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发生的不幸,让我想到6年前上海浦北路上的悲剧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4-11-29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3-2024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3-2024版)
发出专业靠谱的心理声音:2024一杯咖啡编辑部招募


心理信息共享专

社会热点事件心理分析

AC专栏

近期,在深圳发生的10岁男孩当街遭人刺伤且医治无效不幸去世的事件,牵动了许多人的心脏,也因男孩的国籍问题,引发了互联网上不少“口水战”。

我认为,很多讨论其实是“失焦”的,过于拘泥于一些细节和身份问题,而忽略了事件的本质属性以及更需要关注的“共性”问题。

作为和深圳同样的特大型城市,我身处的上海,对深圳这样的不幸并不陌生,也更能感同身受。

6年前的2018年,上海就曾发生过一桩类似并且也轰动一时的事件。因为时间因素,或许许多人已经淡忘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在此之际,我想将深圳和上海发生的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和大家做一番分析,希望我们能站在更长的历史维度之上,以更负责任的态度面对那些逝去的生命,也面对我们自己的生命。




先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拉到2018年的上海。

在上海徐汇区浦北路上,某上海知名小学的门前,有一个男子突然冲向小学生群体,旋即挥起他的“屠刀”。不幸的是,事件中有两名小学生不幸离世。

他为何要这样做?是因为和小学生,或者小学生的父母有仇吗?

经过调查发现,并不是,他就是想“报复社会”。

当然,他选择这个小学是经过“调查”的,这是上海知名小学,能进这样学校读书,并非“凡人”,他是有意向他认为的“有钱人”、“有权人”寻求“报复”的。

但是,事件发生的日期、选择对象,均为随机的,我们一般称这样的凶杀事件为“无差别杀人”。


现在,让我们把镜头拉回2024年的深圳。

同样是一名男子,在小学门前,向正要上学的学生挥起他的“屠刀”。他也不是因为和小孩本人认识、有什么恩怨,也不是和小孩父母认识、有什么恩怨。

当然,有人猜测他有什么“狂热”思想,但是无论是否如此,他的行为以及选择对象的随机性也是高度吻合“无差别杀人”的。

而这才是本案的实质所在。

这是另一桩“无差别杀人”事件。


认清“无差别杀人”,才能让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这样事件的严重性:

切莫简单地因为遇害者的身份等原因,便感到自己能“排除在外”,甚至觉得有了“幸灾乐祸”的理由,这是非常愚昧和愚蠢的。

首先,“无差别杀人”之下,谁都可能是受害者。他们举起的这把“刀”今天可以朝向这个小学生,明天就可以朝向另一个人,而你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落到你的头上。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都不能支持“无差别杀人”,并且为这样的行为“叫好”。

其次,更需要看到,“无差别杀人”是典型的反社会行为,是不应见容于一个文明社会的,不是因为“无差别杀人”今天是伤害一个小孩便觉得格外惋惜,是伤害一个外国小孩所以觉得“尤其重要”,而是生命都是平等重要的,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无论是本国还是外国,都不能被这样夺取生命和健康。

而“无差别杀人”恰恰就是在剥夺任何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努力、正常活着的基本权利,对这种反人类的行径,没有任何为其辩护的空间。

必须承认,“无差别杀人”在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也是社会治理、社会心理问题的一大顽疾,但是,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情况的存在,而非用各种身份差异模糊掉这个最本质的焦点,进而造成社会本身的不团结,不能一致对外谴责“无差别杀人”。


这只会让“无差别杀人”者看笑话,因为他们真的不在乎死的到底是谁,你们越痛苦、越撕裂,他们越高兴。

希望大家都能回归到这个最大“公约数”,一起为避免更多的“无差别杀人”做更有意义的讨论。


“无差别杀人”是随机的,但是凶手往往具有一定的共性,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的地方。

由于深圳案件还未披露凶手具体情况,因此我用上海浦北路事件犯案者黄一川为例,来说明此类犯案的当事人在心理层面上一般具有怎样的共同点。

一般认为,此类犯案者,往往是“三失”群体,即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稳定关系,没有人生盼头。

也因为这种因素,他们往往无所顾忌,甚至在犯案现场,也不太会主动逃离试图逃脱罪责,反而有待在原地的倾向。


在浦北路事件中,犯案者黄一川就是典型的“三失”:

他一直都没有稳定工作,毕业后先后换了20多家工作单位,但是都做不长,最长不过三个月,有的甚至做了一周。

而他解释自己频繁换工作的原因是,每一份工作的同事都欺负他。

他也一直没有稳定的人际关系,父母从小离异,父亲只负担基本抚养费,他自工作后,也基本租住在外,当然个人情感关系就更不提了。

至于没有人生盼头,据黄一川自述,他在犯事之前,就不太想活了。

在犯案现场,他扔掉手中的菜刀,就倚靠在围墙边站着,并且掏出烟点燃。而深圳那位,也是在当场被抓了“现行”。

我们常说,人要尊重生命。而他们,不仅剥夺他人的生命,实际上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也不太在乎。


当然,有人会问,这个社会没有稳定工作、稳定人际关系、对生活也不太乐观的人有不少,可能自己也是其中,怎么没有这种要“报复社会”的念头呢?

因为“无差别杀人”者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普遍有一定程度的精神障碍。

这里的精神障碍主要不是大众理解的精神病,即对自己的行为毫无认知的无行为能力人。当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但更多的情况是,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他们这种做的理由,往往是比较偏激、扭曲、荒唐的,所以导致他们的行为比较“出格”。

用更加专业的表述是,这类人往往有各种比较严重的“人格障碍”。

比如黄一川解释自己行凶的理由:

因为觉得自己无辜,自己在工作和社会上吃了亏,别人都欺负自己,所以要补偿。

我们可能会觉得奇怪,如果你觉得别人欺负你,怎么不去找欺负你的人算账?(当然,这不是说此种报复就是正确和应该的做法。)

黄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小孩弱小,无力反抗,谁出来就算谁倒霉,自己就想玉石俱焚。

你说他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吧,他是知道的,而且有比较清晰的行为逻辑,但是你说他这么做算是头脑很清楚吧,又很难认同他的逻辑推演。

当然,在他的头脑中,是有一套自己自洽的逻辑的,而且他们非常坚持自己的这套逻辑不动摇,这种固执乃至偏执,在一定程度上最终导致了他们把自己的人生推向绝境,也留下伤害他人和社会的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无差别杀人”似乎有增多趋势。而人流量较多的大城市,由于人口密集,陌生化程度高,更利于实施“无差别杀人”,由此造成的影响也会更大。

今年来,上海地铁合川路事件,苏州事件,以及这次是深圳事件,都是此类犯案的重大教训,亟待引起各方关注。

我提供几点建议,供大家应对“无差别杀人”以资参考:

1、停止任何为其行为合理化的辩解。

这些辩解,无论是出于什么动机,都是不合适的,因为“无差别杀人”者的归因方式就是,“我的一切灾难和不幸,都是你们造成的,所以我要对付你们”,给他们找合理化的理由,不仅有为其开脱之虞,更重要的是变相鼓励了他们,给他们壮了胆。当然,更不能给其行为加以“荣誉”的褒奖,这更是在变本加厉第煽动。对此类“美化”行为,要坚决抵制。

须知,没有人会自行去做一件自认为的“错事”,他们总会为自己找到各种理由,这些理由往往也会显得“冠冕堂皇”。

我们更不要把这些理由主动递给他们。

这根本不是共情,而是在助纣为虐。

值得警惕的是,反社会人格不见得会采取直接行为,也会采用“借刀杀人”,即鼓动他人做事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内心肮脏的想法。比起直面浦北路和深圳事件的凶手,这种躲在幕后的人物更可怕。

网络时代,尤其需要注意,有些人会通过网络舆论的方式煽动“三失”群体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有关部门确实需要借此机会,对一些账号加以甄别,对于鼓动他人暴力的,应予以坚决压制,不能给其“制作”凶手的机会。

2、要挖掘犯案者深层个人问题。

通过对浦北路黄一川这个个案展开心理学分析,我们对其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已经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我也期待对其他犯案者的个人生活能有更多的披露,这只会对社会情绪更趋理性有利。

欣喜地看到,在本文撰写过程中,有关方面已经陆续披露深圳犯案者的一部分个人信息。

诸如无固定工作,曾经有多次犯案,甚至有“虚构事实”这样的个人背景,这与我们之前对“无差别杀人”犯案者的基本人格画像是比较一致的。

比如“虚构”这点,也是这类人人格障碍的典型表现,他们就是会陷入自己的“幻想”之中,而且会把这些当做“事实”看待。

相信,越多地探究并披露相关信息,会推动人们从更根源的角度去审视问题,也让可能离开此类人距离不远的人群心生警惕,防止自己也跌落其中,这本身也是预防措施之一。


3、要对为此类事件“叫好”的群体做筛查,逐级进行预警。

每每此类事件,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雷人”的“反社会”言论,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人是头脑简单,是被“仇恨”洗脑。

更需要看到的是,他们可能就是潜在的“无差别杀人”凶犯,或者正处于边缘。

对其言论进行批驳是必要的,不能让他们认为自己的言论有市场,但是更需要做的是了解发出这些言论背后的人。

现在大数据和AI技术已经比较发达,希望可以更多运用在危险人格画像、逐级预警等方面,如果极端言论比较多,可视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做好针对性干预,以防止他们从线上走到线下。

须知,语言往往是行动的先导,而且语言具有一定的催眠作用,一个人经常对自己这么说,他往往也变成自己语言塑造的样子。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阻断”来更好地帮助他们。


4、不要向“丛林法则”妥协,我们更需要一个能“灌注希望”的世界。

“无差别杀人”者,往往是社会“丛林法则”的受害者。他们往往在社会上被人欺凌,亦或者他们认为自己的遭遇是被欺凌的结果。

当然,他们自己也是“丛林法则”高度认同者,信奉这个社会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待遇,是因为自己弱小。

也是因为秉持这样的信念,所以他们“挥刀”的对象,往往是比他们更加弱小的群体,至少他们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的”。

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样的“无差别杀人”又怎会中止?

因此,越是这种情绪焦灼的时刻,我们越是要稳住阵脚,越是不能“以暴易暴”。

欣喜地看到,本次深圳事件后,许多深圳市民自发前往事发地,献上鲜花,致以哀悼,留言感人。

这让我联想到,在2018年上海浦北路事件后,也有许多上海市民自发地做了类似的事情。

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并不是让仇恨蒙蔽双眼,而是能够相互舔舐伤口,并团结起来,向暴力说不,用博爱和温暖共同迈向希望和未来。

彼时彼刻,正是此时此刻。

而这一面,才是此刻我们需要,也是更值得大书特书的。


End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听过许多人的故事,也有了自己的故事。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4500小时,人际整合取向,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历史人文、社会心理学、哲学思想史。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你正在扮演哪个角色?|什么是“戏剧三角”
真男人不会抑郁?什么是“男性化抑郁症”:并不只出现在男性身上
看不到希望了吗?3种困境心态测试及有助心态调整的4句话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即将开始!线上心理研修:5位来访者的心理治愈历程《早安怪物》

如何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自杀干预实用技术》线上系列研读报名

在受限的情况下,如何往里走安顿自己|9月线上心理研修报名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4年度目标版)
我想找个人聊聊: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理咨询(2024)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杯咖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