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情谊也经不起“挑拨”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非暴力沟通主题研修
2017 我的沟通笔记系列
2017我的沟通笔记是一杯咖啡最新推出的栏目,聚焦如何提高沟通能力,提升对沟通状态的觉察,促进人与人之间理解,竭诚欢迎您来稿,长短,形式不限。
再好的情谊也经不起“挑拨”。
何况,
我们大多数的关系还没有那么“好”。
一
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
“挑拨”最可怕的地方,
就在于她能催眠般地往人的心底植入这颗“怀疑”的种子。
“挑拨”,表面上是两个人在议论一个他们都认识的第三人,而议论的结果往往是导致其中一人对第三人的印象转差或变得更差。
当然,也有“挑拨”不成的时候——当时我们可能一笑置之,并没有太当回事。但是,“挑拨”好像一颗种子,埋进我们心底,随着岁月流水的浇灌,种子开始发芽、生长,有朝一日甚至可能会长成参天大树。
我把这颗种子命名为“怀疑”。
“挑拨”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她能催眠般地往人的心底植入“怀疑”,动摇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通常而言,她不会立时、马上就导致一段关系陷入危机,但正是这种延迟、不定时的特性,才是“挑拨”最令人心生畏惧的地方,因为你无法预测由于“挑拨”引起的关系恶化所导致的恶果会在何时催化、爆炸,也无法预计将会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常常过于自信于自己的判断力,而身边又总是有许多热衷于传递各种信息、帮人分析情况的“热心肠”,以至于我们不太能够从大量的“挑拨”中把属于“逆耳忠言”、善意提醒的部分分辨出来。更多的时候,我们还可能暗自窃喜:自己人缘是多么好,有这么多人肯给自己提供“内幕”;自己又有多么有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发现“背后”的事情。所以,哪怕再好的情谊、再牢固不破的关系,只要坚持不懈的加以“挑拨”,日积月累地埋下“怀疑”的种子,总能够在这段关系里撕开一个口子。
对于由浓转淡、甚至最后交恶收场的人际关系,或多或少你会发现有“挑拨”在背后推波助澜。有些时候,“挑拨”甚至发挥着不可估量、决定性的作用。
二
“挑拨”其实是一件容易事情
比较常见的“挑拨”方法,你也能一学即会:
“挑拨”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神技。比较常见的“挑拨”方法,你也能学会:
1、无中生有
明明没有发生的事情,被他说着说着就成真了。
催眠课经常让人想象: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个粉色的猴子。
大多数人能够想象出这个粉色的猴子,但是大自然确实没有这样的存在,但是在你的脑海中,“粉色的猴子”已经可以作为一种记忆存在。同理,当一个人反复、催眠般地告诉你一件事,哪怕这件事其实没有发生过,你也会在记忆中存储这件事,并且很大程度上会认为这件事可能真实发生过。
举例:
某女明星经常被人传是“代孕”产子,其实并不是,她的好友都出面澄清、摸过肚子,但是在大众舆论里,这个女明星总是和“代孕”联系在一起,好像怎么也洗脱不了。
2、颠倒是非
事情确实发生过,但是事情的来龙去脉被曲解,根本不是原本发生时的模样了。
比起“无中生有”,我们更容易上“颠倒是非”的当。因为这不需要费力地在我们的脑中植入什么记忆,关于那件事的记忆本来就在我们脑海中。生活的一大遗憾就是没有电视里的“上帝视角”,能够带领我们拨开云雾,看得通透。对于任何一件与他人有关的事,我们几乎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这里面就有很多文章可做。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获悉了真相,但其实很可能成为别人算计中的一环。
举例:
某明星离婚,公开的原因是男方出轨。但其实是另一方出轨在先,男方苦苦维系感情不得,两个人只维持着表面的婚姻关系,后来男方也开始寻求自己的感情,直到东窗事发。然而在外界,男方变成了负心汉,女方变成了受害者。
3、混淆概念
事情确实发生过,确实也没有编造,但这件事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要搞清楚一件事,是离不开搞清楚“概念”的。一个概念下的事情,才值得放在一起做分析和比较。一件事哪怕再确实无误,但是放在了不同的概念下,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子。
学过逻辑学的人都知道,“混淆概念”其实是人类日常思维中经常会犯的错误。一来,“概念”太多,不容易搞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二来“概念”之间总是有许多似近非近的模糊地带,也很容易混淆。说到底,绝大多数人,逻辑都没有那么好,也不太会有这个精力去做逻辑推理题,在事情确实发生过的前提下,很容易信以为真。
举例:
某作家一直饱受“抄袭”困扰。其实在文学创作中,如何界定“借鉴”和“抄袭”的界限本来就是一个技术活。在法院没有判、法律界人士都没有明确的情况下,某些人把“借鉴”与“抄袭”等同起来,当做该作家“抄袭”的铁证散布,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蒙在鼓里。因此,某作家摆脱不了“抄袭”作家的名声,即便他的作品比之所谓的“原作”从可读性和文学价值上都是高下立见的。
4、时空嫁接
事情确实也发生过,也没有被编造,但是“时间线”被刻意模糊了。
过去发生的事情,不能直接拿来说明现在和将来。过去某个阶段发生的事情,也不能佐证过去全部的事实。
任何一件事,都是动态发展的,有起始、有中段、有收尾。甚至。过程中也能细分成很多不同的阶段,起始阶段也有自己的起始、中段和收尾阶段……孤立地只看某个时间点发生了什么,而不去看一个大的时间段发生了什么——至少是不全面的,就此得出的结论往往也是偏颇的。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思考问题时,本就容易忽视“时空观”的存在,如果再有人刻意模糊“时间线”,说点陈谷子的事儿、没有前因没有后果的事儿,糅合进现在的时空里,就更有可能深信不疑了。
举例:
某人与一人初相识,对其印象一般,也和别人吐槽过这个人。不过慢慢接触下来,觉得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于是慢慢走近。然而,有人把之前他吐槽的内容截图下来,找了一个微妙的时刻给对方看,这个人便立马颜色大变,毅然与之断绝关系,全然忘记这是两个人建立关系N久之前的事情、很多观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
作为一枚经验丰富的受害人,我看多了“挑拨”的把戏,所以可以“如数家珍”地枚举出“挑拨”的方法,不过水平依然有限。而“挑拨”的发展日新月异,欢迎你发现后,继续补充,以帮助大家识别“挑拨”的伎俩。总体说来,这些把戏都不新鲜,甚至有些粗糙,大众智商本应辨别和识破。可惜的是,更多时候,我们还是放任“挑拨”进入我们的大脑,“怀疑”的种子由此逐步接管我们本应理性的思维。
三
关系有缝隙,就有空子钻
任何一段关系,哪怕再亲密,也一定有一些“缝隙”,
而只要有缝隙就有“挑拨”的空子可钻。
这世界并不存在“无坚不摧”的情谊。
这个看法也许比较“悲观”,不过任何一段关系,哪怕再亲密,也一定有一些“缝隙”,而只要有缝隙就有“挑拨”的空子可钻。
人是很矛盾的动物:靠得太远,害怕被忽视;靠的太近,又害怕被吞没,没有了自己。所以在他人与自己之间,我们或多或少会留有一定的“缝隙”。比如:
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我们总有一些完完全全属于我们自己的部分,从未允许被人知晓。
人都有对一件事专属于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哪怕再人云亦云的人,都会有一星半点自己的主见,完全的异口同声,其实是不可能存在的。
人都有对另一个人些许的“不满”。要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只有好感,一点点不满都没有,那只能说两个人大概才刚刚认识不久,还没过“蜜月期”呢。随着岁月的叠加,彼此发生的故事越来越多,不满总会有,好感也在,而这才是一段关系的常态。
而矛盾的另一种体现是,我们明明都知道彼此肯定会存在“缝隙”,但是又不太愿意坦诚“缝隙”的存在。绝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维系一种“看起来还不错”的关系状态,或者至少是“不撕破脸”的状态。
而这种“缝隙”明明存在、却又刻意掩饰的心理被挑拨者很好地捕捉到了。
于是,他们在缝隙里一点点塞进去些东西。又因为我们也习惯了掩饰,反过来还会帮助他们打掩护、感谢他们帮助我们发现了“真相”,从而让他们成功地在“缝隙”里塞进去更多的东西,直至变成“裂痕”、“仇恨”。
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自己就是那个“挑拨”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人。可是我们对缝隙或裂痕不能视而不见,又不敢打破现在的关系状态,所以很容易下意识地给对方寻找各种“罪证”:
你看,就是因为你这样、因为你那样,而我还不能跟你翻脸,不得不继续忍受这种纠结的关系!
人是很容易自我催眠的。就这样自我暗示一下,很多未经证实的想象便可化作确实的斑斑“铁证”。
四
如何避免被成功“挑拨”
关系的缝隙客观存在,而“挑拨”也不受我们控制,
与其谴责,倒不如提高防止被成功“挑拨”的本事:
女儿和妈妈之间的关系,
被某个亲戚挑拨到老死不相往来。
曾经的铁哥们之间的关系,
被某个女人挑拨到拔刀相向。
丈夫与妻子之间的关系,
被某个长辈挑拨到形同陌路。
……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当来访者与我一起抽丝剥茧,最终发现原来自己的关系竟然是被人“挑拨”致此,他们曾经信以为真的不全都、甚至全部都不是事实的时候,我看到他们的脸上写满吃惊,更多是悔恨和遗憾。“挑拨”对人际关系的伤害日久,然而挑拨者并不受我们控制,我们能做的,是如何处理和预防:
1、不怕“撕逼”
挑拨者最怕当事人之间的坦诚布公,而且他们往往会赌当事人做不到“撕逼”——遗憾的是他们常常赌赢了。其实,面对面地“质问”,大胆提出心中早就埋下的“怀疑”,是最有效的击破“挑拨”的方法。要确认“挑拨”是否属实,就要面对面,哪怕面撕。
我曾经碰到过一次不大不小的“挑拨”,挑拨者分别挑拨了我和三个朋友之间的四人关系,幸好我是受到“挑拨”影响最小的。为了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便私下里与这几个朋友碰了下。最后发现挑拨者给我和三个朋友就一件事分别说了四个版本!且每个版本都有模有样!
如果没有这样的“质问”过程,我们不会知道,原来一件事情竟然可以被“挑拨”成这个模样。
而很多不愿直面“撕逼”的人,恐怕一辈子都不会不知道自己到底遭遇了什么。
2、做好的倾听者
我们往往在听到一些内容后,就急于做分析和判断。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听风是雨”型,是挑拨者眼中最理想的被挑拨对象。
预防被“挑拨”,需要一双好耳朵。
一个好的倾听者,不仅要听懂当事人说了什么,还要听懂当事人没有说的那些东西,而没有说的那些东西往往可能比说出的东西更重要。比如,为何这个人要在这个时间节点说这些,为何选择用这种方式来说,为何用这样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内容,哪些应该说的没有说,哪些不应该说的倒是说了很多,告诉你这些和不告诉你那些的主要目的又是什么。
“挑拨”往往是经不起认真倾听的,只要能够平心静气、不被挑拨引起的愤怒冲昏头脑,就会发现大多数“挑拨”和“空穴来风”、“狭私报复”并无二样,与其说是在讲述一个“事实”,不如说是带着倾诉者浓浓的个人情绪和主观臆断成分。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或许更应该把关注焦点和好奇心放在这个“倾诉者”身上,而不是他倾诉中提及的“那个人”了。
3、把“维护关系”与“做好事情”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挑拨”主要就是通过挑拨关系,从而达到破坏事情的结果。能够被挑拨的“关系”,往往当事人在维护关系上存在不足或者误判,以为关系牢固不破,以为事情重于关系,却不曾想到关系可能已经有了不小的缝隙,甚至是裂痕。这时候有人煽风点火、搞点破坏便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这个世界上确实需要有一些人更看重事情的结果,由此推动格局的变化。但是这些人往往是最容易被“挑拨”者破坏好事玉成的。因为过于看重事情,就很容易忽视关系的维护。关系其实是很脆弱的一种东西,会变化,也易变质,亟须悉心呵护。而一个长期忽视关系的人,势必会滋养“挑拨”的土壤,让挑拨者不仅有可乘之机,也有可以坐大的空间。
4、要有值得信赖的人,但不要依附于任何人
我们容易依附于那些挑拨者,因为他们会提供一些看上去帮我们拨开迷雾的东西,而且随着他们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全面,我们对他们的依附就更深一层。伴随这个过程的是,我们逐渐丧失了对其他人的信任,丧失对自己基本判断能力的信心。最终,我们会成为这些挑拨者的附庸,因为我们除了他,已经无法信任别人,已经没有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通过“挑拨”达到控制对方,本就是挑拨者的目的之一。
如果把“告密”、传小道消息当做与你关系好的体现,是非常天真也是非常荒谬的。反倒是一个不会随便传话、不随便把他人隐私贩卖给你的人,更值得信任。他们守住了对别人的底线,也很可能会守住你的底线。如果你要信赖一个人,不妨考虑后者。
5、拥有正确看待关系的能力
一个人缺乏对关系的弹性和基本幽默感,就会处处看到别人的“不是”,会把“挑拨”中谈及的事情,都当回事,记挂在心。如果能够认识到:其实关系的本质就是有各种误会、各种摩擦、各种费解的连接,人基本上不太可能拥有一种完全自如、满意的关系状态,就能够用一种更达观的姿态来面对关系。碰到关系中不开心的事情,开个玩笑,也就过去了。心理泰斗阿德勒表示,一个人对关系拥有幽默感是一种“正确看待关系的能力”的体现。
那些挑拨者除了人品确实也很成问题外,心理层面上往往是最不具备“正确看待关系的能力”的一群人:
·
别人的关系走近一点,可能心生妒忌,要去“挑拨”,而看不到的是,其实自己不能与人走近,与别人近不近并无关系,主要还是自己的问题。
·
总是能从别人的关系中找到缝隙,能从别人的言行中找到漏洞,好像一个行走的“纪委书记”,并不是自己有什么火眼金睛,而是自己对他人、对关系过于严苛,没有基本容忍力的体现。
·
只有通过“挑拨”别人才能把别人“拉拢”到自己的身边,甚至用两边“挑拨”来达到控制双方的目的,正说明自己缺乏通过正常手段赢得别人信任、与他人相贴近的品质。
可恨之人必有可悯之处是也。当然他们的病怎么治,是另一篇文章的事了。
6、让“挑拨”止步于自己
遭遇“挑拨”一定会令人生气、难过,想要做些回击的想法也很正常。不过用“挑拨”来对付“挑拨”的做法,我认为是不可取的。这本来就是一个利用人的心理弱点来谋求个人利益的不当手段,是对心理学的不当使用。
其实,我们可以有很多办法来处理“挑拨”事件,比如:在合适的时间做一些合理的澄清,面对“挑拨”时保持头脑的冷静、清醒,识别那些我们生命中出现的挑拨者。不去继续“挑拨”,是对挑拨者最好的回应,那就是:我不吃你这一套,这一套在我的地盘是玩不转的。
正如我一开篇提到的,“挑拨”给人的脑海植入了“怀疑”的种子。而我希望这篇文章也能成为一颗“种子”,让许多对“挑拨”深信不疑的人,开始产生对“挑拨”和挑拨者的“怀疑”。
过去的我们太偏爱那些“挑拨”了,以至于从未曾尝试过“怀疑”他们的真实性,以至于许多本来还不错的关系最终不欢而散,着实是一场悲剧。
希望认真看完这篇文章的你,能有幸躲过“挑拨”,虽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更愿你被“挑拨”过后,也能重拾一颗对人与人基本信任的赤子之心。对“挑拨”最大的反击,正是风雨过后,你我依然可以相互信赖吧。
延伸阅读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000小时,目前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近期关注:要事第一、边缘型人格障碍。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助理 Iris
转载&投稿| QQ:2833628802或直接在留言处申请
投稿邮箱:coffeepr@qq.com
近期活动:
一杯咖啡公益心理 微信ID:coffeecenter
官网 www.yibeikafei.org
用一杯咖啡的价钱,多一点沟通的时间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申请加入请关注公众号,回复“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