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动中小学教室空调普及,值得正视 | 新京报快评

羽木 新京报评论
2024-10-31

空调在今天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生活必需品。

▲某小学学生在教室里上课。图/新华社

 | 羽木

近日,一份《临时停课通知》显示,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东澜湾小学称,为了确保高温期间学生平安健康,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工作提示,该校决定,9月4日至9月6日学生暂不到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而此前,据媒体报道,长沙多位家长曾反映其孩子所在的小学教室内闷热,建议安装空调。


其实,不止是长沙,最近一段时间,湖南、四川、江西、重庆等多地,都有学校因高温天气推迟开学,或暂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这个背景下,关于学校教室该不该配备空调的话题也不出意外地再次热起来。


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普遍提升,再加之一些地方高温天气增多,包括高校在内,不少学校都为学生教室增配了空调。有的地区,已宣布实现了中小学教室空调全覆盖。但从更大的范围看,空调还远未成为中小学教室的标配。


如有网友就称,某小学“每间教室只有四个小吊扇,有些教室甚至没有吊扇,只有四个小壁扇。教室里五十个孩子,还穿着不透气的校服;上课的老师也特别辛苦,汗流浃背”。这样的现实,显然对孩子的学习、身体健康和教师正常工作都极为不利。家长呼吁安装空调,应该得到正视。


要破除的一种观念误区是,还有人将中小学教室装不装空调看作是学生能不能吃苦的问题。甚至,某地教育局曾明确表示,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适应能力的黄金时期,严寒酷暑也是对中小学生的一种锻炼……


这样的理由,放在今天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且不说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否有必要通过“忍耐”高温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没苦硬吃”的观念,也与时下社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违和。


另一个影响教室空调普及的理由是,现有国家规范中未明确要求中小学教室安装空调。但即便不是硬性要求,学校也需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改善办学条件。


当然,落到现实中,安装空调的费用到底由谁来出,这或许才是一个最真实的问题。


当前,地方财政本来就普遍承压,而推动空调成为中小学教室标配,这里面涉及的财政投入,的确不是一个小数字。


如有业内人士就指出,没有空调的大多数是老学校,装空调除了涉及设备购置成本,还可能要启动学校电力扩容、电力线路改造工程。此外,安装后增加的电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不少地方在回应安装空调的呼吁时也明确表示“财力难以保障”。


对此,还需从多方面来解决。要知道,空调在今天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生活必需品,对于教室增添空调的成本,就应该被纳入基本的教育经费预算之中。


事实上,2021年,教育部等多部门出台的《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指出,坚持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与优化提升办学能力相结合,优先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基本需要。这意味着,各级财政支出本就应向这方面予以更大倾斜。


另外,当前随着出生人口的变化,不少地方的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都有所减少,这实际也给改善办学条件,像为教室配备空调,释放了更大的经费保障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也有不少学校出现了家长“众筹”安装空调的现象。对此,曾引发争议。一些地方更是明确叫停这种行为。但本着从实际出发,遵循家长自愿的前提下,这方面的家长自主选择也未尝不可。当然,学校也应做好相关的配合。


但总的来说,在气温变化及社会对办学条件的要求日益提升的大背景下,尽快根据各地气候情况,推动有需要的中小学配备空调,还是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值得各级财政加大专项经费的保障力度。这或许也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当前的应有之义。


撰稿 / 羽木(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王心


推荐阅读:

土耳其希望加入金砖国家,对西方的失望到达高点 | 京酿馆

让家长宣誓“绝不给老师甩脸子”,幼儿园哪来的权力 | 新京报快评

网络问卷调查别拿中奖套路忽悠人 | 新京报快评

“喝这款矿泉水能生儿子”,别再相信伪科学了 | 新京报快评

家长烧掉孩子3000张烟卡,先别为粗暴式教育叫好 |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京报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