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柯震东到朴有天:当顶级偶像成为吸毒咖,不要只是骂完就了事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1-12-06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招新(2019版)


文章编号F20190619、F20190404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特刊

心理信息共享专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 第275 篇文章

翻译心灵语言:一杯咖啡英语编译组员招募中(2019版)

囤书指南:给普通人的心理好书|值得收藏





原文 | 萨拉姆·赫斯马特博士,伊利诺伊大学药物成瘾卫生经济专业名誉副教授。阿迪 杰夫,哲学博士,他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讲师和IGNTD的首席执行官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做了增删和修改。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刘彦君、小不点个个

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安小七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01当顶级偶像成为吸毒咖


毛宁,傅艺伟,高虎,张默,张耀扬,宁财神,张元,李代沫,房祖名,胡东,尹相杰,王学兵……


为何把这些人的名字写在了一起?


除了都是明星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涉毒。


当然,这肯定是个不完全名单。


比如,今年上半年,曾经作为亚洲顶级流量的明星、韩国演员和歌手朴有天。被前女友曝光吸毒,到本人多次否认,历经多次反转,终于尘埃落定,成为吸毒明星队的一位重要成员。


在接受调查期间,他那张仰头看着天的照片,既有不服输的倔强,也有大江东去逝流水的无奈,让人看后心情颇为复杂。




我认为,这张照片可以载入今年度的荷赛,可作为一众因为吸毒而星光黯淡的明星内心写照的代表。


在这一长串名单中,2014年因为吸毒被抓的柯震东和2019年的朴有天可以说是在中国广大青少年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两位明星了。




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柯震东,2011年因为一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正20岁的他以新人身份开始走红,至2014年,出道三年来陆续接过19家品牌的代言工作,在华语娱乐圈里实属罕见。“我就是大笨蛋,才会喜欢你那么久啊!”——柯震东在电影《那些年》中的塑造了青春阳光的柯景腾,以及上映三部的郭敬明《小时代》系列电影里,他扮演出身豪门而专情的男主角顾源,这些讨喜的角色,都让他收获了极高的人气,用现在的“顶流”形容并不为过。


而来自韩国的朴有天,是真正意义上万里挑一选出来的优质练习生,2003年就以偶像男子团体——“东方神起”组合成员身份出道。“东方神起”是怎样的存在?用风靡全亚洲的天团级偶像团体形容不为过,当时可以比肩的大概只有F4,今日的TFboys大概才能望其项背。至于朴有天本人当时的人气到底有多高,可以试着问问现在早已当妈的“仙后”粉。




朴有天在2010年以男主角身份主演的《成均馆绯闻》(以后大红大紫的宋仲基也是凭借该剧走红),在韩国影视圈大获成功。从专业角度看,朴有天成功打破了偶像歌手固有的形象,给歌手出道的晚辈艺人完成演员这个梦想更多的信心。其后,2011年他主演的《屋塔房王世子》,作为早期“穿越”主题剧,他所饰演的王世子风靡全亚洲,成为许多当年十几岁到三十几岁女性的初心,丝毫不逊色于今日凭借《镇魂》沈教授一角走红的朱一龙。


然而,当他们从顶级偶像成了“吸毒咖”,也就从神坛上完全跌落:


先说柯震东。这5年来,他从顶级偶像,基本上已经乏人问津,活动范围主要是在港台,而且也接不到什么有影响力的作品。更多关于他的新闻是他身患抑郁症,多次情绪崩溃。


然而,即便这样,他收获更多的还是痛骂。在他2019年3月,在社交媒体连续发文“say goodbye。人会变吗?这个世界给你的答案是……不会。那还要坚持吗……我回答世界……我很痛苦,很痛苦?……世界回答你……对不起……我很残酷”等文字,从里到外充斥着满满的负能量,似乎已经到了自杀的边缘,即使如此,网友的留言,也是丝毫不留情,不是在说他“活该,自作孽”,就是在冷嘲热讽。



再说朴有天。其实这几年他过的也不好。在吸毒事件没有曝光之前,他就因为服兵役、涉嫌性侵以及和前女友直接的种种撕逼败了不少人气。而吸毒事件中,他反复否认,却又不断被人打脸,更是让支持他的人倍感失望,也连带着一直支持他的粉丝也被人骂“脑残”。


事实上,与当年的柯震东不一样的是,朴有天出道较早,2017年他造访香港,就有人调侃他“你已经结婚的女粉丝比少女粉丝更多”,他的粉丝群体主要是20多岁至40多岁的女性,已经比较成熟,他们的支持,与其说是“无脑”,更多是情感上不能接受,以及出于对这个人从小到大历史的了解,报以的基本同情。



不管怎么说,他们两个都从曾经的大众偶像,成为如今人人喊打的“毒虫”,不禁令人唏嘘。


02不要只是骂完就了事


然而,光骂他们有什么用呢?看到满屏的斥责,我总感到缺了一点什么。


我更想知道,他们是怎么会一步步从万千宠爱走到自甘堕落的境地。


我更加清楚,面对毒品的诱惑,他们既是自我前程的摧毁者,同时也是毒品工业的受害者,而让他们成为受害者的原因,需要找到。


对于粉丝,特别是青少年来说,一个崇拜偶像的倒掉是异常痛苦的,不要嘲讽他们“眼睛瞎了”,毕竟这些偶像曾经有过令人尊崇的理由。帮助他们理解他们的偶像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到这般田地,而不是全盘否定,更具有教育和借鉴意义。




我更期待看到的是,作为偶像的他们,能够从毒瘾中真正走出来,回归社会生活,这不仅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同时也证明,我们人类面对毒品不再是战栗和惊恐,也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战胜它,而身为大众偶像,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曾经的大众偶像,更能发挥这样的示范作用。


据发表在《山东警察学院学报》,由贵州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撰写的相关文章,截至2016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250.5万名,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合成毒品泛滥、新增吸毒人员上升、吸毒人员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和肇事肇祸等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中青年吸毒者占据主流,达66%,且女性吸毒人群也快速上升。而其中的影视明星吸毒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如果对于这部分人群,仅仅止步于痛骂,除了情绪宣泄之外,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实质的助益。


所以,我更想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1、为何包括这些优质偶像在内的这些人,走上了吸毒之路?


2、对他们来说,怎样才是不复吸的康复之路?




03心理痛苦才是成瘾行为的核心


柯震东和朴有天,一个出身世家,一个出身贫困家庭,有着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但是,两个人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都是年少成名,在人格还未成熟之际就要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


2、吸毒之前,都身患抑郁症,饱受精神疾病折磨


3、比较感性,即便没有情绪障碍,本身就比较情绪化


一个人为何会有吸毒等物质成瘾行为?


有很多种解释,其中,物质成瘾的自我治疗理论强调,心理痛苦才是成瘾行为的核心。意思是说,这些个体之所以诉诸成瘾,是因为他们发现成瘾物质或行为能够短暂缓解和安抚他们的痛苦。成瘾问题与其说是追求快乐,不如说是寻求从痛苦的感受中解脱。从长远来看,成瘾本身就是一种终结。


与其说柯震东和朴有天是通过吸毒自乐,不妨说他们是通过这种方式缓解自身痛苦。朴有天出身贫困家庭自不必说,自幼多磨难,柯震东看似来自富有家庭,但也有其不幸。吸毒事件被曝光之前的2个月,有媒体问他出道这么早,家里支持吗?柯震东直言“无所谓,放纵。”而再问,妈妈是否不管?柯震东则说,母亲只管他的钱,其他的都不管,只要不坐牢就行。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家庭、环境只是一个部分,一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内因。自我调节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人为了长远利益而采取行动的能力,它包括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冲动。


一个人如果缺乏情绪调节技能(即:改变情绪反应以容忍消极情绪),通常会使用药物来试图管理消极感受体验。


朴有天曾经被家人曝光,情绪失控的时候会抓自己头发,然后往墙上撞,而柯震东更是有“柯冲动”的外号


因此,对这些人来说,物质成瘾是作为一种补偿手段,用来调节情绪上的痛苦和折磨,否则这些人将感觉难以控制、无法忍受。



可悲的是,成瘾问题阻碍了使用者对他自己痛苦的理解,以及发展自我安慰的情感能力。他们不太可能发展出诸如自尊、人际适应能力、自我照料等能应付生活挑战的心理能力来应对生活的挑战。


从自我治疗的观点来看,物质成瘾既是心理痛苦的解决之道,也是心理痛苦的后果。毒品是治疗心理痛苦的止痛药,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这也是朴有天和柯震东可悲的地方,用一句成语来形容,他们是在“饮鸩止渴”。然而,自我安慰的尝试总是短暂的,而且常常被与成瘾有关的痛苦所取代。从本质上讲,吸毒成瘾者是以使用毒品导致的痛苦来代替之前的那种模糊和混乱的痛苦。


这里要拓展说一下,理论发现,成瘾药物并不具有同等的吸引力。尽管一个人可能尝试各种成瘾药物,但他们发现,他们会被某种药物(如兴奋剂、镇静剂)吸引,是因为它对他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例如:

可卡因用于控制内在的空虚,无聊以及对抗抑郁。


鸦片类药物用于抵消紧张、愤怒甚至暴怒等。


酒精被经常用于对付社交焦虑。饮酒至少暂时清除了压力和焦虑,并松动了僵化的防御机制,而一次又一次回归到这种解脱感,直到成瘾。


因此,所选择的药物可能为使用者带来痛苦的特定心理问题提供线索。例如: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人会被大麻和尼古丁所吸引,用以镇定他们的焦虑、愤怒和抑郁。


毒品使用的目的不是愉悦,而是在缺乏替代选择的情况下,从无法忍受的苦难和痛苦中找到解脱的方式。



因此,比起情绪性的宣泄,帮助他们的关键步骤还是了解迫使他们使用药物的痛苦,并探索药物对他们的作用。对于朴有天和柯震东这类人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发展一种内在抚慰自己的能力,即学会如何忍受挫折而不立即满足,或者需要通过把注意转移到自身之外来解除一些深层的不适。


04瘾君子的康复之路


既然吸毒的背后是心理痛苦,那么也就意味着,复吸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假如心理痛苦不解决,或者当事人没有找到更适合的处理方法。


在为柯震东、朴有天惋惜之余,不妨给这些“瘾君子”一些康复之路上的告诫,也给他们的粉丝一些对柯震东、朴有天们更有帮助的建议:


1正在与毒瘾抗争的成年人就像小孩子一样,需要有人告诉他们什么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对吸毒者来说,一个人的目标可能是改善人际关系,而另一个人可能只是控制体重。由于各人的目标都是个体化的,所以,治疗过程中对“成功”的衡量方式必须有且仅有一种,不管是不是完全戒断。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你必须永远100%戒断”)是激励那些戒毒者的完美方式,因为这可以确保他们的畏惧之心并使他们在复吸时感到羞愧。


羞愧=好的。



尽管科学证明,让人们在制定目标时有所选择,能使他们更遵守目标承诺,但是,更被推崇的是传统的100%严格戒断的目标。这只是一个在实验室和基于研究环境中进行过试验和测试的假设(由Erez、Early和Hulin3人在1985实施)。在这项研究中,允许自己建立目标的小组表现出比被指定目标的小组更遵守目标承诺。从本质上讲,当一个人对目标设定有所投入,那么他就更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由各自的意愿决定他们是否完全戒断,在一段时间内禁止或减少毒品的使用,我真不敢相信这样的计划会存在,那就是一派胡言。任何告诉瘾君子说他们可以选择去做什么的人,都是骗子。


2 戒断是每个人唯一现实的治疗目标。


安妮·海瑟薇、莉娜·邓纳姆这些欧美明星也都公开了他们的戒断之旅。如果他们可以做到,那么柯震东、朴有天,任何人都应该可以。


如果,或者说,当人们因为生病萎靡而复吸的时候,我们则应该加倍地帮助他们。这绝对不意味着在当前的方法中有任何需要改变的地方。



3背负着“瘾君子”的枷锁,有助于内化羞耻感。


羞耻感会阻止人们在触底之前得到他们需要的帮助,而当复发时它还会诱导你再次沦陷,就因为你害怕承认失败。


对于任何曾经处于康复期的人来说,让他们产生羞耻感,并尽可能不断地增加羞耻感是有帮助的。对柯震东、朴有天来说,与其把部分网友的过激语言当作网络暴力,不妨作为一个善意的提醒,提醒自己,牢记吸毒之痛,不管之后的演艺之路是否还有可能,至少先达到戒断的目标。相信,喜欢你们的粉丝,比起让你们在舞台上卖力唱歌、演戏,私底下靠着吸毒缓解心理压力,更希望看到你们做一个健康的普通人。


羞耻实际上也是所有头脑清醒的人成功的秘诀。



4严格意义上的恢复是指:你要么是100%的戒断,要么不是。


显然,戒断是恢复的最佳途径,因为它不会留下灰色区域。你做过多少次减肥、削减开支或少吃巧克力,结果出了差错?这是否意味着你完全失败了?是的,当然是完全地失败了。


恢复并没有一个范围,你要么恢复了,要么没有恢复。瘾君子只有一个主要目的:保持清醒,并帮助其他人达到清醒。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人际关系、工作生活之间的平衡、幸福水平。但我恰好认为这是一种伟大的哲学。如果有人不再吸毒,同时还改善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整体功能,这对他们来说非常好,但是,假如没有发生,也没什么关系。


5

家庭、社会给予“瘾君子”更具包容的回归环境。


韩剧《机智的监狱生活》中“瘾君子”小迷糊一角不仅是监狱的开心果,也被广大观众喜爱,因为他的个性善良,同时有他比较不幸的人生经历。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我们能够理解他在这样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特殊的自我认同(男同性恋)等特殊情况下,选择周而复始吸毒的原因。


其实,每个吸毒人员背后都有复杂的人生经历,朴有天也好,柯震东也罢,不管他们台前多么光鲜亮丽,回归到舞台之下,他们的现实生活未必真的比芸芸众生过得恬淡舒适。只是在没有上帝视角之下,我们不容易看到这一面。



不管朴有天、柯震东有没有名气,曾经有没有海量的粉丝,和所有的“瘾君子”一样,他们都需要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回归社会的环境。可是,现实中,这点往往做的不够好。在网上看到过一名曾经吸毒者的留帖:


“戒毒所经常听到让我们回归社会,可我出来了,现实的社会真的有给我们机会吗?我们到底是犯人还是病人?”


柯震东用5年时间,仍然没有什么工作,仍然被“吸毒者”的身份深深影响,以至于抑郁多次发作,几近自杀。



事实上,有很多吸毒人员,也不相信社会会宽容他们的回归,所以不久之后,他们又会复吸。之前提到的小迷糊,刚刚迈出监狱大门,马上就故态复萌,其实质也是内心深处,对重返社会不抱什么幻想。


在社会舆论环境对吸毒者并不友善的今天,当朴有天服完刑,走出大门的时候,面对他的可能是一条比戒毒更为艰难的道路。对于本身心理痛苦程度就比较高的人群来说,要挨过去这个坎,更为不易。



用禁毒领域的一句标语,当他们“有路可走”,毒品便“无处可去”。毒品本来是他们用以慰藉心灵的毒药,与毒品争夺这些人群的我们,就更有必要从心灵关怀的层面“拉拢”他们,而不是在他们吸毒之际,用言辞恫吓,把他们逼上更为险峻的绝路。给朴有天、柯震东他们以出路,其实也是帮助我们最终实现一个真正没有毒品的社会。


否则,谁敢保证,下一个朴有天、柯震东会是什么时候出现呢?



END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孽债”如何还:从“父亲赤字”进化到“父亲养育”

为什么我希望你考虑一下 gap year (间隔年)?

“我怀孕了,丈夫把我推下悬崖骗保”请警惕身边的隐形贫困伴侣

请对你的表达方式负责

有一种人际剥削叫“自恋型供给”,你中招了吗?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灵聚会: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自我治疗课

2019下半年仅此1期|朋辈咨询:适合大众自助助人的心理课

现场观摩心理咨询师讲师能力评估,有限名额申请中!(第三期)

平民价上好课,2019仅此1次|LGBT友善咨询师上海培训

给自己一次整理职业生涯的机会:职业生涯短程咨询公益申领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19最新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