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光灿烂》到《邪不压正》,姜文属于每一代年轻人
在下个月,有一部很多人期待了四年的影片上映,那就是姜文的新片《邪不压正》。
《邪不压正》和姜文此前的《让子弹飞》《一步之遥》一样,都是以民国为故事背景的影片,但它们之间在情节上没有关联,各自是完全独立的故事,不过梳理下来,你又会发现姜文对民国故事的讲述有从荒诞传奇渐渐落往实处的趋势——
《让子弹飞》的剿匪故事有强烈的强盗片和西部片氛围,传奇色彩浓厚;《一步之遥》借用了「闫瑞生案」,与现实世界有了参照与对应;而《邪不压正》则直接点明了1937年七七事变的时间节点,把人物的命运,更紧密地与时代变化牵连起来了。
不夸张地说,《邪不压正》应该会是姜文一部节点式的作品,会是他此前创作主题的集大成者。
回过头去看姜文的整个创作脉络,你会发现他始终都在关注时代与历史,从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到《太阳照常升起》聚焦于五十到七十年代,近年来的这几部作品则回到了离我们稍远一些的民国。
但你千万不要觉得姜文只是在拍历史,这些作品,统统都是在历史的大背景之下,被赋予了姜文个人独特的视角。
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就在里面使用了一个现在的自己的画外音,去回忆过去的故事,这在为故事营造了两个时空的同时,也让这个少年视角的故事,带上了某种成人的审视意味。
直到现在,你也会看到很多当下的青春片,使用这种「现在的我回忆过去的我」的视角,这让本片成为了中国青春片里程碑式的作品。
《阳光灿烂的日子》
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那些关于「记忆被篡改」的台词——
慢着,我的记忆好像出了毛病,事实和幻觉又搅到了一块儿。
我悲哀地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总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并随之捉弄我、背叛我,把我搞得头脑混乱,真伪难辨。
姜文总是能够找到一个年代的核心点,比如马小军在爸妈抽屉里找到的那个「白色气球」,就把那个年代的关键词「压抑」,用戏谑和少年好奇的视角表现了出来。
《阳光灿烂的日子》拍的是六零年代生人的故事,但却能让七零八零哪怕是九零一代的人都有共鸣,这是因为,姜文还抓住了所有人都会经历的,青春中那种摇摆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的状态。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的「气球」
青年人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拥有过自由,他们尚未步入世界,但是大把的闲暇时光、父母辈的缺席和离场,却给了他们一种自由即手可得的幻梦,而为了取得这些自由,他们势必要经历一些反叛、一些伤痛以及一些失去。就好像马小军对米兰无疾而终的暗恋,以及他所失去的那些兄弟。
姜文在跟阿城的对话中,这么说过自己在创作的时候对年代的表达——
是。我头一场戏,就得老听那段儿音乐,闻那味儿,然后你就可以写好多。所以我跟人家说,我这电影非得到我能闻到味儿了,我才能拍。我能闻了,我就有自信心我比谁都能拍得好,因为别人闻不着,我能。
《阳光灿烂》开始的第一首歌曲,我根本摆脱不了。骑自行车我自己哼,就能想起我在唐山的时候,六岁,在唐山街边儿,坐在消防栓上,俩,这边儿坐一个小女孩儿,那边儿坐我,看游行的队伍。
如此再回过头去看姜文的导演作品序列,你会发现,他从来没有重复自我,却也能把不同年代的故事,拍出那些年代的趣味。
像是《太阳照常升起》里,用四个彼此交织的故事,囊括了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变化。
《太阳照常升起》
而《一步之遥》和《让子弹飞》,也在把民国风情影像化的同时,在里面植入极其戏谑的民国奇观。像是《一步之遥》里,既把当年轰动上海的「闫瑞生案」加入到故事中来赋予了影片现实感和历史感,却又在结尾,给了马走日魔幻般的飞行体验。
纵观姜文的创作履历,你便会发现他始终都在关注中国的历史与成长,但他镜头下的那些集体精神和共同记忆,却又充满了独属于他自己的狂放与自由。
《一步之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姜文既是一个少年,也是一个成人,少年指的是他电影中的那些狂放和恣意;成人则指的是他作品得以立足的那些历史感和成人的体验。
这样的独特视角,使得姜文的所有作品,都好像是在以一个少年般的好奇视角看世界,但又拥有凝重的时代意识。他镜头下的不同时代,就是少年眼中充满新奇的当下,看他的电影,首先是一场落到现实之处、轻松戏谑的时代之旅,但在笑过之后,你却也能感受到其背后对现实的指涉。比如《一步之遥》,造成马走日悲剧的各方势力。
在类型片横行的现在,你会发现姜文的每一部电影几乎都无法用类型来定义和划分,再加上他始终保留的「少年视角」,也让他的作品,成为了当下年轻人观影的另一种选择。
《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当年提名威尼斯金狮,让毫无演艺经验的夏雨拿下威尼斯影帝,在票价还不到10元一张的1995年,就拿下了5000万的票房,可见其火热程度。
我们无法再目睹当年的盛况,但「姜文电影百所高校展映行动」的活动,却让现在的95后00后们,能够有在大银幕上再看见姜文电影的机会。这一次高校重映的姜文作品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全部看下来,几乎可以说是就能掌握姜文的整个创作脉络了。
在这之外,重看姜文的作品还有一个契机,那就是我们开篇提到过的,他定档于7月13日上映的新片,同样讲述民国故事的《邪不压正》。
《邪不压正》中彭于晏饰演李天然
姜文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历史对你来说是一个可借助的东西,但是你表达的一定不是历史本身。」
跟《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一样,《邪不压正》也是借助了历史的故事。
《邪不压正》改编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背景被设定在民国年间的北平,彭于晏饰演的习武少年李天然,因为目睹了师兄朱潜龙(廖凡饰)勾结日本特务,杀害师父全家的恶行,而种下了复仇的心愿。
廖凡饰演朱潜龙
侥幸逃脱后的李天然赴美学医,同时接受了特工训练,并在1937年七七事变的前夕,被派遣回国执行任务。一心复仇的李天然,根本没有料到,自己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
回国的李天然也结识了姜文饰演的蓝青峰,这位前朝武人有着神秘的过去,跟朱潜龙、日本特务和当年救下李天然的美国医生亨德勒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许晴饰演的交际花唐凤仪,则更让故事染上了几分乱世浮华的意味。
姜文饰演武人蓝青峰
于是,伴随着中日危机不断升级,李天然所要面对的,不仅有国仇,也还有家恨。这个以「复仇」为主线的故事,因此也牵连上了时代大格局的变动。
许晴饰演交际花唐凤仪
在已经公布的预告片和特辑里,我们能看出,《邪不压正》和姜文此前的作品皆有关联。
来看一下「脚不沾地」特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6739aryez&width=500&height=375&auto=0
比如,在房顶行走的李天然,其实也就是在重走《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里,马小军和疯妈走过的路。就连李天然居住的地方,也被专门设定成马小军长大的内务部街11号院,那也是姜文成长的地域。
马小军、李天然行走在房顶
再比如,周韵饰演的裁缝巧红,让李天然深深着迷,这种「姐弟恋」的设定,无疑也就是米兰和马小军,在另一个时空里的复活。
不过不要忘了,姜文是一个从不会重复自己的导演,即便是改编自标签化强烈的王朔的《动物凶猛》,姜文也为《阳光灿烂的日子》刻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周韵饰演裁缝巧红
而这次选择彭于晏这样年轻化的演员来饰演李天然这样一个身负复杂情感的时代青年,也就意味着,《邪不压正》肯定会是一个跟原著有很大不同、完全属于姜文自己的故事。这是姜文一直以来,都在对电影做的「复杂演算」。
如果把电影比喻为算术题,那么姜文就是一个「乘法系」的导演,对小说原著的选取、电影化的创作、对演员表演的精道把控、对特定年代和时代背景的关注,是姜文打造的那些相乘的元素。
朱潜龙和李天然
而姜文自己,就是把这些元素相乘的「乘号」,他赋予这些元素以他个人化的特质与意义,又让这些元素在乘法的扩大化效应之下,拥有了狂放的恣意姿态。
而少年视角和成人世界,也得以在他的作品里相乘了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姜文是中国电影界中,能覆盖最多人时代记忆的导演。
朱潜龙和蓝青峰
回到新片《邪不压正》这里来,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是个民国少年的复仇故事,但是李天然受训的特工身份,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间谍之城一般的北平乱世,却又让这个故事带上了浓厚的现代谍战和特工氛围。
这几个点之间交织相乘,衍生出的变化可能也就只有姜文能把握。
而我们期待姜文,其实也就是在期待他对过去时代的讲述,这种讲述一定会超出我们所有人的预期。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1341hxsr7n&width=500&height=375&aut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