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去世”冲上热搜,他给人类留下了哪些遗产?
AC专栏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与我们同时代的伟大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美国时间2021年7月28日不幸去世,享年96岁。我本来以为这只是一个心理学界的信息,却没想到今日中文互联网上,“班杜拉去世”登上热搜,最高的时候竟然在榜二的显著位置,可见班杜拉的影响力,以及社会对心理学的重视。
班杜拉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被认为是认知理论之父。1974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曾获得美国最高领导人的表彰。
1925年,班杜拉出生在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达,是典型的小镇少年和青年。班杜拉念小学和中学时,生活条件艰苦,学习主要靠自学,班杜拉后来回忆说:
“当时所学的大多数课本中的内容后来都过时了,唯独期间养成的自我主导性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导着我工作、学习、研究等。”
成名后的班杜拉用“我能做到!”来解释他发明的“自我效能感”时,他回想起他少年时的经历,说这句话正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
96岁高龄去世的班杜拉,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可以惠及众人?
这篇文章就为您详尽道来,藉此缅怀这位伟人。
一、人的一生是命运决定的吗?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命运,认为人是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的,只能随波逐流,亦或者“躺平”。
事实上,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
在班杜拉之前,还有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叫斯金纳,他就是这种观点的信奉者,他称之为“环境决定论”,即一个人的行为完全是环境因素决定的。
然而,班杜拉并不认同,他提出了“三元交换决定论”。
所谓交互决定是指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二者之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如图所示。
首先,人与行为之间双向:
一般来说,人怎么想,就会怎么做,但人也是理性的,理性能力不允许思维朝任意方向发展,而必须与这个世界维持同一。
而如果行为未达目标,则表明人未能把握住规律性,因此需要调整和纠正,所以行为结果也有助于人改善自身思维水平,这就是交互决定的关系。
其次,环境与人之间双向:
在环境与人之间,不仅环境决定人,而且人也决定环境,在社会情境中,这种双向决定关系表现得尤为明显。
社会心理学研究清楚地表明,个体的社会环境往往是其人格特征的产物,如古板而盛气凌人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而幽默热情的人,即使在陌生的环境里,也常为欢声笑语所伴。
社会角色作为个体的社会特征,也以类似的方式决定了个体的社会环境,又通过个体感觉系统反过来影响他对社会、他人和自己的看法,二者互为因果。
再次,行为与环境之间双向:
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中介,是人用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手段。它不仅受人的需要支配,同时也受到环境的现实条件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就要求行为采取相应的方式,否则行为将与现实的环境条件不相关而无效。
例如,面临新冠流行这一危险,人们就要采取接种疫苗、注意防护等行为,是现实的环境条件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但是,环境因素是否对人产生影响,取决于人是否采取某一行为将它激发。例如,火炉并不伤人,只有当某人碰触它之后,它才会伤人。
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人通过自己的行为与环境发生联系,并决定了这种联系的性质和内容,从而决定了他感知、体验到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事实上,心理学的不同分支或流派都是选取环境、人、行为三者之间的某一关系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如存在主义心理学、认知主义等主要关注于人的体验、观念等如何决定人的行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认知社会心理学则考察了个人特征如何引发他人的反应,从而决定其社会环境,以及这一社会环境又如何决定行为主体的行为反应与认知状况的过程。而行为主义心理学,则严格地将自己的研究限于探讨环境如何决定行为的机制方面等塑造。
班杜拉认为,从“三元交互决定论”的观点来看,如果只限于三元交互系统中的某一个交互作用关系,必然不能充分地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特别是当三元交互系统中的三个交互作用关系都在起作用时更是如此。
这就是班杜拉留给人类的第一大遗产,他让人类更全面、客观地看待了自己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相信会让更多迷茫中的人们以行动的力量。
二、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这个世界,特别是新冠疫情以后,已经变得愈来愈嘈杂,愈来愈习惯用拳头办事——如果不能用拳头,也喜欢用网络霸凌。
君不见,这些天奥运冠军和前往河南赈灾的人们,也备受网络霸凌的苦恼吗?
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还会好吗?
这个问题,班杜拉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心理学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非常有影响的实验,阐述儿童是怎样习得攻击行为的,叫“波比实验”或“波波玩偶实验”。研究班杜拉和他的助手多萝西娅·罗斯、希拉·罗斯于 1961 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的。
研究对象是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 36 名男孩和 36 名女孩,他们的年龄在 3 ~ 6岁 之间,平均年龄为 4 岁零 4 个月。
其中,24 名儿童被安排在控制组,他们将不接触任何人,其余的 48 名被试先被分成两组:一组接触一个有攻击性的成年人,另一组接受一个非攻击性的成年人,而另一半接触异性榜样。这样最终得到 8 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
你可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某些儿童原先就比其他人更有攻击性怎么办?
这个问题班杜拉也考虑到了。
他通过事先获得每个被试的攻击性评定等级来克服这种潜在的问题。实验之前,已经对这些儿童的身体攻击、语言攻击和对物体的攻击行为进行过评定。
好了,实验现在正式开始:
首先,实验者把一名儿童带入一间活动室。
在路上,实验者假装意外地遇到一个成人,并邀请他过来“参加一个游戏”。儿童坐在房间的一角,面前的桌子上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有土豆印章,和一些贴纸,这些贴纸颜色非常鲜艳,还印有动物和花卉,儿童可以把它们贴在一块贴板上。
随后,成人被带到房间另一角落的一张桌子前,桌子上有一套儿童拼图玩具,一根木槌和一个 1.5 米高的充气波比娃娃。实验者解释说这些玩具是给成人玩的,然后便离开房间。
无论在攻击情境还是在非攻击情境中,成人一开始都先装配拼图玩具。1分钟后,攻击性成年人便开始用暴力击打波比娃娃:
他把波比娃娃放在地上,然后坐在它身上,并且反复击打它的鼻子。随后榜样把波比娃娃竖起来,捡起木槌击打它的头部,然后猛地把它抛向空中,并在房间里踢来踢去。这一攻击行为按以上顺序重复 3 次,中间伴有攻击性语言。
这样的情况持续将近 10 分钟,然后实验者回到房间里,向成人告别后,把孩子带到另一间活动室。
在无攻击行为的情境中,成人只是认真的玩 10 分钟拼图玩具。
10 分钟的游戏以后,所有被试都被带到另一个房间,那里有非常吸引人的玩具,如救火车模型﹑喷气式飞机﹑包括多套衣服和玩具车在内的一套娃娃,等等。
为了测试被试的攻击性反应,使儿童变得愤怒或有挫折感会令这些行为更可能发生。为了实现这种目的,他们先让被试玩这些有吸引力的玩具,不久以后告诉他这些玩具是为其他儿童准备的。并告诉被试,他可以到另一间房间里去玩别的玩具。
在最后的实验房间内,有各种攻击性和非攻击性的玩具。攻击性玩具包括波比娃娃﹑一个木槌﹑两支掷镖枪和一个上面有人脸的绳球。非攻击性玩具包括一套茶具﹑各种蜡笔和纸﹑一个球﹑两个娃娃﹑小汽车和小卡车,以及塑料动物。
允许每个被试在这个房间里玩 20 分钟,在这期间,评定者在单向玻璃后依据多条指标对每个被试行为的攻击性进行评定。
结果发现:
若被试看到成人的攻击行为,他们也就倾向于模仿这种行为,男性被试每人平均有 38.2 次,女性被试平均有 12.7 次模仿了身体攻击行为。此外,男性被试平均 17 次﹑女性被试平均 15.7 次模仿了榜样的言语攻击行为。
而这些特定的身体和言语攻击行为,在无攻击行为榜样组和控制控制组几乎没有发现。
这个实现告诉我们什么?
1、我们攻击他人的行为,可能是学习的结果,而且不需要之前攻击的对象继续在场,这种攻击也会延续。
现在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甚至是相互攻击,就可以看做一个大型的“波比实验”,多少社会的撕裂,实质上都是一些自媒体在“挑事”呢?
准确的说,是他们在示范如何攻击,然后其他很多人学习跟进,即便他们不再示范,这样的攻击也不会停止了。
2、要降低攻击行为,需要给社会提供大量非攻击行为的示范。
一个人能够学习攻击,也能学习如何非暴力,这就需要提供大量的示范,当然也包括遭遇暴力后如何非暴力对待的示范。
3、我们更容易认同同性别的做法,因此同性别的成人榜样怎么做很重要,你带头搞对立、分裂,那么其他人也会这样,你带头促进社会和谐,那么其他人也会跟从。
因此,对于那些具有带头作用的大V,特别是同性别大V,必须严格管理,不能任由他们我行我素。
4、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模仿攻击行为,因此必须更加严格地限制男性接触暴力环境,更不能把这当做“阳刚之气”来看待。
三、如何实现目标,过上想要的幸福生活?
幸福学是当代显学,无论是努力奋斗到城里“拱白菜”,还是努力蹭明星热度做“网红”,其背后都是强烈渴望幸福驱力所致。
而当下最火的莫过于奥运赛场的体育明星了,在不少人看来,那些能拿奖牌的明星,可以获得丰厚奖金和荣誉,这就能过上幸福生活了,而这也成为他们奋斗的动力——这背后的逻辑,和许多中国人每天生活的动力其实别无二致。
然而,果真如此吗?你执着于那个目标,你就会成功,幸福?
亦或者,其实你也面临非常大的害怕失败的恐惧?甚至你很难面对失败?
结果好像也是如此: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渴望成功,但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惧怕失败,甚至连一个非常细微的失败都无法接受。
很多人参加体育运动,是为了享受比赛,对我们来说,包括对很多运动员来说,是煎熬,而且会承受非常大的精神负担。
这个难题如何破解?
班杜拉对此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是,
提升你的自我效能感。
他有一句名言:
人必须要拥有一种自我效能感,才能应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阻碍和不公,走向成功。
那么,什么是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动机。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在分析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区分何谓效能预期和结果预期。
结果预期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某项行为会产生某种结果的预估,而效能预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获得成功所具的信心。这两种预期之所以必须加以区分,是因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项行为必然会产生某种结果,但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表现这项行为。
例如一个跳高运动员,在一次跳跃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否跳出2.38米成绩的判断是效能预期,而他对这一成绩能否为他赢得奖牌、社会荣誉、自我满足等的预期是结果预期。
班杜拉发现,个体知道某种行为会导致何种结果,但也不一定去从事这种行为或开展某项活动,而是首先要推测一下自己行不行、有没有实施这一行为的能力与信心。这种推测和估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效能的表现。所以,人的行为既受结果期望的影响,更受自我效能期望的左右。
那么,自我效能到底对一个人有哪些影响?
1、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倾向于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恰恰相反。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越强,预测到的成功可能性越大,他就越会努力尝试去从事这些方面的活动,新行为持续的时间也越长,反之,就会逃避那些自己认为不能胜任的活动,行为的坚持性也就越差。
2、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人,多富有自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因此,会竭力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的目标,相反,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则会因为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甚至对能够行使的行为和完成的任务也不敢问津。
3、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总是担心自己会失败,把思想纠缠在个人缺陷和潜在困难上,导致紧张、自卑、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甚至产生无助和无所适从感,从而导致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低下。而有强烈自我效能感的人却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上,他们知难而上、执著追求,在困难面前常常使得自己的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得以超常发挥,表现出优质的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
4、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天资不够。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可以通过以下四条途径来培养自我效能感:
1、增加成功的体验
自我效能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多次亲身经历某一同类工作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为依据的。它是获得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途径,并且也是对个体已形成的自我效能感进行验证的基本途径。
多次的失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成功的体验则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2、增加替代性经验
通过观察能力水平相当者的活动,获得的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间接评估。它是一种间接经验。它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就水平。
3、语言说服
通过他人的指导、建议、解释及鼓励等来改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当个体总能获得外界的关心和支持时,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人们对自身能力的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人评价的影响,尤其当评价来自于有威信或对个体来说比较重要的人。班杜拉认为,对个体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但是如果说服者的言语劝导与个体的实际能力不相一致时,一开始可能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但经过验证后,反而会加剧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4、培养和调节情绪和生理状态
对生理反应的知觉会影响人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认知。高度的生理唤起水平比平静的反应使人更不镇定、更不自信,如紧张、焦虑的情绪使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降低自我效能感。因此,请努力培养平和、中等强度的情绪,这样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容易把“自我效能”与自尊搞混,在班杜拉看来,两者并不相同,他在82岁高龄的时候评述道:
人们很容易有强烈的自尊心──只要降低目标就好了。但是,有些人具备很高的“自我效能”──努力驱动自我,但是自尊心却不强,这是因为他们的表现总是达不到他们高高在上的标准。
尽管如此,这样的人由于他们相信坚持不懈的努力将促使他们取得成功,他们通常都能真的获得成功。
实际上,如果成功来得太容易,一些人就永远也不会掌握从批评中学习的能力。
人们必须学习如何应对失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而不是任由失败带来受挫感。
班杜拉常常在他的电子邮件中附有这样的签名:
“愿效能的力量与你相随!”
现在他把这股力量留在人间,与我们长相伴了。
您还想看到“社会热点事件解析”、“自我成长”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也欢迎底部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保护您隐私,不会公开出来,请您放心留言。)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从生父伙同女友扔幼童案细节中,我总结了四个血的教训疫情给河南水灾的心理援助启示:他们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需要帮助
CBT给你我带来什么?|创始人贝克博士今天百岁生日,依然在工作如何与对你有敌意或表达愤怒的人相处?
重新审视受虐型人格:如何理解和帮助为了别人放弃自我的人总是用安抚缓解焦虑,却让情况变得更糟?|如何打破过度安抚怪圈
错失恐惧:流量时代的集体心理病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平民价·上好课|咨询师家庭和伴侣治疗系统学习招募(线上)
7月活动报名: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普及课(线上)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灵聚会:爱需要学习之解读两性沟通风格差异
早鸟倒计时!2021心理动力学系统学习平价好课招募(线下)2021朋辈咨询线上学习:大众自助助人的心理课
2021朋辈咨询线下学习(上海):大众自助助人的心理课公益线上| 后补习时代的家长成长营:如何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