的聪明和灵活之处,观影礼仪不是只有一种尺度,所谓得体,要视场所和氛围而定。前年昆汀·塔伦蒂诺在海滩上主持了《低俗小说》二十周年的重映活动,现场就像一个疯狂的party,没人觉得不妥。



2014年《低俗小说》20周年的海滩纪念放映


戛纳的观众绝不完美,他们也会在看戈达尔的时候睡觉,在重温《石榴的颜色》时退场。


在戛纳看电影,常常会有挫折感,当看到烂片的时候(这个概率不算很高,但也不低),当你排不进场的时候,但没人会厌烦戛纳。我问过的所有人当中,不管是来了一次两次,还是十次二十次,他们都表示若有可能以后会再来。


这个城市是旧的,每年的变化并不大,海滨大道上耍宝卖艺的人年年是同一批,但电影节常看常新,这就是戛纳电影节的魅力。




广而告之:虹膜开设有多个读者微信群,每天都在热烈地讨论电影,希望加入的请先加微信个人服务号:mgshongmo。


往期精彩内容

1. 戛纳电影节开幕,中国电影真的随处都在啊

2. 欢迎回到2000年戛纳电影节,华语电影最辉煌的一年!

3.  怪事!西部片也可以拿来吃吗? 

编辑:Oliairisfilm@qq.com扫描二维码下载《虹膜》付费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