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禁止“断骨增高术”,平台和医院都不能“歇着”| 新京报快评

苏士仪 新京报评论
2024-10-31

“断骨增高术”是一种极端且风险极高的手术方法,我国严令禁止健康人进行这一手术。

▲资料图:某医院医生正在准备手术。图/新华社

文 | 苏士仪

因“身高焦虑”,一些人选择做了“断骨增高术”(又称“肢体延长术”)。但做了手术的患者有的出现“长短腿”,脚踝神经损伤,一走路就疼;有的患上关节炎,需长期修复;有的甚至患上骨髓炎。

据澎湃新闻报道,记者近日发现有多个账号仍在不同的社交平台宣传这一手术,以“增高”“长高”为关键词,就能搜到相应的账号。一些账号发布的视频甚至直接标注有“断骨增高”“骨延长”等字眼,并进行引流,可谓明目张胆。

首先要明确的是,“断骨增高术”是一种极端且风险极高的手术方法,我国严令禁止健康人进行这一危险手术。

早在2006年,原卫生部就曾发布专门通知,明确“肢体延长术”适应症为先天畸形、外伤、肿瘤、感染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损或肢体不等长,以及因疾病引起的肢体畸形。不具备以上适应症的,严格禁止使用肢体延长术;严禁用于美容项目。

但从报道看,一些“医托”利用一些人的“身高焦虑”,通过各种话术和手段诱导健康人做“断骨增高术”。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对当事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更加剧了这一灰色地带的蔓延,其危害性毋庸讳言。

这显然需要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相关平台尤其需要守土有责、把好关卡,不能任由相关广告宣传泛滥,也要及时堵上日常管理漏洞,杜绝相关引流账号出现在平台上。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放大正规科普的声量,加强对消费者的警示、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从报道看,操刀手术者也不乏正规医院的医生,甚至来自是一些知名的三级医院。这也要引起医疗主管部门的关注,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也要督促各医院严格落实管理规章制度,不让自己的医生成为这类危险手术的“帮凶”。

事实上,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种“断骨增高术”所引起的相关风险并非第一次引发社会关注。

如据媒体报道,2022年,江西一名19岁女生在做了胫腓骨延长术后,出现行走障碍。2020年,江苏淮安市一医院接诊了一名在国外做了“断骨增高手术”的患者,因术后感染,双腿无法行走,面临终身残疾。

而在更早之前的2004年,央视也曾报道过类似事件。20年后的今天,这一危险手术仍大行其道,这也提醒,禁止“断骨增高术”,平台、医院和医疗监管部门不能“歇着”,公众本身也要持续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别被“医托”话术轻易忽悠。

在面对平台上类似宣传话术时,公众不妨多一些防范意识,也不妨“多搜一下”,与权威科普信息进行充分对比,以免轻易“入坑”。如此,既可避免助长“断骨增高术”乱象,也可避免伤及自身健康。

撰稿 / 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张彦君


推荐阅读:“3个月开了15年的药”,斩断以药骗保产业链 | 新京报快评
北京这家火锅店突然火了,一座城市的温情再次被看见 | 新京报快评
“看看怎么了”,男孩偷窥女厕家长不该护犊子 | 新京报快评
99元帮业主带5天娃,物业怎么就“卷起来”了 | 新京报快评
39.9元月饼误标1元卖出,商家不发货合法吗?|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京报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