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文生态 创新示范 谈国庆说:浦江敢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先行者

2017-05-12 报道比报纸更精彩 闵行报社


闵行报记者 茅杰 谈其丨文



2000年成立至今,浦江实现了区域大开发、城市大建设、社会大转型、经济大发展。从“一城九镇”、“世博机遇”、“大居建设”到“街道析出”,17岁的浦江已进入发展的第四阶段。


浦江“一带一区三点”的蓝图


浦江镇党委书记谈国庆在接受闵行报采访时说,只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事在人为,工作中做到“摊得开、卷得拢”,就一定能完成经济、文化、生态、旅游、统筹城乡“五个浦江”的建设,浦江敢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者


新常态:“122”工作法 基层找问题

闵行报:上周我打电话给浦江镇的一位班子成员,她连续两天都不在办公室,说是到村、居去了。为什么总是往基层跑?

谈国庆:这是浦江镇推出的“122”工作法,要求所有班子成员每周按照“122”来安排:1天开会,2天处理各自分管领域的工作,还有2天沉到基层一线,到各自对口联系的村、居、企业去。这种下基层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是要做到心中有群众、眼中有问题、脑中有办法,尽自己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始终强调,工作中必须做到六个字——摊得开、卷得拢。所谓“摊得开”,就是工作要有依据,要合法合规,经得起检验;所谓“卷得拢”,就是工作不能有后遗症,不能解决一个问题却留下新的问题。


闵行报:“122”工作法创意挺好的,怎么确保不是走过场,确保取得实效?


谈国庆:我们做了系统的思考和制度安排。比如,设计了“走访反馈表”,每次下基层都要有详细的记载。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两周举行一次镇三套班子的下基层专题交流沟通会,每位班子成员都要交流在基层发现的问题,大家开诚布公地沟通,群策群力、谋求实效。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想“捣糨糊”是不可能的。


坚持每周两天,从基层发现的问题不少。我们15位班子成员的专题沟通会,每次3小时,仍然来不及讲全、讲透,通常要分两次才行。我们有联络员汇总从基层发现的问题,会上根据各自分工由专人牵头,该沟通协调的沟通协调,该对接处理的对接处理,哪些问题已在处理中,哪些已处理完毕,都有明确的进度表。


浦江的大型居住区


闵行报:40%的工作日要到基层去,这个比例挺高的。如果遇到干部出差或者开两会等怎么办?


谈国庆:工作再忙,只要心里有群众,愿意去基层,就总会有办法的。坚持,从我这个“班长”开始做起。比如,在区党代会或者两会期间,整周都在区里开会,不能请假,怎么办?那我就在会前和会后的几周,多到基层去几天,补回来呗。


其实,浦江镇干部下基层,并非新创,只是现在更加频繁,更加制度化了。我和大家说,“122”工作法是一种走进群众的好方式,目前已初见成效,必须要习惯养成、习惯成自然。同时,我也向浦江的干部强调,工作中务必牢记并践行三个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事在人为


新机遇:两引擎驱动 建五个浦江


闵行报:如果把浦江镇比作一个人,今年才17岁“年龄”不大,经历却很丰富。


谈国庆:浦江镇是2000年由原来的陈行、杜行和鲁汇三镇合并而成的,是一个起步较晚的地区。17年来,我们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一城九镇”,主要是解决了一个发展的定位和规划的问题;第二阶段是世博会召开,进一步加快了整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第三阶段是大基地的建设,拓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


现在处在第四个发展阶段:2015年7月,浦锦街道析出。浦江镇地域面积从原先的102.5平方公里变为现在的78.51平方公里。


漕开发生活广场


闵行报:虽然析出了一个街道,浦江依然是闵行面积最大的一个镇,未来的发展机遇还很多。


谈国庆:在“十三五”规划中,我们认真分析了浦江的四大机遇和发展方向。


第一,科技革命和产业转移给我们产业转型带来新机遇。浦江镇要依托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863”园区、浦江智谷等高新科技园区,发挥产业集聚优势,促进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使浦江镇成为“互联网+”的前沿阵地。


第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给我们创新驱动发展带来新机遇。浦江镇要充分发挥毗邻主城区的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张江科技城和紫竹高新区,提升浦江高科技园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第三,浦东新区建成现代化新城区给我们培育经济增长点带来新机遇。浦江镇紧邻浦东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进一步承接浦东发展辐射效应,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将不断涌现。我们要推动“传统商圈”向“智慧商圈”转型,利用出口加工区创新商业模式,吸引国际高端品牌和国际企业进驻浦江,满足浦东高端商务配套需求。


第四,闵行区空间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给我们城乡统筹发展带来新机遇。“大浦江”城乡统筹功能区,包括浦江镇和浦锦街道,以融入浦东“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区域建设为导向,着力提升“大浦江”地区的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生态休闲、都市精品农业能级,使之成为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先行者。


闵行报:现在区里强调两个统筹,浦江将如何统筹发展?


谈国庆:在镇第四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思路,对结构、环节、动力、布局和主题进行统筹。即: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题,聚力推动“五个浦江”(经济、文化、生态、旅游、统筹城乡)的建设。


未来推动浦江经济发展的,将主要是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航天产业这两大引擎。


闵浦大桥


闵行报:闵行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努力冲刺,你刚才提到的“五个浦江”也离不开“创全”。


谈国庆:对于“创全”,浦江人付出很多、很辛苦,但千万不能将“创全”视作任务或负担,而要视作浦江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机遇。我告诉大家,“创全”没有“高大上”的标准,简而言之就是做到四个字:整洁、有序。以前农村经济条件差,但只要把家里打扫整洁,把柴火等堆得整齐,人彬彬有礼,村里人就说这家人家不错。


  在“创全”工作上,我们要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把工作做到人民的心坎里


新蓝图:品人文之美 赏浦江之绿

闵行报:浦江的经济还是比较有底子的,发展态势也不错,现在最迫切想做的是什么?


谈国庆:前几届党委政府为浦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现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不是特别大,主要是“抓大放小”,抓好“漕开发”和航天产业两大块。如今最迫切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两个词:人文、生态。


前些日子做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寻觅小镇》节目,我和主持人海波以及广大听众说,2015年浦锦街道析出去后,我们面临着第二次创业。浦江镇2000年成立以来,我们“十五年磨一剑”,都磨在了浦锦的区域,如今发现缺少了一个中心的活动区域,老百姓在镇域范围内找不到“赶集”的好去处。为此,我们需要打造一个新的中心城区,这就是从人文的角度绘就“一带一区三点”的蓝图


“一带”,即沈杜公路,“一区”指的是闵东工业转型区,“三点”则是指由沈杜公路串起来的三个亮点:东部的召稼楼,中部有保利中心和上戏电影学院,西部则是郊野公园


今后我们新的中心城区就将在闵东工业转型区,这里将是文创新镇、青年趣城,是文化与创意产业集聚孵化之处,是有别于召稼楼古镇、有文创功能的新镇。闵东地区将转变原有产业功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入住,依靠文化产业、商业等带动周边消费。


闵行报:浦江镇的历史不长,但这片土地的历史却很悠久,人文元素十分丰富。


谈国庆:召稼楼有“时尚水乡、城隍故里”的美誉,城隍老爷秦裕伯的故乡就在这里。此外,我们还有号称浦江“大禹”的叶宗行,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走势得益于叶宗行当初的治水。除了城隍文化、浦江文化,我们还有上海农耕文化。召稼楼有近800年的历史,在上海没建成之前,就有召稼楼农耕文化的传播。


在某种程度上,召稼楼代表闵行、尤其是老上海县农耕文化传承的代表地。在召稼楼二期开发时,我们会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人文元素。


浦江沪剧节


闵行报:召稼楼现在大名鼎鼎,周末和节假日大客流是新常态,二期建设的进展如何?


谈国庆:二期建设近期将完成签约,二期面积有800多亩,加上一期将形成1166亩的空间。在引进社会资本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希望一揽子解决几个关键问题:比如,历史遗留问题、农民长效增收、土地转性等,同时确保召稼楼能长期良好运营。


接下去,我们还将开发杜行老街,估计下半年开始启动。


召稼楼


闵行报:杜行老街,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今后,召稼楼将多一个人气“兄弟”了。


谈国庆:区、镇两级党委政府都已明确,要把杜行老街改造成第二个召稼楼古镇。现在我们结合“五违四必”整治、老街红卫河的河道整治等,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要让杜行老街“脱胎换骨”,焕发出别样韵味。


杜行老街的一大优势就是位于郊野公园的核心区,它的开发不仅关系到郊野公园的整体形象,还能改善公园缺乏商业配套的问题。老街改造好后,将和东面的召稼楼以及中间的上戏、保利中心,形成一条带上三个点的人文格局,让浦江变为一座更加有文化、有温度的小镇。

闵行报:中间的保利中心和上戏电影学院,听上去很“高大上”。


谈国庆:上戏已经在施工阶段,预计明年可以入驻,其一大亮点是跟马云等合作了一个电影学院。电影学院衍生的文化,包括电影创作、制作等会涵盖在整个周边地区。我们将引进一大批的人才过来,有希望形成一个文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区域。


生态湿地


闵行报:闵行有个形象的比喻:“大红大紫大绿”,分别指大虹桥、大紫竹和大浦江,生态也是浦江的重头戏。


谈国庆:在生态方面,我们立足于“1+2+4+7”。1,即1个郊野公园,15.2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园就是要做成一个生态化的区域,包括大片林地、临黄浦江的湿地等等,这是上海六个郊野公园中距离市中心最近的一个。2,即2万亩林地,全区的林地指标大多在浦江,这些林地将让全镇绿起来。4,即4万亩的基本农田,而且基本上是成片的,在集聚区外的基本都是农田保护区。7,即7个自然保留村,每个村都有规划,而且是上海市特批的。一般不会有动迁的,也不会有建设,就是按照我们村镇规划,保存原有的村容村貌,打造成最高标准的示范版美丽乡村。


新农村:田园好风光 增收好地方


闵行报:有城有乡的浦江,要成为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先行者。现在村里的情况怎么样?


谈国庆:浦江提出了要提升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生态休闲、都市精品农业能级,现在镇党委政府很有压力,说实话,我们的底子比较薄弱。


比方说,全镇45个行政村中,有30个村除了农田补贴外就基本没有别的收入了,能基本做到自给自足的村只有2个。政府如何扶持薄弱村,很重要,我们要注重农民的长效增收,注重“造血功能”,通过回购物业让村集体持股等方式,努力提高百姓的收入和获得感。


水清天蓝的浦江


闵行报:我区的“农”多在浦江,怎么做好这篇文章?


谈国庆:一方面是以工反哺农,另一方面是我们要在“农”字头上做文章,搭建农民的长效增收平台,提高农业的附加值,搞一些经济植物,搞一些都市休闲农业,搞一些深加工。还有,就业是很重要的民生工作,比方说郊野公园马上要开了,镇里将努力为本地农民争取尽可能多的保绿、保安、保洁岗位。


同时,我们的保留保护村,要有支柱产业。前不久我们跟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署合办浦江高级中学,签约后浦江高中可以全市招生,同时学生可以走职业化的道路,对口的就是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大学将指导建设一个1000亩的百草园,日后成为能够亲身体验我们的农耕文化,种植草药的实践基地,同时也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城”和“乡”的统筹融合发展,是在浦江镇这片“田地”上种下的希望


每个村都有它的村庄规划,我们一定要把它做成生态的、原始的、又是进步的、跟社会接轨的。这7个村,今后会是我们上海市民愿意来看看,能够找到上海农耕文化、老底子的地方。


浦江葵花节


闵行报:现在到浦江镇来玩,基本上都是当天来回。这里的田园风光如此美好,有没有想过让游客们更多地停留?

谈国庆:我们抓人文和生态,就是为了吸引游客能够住下来,玩起来,甚至自己动手做些创意出来。我们正在设计几条线路,吸引人们能兜个一两天,可以是看古镇、农耕文化、城隍故里这样的人文景观,也可以是看原始林地、江南村落这样的田园风光,或者两者兼顾。


这些线路不仅仅是吃喝,也不只是看古建筑,还要提升游客的感受度,让他们享受在这里的时光,可以是享受购物、或是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也可以享受田园风光、品读古镇历史等等。


我们还在考虑,在浦江做点民宿,接下来把民宿的标准、要求、扶持政策等,都逐步制定出来。让未来的浦江,有更多亮点、兴奋点,让浦江人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往期访谈回顾


△闵行街镇工业区“一把手”访谈开篇,梅陇镇党委书记杨建华说建“宜居宜商宜业”新梅陇就得这么干!


江川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文辉说:从“老闵行”到“新江川”,这里要“大张旗鼓”干一番


△从“七宝”到“八宝”,七宝镇党委书记严俊说深度城市化我们有颗“较真”的心


“两翼齐飞”、军民融合,二次创业,李建华说莘庄工业区现在很美未来更美


五谷丰登、彩蝶蹁跹,吴泾镇党委书记杨其景:吴泾时尚源要惊艳浦江第一弯


为了和美颛桥,颛桥镇党委书记陈皋:大家一起来,苦干实干加油干



做细而微的“城市园丁”,党工委书记张伟麟说要让古美留下“不厌看”的家园情怀


△在世界行走 为浦锦停留 孙培龙说:要用真情打造“国际化田园城区”


空中之城、园中之城,李慧说:莘庄要唱响“双城计” 打造全新城市副中心


藏富于民 小镇大爱,卢国庆说:虹桥的未来将是“宜居、品质、国际”


△文教筑城、产业兴城,陈振华说:“龙脊之地”要建生态宜居新马桥


猜你喜欢


△超震撼的C919全程视频和试飞“帅哥”美照,原来多是闵行的“老风车”拍的!


△5.19旅游日,闵行人的福利来了:有的5.19元,有的5.19折,有的甚至免费……


△龙华医院12位中医专家每月定期来闵行了!在哪坐诊、门诊时间等都在这里


国务院表扬闵行了!原来我们身边“藏”有这么多“健康红利”!


这位“为民代言”的区人大代表进入“海派修身达人”初选!来投票支持他吧!


牛!闵行“邻里中心”荣获上海社会建设创新大奖,三分钟动画看懂TA


(本期编辑  方雨斌 李成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