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绘本里的写作密码 |《一园青菜成了精》之综合报告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邵华的读写世界 Author 邵华


在必读图画书里,《一园青菜成了精》对应的图书角是二年级,可能和这本绘本的童谣体语言(朗朗上口)、蔬菜生长认知以及清新有趣的画风有关,但,我是教六年级的。

上述特点的吸引力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可能没有那么大。经历了3-4年文字书浸泡的学生,看到绘本很容易一口气翻看,觉得浅显易懂,没有重读的动力。思虑良久,打算从写作角度和高年级学生一起交流。


一、首尾呼应

你发现了吗?这么短小的绘本里有2个画面重复,你想过绘者为什么会这么设计吗?这种表达方式和我们写作的什么很像?

1、书名页和最后的环衬---老爷爷和毛驴

2、开头页和结尾页

画面的重复,学生翻书就可以发现,这和经常讲的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类似。

这两处重复的作用是什么呢?

书名页,老爷爷带着毛驴出门,是故事的起因,而结尾他们返回,神情却大相径庭,就是为了表现菜园大变样(成熟)给人的震惊。

开头页和结尾页,文案一样,前后场景类似,但是战斗过后,却分明有些不一样了——蔬菜悄然成熟了。

重复意味着重要,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可以强化读者对故事的感知,也能从首尾的细微不同,感知故事的变化。

二、一波三折

绘本故事也是故事,“文似看山不喜平”,虽然绘本很短,但是其中隐藏的波折可不少,你发现了吗?

双方激战时,青菜队的“小葱端起银枪杆,一个劲儿向前冲。”这气势,这武力值爆棚的模样,读者肯定以为它会打得对手落花流水,谁知强中自有强中手,“茄子一挺大肚皮”,只是这么四两拨千斤的挺了下肚皮,“小葱撞了个倒栽葱”,真是哭笑不得。


韭菜一看,不甘心了“韭菜使出两刃锋,呼啦呼拉上了阵”,这回人多势众,肯定可以转变局势吧?可是,韭菜多瘦弱啊,就算是一群(把),也只能“黄瓜甩起扫堂腿,踢得韭菜往回奔”。

就在莲藕队节节胜利的关键时刻,歪嘴葫芦上场了,三声炮,就打得莲藕队惨不忍睹。于是,战局扭转,青菜队胜利——一园青菜绿葱葱。

一波三折是抓住读者眼球(心)的最佳绝招,一旦你的思路被读者看穿了,读者就没有继续阅读的欲望。

三、语言的密码

1、通俗的用字

童谣是儿童传唱的,通俗性是其突出的特点。

称谓语“大王、娘娘、藕霸、辣霸、土豆王子队、铁蛋蛋、滚滚军、豆腐军、令、胡”等,一下子就会把小读者带入游戏的场景,相信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有这样充大王的过家家经历。

阅读时,孩子经常被大人要求积累好词好句,孰不知语言的俗更是值得学习的。有些大作家的文字就充满俗气,但读起来过瘾。

俗的语言是生活的语言,俗的语言往往更具张力,俗的语言是儿童的语言。儿童写儿童的语言天经地义,却被驯化,不再是本能了。

2、语言里的双关

为什么被打败的不是其他蔬菜,而是“大蒜、黄瓜、辣椒、茄子、豆腐、凉粉和藕”呢?(此观点来自书友打卡内容,有点惊喜,打开了思路,摘录之)

这和汉语的双关有关,也与蔬菜生长变化的自然规律有关:

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你皮开肉绽
打得黄瓜上下青—打得你鼻青脸肿
打得辣椒满身红—打得你鲜血直流
打得茄子一身紫—打得你青一块,紫一块
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你屁滚尿流
打得凉粉战兢兢—打得你浑身发抖
一头钻进烂泥里—打得你无地自容

文字的奥妙需要被书写,才能被解读。也许,一开始有些读者不一定能体会到,但是请相信总有读者能读懂你。

当然,六年级的孩子在这方面的功力肯定不足,但即使不能达到这个水平,在今后的阅读中,多个心眼,多点思考,也许就能发现文字的奥秘,这种满足才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至于写作上的双关,我们了解了,也可以慢慢尝试之。

四、细细的细节

“写好细节”的前提是能观察细节并表述出来。这本绘本里的细节可不少:

1、明明是一园青菜成了精,怎么突然来了个“隔壁莲藕急了眼”?

倒回去看,原来在第一页的篱笆旁,盛开着一朵荷花,而这荷花底下可不就孕育着莲藕吗?


2、故事明明是讲的一园青菜,为什么在很多画面一直有很多小昆虫(蜻蜓、蜗牛、蚂蚱等)出现呢?

这些吃瓜群众本身就是菜园的成员,但更重要的是因为老爷爷外出了,所以它们就变成了故事的见证者,从侧面衬托了故事情节的走向,表现了战斗的激烈。

(熊亮版的因为有“我”进入故事,根本就没有出现小昆虫)

战斗之前,它们自由自在,战斗时,它们紧张兮兮,战斗结束后,它们回归了平静悠闲的生活。

3、明明是菜园,豆腐和凉皮(加工产品)为什么会出现在对战里呢?

原来啊,豆腐是豆芽长大做的,凉粉是土豆粉做的。


它们在交战时初始看到青菜队有战败的趋势,就选择了投敌,然后变了个装,继续混迹战场。

自作聪明,谁知最后还是被败。“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豆腐被做出来时,确实是流黄水的;凉皮成型后颤巍巍的,也仿佛战战兢兢发抖的样子。

绘本简短却不简单,看懂细节,才能真正读懂故事。

里面细细的细节,和孩子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寻找和发现细节的过程就是孩子观察力的锻炼过程。

在写作中,如果有作者设置细节的巧思,何愁故事不好玩呢?
 
五、留白的艺术

留白原是绘画技巧,为读者提供想象空间,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但是文艺相同,很多好文之所以打动人就是因为也选择了留白。

1、画面留白

和熊亮版相比,周翔版的青菜没有眼睛鼻子,没有脸部神态,但反而产生更多阅读的空间。


蔬菜的特点是通过动作表现的,动作需要读者自己观察和阅读,并没有过分用文字表达。

画面里没有添加表情的蔬菜,让人更容易关注其动作,产生联想,聚焦注意力。


想起来以前觉得走秀模特的面部妆容太过简单,根本就不好看嘛!后来才知道她们的妆容必须简单,这样才能聚焦观众的视觉到衣服上。图画也如此。

2、语言留白 

画面也是这样。书中很多画面意蕴丰富,但是作者却没有用文字解释,而是留待读者自己发现和阅读。

在解读大王和娘娘出行仪仗页时,虽然一开始确实不懂,但是越读越有味道的惊喜感和成就感是文字直接解释所无法比拟的。

故事的封底是被惊吓的一池鱼儿,会发生什么故事呢?那一页每一一个文字,可以说结尾也是留白的,喜欢想象的读者自可天马行空。


儿童语言表达的特点之一就是什么话都要说得清清楚楚,生怕老师看不懂。有些学生在写写事作文时,特别喜欢把所谓的道理写出来。

其实,有些话不用说得那么清楚,给读者想象和思考的空间,给文字被多重解读的机会。

六、现实VS想象

儿童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喜欢写想象类作文,但是一切想象都要源于真实的逻辑。

故事在现实和想象之间来回穿梭,蔬菜的生长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生长的原因却别赋予了“交战”这个好玩的原因。再比如:故事里的“大蒜裂了瓣、黄瓜上下青、辣椒满身红、茄子一身紫……”本来是自然现象,但在这里却是惨败的结果。

那这些描写可不可以换一下词搭配呢?

显然是不可以的,虽然这些词语都表示被打得惨,但搭配却不能换。因为辣椒就是红的,大蒜快要成熟时会裂瓣……

文字抓住了每一种蔬菜的颜色和特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但却非常合理。

故事里的中国元素也是千百年流传的,但是绘者在画面中为蔬菜加入了这些元素,又何尝不是现实和想象的穿梭者呢?
 
七、创意写作(2选1)

读写结合,在输入之后,创设输出的情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故事续写

封底的小动物从池塘飞起,一场好戏即将上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创作属于你脑海里的“一出好戏”。每句字数最好相同,尽可能押韵。

2、故事创写

当你不注意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在悄悄地变化着。作一次想象家,当你不在学校的时候,校园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呢?当老师出差的时候,班级的同学会不会集体成精呢?当你睡着的时候,家里的冰箱、零食、水果,书包的书本、文具,房间的玩具、摆件……又会有怎样奇妙的画面呢?请抓住你选择的元素本身的外形和特点来创作你的专属故事吧!
 
八、推荐阅读

阅读熊亮版的《一园青菜成了精》,对比观察异同,发现它们的专属密码。


 - END -

编辑 | 灯芯草  审核 | 一墨
内容来源 | 邵华的读写世界

往期推荐

老师、同学们看过来!本公众号长期征稿!

 一组神兽成了精

● 我是“暴君”

 
点个在看,做个同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