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本科生转学“双非”院校,特殊个例无需过度解读 | 新京报专栏

公羽 新京报评论 2024-05-02
休学也好、“逆向转学”也好,都是学生或其家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自主选择。
▲高校学生。图/新华社
文 | 公羽

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网站发布《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拟跨省转学情况公示》,8名高校大学生拟跨省转学,1人为转入、7人为转出,涉及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高校。其中,清华大学1人拟转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半年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也曾发布公告,确认9名高校学生跨省转学,涉及北大、北航、北外等高校,其中闫某某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录取分数646分)转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外交学专业(相关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5分)


从公示情况看,转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都要好于转入学校,这种“逆向转学”也引发了舆论热议,其中不乏“名校压力大,学不下去”“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之类的猜测之声。


事实上,跨省转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而申请者往往又各有难处。舆论在聚焦“清华”这样的名校标签时,也应对标签背后具体的人与事给予更多关注。


本科生“逆向转学”多为特殊个例


从清华大学到“双非”院校,其中的巨大落差,无疑是这次公众如此关注跨省转学问题的重要原因。


其实,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逆向转学”以往也曾出现过。2020年底,上海交通大学一名江西籍本科生申请入读井冈山大学的消息就同样引发过公众关注。笔者之前一个学生在上海就哮喘,最后只能转回北方。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因患病或者有特殊困难、特别需要,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或者不适应本校学习要求的,可以申请转学”。这其实已经考虑到了学生在就读期间遇到重大身体变故等特殊情况。


而关于前述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转入井冈山大学一事,后者也曾在官网发布《关于周某某拟转入我校学习的公示》,明确表示“该生因身体原因,不适宜在外地学习,2020年11月20日向我校提出转学申请,拟转入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学习。学校根据上级对转学的有关规定,对周某某转学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核。”


从各高校相关的公示内容看,学生因个人身体原因无法在原学校完成学业是这一类转学最重要的申请动机,包括水土不服引发持续强烈的不良身体反应(比如哮喘、荨麻疹)、突发重疾需要家人照料而无法异地求学等。所以,对这样极少出现的“转学特例”,舆论也不必过度解读。


“高就低”转学,公平之下的权宜之计


本科生想要跨省转学,并非一件容易事。除了理由正当、充分,还要遵循“高就低”的分数线原则,经转出校和转入校双方同意,且通过省教育厅的审批。这些举措,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教育公平、维护高考作为人才选拔重要机制的权威性。


所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就明确,“入学未满一学期或者毕业前一年的”“高考成绩低于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同一生源地相应年份录取成绩的”等六种情况的学生,不能申请转学,完全可以通过休学、延长学制、复读等其他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


而在保障公平、照章办事之外,教育部门也应保留应对特殊情况的便宜行事能力。如果学生确实无法在原院校完成毕业,若能按照相关规定“由高转低”转学到其有条件完成学业的高校,对双方而言,都有积极的意义。


尤其对少数因为身体原因必须就近求学的本科学生,如果没有跨省转学的特殊通道,基本只能辍学或复读,不但白白浪费了宝贵时光,再次高考也充满变数。一些遇到心理障碍或其他问题的学生,“高就低”转学也给了他们一次试错和自我补救的机会。


说到底,休学也好、“逆向转学”也好,都是学生或其家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自主选择。作为旁观者,应少一点猜测和奚落,多一份理解和尊重,不要让这一群体再背负额外的精神负担。


撰稿 / 公羽(传媒学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吴兴发


推荐阅读:

“特权网红”耍的是“流量脾气” | 新京报快评

12306购票上新,让旅客跑赢“黄牛” | 新京报快评

自助彩票机不能成了未成年“收割机” | 新京报快评

农村公交“送快递”,交给市场检验效果 | 新京报快评

李在明遇刺,对韩国中期选举影响有多大?| 京酿馆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