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ack in Black: 涅槃重生的AC/DC

Anonymous 约翰柠檬的唱片店 2023-03-14





"如果你爱一个人请和他/她一起听AC/DC,

祝你们在音乐中达到灵魂同步;


如果你恨一个人请和他/她一起听AC/DC,

祝你在3首歌之内把他/她逼疯。"



随着1978年的《Powerage》和1979年的《Highway to Hell》大获成功,AC/DC这只来自澳大利亚的nobody终于敲开了英美市场大门。但是1980年二月的一个清晨忽然传来的噩耗打断了他们的美梦:主唱Bon Scott喝酒去世了。正是“辛辛苦苦多少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  Bon Scott领队时期的AC/DC  //

最撑门面的主唱去世对乐队有多大打击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想想早先The Door的主唱Jim Morrison以及同年另一位喝酒去世的鼓手John Bonham(直接导致Led Zeppelin解散)。所以劝各位喝酒需谨慎,想想背后的家人和同事。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AC/DC要完蛋的时候,仅仅过去5个月,他们携新主唱Brian Johnson和新专辑Back in Black强势回归,从此开始了他们摇滚生涯长达30余年的下半场。



曲目清单:

A 面
Hells Bells
Shoot to Thrill
What Do You Do for Money Honey
Give the Dog a Bone
Let Me Put My Love Into You

B 面
Back In Black
You Shook Me All Night Long
Have a Drink On Me
Shake a Leg
Rock'n Roll Ain't Noise Pollution


整张专辑可以归纳为两个主题,一是纪念Bon Scott,二是很黄很暴力。风格更好概况:典型的AC/DC。我们先谈谈歌,然后再分析技术。





歌曲简介



//  Hells Bells  //

Bon Scott最后参与的专辑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专辑就是Highway to Hell。现在Bon Scott真的走了,AC/DC决定给昔日的战友一个最摇滚的葬礼:没有泪水,没有哀伤,他本是生在人间的魔鬼,现在一路高歌猛进回地狱去了。


//   Highway to Hell的专辑封面,专辑主打歌《Highway To Hell》是《钢铁侠2》、《超级大坏蛋》和《死神来了2》的插曲。   //


AC/DC在台上是十足的摇滚巨星,活力充沛,放荡不羁。但是与同时代的很多台上台下都摇滚的明星不同,台下的AC/DC却十分低调克制(Bon酗酒除外)。他们成名的道路异常艰辛,但是在台面上他们始终维持着摇滚明星的人设,生活的艰辛他们都隐藏在字里行间。Highway to Hell写的潇洒唱得任性,那背后却是他们日复一日漂泊在巡演路上的真实写照。


AC/DC在Bon去世没多久就又被推进了录音室,结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上为了省钱,他们被带到了巴哈马群岛去录音。一到地方就麻烦不断,先是器械被海关扣了,然后又遇上热带风暴断水断电。新主唱Brian Johnson 压力大的一P,本来就是新人上来就让负责所有歌词,于是他干脆把这段“遭遇”写进了Hells Bells的开头:


//

I'm a rolling thunder, pouring rain 
我是滚滚的雷,倾盆的雨
I'm coming on like a hurricane
我横行无阻如暴风雨
My lightning's flashing across the sky 
我的闪电亮彻天际
You're only young, but you're gonna die 
你虽年轻但你终有一死。

//

为了这首歌,唱片公司还真花钱做了一座大钟,此后的巡演,每次开场都敲上一次:




//   Shoot to Thrill   //

AC/DC近些年又随着钢铁侠系列电影火了一把,这首歌就随着钢铁侠2的原声带发行2012年时隔30年再度上榜Billboard。不过除了这些东西以外,这首歌能说的就不多了,因为太黄太暴力。


//   What Do You Do for Money Honey   //
//   Give the Dog a Bone   //
//   Let Me Put My Love Into You   //

连续三首不带脏字的小黄歌。只听曲不听歌还是很典型的AC/DC曲风,单独拿出来我都觉着不错但是听多了真心腻了。AC/DC太狠了,从头硬到尾不带喘气的。


//   Back in Black   //

B面第一首这才是整张专辑的核心所在。连着听了4首小黄歌大家是不是把Bon Scott都给忘了?反正AC/DC是没忘,这又是一首“喜丧”的挽歌,仿佛是欢迎Bon归队的庆功宴:


//

Back in black 
我一席黑衣归来
I hit the sack 
我只是去睡了一觉
I've been too long I'm glad to be back
时间过了很久但我很高兴回来
Yes, I'm let loose, from the noose 
是的,我从上吊的绳子上下来了
That's kept me hanging about 
就是那玩意耽误了我一阵子
I've been looking at the sky 
我一直看着天空
'Cause it's gettin' me high 
因为它让我high
Forget the hearse 'cause I never die 
别管灵车了反正我死不了
I got nine lives, cat's eyes
我有猫的眼睛和九条命
Abusin' every one of them and running wild 
每一条我都玩命的作
//

要是换了别人葬礼上这样唱恐怕能把墓主人生生气活过来扇每个人一巴掌再咽气。但是AC/DC偏偏要用这样一种闹腾而戏谑的口吻悼念死去的战友,好像这人根本没事,只是像往常一样出去喝了一宿又回来了。


事实上这段正是当年Bon Scott生活的写照。Bon喝酒喝得凶大家都清楚也很担心,但是每次喝完一宿之后下次排练他没事人一样准点就来了,于是大家都习以为常觉得他一时半会死不了。所以当他真的去世的时候每个人都既震惊又后悔。


//   Bon Scott手持啤酒   //


Malcolm当时心都碎了,他亲自从伦敦打国际电话给Bon在老家的父母,对面接起来还以为是儿子例行报平安的电话。Young兄弟一度考虑散伙,最后还是Bon的父亲出面一锤定音:AC/DC是我儿子毕生的心血,他希望你们走下去。这一走就是三十余年直到今天。


//   新AC/DC , Brian Johnson 居中。   //



每次我弹到高潮结尾的那句“Yes, I'm back in black"都会被Brian的歌词深深感染,于是把那三个D5和弦砸得特别使劲,整个琴都在手中震动。这种感觉非常美妙:音乐不只是听众的娱乐,也是演奏者的享受。


漫威在2008年启动钢铁侠电影的时候很合事宜地使用了Back in Black作为宣传片的背景曲。随着钢铁侠一炮而红,漫威开始了10年MCU的征程,昔日的经典摇滚乐不断被嵌入到电影中而被国人接受。可以说Back in Black在摇滚乐复兴中的地位,堪比钢铁侠和唐尼在漫威中的地位。


//   钢铁侠开启了小唐尼罗伯特演艺事业的第二春,
Back In Black把AC/DC推上音乐事业的新高.   //

//   You Shook Me All Night Long   //

又是一首小黄歌,但是架不住曲子写的实在抓耳朵,高潮部分又像小苹果一样洗脑,它一直是AC/DC演唱会的经典曲目,尤其适合台上台下一起唱。


//   Have a Drink On Me   //

又是一首纪念Bon Scott的歌。大家都知道Bon是喝酒去世的,但是在队友们心中好像他还像往常一样邀请大家坐下来喝一杯庆祝每一场演出。


不过多说一句,事业是集体的,身体是自己的,喝酒还是悠着点。继Bon之后Malcolm也因为酒精问题在90年代初缺席过一阵,后来由于身体原因在2014年从乐队退休,最终17年底去世,从此世上少了一位伟大的吉他手:RIP Malcolm Young。


//   Shake a Leg    //
//    Rock'n Roll Ain't Noise Pollution   //

最后两首歌是写给叛逆期的青少年的。AC/DC的摇滚没那么多人生理想和对社会思考,就是简单粗暴,好像永远不缺青春焦躁的荷尔蒙。你问AC/DC什么是摇滚,他们的答案就在整张专辑最后一句:Rock'n roll is just rock'n roll (摇滚就是摇滚)


不过30多年之后唱着摇滚不是声污染的Brian还是因为听力下降退出了AC/DC的巡演,他的位置暂时由枪花主唱Axl Rose代替。所以听摇滚也要注意保护听力哟。




AC/DC的技术风格



AC/DC发迹于传统硬摇滚走下坡路,金属乐尚未兴起,而朋克大行其道的年代。同样是刷强力和弦,AC/DC刷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在此我必须要着重提一下节奏吉他的典范,Young兄弟中的大哥Malcolm Young。


AC/DC中绝大多数抓耳朵的连副段(riff)都出自他之手,能让上万人的体育场随着他们的节奏摇摆。


首先AC/DC的吉他声听起来非常浑厚丰满,但实际上他们使用的增益(gain)跟他们同时代的比都不算很高。他们的声音得益于Malcolm常用的基于传统空弦和弦的强力和弦。说人话就是用比民谣吉他还简单的和弦(去掉三音,不分大小调)当成强力和弦用。这样的强力和弦覆盖音域更广,在并不高的增益下可以达到浑厚而不浑浊的效果。为了得到这个声音,你可以没有Malcom的Gretch或者Angus的SG,但是最好要有个Marshall音色的音箱。


其次AC/DC的鼓点看似简单其实非常讲究。大部分时间Phil的鼓点都是简单的动次打次,但是每段收尾都会巧妙的加花(fill)。Phil这么打鼓还是因为Malcolm的节奏吉他,他必须把节奏打得稳,打得观众跟得上,这样Malcolm就可以尽情的玩切分音,频繁的切换和弦而不至于把观众听丢了。在吉他店里经常能听到有人弹Back In Black的前奏,但是很少听到有人能弹到高潮部分,因为高潮那段要在四拍中弹5个和弦,没有充足的节奏训练打底很容易弹乱:

//   5个和弦中只有第3个在拍上,1和5在半拍上,2和4在半拍之间   //

Malcolm能靠这几招写一首好歌不难,但是同一招能用40年确实是本事。


最后说说弟弟Angus的主音吉他。Angus的solo技巧传承自此前的布鲁斯摇滚,所以你能听到大量布鲁斯乐句,比如Highway to Hell中Chuck Berry的经典乐句:



再比如Have a Drink on Me极具布鲁斯味的前奏:


虽然Angus的solo思路很少跳出五声音阶的框架,但是他经常大小调音阶混用,比如You Shook Me All Night Long的solo。为什么能这么用这里稍微讲解一下:


强力和弦(power chord)只有根音和5级音而没有确定属性的3音,因此当出现由A5-E5-D5构成的和弦进行的时候,我们无法确定他们出自A大调音阶的I-IV-V(即A-E-D大调和弦)还是A小调的i-iv-v(即Am-Em-Dm)。这个时候使用大调或小调(五声)音阶都不会有明显的违和感,可谓“一歌两制”。


总而言之,AC/DC的歌曲简约而不简单。对于听众来说,不管是刚接触摇滚的新人还是阅历丰富的老炮都能欣赏他们的音乐。对于乐手来说,不管是新手还是专业人士演奏AC/DC的时候都能乐在其中。


结语



经常见到有人争论xxx算不算摇滚(xxx包括但不限于汪峰,五月天,Beyond等等),但是我从没见过有人质疑AC/DC的。他们的曲风40年来简单粗暴到招人鄙视,他们的歌词无脑粗俗为high而high,但是每当他们的吉他响起我一定会停下手边的事跟着节拍摇头晃脑(虽然我很少能撑过他们3首歌)。文章最后我想说:

For those about to rock, We solute you!





THE END


本文转载于知乎,作者Anonymous,已获作者本人授权。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516435




↓ 相关阅读↓

The Cure | 醉乡民谣 | 发光曲线 | Bob Dylan | David Bowie | 加州旅馆 | Pink Floyd | 野外合作社 | 孟菲斯 | 万能青年旅店 | 李荣浩 | 曾轶可 | 寸铁 | 德国乐迷看乐夏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