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杀一次被15岁女儿谋杀的律师母亲
家庭亲子专刊
AC专栏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最近山东律师母亲被15岁女儿杀害的新闻引发热议。目前已知的信息是,女儿是在周六和妈妈说,想帮妈妈按摩,然后在妈妈享受按摩的过程中,乘其不备,拿出绳子将妈妈勒死。至于女儿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她和母亲的关系如何,她犯案的具体动机等因为涉及未成年人,目前均不详。
然而这一震惊的新闻,在许多自媒体和舆论讨论中却变成了:父母要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才不会让孩子做这样的错事,父母不要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父母不要对孩子太过严格,单亲妈妈不要把生活的期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
如果只是坊间作如此角度讨论,也就作罢。遗憾的是,我看到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也在按此论调发表意见,不禁令人唏嘘:
连到底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为何先作父母“有罪推定”?即先假定就是父母的错,才导致孩子“忍无可忍”?
(节选部分网友的点评)
这一悲剧性事件,女儿的行为毁了自己的生活,也毁了妈妈的人生,这是一个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悲剧。然而,终究是妈妈失去了生命,没办法再看看这个世界,她是最大受害者。然而,在上述的论调中,这个妈妈似乎是“咎由自取”,甚至有些“死有余辜”!
说实话,我不能接受和认同上面的这种论调,也恳请不要在被15岁女儿杀害的山东律师母亲不幸身亡后,在舆论层面再杀害她一次。
接下去,我要为这位不能开口的女律师,也给许多可能此刻也惴惴不安,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的父母,说几句话:
一解决青春期的亲子问题,不是父母一方的责任
首先,想先共情一下会提出这些可以归纳为“就是父母责任”的网友们。
一个15岁的女孩会杀戮自己的母亲,任谁都不太愿意相信,一个正花季少女的女孩子会作出这样的事情,所以本能地会站在小女孩的角度去找父母的责任。当然这样做也可以减缓一点这件事带来的心理冲击和阴影,因为如果母亲有责任,就找到了这一事件的“合理性”,好像就没有那么可怕和不可理解了。
然而,我想说,亲子矛盾,本来就是14-15岁青春期阶段就常常会发生的事情。对于这个阶段的父母和孩子来说,都过的不容易,除了少数家庭,这个阶段谁的家里不是冲突重重?
有网友贴出北京市对3000个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孩子极度讨厌父母,只有不少10%的孩子表示喜欢父母,想以此进一步提醒父母要注意,不要成为第二个“山东律师母亲”。
我不知道这个调研是怎么做的,所以先不对其效度和信度进行评价,但是中学生正是青春期阶段,而青春期的标志之一就是反抗父母的权威,所以会有这么大比例的孩子表示对父母的反感其实并不奇怪,我甚至觉得如果仅仅考察这一点可能还是低估的。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反抗和对父母的爱,其实从来就不应该放在一个题目里进行“单选”,他们其实对父母既爱又“恨”,爱是因为他们就是自己的父母,而“恨”更多也不是真的想要针对父母,而是对小孩子与父母这样紧密联系的一种反抗和挣脱,意在告诉父母,我已经是大人了,请不要继续用对待小孩的方式和我相处。
所以,在这里,我想要共情一下青春期阶段的父母。
在这个阶段,你可能做什么都不是:管的多了,别人说你太严格,管的松了,别人说你太溺爱,反正你怎么做都会被人认为你把握不好“尺度”。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就是情绪波动比较大,是最善变的阶段,你要掌握好他的变化,并且按他的节奏进行调整,确实不容易。
而且,青春期也绝不是父母一方的责任。孩子自己也要为青春期负责,不可能别人都来迁就你。学校、社会也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如何引导孩子顺利迈过青春期阶段,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能够为自己为他人负责的大人。
如果青春期的孩子出了问题,就怪罪父母一方,我觉得这其实也在为其他人开脱责任,而这只会让父母愈发不知道如何管教孩子,当然父母也很难在孩子、学校和社会不加配合的情况下,真正管教好孩子。
另外,必须指出,即便青春期期间,父母和孩子冲突比较激烈,大多数的最坏结局也是两方的关系一直比较僵,直至成年。也就是大不了,就孩子远离父母生活,关系比较疏远。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像山东律师母女如此惨烈。他们的问题已经超过了正常青春期亲子冲突的范畴。用亲子冲突的一般缘由(如父母严格了,期望高了)去解释,其实是不适合的。
否则,中国对孩子严格和期望高的父母,大有人在,他们的脑袋上不是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了?
另外,这也是对青春期孩子的极度不信任,对我们基础教育的不信任,认为孩子都成了这种只要对我严格点、期望高点,就可以随意杀戮的不讲基本伦理和道德底线的人。这该多么可怕,多么悲哀?
二爱让受害者不设防,才是最大的悲剧
事实上,我恰恰觉得,这起案件之所以会成功,恰恰说明他们母女的关系并不坏,至少表面上并没有崩坏。
为何这么说?
试想一下,如果母女关系真的很糟糕,妈妈怎么会对女儿这么“放心”,不对她的反常行为起疑心,就这样被她夺取了性命?
母女关系如果真的势同水火,妈妈就不太可能接受女儿的按摩,更不会不设防地被她杀害。
事实上,有相当多的人际纠纷,乃至刑事案件,在没有爆发之前,并不是剑拔弩张的,还真的就是这样看似风平浪静,甚至一方还以为另一方对自己还不错。
当然,如果真的剑拔弩张,双方都在小心提防对方的一举一动,也未必会有后面那么激烈之举,因为双方其实保持着均势,谁都不能真的伤到对方。
只有这种看起来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一方在暗暗蓄力,这才能让另一方不备,最终让一方有了可乘之机,酿成大祸。
当然,这也是为何我认为这起案件最大的责任人是女儿的原因之一。因为要完成这样的杀戮,是需要心机和部署的,这就是最大的恶。
据说,在今年三月妇女节的时候,妈妈还给女儿写了一首诗:
《致女儿》
你可曾知道
你一直 一直
是我心中
蓝色的忧伤
掬你于口中
怕热度焐伤了 初春的嫩芽
捧你于手中
怕温度融化了 初冬的雪绒花
你的笑靥 曾给我
月光下的遐想
你的蹙眉 曾给我
雨中丁香的愁结
我一直 一直
以为
有缺口的爱
虽不完美
却想在 不完美中
爱到极致
女儿 看着我
别给我你的背影
你小小的背影
让我忧伤的心
又变成
冰凉的石头
有许多人试图从这首不能算“积极正面”基调的诗歌中找寻由头,来佐证两人的关系。我倒是觉得,这首诗恰恰说明妈妈对女儿的爱意很深,她为女儿也付出了很多,是个很用心的妈妈,相反女儿一直以“背影”示人,好像心中藏着什么秘密,不太能吐露心声。
当然,妈妈没有觉察到,在两个月后,当女儿站在她背后,展示出她真正的面目,竟然是如此可怕的一面,不知她的最后时刻做何感想,可惜她已经没有任何机会来发表一下感受了。
我同情这位母亲的遭遇,不仅仅是因为她其实挺爱女儿。我不是说妈妈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没有犯过什么错误,但是又有谁能够拍胸脯保证自己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有的言行都是正确的?我们不能成为那些只对自己放宽条件,却永远以最严格标准要求别人的人。至少这位妈妈,在我看来,“罪”不至死,当然如果她的爱也是一种罪的话。
我同情这位母亲的遭遇,恰恰是因为她对女儿的爱让她不设防,她不会想到女儿会对自己有如此大的恨意,更不会想到恨不得她死掉,并且真的能够下得去手。
而这恰恰是这起案件中,最大的悲剧所在。
三不要把孩子当做一张白纸看待
我相信,至今还有许多善良的人不愿意相信会有女儿这么狠心,能够对母亲下此狠手。总觉得要给她找到一些合理的理由才是。
那么,我就来谈谈这个部分。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这是我对类似未成年人犯案的一些看法:
首先,人类本质上是趋向暴力的,其实不分年龄。
我们对人性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认为孩子是天真无辜的。然而,心理学的研究会狠狠地打你的脸。
心理学家理查德·特伦布莱衡量了一个人生命进程各阶段的暴力水平,表示最暴力的阶段甚至不是青少年,而是两岁,儿童心理学中常常提及的“可怕的两岁”所言不虚。一个刚刚学步的典型幼儿,至少会踢踢打打、张嘴咬人、寻衅打架。这些有养育孩子经验的人,应该很熟悉了,所以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非暴力”。
特伦布莱进一步解释,幼儿不会杀人,是因为我们没有让他们拿到刀枪。
我们一直想回答的问题是,孩子是怎么学会攻击的,但是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其实是,他们是怎样学习不去攻击的。
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实就是劝服了人类不再使用暴力,并且用教育和文化让人从一个攻击性的动物,转换成为非暴力的和平种族。
虽然即便如此,我们内心的邪恶依然还在。心理学家道格拉斯·肯里克和戴维·巴斯曾向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询问他们是否曾经想过杀掉另一个人。按一般认知,大学生群体都有比较好的教育水平,应该不至于充斥暴力,但是结果却是令人震惊的:70-90%的男生承认,过去一年,他们至少有一次想要杀死对方的幻想,女生也没好到哪里去,有这样念头的人占到50-80%。
作家斯蒂芬·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中说,自己把上述调查在大学课堂上宣布的时候,底下的同学反馈是:
那些不承认的人,说的是假话!
所以,我们又怎么可以如此淡定地认为15岁的小孩,本质不坏,是因为妈妈太坏了,所以她才“情有可原”地杀了妈妈?
恰恰,我们应该反思,这个女孩的受教育环境中,哪些环节缺失了,以至于她没有学会不去攻击,用和平、非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攻击性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些人最终把攻击性用这样不可被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其次,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其实是滋生类似未成年人犯案的土壤。
我们会假定青少年是天真无邪的,很大一个理由是因为我们的人类制度曾经把青少年和成人分的很开,我们给青少年提供那些积极正向的教科书、课外书、儿童片等,希望他们远离人类社会的罪恶。
然而,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现代社会最容易接触到人类社会罪恶的,不是成年人,可能是未成年人。在电视媒体大行其道的20世纪,传播学大师之一尼尔·波兹曼在他名著《童年的消逝》中就洞见了这点。
而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因为孩子更善于互联网信息搜索,也有更多时间浸泡在网络空间,情况尤甚,不能指望现在的孩子都是“村里刚刚通网”的纯真少年了。我们现在的互联网环境,其实对青少年是不设防的。我们可以看到的信息,他们其实都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信息,他们也比我们有办法可以看到。我们没时间去看的信息,他们有大把时间去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对他们的人格养成和理性判断又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更是无从得知。
我们很肯定的是,他们肯定不如我们成年人更能分辨和妥善使用这些复杂的信息。
我想这个女孩大概也不会是自己想出来要用这样的方法杀害母亲,甚至连想要杀害母亲的想法都未必是自己产生的,更大可能是受到网上一些信息的“启发”,甚至可能是一些聊天群组里有人“教唆”,至少是“怂恿”。
而这点,恰恰在许多关于此类案件的讨论中,被彻底忽视了。
还有一点,作为专业心理工作者,我必须提醒,健康心智的人不会去做的事情,不代表不健康心智的人就不会去做。
人类的心理世界是复杂的,我们大多数的网友都属于健康心智水平,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性,其实是狭隘的,因为我们忽略了人群中就是有这么一部分少数人群,他们的心智水平与我们不同。他们是人格障碍群体,这些恶性事件的肇事者往往属于这个群体。
一般来说,18岁之后,我们可以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人格障碍,类似今天15岁女孩的犯罪,因为她的犯案太冷静和无情了,大多可以被归纳为反社会人格障碍。但是没有人是随便就成为一个18岁的人,反社会人格往往在18岁之前就已经养成。也就是说,人格障碍的患者,在他们18岁之前,就会有一些苗头,甚至已经开始作恶。
虽然这样的人比例很低,成因也比较复杂,特别是科学界也已经表明,没有数据显示,此类人的家庭就一定有严重的家庭问题存在,但是毕竟只要你的身边有一个,对你都可能构成威胁。
所以我一直建议行走在社会的职场人,一定要读一些关于变态心理学方面的科普读物,如《黑尔变态心理学》、《恐惧给你的礼物:关键时刻直觉能救你的命》等,增强对这方面的认知,也是一个预防。
当然,现在看来,父母也不能只读养育孩子的书籍了,也得读读这方面的书,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也是为了自卫需要。
延伸阅读
本文提到的“自卫”阅读书籍在此,欢迎点击了解
您还想看到“家庭亲子”、“社会热点事件心理分析”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按图画影视组要求,增加声优和戏精招募
线上公益学习报名|啃书帮:共读《精神分析心理模型》(附抽奖)
公益招募|<学会评价:赞美和批评如何恰到好处>心理研修课报名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