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岩声”第35期—《秋白颂》(作者 彭旭东)

闽西日报 2020-09-07



秋白颂



信是明年春再来


应有香如故





《岩声》是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等一些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在1923年创办的,是闽西新文化运动的先声。


倾听“岩声”,爱上岩城。为了更好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闽西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夜读栏目“岩声”于4月27日晚开播啦。“岩声”将于每周六夜晚和您如期相遇,主要刊播闽西籍作家和外地作家描写闽西的美文,在一些特殊节日,我们也将推出“特别专栏”。我们也真诚地欢迎您投稿(lymxxww@163.com)格式:“岩声”+文章标题,我们将择优刊播,共享美文,共度良宵。



倾听“岩声”,爱上岩城。


您好,听众朋友。感谢您收听由闽西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为您推出的“岩声”。今夜,我们共同来欣赏彭旭东的《秋白颂》,一起朗读。



01

作者心声

瞿秋白诞辰

120周年


彭旭东:“岩声”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秋白颂》的作者彭旭东。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1935年2月,瞿秋白同志壮烈牺牲在长汀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长汀人,笔者深深为瞿秋白同志坚定不移的信念、临难不屈的意志、坦荡无私的胸怀所深深感佩。为缅怀秋白同志,弘扬秋白精神,笔者写作了这篇文章,以此来激励听众朋友特别是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行。




02

《秋白颂》

——写在瞿秋白诞辰120周年之际

作者:彭旭东


 每次回长汀老家,稍有闲暇,总会情不自禁地到长汀城西的罗汉岭广场走走,只为缅怀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烈士。


1935年2月24日,留守苏区、身患重病的瞿秋白奉命从瑞金转移到上海从事革命工作,在向闽西突围时不幸在长汀梅迳村被俘。瞿秋白被捕后,国民党最高当局喜不自胜,对瞿秋白声称只要他肯明确表示“悔意”,肯公开声明脱离中国共产党,即可免死。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瞿秋白严辞拒绝,终不为所动,随即蒋介石下达了一道“瞿匪秋白即在闽就地枪决”的密令。



1935年6月18日,一个白露苍茫的清晨,在国民党重重刀兵的环护下,瞿秋白被押赴长汀西郊的罗汉岭刑场。一路上,瞿秋白玄衣白裤,神态自若,不时引吭高唱《国际歌》《红军歌》,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毫无半点惧色。在抵达刑场后,瞿秋白举目环顾罗汉岭四周,缓步走向一块绿茵茵的草地,气定神闲,盘腿而坐,微笑着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开枪吧!”遂饮弹洒血,英勇就义,时年仅36岁,正值壮年的瞿秋白就这样永远长眠在了长汀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心怀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瞿秋白,慷慨兑现了自己“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铮铮誓言。



斯人已去,幽思难忘。“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的长汀城,郁郁苍苍的罗汉岭松风吟啸,浩浩汤汤的汀江水滚滚南流。在不知不觉间,84年的时光倏忽而逝,让人心生无尽感叹。“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在临别前,瞿秋白平淡从容的话语,留给我们的却是直击心灵的震撼。在长汀城中心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卧龙山脚下,我曾无数次流连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此处原为汀州试院之所,院内两棵千年古柏,参天耸立,树冠葳蕤,清代名臣纪晓岚到汀州试院监考时曾写下一幅“参天黛色常如此,点首朱衣或是君”的对联,张贴在古柏树旁的双忠庙门。院内草木葱茏,绿树成荫,花香袭人,甚是清幽,穿过试院正堂一个狭长的过道,行至后院右侧一间约10余平方的厢房,便是瞿秋白的羁押之所,也就是在这里,瞿秋白渡过了生命中的最后41天。身陷囹圄,瞿秋白自忖生无所望、时日无多,慨然提笔,写下一首《卜算子•咏梅》:“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表露出壮志未酬的无尽遗憾和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心境。



鲁迅先生在秋白先生就义后说:“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和为党为人民的崇高品格是杀不掉的,是永生的!”1950年12月,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辞,则是这样评价秋白先生的:“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超然于生死之外,在生命的尽期,瞿秋白在狱中给后人留下了千古遗作《多余的话》。有别于方志敏烈士狱中绝笔《可爱的中国》深情讴歌、壮怀激烈的词风,在近2万言的《多余的话》中,一介书生瞿秋白让自己五味杂陈的心绪肆意地流淌,与世长辞前的深沉厚重的感慨,永远在历史的长空中激荡着不绝的余响。在文中,他吐露自己苦难的人生经历,回顾曲折的革命生涯,揭露盲动主义和立三路线的错误,表达无力为正确政治路线奋斗的深深自责。他说,我自己忖度着,像我这样的性格、才能、学识,当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确实是一个“历史的误会”。还用了一个形象比喻“一只羸弱的马拖着几千斤的辎重车,走上了险峻的山坡,一步步地往上爬,要往后退是不可能,要再往前去是实在不能胜任了。”这些直抵灵魂的话语令人动容,刻骨铭心。“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来都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秋白先生敢于自我解剖、自我批判、无所隐瞒、不文过饰非、敢于揽责的赤子之心,在今天又有多少共产党员能真正做到呢?!



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瞿秋白无限怀念地写道,中国(长汀)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但是,永别了,美丽的世界!在瞿秋白的内心深处,不是心无所想,也不是心无所恋,而是心系节操,初心不改,未敢有一丝一毫的忘怀。在字里行间,瞿秋白先生对国家光明的前景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溢于言表,一览无遗,耐人追寻。



透过瞿秋白囚室,窗外天井边的一棵曾经陪伴过先生囚禁岁月的百年石榴树,依旧年年发芽、开花、结果,见证着瞿秋白先生的灼灼年华和耿耿丹心。



时值瞿秋白诞辰12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



作者简介



彭旭东,福建长汀人,1998年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现为龙岩市计量所副书记、副所长。曾在深圳多家报刊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在政府机关多年从事综合文字工作,对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爱好,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评论、论文、新闻通讯数十篇。




闽西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音频:听听
编辑:黄婷
检查:罗爱萍
审核:陈良锦 蔡添高
监制:林琳
推荐阅读
“岩声”第30期—《师者》(作者 黄征辉)
“岩声”第31期—《千古源头民是宗》(节选)(作者 邱明)
“岩声”第32期—《生长的两岸》(作者 戴春兰)
“岩声”第33期—《铺满月光的山路》(作者 黄发有)

“岩声”第34期—《永生的张胜友》(节选)(作者 翟泰丰)


点这里互道晚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