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友记 | 王远会:心念草木有灵,情寄休闲农业

李熔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
2024-11-04

校友名片

王远会,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进入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2017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曾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花卉园林研究室主任,负责重庆都市农业研发中心的筹建工作,建成全国最大的佛手研发基地。主要研究领域为休闲农业,从事草莓、佛手、庭院蔬菜等休闲农业品种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王远会介绍佛手品种



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笔者通过微信电话向王远会师姐进行了采访。彼时的她刚刚结束工作,却还是十分热情地回应着我的询问。北京与重庆的1930公里,就在此刻超越时空、紧紧相连。



结缘中农,不负青春韶华

人生就像小径分叉的花园,每一次选择都会引向无尽可能的将来,而青春的魅力就在于,在这段时间里的每一次尝试都称得上为时不晚。相比于以人为工作主体,王远会发现研究植物更能激起自己的兴趣。怀着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期望着自身所学能够贴近生活、创造美好,在从医与学农之间,她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园艺专业。从此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医学生,多了一位快乐的园艺研究员。


农大四年,王远会不仅学牢了专业知识,更将体育精神与团队意识厚植于心。这三者相辅相成,为她以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体育让人充满活力,大学期间我广泛参与各种运动,(比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短跑、跳高,只要有机会我都去参加。”时至今日,王远会还保留着经常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并在采访过程中多次强调体魄健康对于人的重要性。体育锻炼带来了优秀的身体素质和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于是别人看起来劳苦不堪的田间工作,她反而乐在其中。


谈起团队意识,王远会见解颇丰。“合作精神对我现在的工作影响很大。大家对合作总有误解,认为合作就是单纯地劲往一处使,其实首先应该是每个队员都找到自己合适的站位。团队不是为了舍弃自我给领导解决问题,一个好的团队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突出的能力,专注好自己的一点,然后才是聚起来做事。”没有哪一项科研成果,是不借助任何外力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良好的合作观与团队意识,让她避开了许多弯路,更快更好地向目标迈进。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毕业。当初她怀着“想走远一些”的想法离开了重庆,但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去。“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留在北上广深为梦想打拼固然可敬,可谁又能说以所学所悟建设家乡,不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呢?



知农爱农,助力家乡发展

提起农业,我们大多会想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深耕劳作,亦或是机械化的现代农场,但实际上休闲农业也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 经营形态。用王远会的话说,“在物质条件逐步上升的今天,这项工作正是符合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要求”。


十年磨一剑,重庆都市农业研发中心承载了她太多的理想和梦想。人总是有些蠢蠢欲动的想法,不时骚扰着不甘平庸的内心。耕植于都市农业研发中心这片热土,从当年的杂树丛生,到点状开荒探索,再到整体的策划、设计、建设,同时开展植物的引进筛选示范和休闲农业模式的构建研究。十年光阴一闪而过,她和她的团队终于走到了开心一笑的时刻。尽管未来的路还很长,作为休闲农业的引领性专业园区——重庆都市农业研发中心将会在农业科研开发、农业科普研学上继续奋发有为。


王远会的微信头像是一株佛手柑。佛手柑,顾名思义,花似柑橘,果似佛手形。她花费20年光阴培育的金佛手新品种,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金佛手在重庆地区一年四次花,接四次果;花香叶绿,果型奇异,极富观赏价值。其果在生长过程中由绿色渐变为黄色,有着长达8个月的观赏期。除去具有观赏价值,佛手还可以泡茶、药用或者制成文创产品。接下来,她的工作将重点以佛手为抓手,通过佛手专类园的建设及推广,为休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形式。


重庆是中国有名的山城,山水纵横交错、地形此起彼伏,并不像平原一样适合大规模种植农作物。然而对于休闲农业,重庆高低错落的地形却成为了一大优势。在这样的地形上造景,使得景观更加布局巧妙、别具一格。于是家乡的条件恰好迎合了王远会所学专业的需求,在这片土地上她一展身手,不仅培育了金佛手新品种,还先后主持市级科技项目12项,申请专利3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5篇。在此期间,她也由一名普通的科技人员,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室主任,并获评优秀党员和全国三八红旗手。


相比于荣誉,王远会更珍视她心中对于这个职业的热爱。“我总是能从工作中感受到乐趣,并且我觉得它是有意义的,能创造美好生活。”对于休闲农业的价值,她充满信心。“在一个有山有水、花草缤纷的环境中工作是一种享受,符合人民的精神需求。此外,如果园艺作物进入家中作为庭院蔬菜,不仅好看,还有好吃的果实用来做菜做汤,也是对于都市生活的极大丰富。”


在城市中发展休闲农业,其价值不仅限于为居民提供景观上的满足,还可以成为青少年接近自然、学习科学的好去处。在“双减”政策下,课外培训班大量关停,不少学生前往王远会所在的重庆市都市农业研发中心进行学习。“我原以为农业是冷门知识,没想到小孩子听得津津有味。”她十分愉快地讲起自己的科普经历,“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然后这粒种子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或许科研的魅力就在于此,它追求永恒不断的创造。它不断流溢,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断追求,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它功在当代,也利在千秋。

王远会工作地点实景



强农兴农,携手后辈共进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再一次从国家层面强调了乡村振兴对于中国发展的必要性。“2021年是乡村振兴元年,未来的五年也是很重要的阶段。城市的发展显而易见,但农村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都短缺,这也正是我们应该担起的责任。” 


休闲农业从来都不是一朵孤芳自赏的花,在乡村振兴的这片沃土上,它必然会为人民结出甘甜的果实。“我所在的都市农业中心,承担着示范引领的作用,一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建造、运营,如何往周边的乡村推广,我们现阶段要给出初步的答卷。”谈起自己的工作职责,王远会语气坚定又带着兴奋。“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创立模板让各区县加以应用。最主要的是干实事,作为从事农业科研的人,我遇上了为社会做贡献的好时期。可能会有弯路,但总会有结果。”


农村,是农业的主战场,也是一代代农大学子魂牵梦绕的土地。从上世纪毛主席的“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到今天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建校至今,已经有了22个院系。从理工到人文,每一个院系都希望以自身的术业专攻为“三农”问题做实事。在这样的传承下,奋斗、实干、坚持成为了每一位稼穑青年的青春底色。


对于尚在校园的师弟师妹,王远会充满期望而语重情长。“现在学习的环境变好了,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先进,孩子们都很聪明,学东西也很快。但是不管条件有多好,首先是要勤奋。”除了勤奋,她再一次强调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要把运动作为生活的常态,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能干好工作。”在生活节奏愈发加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年把眼睛嵌入屏幕,把脊背粘上座椅,把精神交给虚无。坚持运动不仅能带来身体上的健康,还可以增加心态上的活力,而这两者正是美好生活的必需。


最后,王远会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终生学习的习惯,能够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观点。”随着碎片化的知识与口号式的观点渗透进生活,不少人选择盲从,好像世界上最安全的事就是让自己消失在“多数”之中。有些人像是在学习与思考,而实际上只是在重新整理自己的偏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唯有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进一步通过实践取得成功。


结语

距离1998年大学毕业,时间已经过去了23年。站在青春的另一端,这段岁月对于王远会来说,不仅十分充实,而且收获颇丰。她没有一天不是在探索、在学习、在进步,在自然的奥秘中遨游,醉心于美好,怀揣着希望,踏上为人民服务的远大前程,期盼着中国梦实现的那一天到来。


在未来,还有更多的愿景等着她去实现,也还有更多的传奇等着我们这一代去书写。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愿每一代农大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持德坚守、不断奋斗,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

往期回顾

寻友记 | 张长献:守正出奇  精益求精

寻友记 | 刘景辉:麦田里播撒金色的希望

寻友记 | 阿别小兵:爱是一粒种子

寻友记 | 彭建华:坚守科技兴农初心,微微星火,默默守护

寻友记 | 杨福强:扎根基层敢担当,奋楫争先善治理

寻友记 | 莫洛依古莫:孜孜不倦,着力为家乡做实事



2015年以来,校友办共计组织近200小队/学生志愿者,600余大学生,参与寻访校友活动,走访/云寻访600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各行各业校友,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采写:李熔 食工193

编辑:李谊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