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竞赛达人or爱舞蹈的摄影师?南大商科学子的AB面,真酷!
近四十场学科竞赛
她在专业领域提升自我,大放异彩
六次社会实践经历
她走出校园体味人间百态,深耕躬行
她是敢想敢为的实践者
在中国大地的五省十二市留下足迹
她是善做善为的实干家
帮助数十个科研团队成功商业化落地
在专业实习中体悟经济现实
在学术科研中讲好中国故事
这位怀抱商科情怀的奋进者与奉献者孜孜以求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她就是——
南京大学商学院2019级本科生
戴静怡
戴静怡,中共预备党员,毕业于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现为南京大学2019级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曾担任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班级班长、新生学院朋辈导师。曾获2021年国家奖学金、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金奖、第十七届花旗杯特等奖及特别单项奖、第三届BSN黑客马拉松大赛全国创新奖、第三届全球金融精英挑战赛全国冠军及最具潜力奖、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2022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等奖项,并多次获得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等荣誉称号。
当得知自己获得“年度人物提名”奖时,戴静怡十分激动。在她看来,相比于能产出多样科研成果的理工科学生来说,商科学生能获此殊荣实属难得。在大众看来,商科好像是一个单纯培养有“钱途” 的人才的学科。对待这些偏见,戴静怡如此回答:“我想向大家展示我们商科学生在本科阶段能做些哪些事情,能够为社会带来什么。”
怀揣着这样的梦想,戴静怡用大学四年交出了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学科之内:点燃商科情怀温暖社会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戴静怡中学时期曾几次在南大校园参观游学。“所以当我得知南京大学面对江苏省的综合素质评价招生计划后,就坚定地报名了。”进入大学后,戴静怡把握学校提供的平台与资源,逐渐接触各种商赛,参与不同的项目,在专业课之余不断充实着自己的生活。大学四年,她累计参与了包括欧莱雅Brandstorm、百威挑战赛、创祎杯在内的近四十项学科竞赛,获得了数十个国家级奖项与省级奖项。在此期间,戴静怡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她喜欢和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的人交流,因为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她能了解到许多有趣的故事、感受人生的丰富色彩。除了和志同道合的同龄伙伴分享经验、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为更好的人,戴静怡也乐于和阅历更丰富的企业家们打交道。对她而言,年龄的差距不是壁垒隔阂,而是观点碰撞必不可少的因子,是新兴与经验的融合,是青涩与成熟的交汇。“他们能够告诉我这个行业做到最后到底是在干什么,我们这行做什么东西才是有意义的。”
在众多乐于与自己交流、帮助自己的师友中,戴静怡印象最深的是丁晓蔚老师。在选修丁老师关于区块链金融AI的课程后,戴静怡在丁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第十六届“花旗杯”金融创新应用大赛,并作为队长带领着由三十位同学组成的团队探索区块链金融与三农的联系,与社会公益相结合,在农村与养老院进行融合利用。尽管只获得了国家级三等奖,但这一次比赛为戴静怡的专业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她发现商科能够为社会带来福祉,金融向善改变世界。后面,她也持续参加了第十七届花旗杯比赛并获得了佳绩。
第十七届“花旗杯”比赛现场的戴静怡(左一)
其实早在2020年的挑战杯竞赛中,戴静怡就初次尝试以商科知识为媒介帮助科研团队项目落地的路径,促成新兴技术的孵化与产出。戴静怡所在的团队致力于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自主研发高性能离散元工程仿真软件MatDEM,帮助解决中国“卡脖子”技术的问题,为科研供应更先进的技术,也能提升大众的生活水平。而这一技术的实践,离不开商科背景的支持。“这些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可能并不了解商业化的过程,所以需要我们能够和他们合作,给他们提供一些市场策划的建议,怎么样把技术商业化落地,怎么样推广这项技术,让它能够造福社会。”
挑战杯照片(右上拿旗子者)
在不断规划未来目标、明确清晰方向的过程中,戴静怡也做了很多看似“没有意义的事情”。从大一开始,她陆陆续续加入了很多创业组织,也参与了许多训练营。这些经历并不仅仅是简历上的几行字,而是为她带来了切切实实的触动。戴静怡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怎样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使之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多无意义的事情聚合在一起,最终一定会有意义。”对于戴静怡而言,生活绝不仅仅是升级打怪、考证实习、用漂亮的履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而是在脚踏实地中践行商科力量。
专业之外:探索不同身份的多重体验
谈到获得“年度人物提名”奖,戴静怡谦虚地说自己也曾遭遇挫折与失败,但自己身上的一些特质总能帮助她在浮躁之世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然。坚持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不断探索与耕耘,享受在远离学业压力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使戴静怡发现了生活的多元和美好,也收获了充实和成就感。
大学期间,戴静怡在多个学生组织和团队任职,这充分锻炼了她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在学生会中,她是温和而有感染力的领导者,在灵感的碰撞中充分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价值,提高大家的认同感与参与感;在班级中,她是热情且认真的服务者,带领同学们举办乐趣与意义并举的活动;在团队中,她是雷厉风行的组织者,用踏实严谨的态度和清晰明确的思路最大程度地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益。
戴静怡还在高中母校——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担任“南大导师”。她用三年的时间与高中的学弟学妹们建立密切的联系:定期进校宣讲、为同学们安排南大参观活动,将南大的文化与自己的经验传递给同学们,在同学们心中种下“梦启南雍”的种子。
在高中母校宣讲的戴静怡
戴静怡喜欢在社会实践的探索中感悟经济现实。大学期间,她参与了六次社会实践,并多次担任队长。团队在五省十二市留下足迹,撰写了累计四十多万字的社会实践报告。设计文创产品与乡村振兴方案,对智慧农业展开研究,探究人口老龄化现象背后的原因,调研四省七市的农村,撰写论文为当地提供土地流转方案……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戴静怡对经济和社会现实都有了更深刻的体察,也使自我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了成长。
参加社会实践的戴静怡(左二)
除了活跃在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实践活动中,生活中的戴静怡也乐于通过大学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拓宽兴趣面,认识新朋友。初中时热爱古筝与漫画的戴静怡,在大学开拓了更多的爱好:喜欢摄影,就去找身边的朋友约拍,以摄影师的身份在一次又一次拍摄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喜欢韩舞、溜冰,就加入社团,参与训练和活动,与伙伴一起挥洒汗水,感受运动的魅力;喜欢国标舞,就选修相关课程,跟随老师一步一步精进自己的技术;热爱志愿活动,就作为朝天宫博物馆讲解员传播南京文化……她认为,这并不是锻炼一门技术,而是“它们带给我的快乐,以及带领我认识的很多同样快乐的人,是人生旅程中最大的奇遇。”
摄影中的戴静怡
在多重身份的交融与变换中,戴静怡为自己的大学时光泼洒下五彩斑斓的颜色。领导者、服务者、组织者、小导师凝结着戴静怡对自我和他人的体察,摄影师、舞者、志愿者交织着戴静怡对生活和世界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她与温和的自我相拥,邂逅充满惊喜的生活。
探索生活的多种可能,用百折不挠的态度去迎接挑战,永远有重新开始的勇气,坚持最真实的自我,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抛来的难题……“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戴静怡将会带着曾经收获的坚定信心在未来走得更远。
学姐寄语
“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希望大家都能保持热情,保持真诚。在我们最年轻的大学四年,我们要不辞辛劳,日拱一卒。每一份经历都会改变我们,都是我们未来的伏笔。别害怕做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事情,别害怕做自己,时间会慢慢回馈。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的结笔处感叹,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里面:等待和希望。
- 推荐阅读 -
南大年度人物 | 高研院驻院本科生,游历八国……她是恣意生长的创作者!
直博清华,“ISFP”学姐在南大的四年这样过!
“物理学的每一条定律,每一个公式都是写给世界的情书。”
采访|李林静 马艳蓉
文编|李林静 马艳蓉
美编|袁亦涵
责编|邵镕 滕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