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纽约宵禁周记:我们都在慌什么忙什么?

小淕 纽约遇上花生屯 2022-07-20


Tue

3/24



3月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一个月。月初,纽约还沉睡在0病例的迷梦中,随着测试加快,三周后已确诊过万。 

 

Covid-19像一座不停振铃的闹钟,闹得人们必须对现实保持时刻清醒。就连那个在疫情简报会打瞌睡的总统,也不能再胡说“我最懂病毒”。13日,川普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20日晚,宣布纽约州为“重大灾区”,这是全美第一个重灾区。 

 

一周前还喧闹忙碌的生活,随着学校、剧场、写字楼、商业街的渐次停摆而变慢。然而每天各种信息叮叮咚咚敲进来,把人脑袋敲得发疼。不夜城纽约在几声令下一批批地熄着灯,无眠的人们睁大了眼,在慌乱中寻找着新的秩序,并在自由和责任之间寻求平衡以维护生而为人的尊严。 

 


3月16日星期一


宵禁建议是在这一天宣布的,纽约、新泽西和康涅狄格三州联动,建议所有人每晚20点到次日5点不要外出。 

 

宵禁不是封锁。建议,也不是强制。 

 


读到同日《方方日记》里援引一个湖北人叹苦经,颇感慨:  

"

天天在屋里待着,吃了睡,睡了吃。关键还不晓得这个日子哪一天才能够结束才能够终止。开始说3月1号,然后说3月10号,现在3月11号了,又说3月15号,钟南山又说延期到6月底。 

… 

…这在屋里老隔离,隔离到5月底、6月底,出去又要隔离半个月,那今年还搞么事呢?哪个人的人生是这样浪费的哩?

"

方方说:“今天是封城的第54天,一副扑克都打完了。”  

 

大疫当前,不想评价两种政策的好坏。国内许是封得久了,自有一种围城心理。然而在民主自由的国度存在另一种风险,就是享受行动自由的人们未必充分考虑到个人行为是否影响到他人。Cov19传染性极强,如何让每一个活动的潜在传染源自觉保持一种“隔离”意识呢? 

 

不能强制,只能多媒体全方位轰炸进行公卫教育。电视、电台、网络如今是天天念叨 “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欧美人本就很注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拥挤的地铁上,会小心不挨着别人的身体;大街上,走在后面的人会注意不要离前面人太近。然而此时的这个“社交距离”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保持6英尺的防疫距离—短时间要把这个意识塞到人们脑子里不容易呢! 



比方说,附近酒吧里每天熙熙攘攘歌舞升平,在这种基本抹除社交距离的场合,别说维持6英尺身距,0.6英尺怕是都难。怎么办?好在今晚8点以后,三州地区的餐厅、酒吧、赌场、健身房、电影院是都要求关闭了…松一口气。 

 

然而很多人跟我一样,白天还是会出门,比如去公园散步、晒太阳,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这是属于大纽约地区的一个新泽西小镇,人口20多万,平时街上没什么人。但这几天在家上班或不上班的人变多了,窄窄的人行道上撞见对面来人的机会也多了,擦身而过时,不经意间真会忘记那个“6英尺”呢。 

 

今天我倒的确看到有人戴口罩,是酒吧员工,推着装满酒瓶的小推车帮店里补货。华人群里传开了,附近一所日托中心的老师已确诊。这么讲起来,只见一个人戴口罩,包括我自己都在未戴之列,还是大意了。 

 

这里不是风声鹤唳的纽约市,人们的防疫意识大体上慢几拍。好在老美已渐渐扭转所谓健康人群无需戴口罩的理念,因为大量Cov19无症状感染者是不会觉得自己有病的。最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做防护。我相信CDC说无病不需要戴口罩,是有美国口罩供应不足的苦衷。副总统彭斯既已考察明州3M公司敦促加紧生产,纽约州市长也表态没说过无需戴口罩,情况总算在变坏之前有一些好转的迹象,至少在变好之前没变得更坏。


听说阿里巴巴国际站的个人防护用品专区(alibaba.com/protective-equipment)也提供目前看来还算平价的口罩及其他卫生防护品了。阿里巴巴一直想在美国打市场,这是不是一次帮助美国老百姓积极防御来拓展知名度的机遇呢? 

  

 

3月17日星期二


上午散步回家路上,迎面听到一声“你好!”抬眼只见一脸笑容,神态松弛。是三口之家的一家之主,一旁妻子推着婴儿车。 

 

想起几天前跟一个非裔邮递员目光交错间,他问候:“你好吗?” 

 

也是在人行道,是月初,一个遛狗的秘鲁大叔主动与我攀谈。他掏出手机,打开YouTube视频,大概是舞林大会什么的一档综艺,说:“中国节目不错,歌好听,舞也跳得好。”并且惊奇地说,“中国人什么舞都跳,经典的像芭蕾,传统的有民族舞…”“还有恰恰、桑巴…”我把南美舞蹈补充进去。 

 

人行道上狭路相逢,人们往往会礼节性打招呼。但好像这几次都没注意有效防护的“6英尺”。只记得道别时,大叔双手合十说了声“谢谢”。大纽约地区的疫情是在两天后才“出现”,英国王储查尔斯出席活动时改握手为合十礼,也是3月11日的事。而现在看来,西式握手和拥抱,替之以东方式的打躬作揖或行合十礼,倒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防护。 

 


大叔在旅馆上班,常能遇到来旅游的中国人。我不确定现在他路遇中国人还会不会这么热情,毕竟他的行业受疫情影响大,据说比911后经济衰退的影响还大。短短二十天,经济形势迅速变化。我也不确定再过二十天,附近酒吧的老板和员工看到中国人会不会恼火,毕竟他们不属于可以远程上班的行业。 

 

但我也不确定他们真的会谩骂、攻击我。散步的时候,想起读过的一些中文报导,也想起国内友人的担忧,确实有点紧张。有一次,我似乎被一个急速靠近的人尾随,但终不过是虚惊一场。就我的在地感受来说,还并没有因为自己长着一张亚裔脸而在这次疫情中招致歧视性待遇。 

 

选择性报道是普遍存在的。哪个政府都有宣扬喉舌,Fox News不也帮着川普声辩抗疫有功吗?纽约州的疫情预计在45天左右达到高峰,这期间,这边的境况可能会被外界添油加醋,像一个多月前的武汉。而我决定哪也不去,也不回国添乱,做一些人口中的疑似境外输入。尽管我知道留在原地将有多难。 

 

散步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天气。长年室内工作和习惯健身房活动的人们,容易把气温、湿度和阴晴单纯看作手机app上的一个个数字。春天来了,桃花开了。花粉季又到了。病毒也像花粉吗?我胡思乱想。不,它是无声无息无形无色,肉眼肉鼻看不到嗅不到的危险。好在口罩、护目镜都有,之前给国内亲友邮寄时自己也留了一份。是时候全副武装起来了! 

 

这是一场人与病毒之间、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役。不同阶层、种族和国别的人,这时候更应该团结一致去战胜它,而不是因为它而激发彼此的矛盾与隔阂。 

 

 

3月18、19日星期三、四


3月9日、12日、16日,以及18日,美股四次熔断,而美股历史上此前只发生过一次熔断。 

 

我认识几个川普的路人粉,开始对这位把股市托上天又摔落地的嘴炮大王粉转黑了。 

 

起初川普不知怎么想的,是怕疫情消息影响风声鹤唳的股市?可终究瞒不住,反而把他吹起来的“川普红利”几乎都吹破。 

 

还是怕影响他的大选拉票会和现场筹款?他不怕历史记住美国版的“百步亭万人宴”吗? 



大纽约地区逐步在限制集会。13日下午5点起,纽约禁止500人以上集会,包括百老汇剧院、大都会博物馆都关闭了。16日起,三州开始禁止50人以上集会,许多企业关停。(补充:几天后,纽约州府进一步取消或推迟任何规模的非必要聚会。18日起,州长要求50%的非必要劳动力留在家中,19日起,这一数字上升到75%,20日起为100%。) 

 

随疫情发展随时评估防控策略,限制一步步加紧,民众至少有心理准备。好过美股一路高歌,突然破嗓,把很多人耳朵都喊聋了。 

 

这一次应对疫情,纽约州长葛谟获得众口称赞。不采取一刀切,不在一开始就实施最严格措施,而是循序渐进,不至于让人手忙脚乱。葛谟表示,恐慌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只有战胜恐慌,信息才能正常传递和接受。 

 

“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恐惧的时候,实际上就不会以相同的方式处理信息。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跟所有人,媒体朋友、医护人员、所有民选官员之间要有一个清晰的沟通,一以贯之的沟通,因为错误的信息、情绪化和恐惧,这确实是比病毒更危险的东西。”

 

葛谟拿着洗手液向Cov19宣战。


有一点我是感同身受的,身处疫情震中的纽约,民众恐慌情绪并不如外界揣测那么强烈。在左派自由的纽约,反而一时下达“封锁令”所引起的反弹,恐怕会在疫情之外更添动乱。 

 

情况的确是急转直下。纽约像一架出了故障的电梯,正要失速跌落,幸亏管理员摁了安全阀,电梯终得以一层一层停下,刹住了一落到底的危险。电梯里的人惊魂甫定,依然是该干嘛干嘛,出门购物,遛狗,散步,只要在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范围内。 

 

话说,真希望这位管理员—葛谟下一次能竞选总统啊! 

  

 

3月20、21日星期五、六


纽约州20日报告新增确诊病例近3000例,确诊病例累计达到7102例,占美国当日15599个确诊病例近半。其中纽约市有4400余例。 

 

18日一天,纽约测试了7500人,接近韩国每天检测1万人的速度。而来到21日,纽约州检测能力已超过包括中、韩在内所有其他国家,也大大超过美国其他州。当日Cov19确诊病例达1万356例,其中纽约市6211例。 

 

20日,意大利以死亡总数3405人超过了最先爆发疫情的中国。人们开始揣测,美国会怎样? 

 

群里有人说,意大利采用的是die with新冠的统计方式(有夙疾者在感染新冠后死亡),美国采用的是die of新冠的统计方式(感染者直接因新冠死亡)。我没具体作过了解,只知美国每年统计流感用的是第一种方式。而民众对于Cov19,从“不检测就没有”的无端恐惧,到检测加快确诊暴增的有理由心慌—倒并不担心美国政府隐瞒信息、遮盖真相,而是担心信息落后于真相—如今各项数据加速接近实情,原来竟是那么糟糕! 

 

至少,阴谋论可以歇歇吧,始作俑者何至于发展到几近自身难保?我倒是觉得川普在不光彩地策划阳谋—从16日在推特用Chinese Virus这个字眼起,一连几天,除了21日消停一天,22日丑态复萌,又公然使用Chinese Virus给病毒贴标签,他试图转嫁抗疫不力的责任,不断向中国和华人泼脏水。不过在这里,就算再位高权重,也无法逃避失职的谴责。 

 

历史回溯到一战时,我倒是希望美国能给“西班牙流感”(下图)正名。川普不会不记得,他的爷爷就死于这场所谓“西班牙流感”,而实则肇始于美国的世纪大流感吧? 

 


这两天看了很多群信息。身处大纽约地区,无疑会很关注纽约。回身一看,新泽西也危殆了。20日,州内第一个测试中心开门后四个小时就达极限。(补充:23日该中心开门前即达极限。当日州内第二家测试中心开放运营。23日已有1900多例确诊,仅次于纽约和华州。) 

 

听到附近酒吧后院传来的笑语喧声,我不禁有丝丝担忧。一首接一首欢快的南美音乐,从室内转向室外,是曲折地绕开集会和营业禁令吗?餐饮业受疫情冲击的程度与日俱增,确实不能要求他们像IT或其他互联网+商企业一样对这种经济损失免疫。听电台采访说,有酒吧招待一停工,个人名下只剩100刀,连房租都没着落。你绝不可能从他们嘴里听到像在家办公的互联网员工那么轻松的语调: 

 

“事实上我更喜欢现在的工作环境,我爱静,享受社交距离,一个人在家上班,蛮好!” 

 

这也许是借贷机构的旺季,但绝不是背债人的节日。一些州的财政厅已经在监管发薪日贷款(Payday loan)提供商,敦促他们降低利率了。说实话,这种昂贵的贷款是不到最后关头能避就避。川普政府已承诺4、5月给民众各发一张千元支票纾困。除了这一“救急不救穷”的举措,也希望有更多的财政支持,让个人和家庭不至于因为入不敷出而置自身与他人的防疫需求于度外。 

  

 

3月22日星期日


超市里人越来越多。一方面因店方控人流,门外排起长龙,感觉上变多了;另一方面,民众抢购和储备物资的需求一旦被激发,一时间有点非理性。从华人的屯大米,老美的屯洗手液,再到抢空卫生纸,恐怕接下去罐头、干粮、水都会被买脱销。 

 

这时候,超市也许是最危险的群聚处。公园里人也越来越多,但毕竟在室外。我已经连续三天挂在Amazon了—不停地刷屏,一有派送窗口释出就赶紧下单,真的是手慢无! 

 

Amazon迟迟没有派送空窗,只好挂在账户一直刷。

 

除了Amazon Fresh和Whole Foods,还刷了Costco, FreshDirect,FreshGoGo,要么缺货、要么没生鲜,要么不送我这区…最大感受是,面对比黑五疯狂十倍的购物潮,物流总体跟不上。 

 

像FreshGoGo这样面向华人的网超,只在主要华人区设派送点。窃以为,何不放开思路,趁此进一批美国人也喜欢的货,打入主流社区呢?现在岂不是网商开疆拓土的机遇期? 

 

而对Amazon这样的网商巨头,本来是不容我置喙的。借用京东刘强东的话说,Amazon的物流太慢,要让用户足足等两天,“结果他们还管这叫‘两日达’服务。” 

 

可现在连“两日达”都难保证,因为刷到“两日达”都需要刷一两天。照这样子,去实体店采购还是免不了。 

 

 

要说不慌不忙,肯定是做不到的,但生活并未失序。看着冰箱和储物柜里还算充裕的食物,忙了一天,吃过晚饭,坐在电脑前收看大都会歌剧院串流剧场(Nightly Met Opera Streams),心情还是平复了些。


这个自16日第一天宵禁当晚免费开放的线上剧场,已改为试看7天的收费节目,不过也就4.99刀/月。据说大都会博物馆关闭至7月,预计损失1亿刀。大都会歌剧院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吧?在这个时候,文化机构提供群体心理抚慰服务,意思意思地收费,民众掏点小钱支持支持,也算是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图侵删)



你想看的精彩 在这里!


不吹不黑 就理性谈谈美国的新冠疫情与应对
美国流感到底有多凶?
我用827天证明,华裔选总统从来都不是笑话
因为戴口罩,老中又跌到了歧视链末端?
比灾难片更敢写的,是现实啊
美国人也吃野味,为啥不出大事?



关于作者

小淕

纽约乡下客 上海老土人

喜欢听音乐 读菜谱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