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每次玩都要我陪着怎么办?”|九个技巧让孩子学会独立玩耍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1-12-06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编辑|翻译|校对|美编


文章编号:F20200529\F20200530

家庭亲子专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 第366 篇文章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19-2020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19-2020版)



作者 | 劳拉·马卡姆博士,出版著作《父母平和,孩子快乐》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Miumiu

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朱振洁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问:



“孩子每次玩都要我陪着怎么办?每次我叫孩子自己去玩,他不是吵着要Ipad,就是说不知道玩什么,要么就要我陪他玩。



我每天只有这点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他就不能自己玩呢?



孩子是怎么变成不能独立玩耍的?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经常会听到类似上面的提问。那么,我们先来回应一下,为何孩子就不能自己玩这个问题。


让我们想象一下这些场景:


1.小婴儿开心地咬着手摇铃。爸爸一边轻声对她说话,一边从宝宝手里拿走手摇铃,然后摇晃着让它发出声响,让宝宝看到应该怎样玩。

2.两岁的孩子拿到一个新玩具:串珠子。他把小珠子叠起来,做成一个圆柱体,然后把绳子从中间的小孔放下去。妈妈一手拿过一颗珠子,另一只手拿着绳子熟练地串了一个,说:“应该这样玩。”

3.三岁的孩子转动着木偶匣上的把手,木偶“咻”地一下弹出来。爸爸鼓励道:“做得好!”

4.四岁的孩子在玩颜料,把所有颜色搅在一起。妈妈说:“像你这样都搅在一起,只看得见褐色,好看的颜色都没有了。”

5.五岁的孩子在搭建滚珠轨道。爸爸问:“为什么你不把起点建得高一些呢,那样珠子不就能滚得更远吗?” 


是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在指导孩子怎么玩耍。这就是孩子为何不能独立玩耍的重要原因。

孩子独立玩耍的重要性

作为父母,我们乐于教导孩子。但是教育界一致认为,人类最佳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因为孩子通过玩来学习,所以如果孩子在玩的时候父母去打断他,并传授所谓“正确”的玩法,那么他们就会失去独立玩耍的乐趣。

而且父母无意间给孩子灌输了一个错误概念:父母什么都懂,还是游戏专家。所有的好点子都在父母那里。孩子需要父母帮助才能“正确”地玩。父母作为成年人是掌管玩耍这件事的。

听起来很荒谬,不是吗?
 
因为这些早期的经验,孩子会认为自己需要父母的帮助才能玩耍。更糟糕的是,父母还喜欢把孩子的日程排得满满的,让他刚参加完一个活动,又要开始另一个活动,根本没有时间自由玩耍。然后,当孩子真的闲下来几分钟,父母为了避免他们无聊吵闹,又提供了电子产品。这一切都在阻碍孩子锻炼自己的“娱乐肌”。
 
研究显示,经常沉浸在自主游戏中的孩子有更多机会发展学习技能,长大以后在各个领域都能快速掌握必要技能。这些技能包括解决问题、观察、专注、对抗焦虑,以及运用想象力去创造和探索。孩子通过玩慢慢了解如何学习、如何探索,如何处理情绪。孩子通过玩感受周围的环境,了解自己在各种情况下的角色,也就是说他们通过玩获得自我认知。所以,玩就是孩子的工作,玩让孩子“成为”自己。而且,从父母的角度来看,让孩子自己玩,他会开心、专注,就不会总是哭哭啼啼、吵吵闹闹了,这样你才能真正享受育儿生活。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玩耍的能力呢?

下面给大家介绍9种方法。

1. 尊重孩子的玩耍时间
研究显示,在不被打扰的前提下,孩子玩的时间越久,玩的也就越投入。
“玩得投入”是什么意思呢?
你可以想象自己沉浸在创作或工作中的状态——你完全进入了“自我空间”,全神贯注地持续在探索、了解,所有精力都投注在创作中,内心的碎碎念也停止了。这就是“沉浸在工作中”的状态——全心全意地投入,思维亢奋。玩耍也是这样的,玩耍不仅能唤醒大脑,使大脑充满活力,也唤醒了孩子的自我意识。 孩子可以和别人一起玩耍,也可以自己玩。他们可以玩假扮游戏、玩搭建,可以探索各种物体不同的触感,可以尝试各种动作,或者观察别人怎么玩,甚至可以去观察灰尘颗粒在光束照耀下的样子。 玩耍就是孩子的工作,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玩耍,我们要知道,玩耍是有价值的,并且支持他们去玩,就像我们支持爱人的工作一样。
 2. 打造玩耍空间
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自由玩耍,允许他在那个环境里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这样一来,他就不需要大人陪在身边,也不会被打扰。
我们可以把这块空间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比如:一个美术区可以自由涂鸦、一个建筑区专门用来玩搭建游戏,一块安静舒适的区域可以阅读或发呆。使用可水洗的美术用具,教孩子们在塑料盘或烤盘里玩美工,同时对脏乱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3. 先满足孩子
如果孩子不愿意一个人玩耍,你需要先给他多一点关注。父母的关注会使孩子感到满足,有利于他走出沮丧或焦虑情绪,这样他才更愿意自己玩耍。
1)留出20分钟作为你和孩子的“特别亲密时间”。
如果你有几个孩子,你需要单独陪伴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享受到和你的亲密时光。
2)时不时地和孩子嬉笑打闹一番,这也有助于缓解焦虑。
3)孩子不仅需要父母肢体上的抚慰,也需要情感上的联结。当他们需要你的时候,你一定要有所回应,并表现出同理心。
照顾孩子日常起居的时候,比如穿衣服、刷牙、换尿布、做饭,尽量热情地与孩子互动,让他感受到你的关注,满足他情感上的需求。

4. 帮助孩子过渡
有的孩子可以很快进入玩耍状态,有的却不行。不要只是简单地发号施令“自己去玩!”,这样不仅没用,还会让他觉得你并不想陪他玩。这样的孩子需要一段过渡期。 刚开始的十分钟,你应该好好地看着他玩,给他一些鼓励。你可以这样说:“待会儿我们会有一段时间自由玩耍,你想玩什么都行,不过你玩的时候,妈妈要工作一会儿。现在我先陪你十分钟,让我看看你是怎么玩的,我好喜欢看你玩! 然后请你放下手机,坐在孩子身边,用欣赏的态度看着他玩。并且认真地给出你的评价,让他知道你在专注地看他玩。“你给火车轨道加了一座桥呀…引擎转得好快!”当他兴趣高涨,表现兴奋的时候,你也要表现出同样的心情,但是尽可能减少评价。孩子已经从你欣赏的态度中获得满足,现在他需要的是你的认可——他才是最懂怎么玩的,而且他的玩法在你眼里是有价值的。你只需要给他充满爱意和温暖的关注就可以了。 万一孩子不肯自己玩呢?
你可以问问孩子,这些玩具应该怎么玩,让他来演示给你看。关键是让孩子来主导,他们才是专家。千万不要去评判或者给建议,不要告诉他该做什么、不该怎么做。如果孩子让你在游戏里扮演角色,你就问他需要怎么做:“你希望火车开快一点还是开慢一点?” 然后,一点一点地从游戏里抽身。你可以假装要去厨房看看,迅速回来。一定要再次回到他们身边,陪伴几分钟后,再离开一会儿。一旦他沉浸在游戏里,自然就不需要你在身边了。
 5. 鼓励深入地玩耍
孩子在玩的时候,如果被打断了,他就得重头开始,这样他就没办法沉浸在游戏里。所以尽量不要在孩子玩耍的时候去打断他。要保护好他们的游戏时间,不让他被任何人打扰,包括你自己。
把玩耍看成孩子的一项重要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并且向其他家庭成员明确这一态度。比方说,老大在专注地搭积木,这时你就让弟弟妹妹玩会儿别的游戏。另外,轻柔的古典音乐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和放松心情,但是电视机和收音机必须关掉。如果你在做饭的时候习惯听广播或者看电视,可以戴上耳机。


 6. 定期整理玩具
在塞满玩具的空间里孩子会感觉不知所措,他不会把这些玩具都看成是他可以玩耍的对象。
人类总是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尤其是小孩子。所以你需要定期清理玩具,把这段时间他不感兴趣的玩具拿走,找个地方放起来,过几个星期再拿出来给他玩,每次只拿出一点点,他可能会重新对它们燃起兴趣。



7. 选择适合深入玩耍的玩具
为了让孩子可以好好地玩耍,要尽量减少他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有研究表明,那些喜欢看电子产品的孩子,喜欢反复看“熟悉”的内容。而平时不怎么使用电子产品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往往能想出更多花样,更有创意。
另外,结构复杂的玩具也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因为孩子只会按照说明书的指导玩。所以他们需要可以创造出不同玩法的玩具。经典的玩具永远是最佳选择:积木、颜料、粘土、活动玩偶、娃娃、绒布动物、小汽车等。

8. 玩具组合搭配
你每天选几样玩具、儿童书,把它们分散放在孩子平时玩耍的区域,这些现成的玩具会让他自然而然地玩起来。比如:
1). 在烤盘里放一些干豆子,放一辆翻斗车和一把铲子。
2). 在烤盘里放几本旧杂志、儿童剪刀、胶水和纸。
3). 在地上放一个盒子,里面装一些颜色鲜艳的围巾,你可以随意把其中两根结在一起。
4). 把孩子喜欢的小书拿出来,再放一个毛绒玩偶,孩子会马上给玩偶念故事。
5). 在烤盘里放一个饼干切割器和黏土(粘土需要放在密封罐里)。

6). 在烤盘里放几样手工材料(毛根、活动眼睛、软木、胶水)。
7). 在一个盒子里放卷筒纸芯、胶带和小珠子。
8). 准备一些过家家的道具和填充玩偶。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这些道具成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玩耍空间必须保持整洁。
万一孩子无视这些道具,去翻别的东西出来玩呢?太好了,有东西可以引起他的兴趣!
万一他不感兴趣,吵着要你陪着玩呢?你可以先试试1和4。你会发现,只要先花一点时间和他互动一下,孩子就会用你准备的道具开始探索了。

9. 要有耐心

如果孩子从小就不怎么独立玩耍,转变是需要过程的。
孩子要是他求你陪他玩,那就和他一起玩吧。
试试上面说到的建议,你会欣喜地发现孩子渐渐掌握了玩耍技巧。过一段时间,他就不再需要你帮忙,可以独立进入深入玩耍的状态,因为他经变成玩耍小达人了。


都看到这里了,请动动手指

给本文打个分

一杯咖啡读者调查时间


您还想看到“心理信息共享”、“婚恋两性”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也欢迎底部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保护您隐私,不会公开出来,请您放心留言。)


关注公众号,回复:育儿,可查看2020版最新育儿心理书单

记得给孩子和自己买点好东东哦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体罚女童事件大反转后重温《狩猎》:我们如何避免冤枉无辜之人?

不要再杀一次被15岁女儿谋杀的律师母亲

《蝴蝶梦》:活成别人影子的“追光者”,如何成为“发光体”?

“肖战事件”文章的1400条未公开评论都谈了什么(上)

亲密关系中的“博弈” :当焦虑型和回避型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用童话故事《理解边缘型母亲》:如何解读和摆脱畸形的母女关系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按图画影视组要求,增加声优和戏精招募

To 想脱单的你|参加访谈,让心仪的人主动来找你!

公益招募|<学会评价:赞美和批评如何恰到好处>心理研修课报名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0最新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