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被讨厌”的郑爽学习:如何才能拥有不讨好他人的勇气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禾沐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这是韩国电影《熔炉》里结尾处的一句话,在中文互联网世界里,被许多人奉为圭臬。
年少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要改变世界的梦想。长大之后会发现,能不让这个世界改变自己,真正活出自己的模样,才是很难得的一件事。
这让我想起了娱乐圈内自带“热搜”体质的女星郑爽。
从《流星雨》开始,从点评她的演技到她的感情,几乎只要关于她的,都能上一上“热搜”。最近她又引发了不大不小的争议。
事件起因是7月份,改编自郭敬明同名小说《悲伤逆流成河》(2006年作品),由郑爽、马天宇主演的电视剧《流淌的美好时光》播出,然而,这部剧在暑期档众多好剧的加攻之下,显得不太亮眼,不仅收视率平平,甚至主演的台词功底和演技也被许多网友吐槽。
作为主演之一的郑爽,当然难逃众多网友的责难,甚至可能是一些比较过激的言论,也有人用“网络暴力”形容。
于是,她在自己为粉丝开发的APP上就此做了回应,其中说道:
有很多人说收视率,我想说我的人生不止电视剧,你的人生你随意。
小时候会因为大家说我演技不好而伤心,现在想说,我不和别人比了,我不争气,我活着就好!
这一番言论自然也被“关心”她的网友捕捉到,从她个人自留地的平台放大到更广阔的社交媒体平台,然后被许多网友视为“不思进取”、“作为演员不敬业”、“竟然反过来怼网友”,遭到了进一步的抨击。
一下子,她就成了“被讨厌”的郑爽。据说,还有不少粉丝喊着“脱粉”。
然而,我却很想为这样的郑爽点个赞!
特别是在知道她这些年经历之后,更是对她感到钦佩,因为她已经拥有了不讨好他人的勇气。
其实,这些年,大多数的明星,对网友都是毕恭毕敬的。毕竟是“衣食父母”。
所以,
君不见,有个明星念错一个字,然后写了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向网友做检讨。
君不见,在综艺节目,这种明显有台本的情况下,按导演指示说话,但是桥段不符合观众的预期,演员们也要向网友做检讨。
可以说,在这个动辄就要为网友(其实只是部分网友,只是这部分网友相对比较“激烈”)的观感而道歉的文化下,郑爽显得比较另类。
所以,也可以理解,那些比较“激烈”的网友,在看到郑爽“不鸟”自己之后,惊讶到更加愤怒的心理。
然而,曾几何时,郑爽比他们还要会讨好他人。
2009年,也就是10年前,那个时候的郑爽18岁,主演大陆版《流星雨》,一炮而红。虽然这部剧在很多人眼中是“雷剧”,郑爽的演技自那起就被人吐槽,然而这部剧让她顺利成为国内顶级女明星的行列,收获无数粉丝,其一言一行也因此被人放大。
郑爽讨好他人是有经典案例的:
作为演员,她讨好别人。
刚开始拍戏时候,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对于17,18岁的小朋友来说,确实条件很艰苦,她的妈妈看她这样子很心疼,就很想其跟郑爽的领导反映情况,让她多睡一会儿。但是郑爽却不同意,她认为这是妈妈在给她找事情,劝妈妈离开片场,不要影响她。
作为恋人,她讨好别人。
她和同为《流星雨》主演的张翰的恋情广为人所知。两人分手后,大量关于她和张翰感情的细节被扒出来。其中,她因为爱张翰,自觉自己长得还不够漂亮,因此为张翰整容的新闻,可谓轰动一时。
作为普通人,她也讨好别人。
犹记得她参加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作为领队,需要管理整个团队一大堆的事情,这本非她所长,但是她总是默默地把责任扛在自己身上,有事情自己消化掉,生怕让一众队友不开心,心情不好,就自己默默找个地方躲起来哭。
言必至此,你会发现,曾经的郑爽可以说是“讨好他人”的典型案例了。
当然,像她这样讨好他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只是未必会那么过分。
一个人是怎么失去不讨好他人的勇气的?
从人本心理学角度看,这和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拿一棵树来做比喻,如果说,没有任何的阻碍,这棵树可能会就这样按照自己原来的状态向上发展。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本来面目。
然而,往往在人生长河中,我们这颗树,就会长歪、变样。
因为从小就会有一些小石头或别的障碍物,在试图改变我们原来的发展状态。
他们认为,我们需要按照他们所期待的方向,或者不要按他们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
为此,他们会把这些期待和对“这棵树”的评价挂钩,符合他们期待的,就是好,不符合期待的,就是不好。
而这种评价,是很致命的。因为,作为一个小孩,他自己很难判断自己到底是好还是坏,严重依赖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然而,那么小的孩子,谁会希望自己被评价不好呢?所以,为了不让自己评价不好,他们会努力按照别人期待的样子表现,而不是自己期待自己的样子。
所以,如果外界评价公允,他就能按别人期待、自己也期待的状态发展,这时候两者比较一致,他看待自己也就比较公允,如果外界是从自己的喜好角度来评价,那就很容易扭曲。就像那棵树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就“长歪”了。
然而,现实生活中,外界公允的机会不多,从自己的喜欢角度来评价更为常见。这就导致很多人其实都是在这个过程中“长歪”了。久而久之,他会更加依赖他人,更加顺从按他人的喜好来评价自己的好坏。
一个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失去了不讨好他人的勇气。
想来,当年的郑爽也是如此,在工作、感情和日常生活中,卖力地讨好他人,失掉了那个更真实的自己。
然而,这种讨好,除了让别人满足,给自己带来的恐怕会是后患无穷。
首先是,当然就是没有机会做真正的自己。这些年来,很多明星总是在人前展示的是保持微笑、完美无缺的形象,无美图不放图,可以说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代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总是戴着面具示人,久而久之,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模样。
短篇心理寓言小说《盔甲勇士:为自己出征》讲的就是这么一个长期戴着盔甲,时间久了,他自己都摘不下来的故事。
其次是,讨好他人会让自己陷入自我攻击的境地。讨好他人,意味着自己是弱小的。讨好他人,意味着自己没办法释放一些他人可能不能接受的情绪和思想。这样的状态,很容易让人陷入“自我攻击”,也就是总是对自己进行批评,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因为总要讨好别人,而别人总是会止不住的挑剔自己。
心理学家尤金· 萨根也提出过一个“病态批评”的概念,指的就是自我抨击、自我批评的内在声音。根据他的理论,事实上,当没有外部某个特定的人在评价自己的时候,这些人也会自动进行“自我攻击”。也就是说,并不需要有一个固定的人在那边被讨好,他自己就会进入这种习惯性的模式之中。
再次是,讨好他人的人会失去对事物客观中立的评价。因为要迎合他人,所以往往就要牺牲自己的立场,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对自己立场的确信度。因此讨好他人的人,很容易成为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别人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别人都喜欢什么,他也就喜欢什么。因为这样他就不会遭到他人的另眼相待。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舆论特点事件,你会发现有不少其实是受到一些自媒体的引导,因为这些自媒体告诉他们“这是事实”、“事情需要这么看”,为了随大流,其他人也就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实际上,可能他们对这件事到底是什么情况,都还没有了解。这会带来的危害就是,很容易受他人的诱导,作出让自己也十分后悔的决定。
还有就是,这类情况比较容易罹患一些心理疾病。还是拿郑爽举例。郑爽自我暴露过自己罹患抑郁症,同时坊间也有传言,她曾经得过厌食症,有一阵暴瘦,吃得也非常少。抑郁症和厌食症都是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而这种疾病的病因,有很大一部分是跟讨好他人有关的。
抑郁症是非常典型的因为“自我攻击”导致的疾病,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思维就是“我是不好的,别人对我的不满,主要是我自己有问题”。时间一长,就陷入到自我摧毁的思维模式中,比较极端的就是选择自杀。郑爽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表示,自己过去的性格就是“一直在挑自己的毛病,从来不会认可自己”。
而厌食症在青年女性中比较常见,常常是女性对自己的体型不满意,觉得自己这样的状态别人不认可,总觉得她还比较胖(虽然实际上可能已经很瘦了)。厌食症患者有个很核心的理念,就是“要无条件地讨好他人”。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其实为了取悦他人。联想到当年为了张翰,本来也比较漂亮的郑爽,竟然选择去整容,那么这种程度的减肥,也就见怪不怪了。
2017年日本有一部电视剧《被讨厌的勇气》,出自日本人气心理书《被讨厌的勇气》,讲述了一个女警察在自己人生中,如何承受被他人的讨厌,但坚持做自己的故事。
很多桥段,包括独白,其实像极了郑爽。
郑爽这些年,从讨好走向不讨好,其实做了很多:
首先是,她不再严苛自己的身材,开始给自己订外卖,有时候就请几天假,吃吃吃。
再次,她也允许妈妈“干涉”自己的工作,她发现,当妈妈去找了公司老总,希望能够让她睡个好觉,老总竟然一点都不会骂她,反倒是觉得这个意见提的很好。
还有,为了不让他人声音困扰自己,她不开微博,不做官微,尽量低调。与粉丝互动,发表个人看法,竟然是自己做了一个专属的APP软件。这次引起争议的言论,其实也是在这个平台发布的。可以说,为了不讨好他人,她已经尽量在避免被外界所影响。
当然,最大的变化,还是能够坦然接受对她演技的批评。
演员本身就分为演技派、偶像派、人设派,并不是每个演员都胜在演技好。我个人认为,很多人喜欢郑爽,并不是因为她演得多么好,而是对她的个人形象和表达艺术有着自己的投射。你可以不喜欢她,但是并不妨碍有人就喜欢她这样。
一个演员还能继续接到戏,就说明她还有她的市场。你一味地要求郑爽提高演技,不过是你希望她成为符合你期待的那种人,按你的希望去改变罢了。
可是,为何她一定要按你的设想改变呢?
所以,我觉得她的表达“我的人生不止电视剧”,恰恰不是她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证明,而是不愿意再以讨好他人的方式来惺惺作态的展现。
而这不恰恰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生动体现吗?
事实上,以“收视率”论成败,多少年之前就是被批判过的一种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导致的后果,就是失去艺术创作的独立性、引领性,以片面讨好观众为目的,本来是文艺创作畸形发展的丑陋现象。郑爽能够不看重“收视率”,这点本身倒是值得表扬的。
比起还“跪”着讨好大众的艺术创作者,至少她已经站起来了。
那么,怎样才能拥有不讨好他人的勇气?这里谈几点我的看法:
1、去深入了解,你为何讨厌自己,不喜欢自己。
一个习惯讨好他人的人,往往很讨厌自己,曾经的郑爽也是如此。然而,为何会如此讨厌自己,不喜欢自己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一切心理问题的源头就是人际关系。
所以,无法接受自己,就是因为害怕不被他人喜欢,这正是要如此讨好他人的主要原因。然而,没有人是完美的, 你永远都不可能讨好他人,别人总有能够挑刺你的地方。
有时候,可能需要转换一下思维。比如,就像郑爽这样,也许有很多缺点,演技也不好,但是依然有很多粉丝喜欢啊,你也是如此,你也有很多缺点,但是依然有人爱你,不离不弃,更何况你还有优点!
2、做好“课题分离”,“不想被讨厌”是你的课题,“是否讨厌你”是别人的课题。
“课题分离”是《被讨厌的勇气》里借用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理念,被反复强调的一个心理学词汇。阿德勒是这样阐述“课题分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混淆,把别人的课题也当做自己的课题。
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没那么爱读书,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我让孩子学习是为了他好,为了他将来怎么怎么样。但从课题分离的角度出发,要不要好好学习,这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命令孩子要好好学习,事实上是对孩子课题妄加干涉。家长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目的、面子亦或是自己的支配欲望。
阿德勒强调,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我们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然后面对自己的课题全力以赴。至于别人的课题,你选择尊重就好。
所以,“不想被讨厌”是你的课题,“是否讨厌你”是别人的课题。郑爽那句“我想说我的人生不止电视剧,你的人生你随意。”可谓得到了“课题分离”的真谛!
3、学会自我接纳,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关注“可以改变的”。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改变自己对他人看法的处理方式。曾几何时的郑爽,为了努也到头来可能就是一场空。而现在的郑爽,
言辞间,已经接受自己目前的状态,包括自己曾经罹患抑郁症的状态,专注于“活下去”,不再用他人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不去关注这些她没办法控制的外界的声音,转而用自己的方式在改变如何应对外界纷扰,让自己更加快乐一点。
至少,她在自我接纳这条路上,可以成为很多人的“偶像”。
当然,我必须指出一点,“不讨好他人”不代表“狠狠地怼他人”。
阿德勒曾说,每个人都需要完成两个重要的心理任务:
1、自立,也就是不再讨好他人。
2、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非暴力沟通》一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他认为一个人心理成长的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讨好他人,顺从他人。这大概也是我们很多人所处的阶段。
2、不再讨好他人,开始找到自我,做自己,但是这个时候有点“面目可憎”。这大概郑爽所在的阶段。
3、能够与自己很好的相处,也能和他人很好的相处。
也就是说,光光只有不讨好他人,还只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中间阶段,接下去还有一条更难的道路要走,就是既能够做自己,又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这恐怕是现在的郑爽还没做到的,她这次卷入的争议,我觉得多少也和这个有关。所以,并不是仅仅不讨好他人就告终了,对郑爽,对其他跟她一样曾经以讨好他人为己任的人来说,如何学会与其他人,特别是那些还陷在讨好和被讨好模式中难以自拔的人相处,是必将面对的重大功课。事实就是,有不少人最后就停留在第二阶段,没法迈进第三阶段。
当然,对她这个资深的抑郁症、疑似的厌食症患者来说,她能够从讨好他人的泥淖之中艰难地爬出来,终于绽放属于自己的笑容,已经着实不易。不必因为她是偶像明星,就过于苛责她。对许多还处在第一阶段的人来说,甚至包括很多讨厌她的网友来说,她已经走在了前面,是一个值得很多人学习的榜样了。
我多少觉得,之所以那些人“讨厌”她,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羡慕她,羡慕她可以从第一阶段跨越到第二阶段,做到了他们其实也想做,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还做不到的事情。羡慕,嫉妒,后面,就是,“恨”!
祝福郑爽能够再进一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成长。也祝福还处在第一阶段的你,能够迈出自我觉醒,不再继续讨好他人模式的第一步!
延伸阅读
推荐几本本文也涉及到到好书给大家!
希望对你能拥有不讨好他人的勇气有帮助!
附上当当网购买链接,可直接点击购买!
第一本:
盔甲勇士:为自己出征
第二本:
被讨厌的勇气
第三本:
自尊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你可以依靠我,但我很好不需要你”两性关系中男性对依赖的恐惧
“顺义妈妈”领跑新一轮焦虑:把最好的给孩子就会幸福一辈子吗?
暑假公益 · 线上学习报名|啃书帮:共读《儿童叙事家庭治疗》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