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在一线 | 复旦大学建立首批党员志愿服务实践基地
2018年,复旦大学启动学生党建 “双40计划”,计划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全市40个街道建立党员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使更多学生党员能够深入基层、服务上海,充分发挥高校社会联动效力,形成长期、全面、深度、创新的高校实践育人模式。
首批党员志愿服务基地由复旦大学和杨浦区合作共建。杨浦区党员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于今天上午在杨浦区党建服务中心举行。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张人禾院士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杨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铭主持。
会议伊始,杨浦区组织部部长黄红在致辞中强调了大学校区在三区联动和区域化党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党员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在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区域治理格局、增强党建服务效能、深化区域党建格局中将起到重要示范效应。
随后,“我在一线,党员在行动”活动的志愿者代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党员张岱通过视频同步传输到主会场的方式发出倡议:“我现在在五角场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参加“为民行动”,我倡议,党员大学生要带头深入社区,参与社会实践,为“三区联动”做出我们的贡献。”
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张人禾院士与区委宣传部部长刘东昌,市委组织部人事处处长、市党建服务中心主任高骥,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电力学院校领导共同为杨浦区党员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揭牌。
听完以上介绍,是不是好奇复旦大学各院系都有什么丰富多彩的党员服务项目呢?且听小编一一介绍。
传统文化进课堂
“传统文化进课堂”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生党支部开设,活动结合了中文系学科专业特色,课堂授课主题包括:寒食节、武术、《论语》、昆曲、茶艺、《资治通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诗经》植物文化、意境与情意的文章、丝绸之路、《世说新语》、童趣诗、诗词流变和格律、《唐才子传》、李白的生平、潍坊的风筝。
“问源学堂”
该项目由中国语言文学系2017级科硕党支部创立。以中文系研究生党员的专业特长为基础,以加强与周边社区群众的联系为目标,同时增强社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该项目曾举办过“观书赏韵,美在笔端”传统书法主题小课堂、“走近文学经典,练就火眼金睛”《西游记》经典阅读小课堂、“唐诗中的对联和声律”声律启蒙小课堂等活动,项目寓教于乐,致力于探索传统文化的鲜活性与生命力,打造支部志愿服务品牌,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
媒介素养讲座
该项目由新闻学院2017级专硕班党支部发起,主要面向的群体是社区小学生,通过备课、讲解、展示、指导,同学们加深了对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视,加强了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与理解,强化了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与演讲技巧。支部成员结合新院学子的身份,将课程中的媒介素养相关内容,适当变化为适合授课群体的内容与授课方式,带往周边社区,带给青少年群体,在媒介越来越广泛地融入日常生活、信息化发展、网络空间崛起的当今。
为社区家庭子女提供课业辅导
该项目由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联合党支部、2017级科学学位研究生党支部发起,该志愿服务项目结合了专业特色,可对社区小朋友进行数学方面的课业指导与提供相应帮助。学院学生党总支拟扩大志愿服务对象范围,扩展到高中(及以下)课外数学辅导,同时针对社区中家庭经济情况较为困难家庭的子女,重点提供个性化辅导,在坚持数学辅导为主的情况下,适当提供物理、化学、生物、英语等方面的辅导。
“明理讲堂”——物理科学和科普知识分享
该项目由物理学系2017级研究生党支部组织。明理讲堂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为中小学生进行科普小实验的示范和讲解,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勾起小学生们探索神奇物理世界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小学生进行“大国重器”系列的科普讲解,结合支部自制的卡通、易懂的短视频,为小学生科普“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我国自主研发的科技新成果。在科普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迅猛发展和飞跃进步。
辐射防护宣传
该项目由现代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发起。核能早已开始造福全人类,在核技术不断被应用的今天,向公众普及核知识,传播核文化,正确认知绿色核能已非常有必要。此外,人无时无刻都处在辐射之中。本志愿服务活动将以展板等形式向民众介绍核能的产生和发展,普及核知识、核文化,发放辐射安全知识的传单,当场向民众讲解生活中接触到的辐射,消除对辐射防护的认识误区。
PC Service志愿服务
PC Service志愿服务队由PC维护部和IT咨询部共同提供服务,可以为居民提供电脑维修服务、电脑使用问题解答、软件使用指导和编程类疑难解答等多项服务。PC维护部主要服务项目为安装软件、修复驱动、重装系统等,值班室提供指南手册进行技术上的指导。IT咨询部提供VB、C等编程语言教学及office软件、Adobe软件使用指导。
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安全科普宣讲
该项目由计算机科学学院组织,依托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资源,从人民群众日常需求出发,开展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安全科普宣讲活动项目具体内容包括:1.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电子产品及网络应用基础知识培训,帮助居民掌握电子产品及网络的基本操作;2面向社区青少年开展科普讲座,激发青少年对科技探索的兴趣与热情;3.面向社会的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培训,帮助大众了解和掌握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大数据助力智慧党建
该项目由大数据学院组织。在大数据时代,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党建工作,不但能减轻基层负担、提升工作效率,也能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大数据学院的专业优势。该项目内容包括:1是数据分析,利用党建服务中心的党员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2是平台建设,通过对数据的掌握和分析,建设智慧党建平台;3是举办大数据前沿讲座,组织学生党员建设若干大数据前沿科普课程。
阳光科普志愿服务
该项目由化学系组织。阳光科普志愿服务致力于培养新时代的“小科学家”,该项目通过调研设计了大量安全、有趣的化学小实验。选择该项目的街道和社区需要负责招生宣传、学生管理、授课场地及提供部分活动物资等;化学系志愿服务队负责设计实验、授课和指导实验、化学试剂及器材准备、奖品的购买。
“饮食营养与健康之道”科普宣传
该项目由生命科学学院2017级研究生第四党支部支部发起,主要以系列讲座为主,从生命科学专业出发,以“平衡饮食”、“食品添加剂”、“食品腐败”、“食物中毒”、“转基因食品”五个方面,细致解答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传播科学的健康饮食观念,辟除违反科学原理的不实谣言。同时也根据讲座内容设计制作了一系列宣传海报以及小手册,内容涵盖“食品中的化学物质”、“食物变质危害”、“食物中毒”、“转基因科普”等,在讲座开展的当场进行发放讲解,为当场居民解惑释疑。
少儿辅导陪伴
该项目由管理学院组织。在管理学院同五角场街道开展合作下,“创智坊晚托班”和“快乐星期五”两个少儿陪伴辅导类项目将持续运行。由于白领群体的上下班时间与其子女放学时间不一致,导致部分少儿在放学后一段时间内缺少看管和陪伴,学院学生党员志愿者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在这一时段内陪伴照看这些少儿,通过做游戏、做手工、辅导他们做功课等方式帮助少儿开拓智力,健康成长。
弘扬法律精神 维护法治权威——普法宣传进社区活动
该项目由法学院2015级、2016级以及2017级联合党支部发起。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本次党员志愿服务将以普法宣传活动为契机,继续履行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切实将法律实践活动送进社区、送近社区居民的身边。普法活动可以选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进行普法讲解,如老年人如何防止诈骗、百姓在衣食住行方面应注意的法律问题等方面,也可以设置提问咨询环节,为社区居民们提供更多更为切实的法律建议。
社区敬老助老活动
该项目由高分子科学系研究生党支部发起,结合老龄化社会的服务需求与十九大报告的健康中国战略,开展每学期一到两次的敬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用爱铸就美丽夕阳,用心传递人间真情。助老形式包括为老人举办生日派对、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科普宣传以及看望独居老人等,通过前期的需求了解、活动的安排策划以及活动后的总结评估与心得分享等过程,使党员们主动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动中。
来沪人员管理服务研究
该项目由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组织。如何更好地管理和服务这些来沪人员,促进街道经济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区始终是有关政府部门和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计划依托党支部的力量,以问题为导向,发挥专业(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人口资源与环境)优势,运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围绕来沪人员的生活、工作状况以及服务需求等情况展开调查研究,进而为社区、街道或者社会组织制定有针对性的来沪人员管理服务政策或开展公益服务提供数据资料和建议。
党员综合志愿服务
该项目由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组织。基于专业特点,该支部针对街道、社区开展:1.立足本项目开展专项调研,对街道的养老服务、滨江建设等进行专项调研,并形成有内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2.结合本支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九大报告等内容,向平凉街道相关党支部进行理论宣讲与沟通;3.开展文化知识讲座,向平凉街道的老人进行电子产品使用指导,制作简易明晰的操作指南,方便老年人的生活。
中小学生语数外课业辅导/老年人英语培训讲座
该项目由高等教育研究所组织。该支部可提供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英语、数学类辅导,或针对社区需要,进行文化宣传,电子产品等基础知识科普讲座。
环保宣讲——绿意讲师团进社区
该项目由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组织。基于环境系的专业特色,推出公益品牌项目:绿意讲师团,开展专题系列宣讲,旨在向居民宣传环保理念,普及环境知识。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主题:1.“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科学垃圾分类。2.主题:“十面霾伏,怎么办?”—雾霾危害及日常防护。3.主题:水污染及治理
科学普及讲座
该项目由先进材料实验室组织。该实验室研究生将利用所学化学、高分子、材料等专业知识,面向中小学生,通过知识讲解、橱窗展、现场演示、实验室观摩和大型仪器技术平台参观等方式,宣传和普及化学化工类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同时,从化学学科与人类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入手,通过知识讲解、信息咨询、资料发放、展板解读等方式,深入浅出地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科普宣传。
家国情怀,谱写未来——复旦大学家谱制作活动
该项目由文献信息中心2017级硕士党支部发起。“民有族,族有谱,由来久矣”。敬宗爱族,睦邻亲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帮助大众感受家谱文化,掌握传统线装书制作工艺,继承和弘扬中华印刷与造纸工艺,特举办 “复旦大学家谱制作”活动,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家谱制作背景介绍;家庭资料收集方法介绍。第二阶段:线装书制作基本流程介绍;家谱装订制作。
实践坚定文化自信,走进社区弘扬传统工艺
该项目由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组织。中华传统工艺制作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通过文化讲座、体验互动等形式把传统手工艺制作文化带入社区。该项目主要包括三个主题:1.片片剪纸情:使社区居民掌握剪纸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巧。2.悠悠中国结:让居民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含义、发展历史。介绍编织中国结的工具和材料,以及几种简单的中国结编法。3.绘绘京剧脸谱:介绍京剧脸谱的种类以及每种颜色代表的含义、绘制脸谱所需要的材料以及注意事项。
科普宣讲服务队
该项目由基础医学院组织。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科普宣讲服务队围绕学院聚焦研究的现代社会困扰大众的五大临床疾病:“脑功能和脑重要疾病”、“重要病原微生物持续感染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相关性疾病”和“肿瘤”,选聘基础医学的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医学科普。该项目中,宣讲服务队利用医学专长,致力于传播健康知识,向各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普及影响现代社会的五大临床疾病,从认识、预防到控制,全方位地解析这些与自身健康息息相关的医学知识。
医疗咨询、健康科普
该项目由中山医院2017级硕士生党支部发起。该支部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发挥专业特长,组织医学生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咨询和健康科普讲座,为群众现场听诊、量血压、演示急救方法等。今后我支部将继续结合自身特长和优势,面向工人群众,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因所在校区地处徐汇区,服务往返希望项目需求街道提供交通工具接送。
保护大脑系列科普讲座
该项目由脑科学研究院2017级研究生党支部发起。近年来脑相关疾病,例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脑卒中等疾病逐年呈现年轻化态势。如何合理用脑,保护大脑以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关于这些疾病发生的最新研究进展是什么?希望通过我们的科普讲座,使街道社区居民对于脑相关疾病有更多的了解,对保护大脑有更多的认识。
博士生讲师团
该项目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发起。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成立于2002年,是全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体之一。该团队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大学生开展理论宣传的优势,结合形势任务,立足学科背景,先后组织了十七大精神、上海世博会、十八大精神、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国道路、十九大精神等专题理论宣讲,可供社区、企业、军营等基层单位选择“面对面”互动式宣讲。
“走进新时代,领悟新变化”读书会
复旦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前身是1998年成立的研究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2011年改为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指导下的理论学习型学生社团,曾荣获“上海市优秀青年学习型组织”称号。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走进新时代,领悟新变化”读书会聚焦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组织成员阅读相关书籍(书籍类型可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或现代中国小说等)。读书会采取自由阅读与集中研讨结合的方式,自由阅读一至两本书目,定期举办集中研讨,讨论主题可讨论商定。
舞蹈培训班
复旦大学心舞舞蹈团秉承“热爱、温暖、快乐、包容”的团队理念,自2008年以来,始终致力于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间舞的校园推广。从专注中国舞蹈文化,到放眼世界舞蹈文化,始终将提高舞蹈技能与陶冶文化情操融会贯通。心舞舞蹈团可面向零基础和有一定基础的社区居民开设不同程度的舞蹈课程,在提高舞蹈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开设舞蹈工作坊和观看舞蹈演出等方式,让居民学习舞蹈背后丰富的文化底蕴,陶冶性情,提升气质。
以上为第一批项目
项目将持续更新
猜你想看:
做勇立潮头的新时代复旦人 | 许宁生校长在复旦大学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拥有思想的力量 | 张军教授在复旦大学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 | 校友欧阳晓平在复旦大学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的发言
心中有爱 眼里有光 | 毕业生代表周文洁在复旦大学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