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是一段“有助於悔改”、靠近天主、“改变我们生活”的时期,这是一项应当向上主祈求的“恩宠”。
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的第一篇读经谈及真正的“悔改召叫”。教宗方济各从这一点展开他的弥撒讲道,指出耶稣在我们的罪恶面前所持有的“特殊”态度。“祂不威胁,却慈祥地呼喊我们,给予我们信任”。上主对索多玛统治者和哈摩辣百姓说,“现在你们来,让我们互相辩论”(依一18),祂已经向他们指明应当避免的“恶”,以及应当遵循的“善”。上主也这样对我们。
“上主说:‘快来。你们来,让我们讨论一下,让我们谈一谈’。祂不会吓倒我们。祂就像父亲对待那顽皮捣蛋、应当受到责备的青春期的儿子。上主知道教鞭是行不通的,事情不会变好,而必须给予信任的态度。上主在这段经文中这样呼唤我们:‘来,你们来吧。我们一起喝杯咖啡。让我们谈一谈,讨论一下。不要害怕,我不想责备你’。由於祂知道儿子是怎麽想的:‘但我做了这事……”,於是接着说:‘你的罪虽似朱红,将变成雪一样的洁白;虽红得发紫,仍能变成羊毛一样的皎洁’(依一18)。”
父亲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儿子,耶稣也同样以“信任的态度施予宽恕,改变人心”。祂如此召叫了匝凯或玛窦,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向我们表明“如何在悔改旅途中向前迈出一步”。
教宗说:“让我们为上主的良善而感恩。祂不想鞭打和谴责我们。祂为我们献出生命,这就是祂的良善。祂总是想方设法碰触我们的心。我们这些司铎,身为上主的代表,应当聆听悔改之心,也必须持有这种良善的态度,正如主所说的:“你们来,让我们互相辩论,没有问题,只有宽恕”,而不是威胁,从一开始便是这样。
对此,教宗讲述了一位听告解枢机的经验。这位枢机面对那‘严重’的罪,不过分追究,而是继续对话。“这开启了心灵,让告解者感到安宁”。上主也这样对待我们,祂说:“来吧,让我们讨论一下,让我们谈谈。拿着宽恕的收据,我宽恕你”。
教宗最後总结道:“注视上主的这种态度令我受益匪浅:这是父亲面对自以为已经成年的半大小子的态度。上主知道我们仍处在半途之中,我们常常需要听到这样的话:‘来吧,不要害怕,来吧。我宽恕你’。这番话给予我们鼓励。让我们以开放之心去见上主:祂是等待着我们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