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福智领读《唐诗三百首》(八):为什么把律诗定型归功于沈宋?

2017-05-31 佛山市图书馆


☞活动签到请点击☜


往期回顾

1. 五古以张九龄诗为首篇有何深意?

2. 要通过吟诵领悟唐诗本

3. 为什么把《登幽州台歌》选入七言古诗卷?

4. 柳宗元《渔翁》后两句是否多馀?

5. 不选白居易“新乐府诗”有没有错?

6. 如何理解中华诗学的“起承转合”?

7. 诗佛王维的诗中的禅意


导读

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通常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每首中对仗联可以多到三联、也可以少到一联,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余福智:为什么把律诗定型归功于沈宋?


初唐是律诗成型的时期,许多诗人都写过律诗。而后世学者则同意说,律诗定型应归功于沈佺期、宋之问。这是什么道理? 


《唐诗三百首》选了沈宋的三首诗: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沈佺期《杂诗》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48 31221 48 15264 0 0 3543 0 0:00:08 0:00:04 0:00:04 3543an>

——沈佺期《独不见》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前面已经说过,古人认为读诗一定要从声响玩味,诗的微妙是在抑扬抗坠之间,因此读者要“静气按节,密咏恬吟”才能领略。古人其实有个共识:沈宋体诗的语言旋律特别能展现作者的生命体验。中唐诗人元稹说:“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这是个有代表性的说法。骆宾王、王勃等人的诗,也讲究平仄规范,但是沈宋二人的用词、造句、命意、布局等,都和语言声势完美地融为一体,在“稳顺声势”上更胜一筹。


《杂诗》旋律偏于阴柔,好像絮絮念叨,其中极少响亮字音。


《独不见》则响亮字音较多,反映着一种不甘于受命运摆布的激荡心情。


《题大庾岭北驿》,其响亮字音一冒头便总被暗晦的字音淹没,所用韵也给人以难以排遣的感觉。


这是我细细体味的心得,希望各位也能通过反复吟咏,把握其微妙情绪。



今日领读任务


《唐诗三百首》第六卷:七言律诗前部分



图书推荐



1《历代律诗精华》


毛谷风 选编

索书号:I22/M339

所在区域:三楼南区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五、七律名篇佳作,上起初唐,下迄当代。全书十卷,入选作者八百九十七家,按朝代先后及作者生年为序。



扫二维码,获取领读图书《唐诗三百首》电子版


或者


1.光临佛山市图书馆三楼中庭2017佛山领读者专题书架借阅。

2.东方书城2017佛山领读者专题图书,同步上线,欢迎购买。



读者还可以下载“无线佛山APP”

参与佛山领读者活动


2017佛山领读者跟读方法

12位领读者分12个月

每月拆1本书

每本书拆15份

每天跟读1份

请下载无限佛山APP

在“书香”专栏

每天跟随领读者的导读

读原文写心得

与导师书友分享感悟

养成天天阅读好习惯

共同开启心灵成长之旅

敬请期待!


参与互动并提问的读者,有机会获得

“2017佛山领读者”推荐漂流图书



你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共同开启

50公里徒步后的精神徒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