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GQ这篇批判肖战的文章标榜专业,但是却犯了三个不专业的错误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1-12-06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常任编辑2名

翻译心灵语言:一杯咖啡英语编译组员招募中(2021版)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0-2021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0-2021版)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2021年3月2日,知名时尚杂志GQ发表了一篇以盘点227事件为引子的文章,并以肖战和肖战粉丝为主要的批判视角,来反思中国的粉丝群体,引发了舆论正反的声浪,一度登上热搜前列。
奈何我今天(3月2日)忙了一天,9点半才吃上晚饭,所以对这篇文章的评论姗姗来迟,希望不会太晚。我认为GQ这篇文章,虽然标榜专业性,但是恰恰专业性不够,至少犯了三个错误。


谈三点看法:

1

文章试图诉诸权威,但是却并不权威。


诉诸权威这一点本身没有错。227事件也好,以及其他与粉丝群体、娱乐产业、精神文化有关的话题也罢,专业媒体就应该请专业人士发表一些意见,这也是对纷纷扰扰的舆论的有力补充。
这篇文章虽然标榜权威,但是:
1)作者是虚拟的名号,没人知道她是谁。
2)也没有介绍,作者有哪些从业经验。

作为一篇标榜权威的文章,可以说这种诉诸权威的做法一点意义都没有。
因为别人无法通过他的过往经历来判断这篇文章的观点是否靠得住。
我甚至可以认为,这是小编一人分饰两角写的。
当然,匿名也不是可以。
杂志也可以解释,是害怕被某些粉丝攻击,所以进行自我保护。
但是,这样做就没必要用这种体例了,直接用观点说服人即可,没必要再标榜自己的权威性。
否则,你标榜权威,却不告诉大家权威在哪里,就像有个人写篇论文,洋洋洒洒晒了一对数据和引文,别人问他出处,他就是不告诉,只告诉你不用质疑。这可不是严谨的治学态度,更像害怕别人看破不够权威。
另外,权威难道就不可以质疑吗?权威不见得讲的都是对的。无论是不是权威,最终都是要以理服人,而不是用身份压人。


2

文章用了很多新鲜的词来解读,但是通篇内容“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个文章几乎用了去年一年比较热的词汇,如内卷、996等等,大有标新立异感。

然而,细究其观点,几乎是不成立的,或者说是一种老调重弹。
首先是他说的亲密关系消费的问题。


认为偶像产业本质是消费人对亲密关系的需要,这个观点本身是没有错的。
但是,这种观点并不新鲜,而且也不是粉丝偶像关系的专属。
人类就是社会关系的集合,而其中比较主要的就是亲密关系(有亲密关系,然后才有亲子关系、家庭关系)。我们大部分的产业链,都是和亲密关系有关的:房地产、教育、服装、化妆品……可以说,都是亲密关系需要的延伸。
具体到文艺作品、文化产业。可以说,整个人类文艺作品和文化产业的核心也是讲亲密关系或者以亲密关系为主轴的人际关系。《诗经》被人们记住的几首,不就是讲情爱的?西方文艺复兴的经典之作《十日谈》,不是讲情爱的?


因此,把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拿来做结论,看不出有什么实际意义。
其次,谈耽美文化现象。


这篇文章讲了半天,却没有讲,实际上在欧美这样的BL作品是不太流行的,反倒是在东方社会,如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普遍性地受到欢迎。
像肖战等明星,不仅在中国,在这些区域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当然,他们本土拍摄BL作品题材的演员,也有比较高的知名度,也有各自的“顶流”。

因此,如果说耽美是迎合某些女性的需要,那么也该是从东方社会女性的需要角度来谈,才比较符合实际。
我个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欧美文化下,同性恋已经不是一个禁忌,而东方社会,即便有些地方已经允许同性婚姻,整个社会还是比较保守的。
而这种保守往往和对女权的压制、对性需求表达的压制,是同源的。
而女性群体被压抑的心理需要,以及更广泛群体对整体压抑的不满,最终是通过耽美题材进行文化层面的释放。
另外,有一个细节是BL题材作品不能忽略的。很少会有真正的同性恋演员做此类题材的演员,而且比较“娘”的演员反而是不太受欢迎的。
这种现象的背后揭示了什么?
1、BL题材虽然推动了LGBT的能见度,但是这类题材的重点,其实并不是讲LGBT。
2、“双男主”,更多还是满足了女性群体对不同类型男性的需要,这是耽美类题材的“优势”,因为男性主角人数多。
女性群体把自己代入成“另一个男主”,反倒是其次的。
而这恐怕也是肖战部分女性粉丝不满女性化肖战的一个深层原因。
因为,她们喜欢的还是男性角色的明星,而不是“女性化”后的明星。事实上,肖战本人也不是这样的。
这一点,作为一种情感折射,其实也普遍存在于其他男性明星身上。
另外,同性恋的爱情和异性恋的爱情,真的有那么大的差异吗?
其实,纠结于一部作品是不是耽美题材,本身是一种歧视和偏见。耽美题材的未来方向,是最终不再有这类题材,和其他异性恋作品一样,都是在谈情说爱,在探讨人对情感的基本需要,本来就没必要专门单独拿出来说。作为学者,也应该有这个人文关怀的高度。

因此,作为文化类的研究,却没有进行文化比较,缺乏了至关重要的多元文化视角,得出的结论又怎能说是公允的?
再次,谈所谓追星996。

我认为这纯粹是词汇误用。

举个例子,按文章的标准,那么很多人喜欢打游戏,停不下来,能不能说是游戏996呢?
再举个例子,很多人刷手机短视频,停不下来,能不能说看视频996呢?
实际上,职场996的问题是自己不想996,但是迫于制度性的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而追星也好,游戏、刷手机,无论是否有人刻意引导,但是终究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快感,是享受的。
把追星视为为某个偶像打工,我认为这是完全矮化了追星女孩和男孩。
实际上,在追星的过程中,他们更多是寄托了自己的情感,或者是一种情感的释放,这和打游戏、刷视频有相似性,不是卑微地、像为老板打工一样的劳动。

你打游戏,你会认为你是在为马化腾打工吗?
你看短视频,你会认为是在为张一鸣打工吗?
即便最终的结果是他们的腰包和股票上涨,这和你被他们雇佣也是两码事。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看似提出了很多“理念”,又用不少语言“包装”,似乎是想突出专业,但是都禁不起细究。
3

真正该谈的问题,反而避而不谈。



首先,227事件争议的实质是什么?

落脚点在举报是伪命题。
举报是公民的权利,你可以说不让别人举报吗?谁又有这个立场说“不允许你这么做”这番话?
而且,把举报定性为“恶意举报”,拜托,这个世界存在不恶意的举报吗?都举报了,还不够恶意啊?真的没有恶意,就是选择原谅,提都不提。所有的举报,无论标榜的再正义,都有惩罚对方的黑暗面。
另外,即便“恶意举报”,你认为就会随便成功吗?举报也是需要去核实和调查的,不会听信一面之词。
问题是,举报为何会成功,什么样的举报会成功?
227事件背后,真正的问题是关于ylzy的边界问题。
而这个问题,肖战作为中国的偶像明星,失声才是常态,发声反而不正常了,这就是中国的国情。
不谈,才是包括他在内的全体中国偶像明星的生存之道,逼迫他人为这样敏感的话题发声,是居心不良的。

反问,你们杂志不也失声了吗?
你们自己不也绕开不谈?
其实,这个问题如果不是公众人物来谈,作为一个学术问题也不难谈。
放眼全世界,任何的ylzy都是有边界的。这不是我们在这里说,西方经典的思想类书籍,也都这么说。
比如,网络暴力类言论,就不是言论自由允许的,包括对公众人物的网络暴力。
227事件相关的文学创作,同样涉及ylzy边界的问题,如何在保护创作者自由和保护青少年权益、保护他人名誉权等方面达成平衡,才是值得思考的。
其次,是关于人的独立性的问题。
这些文章有一个通病,就是认为某某人的粉丝就是一群思想和行为完全一致的“僵尸”,别人指哪打哪,丝毫没有自己的个性。
如果这一点真的成立,那才是值得警惕的,而不是数落粉丝的偶像:你怎么不让这些“僵尸”按我(批评者)所设想的来做?
因为这种听任别人指挥的“僵尸”状态本身是可怕的。

当然,我不认为这一点真的成立。
我们现在对于“粉丝”的定义出了问题。
比如,在微博上关注我,也叫“粉丝”。
但是,我怎么会认为自己对这些人有管理权、领导权?有人用“引导”,我认为这也是不存在的。
顶多说“倡导”,也就是我倡议这么做。至于别人怎么做,是别人自己的权利,谁这么自恋,觉得自己有资格引领别人怎么做?
我认为“粉丝”这个词在中国被污名化了,或者说要重新定义一下“粉丝”是何意了。
英文的用法是“follow”,关注者,我认为这个词比较准确。关注,是一个动词,是不带情感色彩的词汇。
事实上,关注一个人,可能是对其有好感,也可以是讨厌一个人,可以对其一部分有好感、对其另一部分无感,甚至可能只是随手一按。
把这些人都认定为是一群毫无主见的“僵尸”,被关注者怎么说就会怎么做,这是在侮辱这群关注者的智商。同时,这种导向和思想本身才是问题:
或许在这些人眼中,这些“粉丝”的问题是粉错人了,没有粉他们或者他们喜欢的人或事。
只要粉他们或他们喜欢的人或事,那么怎么“僵尸”、“疯狂”都无所谓,都是合理的。

娱乐偶像有没有试图剥夺自己粉丝的独立思考能力?
至少我没觉得被点名的那几个明星有,也不认为其他的偶像明星有这种企图。
但是这些人倒是有这种企图心。
最后一点,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互联网并没有促进人类对话,反而在加剧对立。
过去,我们都在自己的圈层里,不太有机会与别人对话,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因此反倒是对别人有一份敬畏心,愿意尊重每个圈层的边界。
去年以来,可以说各互联网的圈层都在“破圈”,大家都在试图让别人听自己的。
别人跟自己不一样,就要打击和排除异己。
这种想象不仅出现在高度粉化的微博,而且在其他的互联网平台也广泛存在。
互联网本意是希望让各行各业的人能够连接起来,现在看来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反而造成了严重的族群对立和撕裂。
而且我认为,随着流量经济成为主轴,这种对立和撕裂会更加突出,因为没有对立和撕裂,哪里来那么高的流量呢?
平台也好,自媒体创作者也罢,大多数有意无意都在推动这种对立和撕裂。

而互联网平台的推荐机制遵循“你喜欢的,我就更多推荐你”,也会进一步导致网民“乌合之众”化。因为你只能看得到顺着你的内容,很少有机会看到整个真实舆论的状态。
这种“回音壁效应”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错觉:这个世界上,你是“大多数”,而别人与你有不同意见,都是“洗白”。
你却没想过,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就是和你的喜好和看法不同,应该予以尊重和倾听。
可惜的是,GQ这篇文章,似乎是想从专业角度谈谈问题,但是碰到上面三个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反而一个都不谈,这种“媒体失声”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END


都看到这里了,请动动手指给本文打个分


一杯咖啡读者调查时间


您还想看到“社会热点分析”、“自我成长”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也欢迎底部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保护您隐私,不会公开出来,请您放心留言。)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人生苦短,别浪费时间和吝啬的男人约会。180篇精品文章合集|带你回顾2020不平凡的一年
吴孟达:即使演一个“反派”,也要让别人同情和爱你
女星与小18岁老公分手:年长女性喜欢年轻男性背后的性心理
致B站部分男性用户:抵制你们的不是女性用户,而是三观正常的人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中国性学会线上认证学分课:荷兰专家教你做好性教育

平价好课|2021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网络学习招募·贝克百年诞辰纪念版

“不要浪费一场危机”|一杯咖啡重启系列·危机干预公益培训报名

不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批判性思维系统训练课报名

2021春夏版:公益价职业生涯发展心理咨询

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常任编辑2名

翻译心灵语言:一杯咖啡英语编译组员招募中(2021版)

一个深入认识自己的机会:专业心理测试“罗夏墨迹”公益申领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0最新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