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这个时候慢下来是一种怎样的选择

凉意 有点凉意
2024-08-30

这是有点凉意第68篇原创文章

全文3800字,阅读时间10min


每当看到有人受伤,不管是警察受伤,记者受伤,还是平民受伤,又或是穿不同颜色的衣服的人受伤,都觉得很难过。而作为一个人类,我从小被教育要关心他人,要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只是一个小市民,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一员。我没有任何的头衔也不是个什么公众人物。所以我只是在表达一种自我意识和分享意识:


希望用怎样的态度,去不输于生活。这不仅关乎港城,也关乎更大的跨越民族和国界规模的和平的未来。


首先,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


1. 我保持沉默。


为什么保持沉默?——是因为信息环境已经糟糕到了一定的程度。


这种糟糕首先体现在已经到了无法确认基本事实的地步。


其一,糟糕在“超速”。


现代社会文明和理性的基础是对信息真实性的基本确认。法官判案讲证据。任何引起公众不安的事情都是这样一步步探明。所谓追求真相,其实就是还原基本事实,并串起连贯的链条。具体到一个打人的事情发生。那至少得有“打了谁”“谁打的?”“用什么打的?”“伤者伤情如何?”“是不是得到救治?”“凶手抓到没有?”“现在处于怎样的程序之中?”这些信息吧?


然而现在的信息和传播不是这样子的。不知何处来,也不知何处去的几张图片或视频,还在思考和等待打算搞清楚一个事件,但下一个事件或热点又来了。还没求证跟安顿,却看到人们仿佛已经心意已决,穿戴好防具和武器,坚定地走向了战场。一边是走到街头或机场,一边是走上朋友圈和微信群。有情绪不是问题,有情绪表明我们有爱。但有情绪就马上发表言论或决定行动,就是问题了。超速了。


其二,糟糕在“极化”。


熟悉吵架和辩论的人都知道,人类使用信息大概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寻求更多信息去帮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使用方式首先得假设自己无知。正因为无知,所以能接受事实和任何看似不寻常的蛛丝马迹。


第二种是使用信息去支撑自己的观点,这种使用方式首先假设了自己是对的,意在说服对方。


所以我看到的,并不是“双标”“信息造假”“操控舆论”——现在双方都在这么相互指责。而是看到信息的使用方式集中在了第二种。而当一个人很想说服对方的时候,就会自动地在环境中寻找资源和材料,这些材料是不是真的或者连贯,就显得无足轻重。既然举起了枪,那么塞上膛的东西就只能是子弹。


子弹,那当然是越锋利越好。不管是哪一边的(自)媒体,都使用着制造和激化情绪的内容生产方式。简单举例,在朋友圈和脸书满天飞的文章,标题里必定有一个鲜明的“坏人”形象。一边是诸如“暴徒”“废青”,另一边是诸如“黑景”“送仲”。我无意指责记者或编辑或资本。这是作者和读者合力造就已久,共同繁育出来的信息生态,我们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有责任。


所以,“极化”和“超速”在非常有限和混乱的信息下,我是真的不知道港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承认自己的无知,也接纳这种无知的状态。


“超速”和“极化”的信息会引起大量的公众不安,肆意鼓励我们对人产生恶意的评判,加速社会的撕裂和对立。如果你现在看朋友圈和FB看得血脉喷张大概你不难明白我在说什么。这种血脉喷张能真的帮助我们更接近事实和解决仇恨吗?还是相反?


沉默也是一种选择,不参与“超速”,不参与“极化”。


然后,

2. 尝试不轻易下判断。


保持沉默是不够的。保持不下判断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来得困难。因为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往往判断已经来了。


比如当我看到一个人转发了一个耸动标题的信息,内容有人流血和倒地,而ta的转发语是,“打得好,终于知道厉害了吧。”我就瞬间觉得很愤怒。脑袋里面马上有了个判断:你是不是已经坏掉!连基本对人的关心都没有了!——所以往往当意识到的时候,判断已经来了。


这时候我会深呼吸,从这个判断里抽离一下。告诉自己这只是我的“妄想”。如果感觉到自己还是很生气,就再深呼吸,然后尝试理解自己为什么那么愤怒——噢,是因为我真的很看重和平,真的很看重每个人都能视他人为伙伴,真的很看重我们每个人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怎样贡献于和平。


然后去想一下,发这个信息的人,ta的心情和想法。ta可能已经看到和知道了很多的混乱,和受伤,ta难受过了,而ta很想解决问题。ta很想有一个方式能有效率地解决问题。ta支持一个方式,并在看到这个方式发生的时候想表达支持,因为这样的表达似乎能鼓舞和促进问题的解决。ta用了ta手边最大的资源和自己觉得最能贡献到和平的方式来表达。ta这个表达的背后有爱。


这是一个自我转化内心和内在的过程。


这不是洗白和自我安慰。如果我们的内心一被对方的言行戳到了就马上下结论了,那下一步就只想也只会怼回去或认怂两个选择。两个都是积累怨气和仇恨的选择。


我想贡献给和平,所以选择坚持不随便下结论,坚持不随便归因,坚持不随便认定这就是什么人的推动或谁的责任,坚持不随便去把想保护别人的这份爱,输出成了对人的恨,甚至更进一步变成伤害别人的语言或行为。


——毕竟,暴力归根结底就是这么来的。当你认为对方是个“坏人”是“人渣”,你不管是骂ta,嘲讽ta,羞辱ta,甚至打ta,就都是正当和正义的了。


不积累怨气和仇恨是需要做一些内在的工作的。我每天在接触到这些信息的时候都要花上一些时间来去做这样的消化和平复。所以这不是一种放弃的态度,而是一种坚持。这种坚持不下判断,是要透过主动地“消化情绪”来实现的。不是压抑情绪,而是消化情绪。我们就像海上的孤岛,表面上孤悬,但在深处其实连在同一片大地里。这个消化的过程,不是运用智力思考的过程,而是运用我们的同理心和感受力,去感受和对方在同一片大地里深深相连的感觉。


我知道这很难,也的确面临进一步的追问和指责,比如类似——那请问你怎么用你的内心功课去解决那些暴徒暴力行为的问题?靠想的吗?


所以,

3. 选择倾听支持和服务身边有需要的人。


自从事件开始,舆论开始酝酿和爆发以来,已经有很多很多我身边的人找我或在社群里表达自己的痛苦。痛苦于跟身边的人为了此事剑拔弩张,关系趋于紧张甚至撕裂。发生了大量的折磨人的对峙和对立。又或者是自己被一句话一张图戳到,寝食难安。


我能做的和尝试在做的,就是提供一个港湾。在这个港湾里,尝试把所有的敌意和“坏人”,都翻译成各自心中的爱与渴望。来到这个港湾的人,倾诉的时候,我和伙伴们都尽力听到ta的感受和渴望,而不是ta的观点,又或是跟这ta同仇敌忾一起去指责或批判对方。


我们尝试让ta感受到支持和理解,有人愿意理解ta内心真正想要的,那些情绪的来源。通常当我们能做得到,那位朋友就被我们接住了。ta能找到平和地面对的力量,也能找到最能贡献给自己生活的言行方式。


这是一种修复性的力量。


——当有即时的伤害和犯罪行为,我支持用拘捕停止侵害。


重复一遍,我支持用拘捕停止侵害。比如危害公共安全、用私刑、纵火、袭击等等。


同时希望更多人看到拘捕以外的贡献给和平的方式——修复性的这种力量。


何况要纾解的远不止街头的人。


警察压力那么大,谁能去听听他们的心声和苦痛,去接住他们?


记者压力那么大,谁能去听听他们的心声和苦痛,去接住他们?


家长压力那么大,谁能去听听他们的心声和苦痛,去接住他们?


官员压力那么大,谁能去听听他们的心声和苦痛,去接住他们?


……


他们都首先是人啊。


我身不在港城,所以就只能支持和服务身边难受的人。体力有限和工作之余也只能支持很少数量的人。


一个港城的社工朋友给我看了他们内部帮助当地家长去跟自己的孩子沟通的一个指南。我想很能说明这种修复性的贡献方式。


(有社工在义务当值去纾解和支持情绪崩溃的人)


我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和平的方式一直存在,但真的是人手不够。这样的“翻译”和接住人,是要透过学习和训练的。否则你很快就忍不住会跟着同仇敌忾,还没安抚对方自己就甚至激动得冲得比ta更前。


每一次回音似的升级,就是更大规模的激愤和创伤。涟漪,带起的是更大的涟漪,最后就是滔天巨浪。谁来抚平涟漪?有,但人手真的不够。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这一点过去都是被批判和嘲笑的。但是我很欣赏祖先在农耕的时候有的一个习惯——有耐心。从播下种子,到收获果实,要经历寒暑易节,经历自己的千辛万苦,耐心等待,细心呵护。甚至在播种之前,要花数年时间先改善土壤,堆肥育积。


如果快餐和快递让我们习惯了“现在就要”“马上就要”“一定要现在就得到”——那或许是时候慢下来,去接受有些美好和所求不是一蹴而就。不说遥远,就是我们的上一代,都是花几十年在20世纪建设出今天的基础设施和各种文化绽放,我们这代不能从他们身上学习耐心吗?


慢下来。慢下来。


把这些写出来,不是想指责任何人的不对。大家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做到了最好。而如果现状依然在恶化,那就希望更多人看到沉默的选择和“不起眼”的贡献方式。欢迎加入到修复和疗愈的队伍里。这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已经有太多的撕裂,而修复和疗愈的队伍还在萎缩。


未来,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也就是由我们每一个人去创造和守护的。被破坏的,我们就修复它,治疗它,拥抱它。一个社会的美好,不仅在于发生了什么,还在于我们修复它的能力和态度。这就是我们对待最心爱的事物的,人的可贵。


祝每一个人都能通达自己内心深处的爱,也看到和连接到他人心中的爱,转化暴力,回归彼此理解和支持的和平。哪怕要花100年。


(完)


封面Photo by Sam Moqadam on Unsplash



凉意

亲密关系教育工作者,

非暴力沟通教育工作者,

偶尔也写写影评剧评时评。


部分原创文章:

那些让人在亲密关系中反复撞墙的毒观念TOP10 (上篇)|(中篇)|(下篇)那些与生俱来的东西重要吗?——惊奇队长和绿皮书 | 在地铁看到有人打小孩,我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出手 | 520请你爱自己,但不是那个终日被拿来和别人比较的自己 | 你可能不知道,爱的反义词有这三个 | 在你走上另一条街道之前,我都会陪着你 | 我们的社会不是太丑陋,而是太简陋 | 怎样在江歌事件里越过朋友圈的尽头,回归平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有点凉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