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庆赵朴初故居,感悟“立志当为大众牛” | 草地·说人解史
首发:5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艾若
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誉的安庆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当你经过迎江寺、振风塔附近的安庆江堤,就会看到路边矗有“赵朴初故居”的醒目指引标。
今年春节,我在老家安庆桐城陪父母待了两个月,回京前,终于得以参观朴老故居。
本文图片均为作者提供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安庆曾是安徽老省会,这里人文荟萃、人杰地灵,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安庆名人众多,但提及安庆,诗人何拜伦马上对我脱口而出三个人。首先是陈独秀,众所周知;其次是赵朴初;第三则是不为众人所知的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届副会长兼秘书长、第二届理事会会长陈撄宁。
还记得十多年前,我曾为记述弘一大师生平的电影《一轮明月》写过影评。此片片名即为朴老所题,且“一轮明月”就出自朴老为弘一大师所写的诗,诗曰:“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诗书皆工,印象极深。
几年前就两次来过朴老故居,当时都因为闭馆或下班而未能进入。
3月13日,我在同学及朴老后人的安排下第三次来到朴老故居。由于仍在疫情期间,参观的人并不多,而且,我是第一个进来,所以,这里很清静。
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天台里街9号,因赵氏家族赵文楷、赵畇、赵继元、赵曾重系四代直系翰林,故称“世太史第”。这里原有赵家女婿、名臣李鸿章题书“四代翰林”金字悬匾,惜当年为日寇所掠,现匾为复制品。
世太史第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初为刑部给事中刘尚志私宅,其子刘若宰金榜题名,后辞官返乡,另立状元府。后为清都御史杨汝谷宅第。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两江总督曾国藩与太平军激战后攻下安庆城,曾在宅内设外江粮台。清同治三年(1864年),翰林院主修赵畇辞官返乡主讲安庆敬敷书院,购此宅并作修葺,始为赵氏府第。
世太史第占地面积4463平方米,建筑面积2773平方米,是安庆市保存较好、面积最大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
世太史第,深宅大院,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好着实令我惊讶并为家乡庆幸。
世太史第南面建有近一亩地的花岗石地广场,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分东、西两条轴线,东轴线四进,西轴线三进,每进两侧由厢房或回廊贯通。
东一进为门厅,外墙磨砖对缝,嵌大型“五蝠捧寿”图案砖雕。门楣上镶阳刻楷书横匾“世太史第”,两侧楹联“江山如画”“物我同春”。进门一副楹联为朴老先祖赵畇所书:“古道照人如镜注影,慈心泽物似木逢春。”
东二进为瞻仰厅,在门厅内安放朴老半身铜像,铜像背后木影壁上印有朴老生前在北京医院住院时手书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的“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该厅除展有领导题词外,内墙上还挂有许多安庆老照片。
东三进设有朴老生平展,该进为两层,上为阁楼,下层两侧建有厢房,配以雕花格扇门窗。穿过最后一道隔断,清水山墙进门即进入东四进。
东四进为朴老出生地,上下两层。主楼明间下层为平棊顶,地面铺青灰色磨面方砖,此进梁柱用材粗大,格扇门窗造型别致。
西院北部建有面积近千平方米的后花园,配以小桥、瀑布、六角亭、古树、荷花池,生趣盎然。园内西侧建有31.9米长碑廊,镶嵌11块赵朴初先生书法作品碑刻。园中拜石亭是以朴老母亲笔名命名,两侧悬挂“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的抱柱联,以弘扬朴老设立“拜石”奖学基金的捐资助学精神。园中石桌上还有朴老所书“知恩报恩”“立志当为大众牛”,以及《拜石赞》等。
朴老所作《拜石赞》曰:不可夺,石之坚,天能补,海能填。不可侮,石之怪,叱能起,射无碍。其精神,其意态,俨若思,观自在。友乎师,石可拜。
“拜石”源于北宋“米芾拜石”之典故,米芾能诗文,擅书画,他崇尚奇石,见到奇石,便躬身参拜,称石为“兄”,于是便有了“米芾拜石”之说。而“拜石”也是朴老母亲笔名,于是,朴老就写了《拜石赞》诗,以表达对母亲的深切缅怀。
世太史第建筑风格融北方建筑的恢宏和徽州古建的精致于一体,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七进五院一园一场,布局规整,结构合理。在功能区域处理上,利用东三、东四、西三隔断墙封闭大门,又灵活地使各进自成独立庭院。建筑结构上,七进主体建筑有三进采用了望板直接铺在桁条上,取代原有椽子中间环节,合理地减少了制作安装工序和结构衔接点,形成皖西南地域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清光绪三十三年九月三十即1907年11月5日,朴老(赵畇玄孙)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天台里世太史第,朴老在此度过了幸福的幼年时光,虚岁五岁时(1911年),因避战乱,随父母举家搬迁到祖籍地太湖寺前河居住,在这里接受了私塾教育及家庭教育。
五六年前,我曾到过朴老祖籍地安庆太湖县,太湖县湖泊众多,其中以花亭湖为最。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鼻祖慧可曾在花亭湖开设道场,创造了华夏佛教禅宗文化,花亭湖也因此而享有“中国禅宗发祥地”之美誉。花亭湖宛如明珠,镶嵌在大别山中,湖面100平方公里,湖光山色,风景秀丽。1990年,朴老回到故乡,游览花亭湖后,挥毫写下“尽情领受,千重山色,万顷波光”的诗句。而在北京白云观南边,一直有一家“花亭湖”徽菜馆。虽与朴老无缘谋面,但想必朴老当年一定光顾过我常去的这家徽菜馆。
2000年5月21日,朴老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生前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朴老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中,他为振兴中华,造福社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朴老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1945年12月30日,朴老与马叙伦、王绍鳌、林汉达、周建人、雷洁琼等在上海成立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现”为宗旨的中国民主促进会。
朴老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在国内外宗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深受广大佛教徒和信教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佛学造诣极深,《佛教常识问答》等著述深受佛教界推崇,流传广泛。
朴老一生致力于中外友好交流活动。1951年,朴老代表中国佛教界送观音像给日本佛界,开了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大门。1980年,他推动和组织了鉴真和尚塑像回中国探亲活动,掀起了中日民间友好交流往的高潮,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群众基础。1993年,朴老提出佛教是中日韩三国“黄金纽带”的构想,得到韩国和日本佛教界一致认同,轮流在中国、韩国和日本召开了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
朴老始终关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积极开展同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侨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与联系。在他生命垂危时,还念及台湾的老友故旧,心系祖国统一。
朴老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朴老生于翰林世家,学兼儒释,思想深邃。他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十分精湛深入的研究,在诗词散曲和书法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散曲作品曾先后结集为《滴水集》《片石集》,其中不少名篇脍炙人口。
朴老1981年任中国书协副主席,1993年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朴老继承传统又自成一体的书法修为、诗词造诣一直让我叹服。朴老虽受苏东坡书法影响,但又形成了俊逸神秀、静穆内蕴的独特书风。
朴老还是一位以慈善为怀的慈善家,长期从事社会救济救灾工作,做了许多慈善事业,他率先垂范,为自然灾害和希望工程捐出个人大笔资金。
朴老一生不断探索真理、追求进步,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朴老豁达大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和广泛赞誉。
“立志当为大众牛”是朴老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人题写的勉励语,而这句话不正是朴老一生的写照吗?朴老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尊敬和怀念。
说人解史 | 常山有枚“金钉子”,它是地球“年轮”,记录4亿年前沧海桑田
说人解史|这不是神剧!窑洞内办学校,共产党竟把“鬼子”感化成“八路”
说人解史|这位新华社摄影记者,用20万字记录新闻照片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草地周刊|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数学家之乡”何以是温州?
百家谭|梁衡:这篇只有666字的课文,让孩子们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监制:姜锦铭 | 责编:李牧鸣、刘梦妮、刘小草 | 校对:饶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