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十年喇嘛之后,他把“冥想”做成了一门生意
前天,我们发了一篇文章《这家创业公司做到估值2.5亿美元,只用了7年》。
有读者私信说,对Headspace的创始人的传奇经历很感兴趣。
Headspace是一个通过冥想方法帮助人们“找到内心平静”的APP。前一篇文章为了聚焦产品“游戏化设计”,没有做过多人物经历的延伸,不过这个人确实活的很像一部电影。
遭遇了失去至亲好友的打击,从大学辍学,来到亚洲在寺庙里呆了十年,成为一个藏传佛教喇嘛,之后用“冥想”创业……
所以,决定单做一篇讲讲他的故事,不只因为故事精彩,更因为他的故事在产品的人格化塑造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2008年,伦敦人Richard Pierson发现自己对销售主管(marketing executive)的工作完全丧失兴趣,陷入职业倦怠。他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但每当要在公共场合出现,他依然焦虑异常。
朋友介绍他向另一个英国人Andy Puddicombe寻求帮助,希望Puddicombe能解决他的焦虑与职业倦怠状况。
Puddicombe 22岁的时候就从大学辍学,去寻求“内心的平静”,造成他内心巨大创伤的是一场事故,两个朋友与父亲都离他而去。
► Andy Puddicombe一直是Headspace的标签,
创始人与产品像是一体两面。
当Pierson找到他的时候,Puddicombe已经是一个喇嘛,在亚洲的佛教寺庙中修行了10多年。
27岁的Pierson很快与Puddicombe建立了深厚信任。
Pierson为Puddicombe提供营销建议,帮助他向更多人介绍冥想训练课程,以换取他的一对一课程。
最终的结果就是两人合作,2010年推出了Headspace这款冥想训练里面的明星产品,6年后年收入在6000万美元以上,2017年,Forbs对Headspace的估值为2.5亿美元。
这个故事,是Headspace内容营销的基石和起点。这个APP的创始故事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成为Headspace人格化塑造中最耀眼的一个环节。
01
故事为这款APP的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
这里的“合法性”是它的正当性,它要解释“冥想为何有效”、“为何这家冥想术有效”、“这个企业领导者为何会成功”、以及“他为何应该成为一个可靠的选择项”等问题。
20世纪60、70年代嬉皮士走向加德满都的潮流或许不再,但都市人对现状的反叛、不满、迷茫与彷徨依然停留在某个角落,他们对神圣之地的期待之心依然旺盛。
Puddicombe在藏区的10年心灵探索具有某种提示作用,让用户愿意相信他所建立的Headspace具有某种可行性,毕竟这背后有2500历史的支撑,应该有可靠的方法论与理论依据。
在提供合法性方面,Headspace一点都不含糊,除了喜马拉雅与佛教要素外,还把科学拉进来背书。
在Headspace的官网上,有“科学”频道,指出“冥想既是一种植根于久远历史的时间,也是一个现代科学的研究主题。”为此,他们“既提供最正宗的冥想术,也同时进行冥想科学的研究”。
► 在Headspace官网的The Science栏目里,
他们认为冥想术的效用,
具备古代实践与现代科学的双重证明。
02
故事指明了产品的使用场景
用户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冥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如何知道自己需要他?
在两位创始人见面的时候,Puddicombe就问过Pierson一个问题:“你这一生有多少时间是为当下而活的?”后者意识到他似乎几乎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现代人永远在为未来拼搏,为过去救赎,永远停不下来。
冥想可以让人停止与未来和过去的纠葛,专注于当下。
Pierson意识到自己出现职业倦怠的根源,而这种感悟会引起无数城市人的共鸣。
► 现在城市里有太多在广告公司、公关公司、
媒体、金融 圈等高压行业里挣扎的灵魂,
他们物质并不匮乏,
但内心的焦虑始终挥之不去。
Headspace无比专注场景。
在他们的APP上,随意截图就能看出这种场景导向的思维方式。它不是提供一个列满菜名的单子,而是按照场景来分类,然后再细化分类。
Headspace是强迫症的福音,你总会发现适合你的一款来对号入座,因为我们的灵魂都需要某方面得到拯救。
► 工作场景里,Headspace提供生产力、专注力与创造力等方向的训练内容。
► 在学生场景里,Headspace提供离家、分心等训练项目
比如我,看到Finding Focus的时候简直眼前一亮!要知道这篇文章写作的5个小时里,我的笔记本已经开合过8次以上。
03
故事提供了冥想训练的效果范例
在Puddicombe冥想训练的指引下,Pierson找到了心中的平静,他现在即使工作在忙,也不会错过冥想的训练。
在推出新产品的时候,如果要对这个产品进行描述,它的效果必须具有可验证性、可重复性,并且必须容易理解或带入。
Pierson的销售主管角色是现代都市人压力的象征,他的职业倦怠也是流行病,而他的解决方案——向擅长佛教冥想术的“大师”寻求心灵平静——也符合现代人的想象,这种方法神秘,在嬉皮士时期就是灵魂拯救的流行方式,有2500历史的实践……
Puddicombe也是一个范例。只是他走得更远,他在喜马拉雅山周围探索了10多年,不适合作为都市人效仿的对象,但不妨碍他“取经”之后反哺都市人。
于是,Puddicombe成为一个游戏里的“高玩”角色,在辅导、带新上有毋庸置疑的权威。
04
Puddicombe树立了一个“高玩”角色
在《这家创业公司做到估值2.5亿美元,只用了7年》这篇文章里,我们分析过Headspace的游戏化设计技巧,里面提起过他们进行的一项策略就是将创始人作为游戏高端玩家,以带动后面新加入的菜鸟晋级。
在Headspace的内容体系建构里,Puddicombe成为消费者教育的头号导师,他让都市人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心灵困境,并提供了冥想训练作为解决方案。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Headspace也时时刻刻出现在用户的视线中,让他与用户之间建立持续的关联感。
Puddicombe有多重要?
在翻阅Headspace在Appstore的评论时,你一定会感觉Puddicombe扮演的就是一个“高玩”的角色,不少用户会提到他对自己下载与使用软件的影响,而对他的称呼,无一例外,都是“安迪”或“Andy”,明显比Puddicombe要亲切。
在Andy的引导下,每个用户都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就是创始人与产品之间建立的最好关系,他们是一体的,创始人就是产品,产品就是创始人。
-- END --
如果对文中选题感兴趣,需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或者想讨论点营销话题,请留言。现在粉丝很少,我们会努力回复。
阅读近期优质内容
本文作者:坏兔
文学硕士,从平面杂志到新媒体,选题会上的奇袭者,坚信“什么都能让但灵感不能让”。
选题原本触手可及,但“脑洞”“天赋”“灵感”这些漂亮字眼,让不少人心生畏惧。我们要做的就是,将选题过程还原为一项可以习得的简单技能,不需要天赋,也不玩玄学,让你真正告别“选题慌”。
点击跳转Invitation2CM网站,找到你的选题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