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废除“网络中立”原则,影响几何?

2017-12-18 郑伟彬 新京报评论


当数据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之时,互联网的入口却被少数几家电信运营商所控制,这势必对美国的商业和文化造成巨大的问题。


▲ 2月14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投票废除了奥巴马时代的“网络中立”(Net Neutrality)原则。  图/视觉中国


文 |  郑伟彬


近日,美国共和党主导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举行投票,废除了前总统奥巴马任内极力主张出台的一项旨在保护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网络中立”规则。此举一出,立即在美国引发抗议,美国多个州的检察长威胁将针对联邦政府废除“网络中立”的举动进行起诉。


而实际上,自特朗普上任以来,支持“网络中立”的许多美国人已经为此进行了持续的“斗争”。此次FCC的决定,使得一场关于“互联网已死”和“互联网自由了”的讨论正在逐步升温。


网络中立最初是为了保护小运营商


那么,什么是网络中立原则呢?我们知道互联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存在两种企业。一种是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即ISP。这些公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信公司、宽带公司等。它们负责铺设电缆、光纤等,让你的公司、房间里拥有网络信号。而另一种则是互联网内容供应商,即ICP。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网站、APP均来自于此类企业。


所谓的“网络中立”(Net Neutrality),也就是指电信运营商需要对所有内容提供商一视同仁,电信运营商必须保持统一的开放性,平等对待所有流量数据和应用接入。不能说因为某家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支付了更高的费用,就可以获得更快的速度。


最早的“网络中立”发生于美国运营商之间。上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即要求当时的不同运营商之间,不能限制非自己用户的互通。即不管你是哪家运营商的,你们之间的所有电信通信是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这在当时主要出于保护小的运营商而设立的原则。


此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来只是存在于电信领域的网络中立原则,也就延伸到了互联网领域,成为互联网公司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战争”。


废除“网络中立”争论不会停息



▲ 民众街头抗议废除奥巴马时代的“网络中立”原则。 图/视觉中国


2015年“网络中立保护条款”通过之前,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之间有过几次冲突的案例。比如电信公司AT&T曾经屏蔽了苹果公司的FaceTime和谷歌的Hangouts视频聊天,Comcast电信公司为了和微软的Xbox联机游戏竞争,曾对其用户收取流量费,而对Comcast自家提供的游戏服务则免收流量费。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互联网内容服务商,想要保护自己提供的内容得到足够的带宽,不得不与电信运营商签署额外协议,支付额外的费用。比如2010年,谷歌就和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承认Verizon作为无线网络运营商时“有权保持服务的弹性”。2013年,谷歌被媒体曝光其向法国电信运营商Orange付费,以获得更高的流量权限。


网络中立性原则废止,意味着今后美国网络运营商可以区别对待不同的互联网公司网站。这也是为何此次美国废除“网络中立”原则相关保护条款之后,美国企业Netflix被视为最大输家的原因。因为它和Youtube的流量占美国网络流量的比例高达70%。


当然,美国电信运营商也有自己的理由。它们认为网络中立原则导致它们缺乏足够的资金来铺设相关的电信基础设施,诸如4G网络的覆盖率相较其他某些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国家覆盖率低等。总之,它们声称网络中立法案限制了电信运营商从网络投资中获得更高回报率的机会,也就限制了美国基础电信设施的发展。


为此,无论是电信运营商,或是互联网科技企业,都一直对美国国会议员进行游说。前者主张摒弃“网络中立原则”,而后者则极力主张维护“网络中立”。


如今当数据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之时,比如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已经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和网络通信,互联网的入口却被少数几家电信运营商所控制,这势必对美国的商业和文化造成巨大的问题。现在,这种担忧似乎正在变成现实。


因此,虽然此次FCC废除了相关保护条款,但鉴于有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有83%的民众拒绝废除“网络中立”原则,相关争议不会就止停息。相反,围绕互联网的未来、开放与自由,美国将发起更多的争论。美国政府、电信运营商与科技企业之间,未来还会发生更多的故事。


 □郑伟彬(互联网从业者)




我们发布了一个“稿事”计划!如何投稿?请戳“阅读原文”。

编辑:思凝

推荐阅读:

被多给了1600元的储户,能否也“离柜概不负责”?

南京大屠杀80周年:勿忘人性“至暗时刻”

《芳华》:“黄轩”招谁惹谁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他?

不敢公开财务信息的慈善组织,不是好募捐者

一人醉亡,同桌饮酒者“没劝酒也得赔”?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