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培德一席谈 | 熊亮:童画童诗背后的奥秘

培德书院 培德书院 2022-10-14



培德一席谈



培德书院邀请儿童教育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为家长们带来系列讲座。每期讲座聚焦一个家长最关心的育儿问题。希望我们可以让家长获得知识与启迪,助力每个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


这是“培德一席谈”的第 4 场讲座。




在本期《培德一席谈》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孩子们乃至家长们都特别喜欢的熊亮老师,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而且极富创造力的讲座。
熊亮老师的很多理念都与培德书院和培德教育馆不谋而合,而同时又极富熊亮式的思考和探索。好绘本与好诗的奥秘,就藏在他的倾情分享中,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真正有价值的艺术,是成为自己



非常高兴来到培德。这是一个有很多小朋友们的作品和书籍的,氛围非常好的地方。而且我一到这样一个像画室和书房的地方,就很有幸福感。小时候几乎是在所有的学校,我都是在图书馆长大的。借阅书籍是主动去借书,跟上学的感 觉完全不一样。第二个我想说画室。一到画室我就很开心。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像图书馆的样子”,在我心目中,天堂永远像工作室的样子。

但工作室不代表非要有画桌之类,我拿着电脑在户外, 在咖啡馆,在车上,在飞机上,对我来说都是工作室。工作室是一种心理状态,你会觉得你在做自己的事情,进行自己的思考,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感受。这是工作室给我最大的印象。


我特别想跟家长分享的是,一个小朋友的成长,我们会创造很多很多的条件,各种各样的书籍和便利条件,好的老师、设施等,但小朋友最需要的东西,在我心目中就是两个字——独处,就是独自成长。家长应该提供一个特别有安全感的氛围,比如在心理上给予无限的支持, 尤其是平等。平等我觉得是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为什么我特别在乎这个呢?你跟小朋友接触的时候完全没有压迫感,而且小朋友小时候是依附于你的,你说不理 ta 了,ta 的整个世界就崩塌了。小朋友也还没有能力到更远的地方,所以这时家长是无形中具有物质上的权威的。

怎样在小朋友心理上给予足够的尊重?要放弃成人的一些观念,进入到跟小朋友一样的视角去观察世界,通过 ta 的角度去理解世界,赞同 ta 理解世界的方式,小朋友才能真正体会到被尊重。空间也是一个特别好的尊重。有了尊重之后再给小朋友一个空间,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给小朋友一个画室。我小的时候,父母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不干涉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给了我这样一个阁楼,我在书里也画到了。这个阁楼跟所有作家的阁楼一样,是有窗户有天窗的阁楼,有书架和书桌。


最主要是门是很小的,是用梯子爬上去,我父母从来不管我,也不替我收拾,这很重要。完全是我的空间, 我会觉得自己有特权,这个特权应该是每个小朋友都拥有的,会觉得自己拥有一个世界。你 在这里面有自己的书,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没有人干涉你。在中国社会中,这是比较少有的。我从小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开玩笑地说,虽然是一个小城市里很小的小孩,但我内心里总觉得自己像国王一样。其实只是一个旧旧的阁楼而已。

另外父母不上来之后,不上来打扫卫生,不上来批评我搞得乱七八糟,或批评我到处画东西刻东西,颜料到处都是,甚至我在阁楼上很晚不下来,他们就睡觉了,没人上来管我。这很重要。还有一点,他们也没特别重视我,不会每天来看我做了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这个天赋不代表你比别人强,而是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 认为这就是天赋,“天”“赋予”你的权利。如果回到童年,父母问我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好不好,给我提要求、指标之类,我肯定就什么都不干了。拥有自我最好的感受就是,自己说了算,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安全感是提供了物质条件之后,小朋友是独自成长的,ta 的自我是属于 ta 自己的。属于自己的自我,是感受型的,去感受世界,感受色彩,感受语音,感受艺术等等,所有的印象都是世界直接给予的。



你可以获得一手经验,你用学到的知识、语音进行交换、比较,获得新的知识体系。有自我的小朋友愿意跟世界进行交流。有人会想,一个在画室长大的小朋友得有多自闭?其实 ta 是非常有好奇心的。我们既有跟 小朋友接触的工作,也有要做小说时进行的各种各样的采访,而做一些自然、科学等主题的绘本,要跟各行各业的人接触,都是源自于自我的好奇心。例如昨天我发了一篇诗歌,别人说要带我去澜沧江看一个村庄,我马上兴致勃勃地联系上了。也有人说有自我的小朋友是不是会想太多,或缺少集体主义?我觉得跟世界沟通,才是把世界视为一个整体和集体。


如果是世俗意义上的集体主义中的自我,可能成败之类是很重要的东西,但不会触及根本。根本是 ta 是一个人,有自己的爱好,是一个自然人的状态,也能融入社会做很多具体的事情。为什么我会特别重视这一点?因为我也是一个父亲,我觉得小朋友有这样的成长,这样的态度,ta 会更幸福一点。Ta不会因为某些事情的得或失就发生心理上的变化。小朋友会获得 善良、宁静、富足。有自己的爱好也是一种富足。富足会让人平静,富足永远是属于自己的,是自己能够成长的一种状态。艺术也是让生活更好的一种方式。创造力也是在自我成长中产生的,而不是在逼迫中。其实去做一件具体的事情,做手艺或研究一本书,或者喜欢一种文化、历史等,只要研究下 去,就会不断深入,会形成不断挖掘自己潜能的习惯。

也许你只是捏一个杯子,捏着捏着你就对器物的感受越来越深入,你就会不断超越自己的潜能。小朋友也是一样,可能就在玩玩橡皮泥的时候超越了潜能。但是切记不要被打断了。超越自己的潜能不是一种压迫感,其实就是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寻找快乐。对于未来的小朋友,我一直希望给他们这种东西,每一刻都把这一时刻当成未来,有新的感受,而不受限于过去的经验、阅历等东西。我们在做绘本的时候尤其发现,做绘本其实就是永远在追赶小朋友的一个过程。什么叫追赶小朋友?不是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精妙,而是越来越单纯,充满喜悦感,得到的结果就是越来越有灵感。越来越单纯、自然,完全放松的时候,你听到一个小小的声音就能跟很多东 西发生联系,能够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和隐秘的联系,故事就很有灵感了。重点就在于你真的很自然,像小朋友一样。


很多艺术家,你跟 ta 接触时就会发现,跟年龄没关系,ta 并非是一个老人,而是重新开始, 重新出发的。这是一种新生般的快乐。教育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一向认为是语言。比如说画画有画画的语言,绘本有绘本的语言, 教育其实也有教育的语言。简单来说,如果我们教“阳光”这两个字,先教这两个字然后标 拼音抄好几遍,再形容阳光是什么样的,这是惯常的教育方式。而我希望通过真正的光线, 在没见过“阳光”这个词之前对光线就有了丰富的体会,教的时候不是抹杀之前的体会,而 是把这些体会重新焕发出来,让这个词变成新的,变成动态,变成生长的动词,对小朋友的 语言很有帮助。

从教字开始,不要进行概念性的输入,而是字和字的真实情境、关系在一起, 最关键是与小朋友在一起,以小朋友为出发点,去理解这个字,引导其对这个字产生新的体 会。语言方式我通常认为就是思维方式,不是秉持某种哲学,而是秉持某种态度和方法去看待世 界。方法也不是固定的,是不断更新的。创造力来自于丰富的语言能力。我教画画,也教小朋友写作,写诗歌。小朋友们写诗很有趣。讲诗歌之前我会先讲这本书, 这是我做的第一本儿童绘本,《小石狮》。大家看到的时候都会说,这是一个中国传统的乡土感情的绘本。因为那时候所有的书都是西方化的,我就特别想做中国的书。小石狮是一个乡土的吉祥物、象征物。这一本对我来说是语言绘本,让我了解什么是儿童绘本。


小石狮是一动不动的主角。这个画面其实是小朋友才能理解的。如果是大人来讲会怎么讲?“小石狮是小镇上一个特别重要的象征物,它象征了……”其实跟小朋友不是这样来说的。翻看第一页,小石狮说,“我是小镇的守护神”。大人在念这句话的时候,小朋友看画面 的是“哇,小石狮好大!” 第二页,“我是小镇唯一的石狮子”。把“守护神”改成了“唯一的石狮子”,东西还是同一个,只是词汇跳来跳去的。小朋友看到石狮子更大了。 

第三页,“唯一的守护神”,词语切换的第三次。石狮子已经增大到占满整个画面了。下一页,忽然就变得很小,“别看我的样子比猫还小”,小朋友刚建立的大的游戏就找不到 了。再往下,“可是我的年纪比镇上最老的老人还大很多”,“大”在这里成了年纪的“老”。下一页,“大家都很爱我,过年也不会忘记我”,这是讲感情的深厚。因为它是守护神,一直在那里,小小朋友迷路的时候,就变得很小,小小朋友看到大大的石 狮子,就会感觉安心。这是一个大和小的循环。老人个子大,抚着很小的小石狮,这又是大小对比。老人想起了童年时光,记忆中的“小”。最后流露出大人的态度,讲讲记忆,讲讲故事,后面是我想表达的,让小朋友们重新理解故 乡,理解中国的一个用意。这里其实是以“大”“小”进行循环,这就是语言。


语言不止用文字写,声音有声音的语言, 图像有图像的语言,我们跟别人交流,空间中也有空间的语言。语言是一种方法。比如这本书里,语言是动态的,正在发现的东西,不是词语。这个“大” 也不是教字的时候很呆板的大小对比。在我心目中,“大”是可以被发现的,永远在递增、变化的。墨色很深,“深”也是一种“大”。“大”不止是“庞大”、“巨大”这些形容词,“小”也可以是“微茫”、“颗粒”等,像 “磐石”和“砂砾”就常常作为大小的对比。我经常教小朋友做这样的语言的对比。我打散这些东西之后,小朋友们往往能作出很好的诗歌。六月一号我这有本小朋友们的新诗集要出版,是去年小朋友们上课的作业。一个 6 岁小朋友交作业写的是:

一个坏念头和一个好念头撞在了一起
一个噩梦 后面跟着一个美梦 和一群梦话
一个记忆 想起来的时候是岛 想不起来的时候 是茫茫的海水

还有个 4 岁小朋友写了这样一首诗:

大海的深处 埋着一个桃子
当海水清晰了 就有了桃子的香气
金色的海水里 开出了一朵桃花 大海生锈了 所以它干了 只剩下一朵浪花
在沙滩上 只有深深的海沟里 还有海水 那里连飞机都飞不起来

小朋友在后面还加了一句,“诗没有写错”。当时我正在写一首关于大海的诗,想跳跃到下 一段的时候跳不下去了,我就跟小朋友说,“老师的大海生锈了”。小朋友听了之后很挂念这件事,第二天又写了首新诗:

熊老师和我的海浪都生锈了 
生锈完之后 
我们都变成了钻石

刚才我说的是小朋友们写的诗,这本《中国童谣》是小朋友们画的诗,色彩非常丰富。色彩就像语言一样,可以去观察和变换。就像刚才说的《小石狮》,看起来是非常具象的东西,有具象的情感,深厚的乡村和时间情感,但实际上也是抽象的,是大和小的变化。当我们发现颜色之间,黑色和边缘的框框,颜色的搭配,这些都是小朋友天然就会的技巧。这个能力不是我赋予他们的,只是我没有切断他们的视觉能力。


一个小朋友,在没有得到色彩和搭配概念的时候,对色彩的概念都来自于观察。包括婴儿耳中的声音,也不像我们听到的那样简单,而是充满各种各样的变化和联想。小朋友身上本来就具有艺术家、科学家的能力。打破原有的格局,发现事物背后真实的逻辑,这就是重新回到事物本身。我们的语言是重新发现事物的语言。分享一个窍门,大家在家里就可以做的。我们小时候都玩过涂鸦,但千万不要练习简笔画,一旦按照简笔画教的,画圆圈和线条就是鸭子,小朋友就不会去观察鸭子了。出现笔画是因为大人误以为小朋友不够厉害。其实小朋友画画的时候,灵魂很专业,ta 观察色彩,听声音,充满了灵感。只是身体很业余,可能笔都握不住,身体动来动去的。小朋友 常常会涂鸦,通常被认为是缺乏能力的表现。其实只是小肌肉控制力的问题。实际上,越低 龄的绘本越难做。对越小的小朋友,图像的关系、视觉的关系,里面的细节变化要环环相扣。《小石狮》已经环环相扣了,低幼绘本还要更环环相扣。从这一点来看,小朋友的视觉是非常有逻辑的,是反大人的语言和线性逻辑的,完全是观察逻辑。

所以涂鸦的时候怎么可能是无意识地乱涂呢?一定是有内在关系的。在这个关键期,大人通常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来了个老师一看,问“绿绿的是什么?”“我画春天,春天的鸭子。”其实上面就是很多黄黄的点点。老师说“鸭子不是这么画的”,边 示范边说:“画个圈圈,再画个圈圈,涂上黄色……你看你涂出去了,擦掉,重新再涂!” 小朋友以后只会画圈圈,还特别不敢画到圈外面去。第二个方法,边说“鸭子不是么画的” 边拿起笔素描,画得很写实,小朋友说“你太厉害了!”但以后再也不敢画了。


第三个,小朋友画完之后,假装很关心,“诶,你这个画的是什么呀?……噢,碧绿碧绿的像春天的树 一样,蓝色的像湖水一样,还有很多鸭子,给我一种很清凉的感受”,为了套话用了很多概 念词。我们会发现,把绿色、蓝色等色彩进行了符号化,把感觉也固定化了。我认为最好的方法,也是我培养老师的方法,就是永远以小朋友为准,就是尊重。尊重是一种技术活,不管是诗歌、语言还是日常生活交流,视觉上也要尊重。

小朋友画了东西,我们会非常仔细地复述小朋友画的过程,比如“你上面画了很多蓝色,那里还加了很多小点”等, 小朋友感受到被尊重,会说“我会画更多给你看!”会继续做各种尝试,拼命涂鸦。涂鸦都 不是随便涂的。这一次可能涂了红色,再加一个覆盖色,再加水又涂一层。下次可能就涂格子,规则的东西,或涂圈圈。都是在尝试、探索,点线面之间不同的关系。其实这才是技术。创造者背后的东西,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再说平等。家里我太太是设计师,也是艺术家,我也是艺术家,孩子就是孩子,我们经常一 起比赛,通常都是我输。因为我们不是比谁画得熟练,而是比谁画得色彩丰富,谁在尝试的 时候成功了。这都是平等尊重的表现。音乐上可以有不同的喜好,视觉上我们会有所要求, 这些真实的分歧对孩子没有伤害,也是一种尊重。

有时候看起来对孩子很尊重,实际上让孩子被大人的表扬控制住了,有一天不表扬的时候孩子会很痛苦,这是一种变相的不尊重。尊重是两个人完全平等。尊重和平等如此重要,因为孩子的原动力就来自于此,原动力来自 于内心生发出来的,真正的感受力和自主力。我们也做色彩课,因为我在画水墨的时候,也重视色彩。水墨其实是需要体悟的东西。毛笔 和人的关系,像功夫一样,需要慢慢去体会。这本《中国童谣》里就有很多民间的配色。我 教中国艺术的时候,会从色彩开始。中国色彩其实是非常丰富的。 


也有人绘画从线条开始。从线条开始,是大人的艺术。小朋友拿毛笔,开始就是线条,其实真正感受到的是安静、静心,毛笔的柔软,和了解自己的身心如何被控制,这是现在孩子特 别需要的直接体会。为什么说线条是大人的艺术呢?因为线条艺术真正发展的是文人画,而 线条在没有变成文人画之前,比如敦煌壁画,比如吴道子的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有各种皴 法和技法,一切有技法有传承的东西,都是大人的艺术。而孩子的艺术都是去看,去发现。所以我教中国艺术的时候,从色彩开始。色彩可以观察,很丰富,都与自然相关。我画画用的是矿物颜料,光绿色就有好几百种的矿物粉末,每种粉末都是自然的名字,从自然中获取的。

我这本书是 15 年做的,最关键的是对绿色的运用,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绿色,为了做这些颜色,我甚至不是用画的,我是印在绢上,用纸张印上彩色去做的尝试。色彩很重要。比如说孩子小的时候会对强色彩、黑白等强对比感兴趣,度过婴儿期之后,他 们的色彩敏感度就提高了,这时如果继续给他们强刺激的颜色的话,可能会错过他们的敏感 期。所以要给他们看充满丰富变化的颜色。对语言或色彩的感受越细微,你的心就越静。反 过来也一样,如果你对别人的话辨别能力差,就会很毛躁,辨别能力强才能听出不同的含义来。


让孩子看到真正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氛围特别好,正好到了黄昏,又是阴天,我想给大家讲一首初唐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教小朋友读诗歌的时候,色彩是一个方式,讲故事也是一个方式。教古诗的时候,小朋友也很喜欢声音的重复的东西,大人反复念可能觉得无聊,但小朋友对重复念还是 很感兴趣的。我非常重视把诗画成图像和场景。诗歌、语音和艺术,都是培养我们的内心更好去感受世界。为什么我要从新的角度去切入古诗呢?读了古诗之后,其实是应该更敏锐地说出自己的话 语,说出自己的感受。能够感受到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时,诗才能真正在你身上发挥作用。 

而不是到了山上之后,你变成了一个二手的临摹者和重复者。获得二手的快感也是一种体会,去感受古人心手相应的状态,但我们一定要跨过这个相应,获得跟自己心灵的相应。很多诗歌我都是这么教的。甚至有时候我把《离骚》教给小朋友,用词语和段落的方式,但不是普通的词语,比如词语的归类。教《春江花月夜》,因为是小船在春江上行走写的诗,我在书的第一页画出并描绘“春江潮水连海平”的情境,有婉转的河流,他们正准备出发,月亮也逐渐升起。江流宛转时,两边 都有花树,月光一照像雪一样晶莹剔透,后来霜也出现了,沙洲都看不见了。

 从小溪到大江上,月亮在更高处,看到月亮自然会发出一些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在书里画了几个小孩,告别的时候是熊妈妈在跟小熊告别。因为原诗是用男女之间的情感,去代喻很多事情,但男女情感可能小孩子理解不了,也难以理解比喻的是什么,所以我画成告别母亲,跟爸爸一起去夏令营这样的状态。读到“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时,我知道这是孩子的话。我们在收集诗歌的时候,五岁的孩子问得最多, “做梦是真的吗?是假的吗?”“看书也是假的吧?”“时间是假的吗?”“死亡也是假的吧?我希望它是假的”…… 下一句“人生代代无穷已”,这种话是大人的话。再下一句应该是船夫说的,每天在江上往 来,“不知江月待何人”。然后书里的小孩睡着了,突然醒来时发现月亮在半空中,因为船向前开,月亮好像在去往妈 妈住的地方。“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谁像我们一样连夜乘船出发,又是谁在楼上思念?那一定是妈妈了。


这样讲,孩子们就都理解了。无时无刻不在的月光和思念, 让妈妈睡不着觉,这时孩子发现虽然自己和妈妈都能看到月亮,却不能和妈妈相见,于是希望跟随月光来到妈妈身边,“愿逐月光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则是渔夫感慨无法突破时空的限制,小孩是回不去了,但是孩子说在梦里就能回家,“昨夜 闲潭梦落花”。到了大海,孩子回望来时路,想妈妈了,“可怜春半不还家”,爸爸安慰说夏令营结束就回 家。最后一句,月光每天都有人看见,可是谁能写出这样的诗歌呢?创作出了这样的诗或作品, 是“乘月而归”的状态,也是回忆、时间、情感互相发生联系的状态。只有小朋友和诗人能 做到。我之前讲的时候,灯光全部关掉,只有一盏像月亮的灯是亮的,灯像月亮一样升起的同时, 描述诗中的每一个情境。

而这本书的视觉是非常抽象的,东方画的抽象,全部是小朋友画的,诗歌也是小朋友写的。创作的时候我跟小朋友们说,画“滟滟随波千万里”,但是不能出现波纹、光线、江岸,又 要画出诗句的感觉。还有一句是“昨夜闲潭梦落花”,我给小朋友提难题,不能画出潭水、花、月亮,但又要画得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画的是动荡的光线,是变化,而这是回归的画面, 要画出安静和回家的感觉。小朋友看了看我,说:“好的。”画完之后我们看见,小朋友仔 细涂了深色,比别人都深,在画面上画了一个发光的环。别人的画面都有倾斜,ta 的画面是 平的。因为这是转折的画面,做梦的画面,小朋友其实特别能理解。当时正好有朋友来拍摄,问小朋友,“你知道熊老师做这个书是什么结构吗?”正在画画的小朋友停下来:“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我做的这一页,别人做的是在流动、寻找、发现,而我做的这一页是回归,是梦境,要在画面中做转折。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小朋友还把小本子给记者看,上面是自己关于怎样表现这一页的记录,还找了几种画面来尝试。我平时会让 小朋友们玩这种游戏,小朋友们也会主动玩。其实老师要做的就是提供材料,和充分的尊重, 包括小朋友需要上网的时候可以自己去网上查。有趣的是,采访完之后,这位小朋友又发了几页 ppt 给我,问我:“熊老师你是如何构思出这个故事的?”因为记者采访后,ta 恍然大悟地发现自己只是参与了其中一页。我说,目前你是学不会的,因为构思的时候,我是根据自己是做教育的,现在教材的古诗都这样做,我 应该怎样做出一个新的方式;第二我也是做书的,也比较了解图书市场,我要把这批作品做成一本书。

这其实也是在变相地告诉 ta,在大人的世界里我是怎么构思的。但后面我也告诉 ta,要有非常具体的能力和细节在支撑,而不是只有一个大概念大框架。不管做教育还是艺 术、绘本,要考虑到年龄段,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需求,造成的跟大人的边界在什么地方,这种边界通常是故事的转折,比如一个小动物,一扇门,一个路口等。除此之外,除了文字,还有图像、色彩、视觉传达等,这些都需要去练习。所以一本书中,就每种知识可以获得的东西都非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成为创造者,不是要比别人厉害,而是按自己的想法、兴趣,实现自己的人生。在我心目中就是最好的创造者。有些人特别厉害,特别有成就,但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在我看来都不是真正的创造者,只是一个成功者。

怎样去进行这样一种创作?需要各种尝试。比如这首《春江花月夜》,诗本身有音调词语之美,这是一个空间;另一个是物理空间,直接可以看见的空间;第三个空间是时间空间,我甚至会在月亮上标注时间;月亮在移动的时候,还有心理空间的变化;此外还有语言的空间, 每个人说的鲜活的话。大家听完觉得很复杂,其实我就是这样构思的。我在孩子们身上都看 到了这种能力。他们连我那些看起来不合理的要求都能实现,其实无形中具备了这些空间, 只是换个角度去理解,讲事情的时候可以从另一个维度去讲。其实小朋友都能掌握这种能力,大人也可以。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育,从一开始每个字的教育方法就是这样的话,掌握这几个空间不是难题。从认识世界的第一课起,一个就是以自我的方式,自己去感受,而不是被灌输的——因为概 念都是线性的,那就是一个人进入到世界中,五感全部打开,是一种全息的状态,也是“想” 的状态。另一个是自己有体会。比如所有的古诗现代诗,几乎没有我没亲身经历过的。爬过山,黑夜穿过树林,在江水中走一个晚上……二十四节气也是一样,立春时泥土会发出声音,我曾经趴在冰洞中去听。又比如月光,不是画一个圆圆的月亮然后在上面画个兔子,而是交流彼此 对月光的感觉,就有了很丰富的对月光的理解。再看诗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把这些内容加进来,不需要非常理性化地罗列。很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有一种精确的本能,这是一种被保护好的能力,当找到合适的方式去 运用这种能力时,就会显现出创造力。 

我对成就不是那么在意,我更在意的是自我的感受。当一个在做自己的时候,才会有自己的感受,非常愉悦。如果小时候就想成为画家,长大终于成为一个画家,那个负担有一点重。其实真正的梦想是保持一颗感受的心。所以我想从画家这个身份退回来,做一些跟自己内心更契合的事情。这 其实也是一种保持创造力的方式。有时候“退”比“进”更好。当你想着“进”的时候,你会跟其他人比较,每进一步可能反而离自己更远一点。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状态中,可能就是最好的氛围了。家长无形中会给孩子很多压力。比如孩子在画的时候,家长在旁边无意中说一句,“你看那 个小朋友画的多好呀……”不是要辨别自己说的每一句话是否合适,最根本的还是要有平等 心。对于孩子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从 ta 的角度跟 ta 一样地重视,这样不管怎么说 都不容易错,就算错了,孩子跟你生一会气,也没事。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自由勇敢的心性。不断寻找、发现乐趣的心性,需要源源不断的支持,需要家长宽容的爱。很多家长会问,孩子想学的东西自己不会怎么办?我也喜欢音乐,但我不会指导,所以我不 会教孩子应该学什么,而是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一起寻找或讨论。所有的爱好不是家长要 强迫孩子学,家长应该有自己的爱好,孩子就能够看到。真正的听话是亲子间有情感的交流,平等的紧密的连结,而不是孩子听家长的意见,这未必是好事,按自己的意愿成长是很重要的。艺术上,就让孩子打开眼界,多接触。


我是自学成才的,从小就有创作的方向和理念,有自己的创作计划,所以只能自我成长。所以让孩子自己成长,找到自己的方向,是很重要的。最后我想说,希望大家听完之后不光点头,也要摇头,最好提出自己的想法或不同意见,不要让别人的想法侵犯自己的自由意志,用别人的想法替代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是创造者,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一个艺术家能够给予的最好的东西是自己的创作,一个老师最好的成果是孩子们本身,关键是孩子们是否获得了有活力的东西。


下期讲座预告

代码——宇宙最美的语言

儿童编程中的艺术、数学和音乐


  • 孩子多大适合开始接触编程?

  • 儿童编程是如何多方面启迪孩子成长的?

  • 儿童编程与多门类学科的跨家与融合。






培德书院一直坚持“三代共学”的理念,希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也能够不断吸纳新知识,共学共育,不断拓展自己人生的边界。

我们也会持续聚焦儿童教育、文化、美学等领域,推出一系列优质的线上课程和讲座。感兴趣的各位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罗马湖教育社区,我们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培德一席谈 | 李晔丹:如何和孩子一起尽情享受自然

培德一席谈 | 刘芳:自由玩耍对孩子的意义

培德一席谈 | 叶世芬博士讲如何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培德云社区 | 如何读懂0-6岁的孩子·家长题库

培德云社区 | 关于性别平等与儿童性别观,听听他们怎么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