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读 │荷兰如何成为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152
荷兰如何成为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荷兰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1/275,但却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荷兰是怎么做到的?通过采用高效的农业技术。
Frank Viviano, 2017. This Tiny Country Feeds the World, National Geographic
Source: 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magazine/2017/09/holland-agriculture-sustainable-farming/
Picture source: photographs by Luca Locatelli
荷兰是个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超过1300人/平方英里,缺乏大规模农业所需的各种资源。但是荷兰却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按价值计算),仅次于美国。荷兰的土地面积只有美国的1/270,中国的1/275,荷兰是怎么做到的?通过采用高效的农业技术。
从空中鸟瞰,荷兰丝毫不像其他主要粮食生产国——小而分散的密集耕作的田地,见缝插针般分布于城市和郊区之外。在荷兰的主要耕作区,没有哪块土豆菜地、温室、畜棚看不到摩天大楼、工厂或城市蔓延的景象。荷兰超过一半的国土面积用于农业和园艺。
荷兰实行精准农业(precision farming),无人机提供土壤化学成分、水成分、营养成分和生长情况,测量每株植物的生长状况。从平均产量可以看出精准农业的威力:全球平均土豆产量为9吨/公顷,荷兰平均土豆产量为20吨/公顷。
如果对比产出所需的投入,荷兰的产出显得更为突出。大约二十年前,荷兰大力发展可持续发展农业,制定“减少一半的资源消耗,产量提高一倍”的目标。如今荷兰关键作物对水的依存度减少了90%。温室里几乎不用化学杀虫剂。2009年以来,荷兰畜禽养殖减少了60%的抗生素。
荷兰农村密布着看上去像巨大的镜子、无论白天黑夜都闪烁光芒的温室复合体(greenhouse complexes),覆盖面积可达175公顷。
韦斯特兰:荷兰的温室之都
韦斯特兰:温室海洋环绕着农民住宅。荷兰成为世界农业创新领导者,开拓战胜饥荒新办法。
韦斯特兰的农民无须担忧天气,80%的可耕地都在温室玻璃覆盖之下。韦斯特兰园艺生产总量占荷兰全国产量将近一半。
尽管荷兰距离北极圈只有几千英里,但是这种控制气候的农场使得荷兰成为温和气候作物西红柿的最大出口国。荷兰还是土豆和洋葱的最大出口国。按价值计算,荷兰是世界第二大蔬菜出口国。超过1/3的全球蔬菜种子贸易源于荷兰。
荷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未来正在形成,并且不是在大公司的会议室,而是在千家万户普通家庭农场中产生。
如下以Ted Duijvestijn的家庭农场为例,他们在人类天才与自然潜力之间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创建了一个自给自足的食物系统。
这个占地36公顷的温室复合体位于代尔夫特老城附近,游客漫步于高达20英尺的深绿色的西红柿藤蔓之间。西红柿不是扎根于土壤,而是从玄武岩和白堊岩中长出,植株密布不同品种西红柿,多达15种,适合不同口味需求。
位于海牙市中心一家旧工厂改造而成的屋顶温室,西红柿植株用鱼废料堆肥,长得比人还高。
2004年,Duijvestijn兄弟重建改造70年历史的农场,在资源使用上做到自给自足。农场生产自身所需的能源和肥料,甚至包括运输和销售农产品所需的包装材料。由贯穿大半个荷兰的地热含水层供热,使农场的生长环境常年维持在最佳温度。雨水是唯一的灌溉水源。农场平均每公斤西红柿耗水量不足开放农田同样产量耗水量的1/4。每年西红柿植株会从种子重新长出,旧的西红柿植株则被加工为包装包装篓。对付害虫则有智利小植绥螨,用来捕食各种生物害虫。
荷兰农业发展的这一惊人的成就与位于阿姆斯特丹东南50英里的瓦赫宁恩大学暨研究中心(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WUR)密不可分。WUR不仅是世界领先的农业研究机构,还是“粮食谷(Food Valley)”的核心枢纽,粮食谷指围绕农业技术初创企业和实验性农场的扩张地带。其得名源自美国加州的硅谷,WUR扮演类似斯坦福大学在硅谷中的角色,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西红柿在怎样照射LED灯光情况下长得最好,从上方,侧面还是两者的组合?科学家们在寻找答案。
荷兰关注饥荒的原因部分源于国家历史伤痕:荷兰是最后一个遭遇严重饥荒的西方国家,二战最后一年,约1-2万人死于德国占领荷兰领土的饥荒。 几十年后, WUR建设成为“为世界而不仅是为荷兰的大学”。 WUR相当高比例的学术研究活动集中于贫困国家。45%的研究生,其中博士生超过2/3,来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亚洲学生(以中国和印尼为主)人数超过了非荷兰欧洲学生总和。WUR校友遍及亚洲、非洲和拉美的农业部门。
预计到2050年,地球人口将从今天的75亿增长到100亿。如果无法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加上水和化石燃料使用的大幅降少,超过10亿的人面临饥荒危险未来四十年,地球必须生产出相当于过去8000年所有农民收获的粮食总量。饥饿可能成为21世纪最紧迫的问题,粮食谷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创新的解决办法。
消灭饥荒的手段咫尺可得,WUR在世界140多个国家进行1000多个项目,与地方政府和大学共享技术进步,共同实践最新方法。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农业集约化,即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减少种植粮食使用的土地和水,驱动着荷兰农民与研究者共同努力,帮助养活全世界。
城读相关阅读:
3.城读│农业与城市,孰先孰后?简·雅各布斯的“城市先于农业”模型与考古学事实
城读 ∣城市阅读的记录
微信公共订阅账号“城读”,每周推送城市阅读笔记
关注我们,请搜索账号 CityReads
或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