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被感谢想到了Credit,以及陈婧霏版《梦里水乡》背后的Mellotron
▲对三石一声对我的特别感谢表示特别感谢
首先,要对三石在陈婧霏重置作品《梦里水乡》Credit里对我的特别感谢表示特别感谢。
顺便提示一下,这首歌曲来自“青春重置计划5 请回答1999”这个系列企划,喜欢复古、又喜欢在复古里听到新味道的,可以尝试服用一下这个系列。
也是因为三石在企划陈婧霏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对于《梦里水乡》原唱的不确定,所以我们之间就此话题进行了亲切、友好并深入的交谈,为此也引发了我的兴趣,并且通过记忆的复盘,资料的旁证等方式,确认了一个事实,《梦里水乡》这首歌曲,至少从录音室版本最先亮相这个标准来讲,陈红就是这首歌曲的首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原唱。关于《梦里水乡》到底是谁首唱的问题
▲一个认真的Credit,把原唱交待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这种事情有什么意义吗?对于格局大的人来讲,可能意义不大。但世界是由格局和细节组成的,而细节则影响着格局。这种看似微弱的问题,其实都是华语流行音乐的砖块,也是此前华语流行音乐整个产业,一直被忽视的部分。
毕竟,在这个词曲作者、幕后编曲、演奏乐手都得不到尊重的乐坛,再加上短视频等等平台的兴起,搞错原唱和首唱这种问题,到如今甚至已经成了一种常态,没人会较真,于是所有人都一直将错就错下云。
但我还是要说,这很不正常,因为这涉及到的就是一个态度的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歌迷可以但凭记忆和情怀,但做音乐、参与制作音乐,甚至也包括音乐媒体在内的所有人,不行!哪怕是一个细小的问题,也应该从行业的源头厘清、缕清,这才是对音乐最大的尊重。
而接下来谈到这首《梦里水乡》,如果觉得江珊是yyds,并且已经容纳不了任何多余信息的人,可以退下来,因为这首歌曲,可能不适合你。
简而言之谈论这首陈婧霏的重置作品,如果说江珊的版本,突出的是“水乡”,那陈婧霏的这首作品就是“梦里”。浓浓的八十年代复古味,比八十年代还八十年代,听来真是醇醇惹人醉。
除了演唱,我要特别提到一个人:周冠儒。他也是陈婧霏之前专辑里《In Bloom》这首作品的制作人,以及《舞舞舞》这首作品的重度幕后参与者。讲真,陈婧霏的底子加上陆希文和周冠儒这样的优秀制作人,再加上奚韬这样的幕后推手,陈婧霏想不红比想红更难。
所以,Credit里的那些名字,真的很重要。
对于这首歌曲,周冠儒的处理,可谓是极尽复古之能事。除了圆舞曲的节奏,还搬出了颤音琴,尤其是你再看Credit里,还有一个名叫Mellotron的东西。
什么是Mellotron?这其实是一个长得很像风琴的乐器。但说它是乐器,又不尽然。这个初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东西,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硬采样的机器,可以说是现代音乐史上最早的采样器。因为它可以预先录制背景节奏、伴奏与和音,也可以理解为早期的Loop。而Mellotron一词,即由Melody Electronics两个单词组成。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Mellotron MK II,Paul McCartney常用它寻找创作灵感
从MK1、MK2到现在的M4000,音频技术在半个多世纪里高歌猛进的发展,Mellotron也早就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高科技硬件,变成了如今音乐人手中的复古利器。通过它的音色,通过使用它的过程,回到那个还没那么数字的年代,一如Paul McCartney常常会用Mellotron寻找创作灵感一样,在这个时代寻找属于自己的复古灵感。
▲Mellotron MK400内部结构
King Crimson的《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The Beatles的《Flying》、The Moody Blues的《Nights In White Satin》、Pink Floyd的《Julia Dream》、Talk Talk的《Life’s What You Make It》、Radiohead的《Exit Music》等等经典,在制作过程中就都用到了Mellotron。
我很喜欢江珊的《梦里水乡》,也很喜欢陈婧霏的《梦里水乡》。
END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如果你希望转载,请联系后台开通白名单;如果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文字排版:其修遠工作室Long-Term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