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专题 | 凯文·斯韦茨 詹姆斯·辛普森 | 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社会导向下的城市设计原则与实践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0年第9期 P89-101
凯文·斯韦茨,詹姆斯·辛普森,殷雨婷,邵钰涵.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社会导向下的城市设计原则与实践[J].风景园林,2020,27(9):89-101.
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社会导向下的城市设计原则与实践
著:
(英)凯文·斯韦茨
男 / 博士 / 谢菲尔德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高级讲师 / 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空间城市主义研究中心(SsUU)联合创始人 / 研究方向为体验式景观和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主要涉及在城市开放空间场所营造中对一种基于人境关系的综合途径的探索和应用
(英)詹姆斯·辛普森
男 / 博士 / 谢菲尔德风景园林学院讲师 / 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空间城市主义研究中心(SsUU)联合创始人 / 研究方向为体验学角度下的城市街道设计,尤其聚焦于街道室内外交互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译:殷雨婷
女 / 谢菲尔德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 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空间城市主义研究中心(SsUU)成员
校:邵钰涵
女 / 博士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 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成员 / 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空间城市主义研究中心(SsUU)成员 / 本刊特约编辑
摘要:介绍一种社会导向的城市设计框架——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实际应用原则和方法。聚焦于社会、空间和物质维度在城市领域的整合,为思考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式。从这一点来看,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与越来越多的、倡导能够有效回应城市环境的学科理论产生了共鸣,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基于城市领域体验维度的形成性研究,鼓励在城市环境变化过程中的包容性、参与式实践,并强调人境的互动对实现城市环境社会效益的重要性。概述了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发展研究的几项核心内容,包括体验式景观(experiential landscape)、体验学过程(experiemic process)、MYTO(我的、你的、我们的、他们的)以及此项研究在人境研究国际协会(IAPS)的“新时代的老城市:城市设计的综合空间社会性方法”(New-Aging Cities: An Integrated Socio-Spatial Approach to Urban Design)研讨会中发表的成果,并进一步说明了这些成果是如何影响人境一体化概念的发展。这一背景促使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逐渐发展,并在实践中应用在城市街景的社会维度——过渡性边缘和微环境。最后,基于社会空间城市主义研究中心(SsUU)的构建,提出了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社会导向性城市设计;体验性景观;人与环境的整体关系;体验学;过渡性边缘;微环境
0 引言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在为不认识的人和地方设计,却又很少给予他们知情的权力。”
城市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组织形式是否能够反映其社会组织形式,对于场所的理解并不能脱离形成这一场所的社会活动。专业文化对城市场所营造产生的影响,使得场所与其真正的使用者之间形成隔阂。由本文作者提出的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重新思考了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旨在关注人们对日常城市场所的社会性理解,在人居环境营造中引入更具体的人本维度,挑战城市体验空间和社会二元对立这一主流观点。其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着重关注人与物质领域的交互,以及探索专业实践和社区共识如何能够以一种互相依存且切实可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这一理念所倡导、鼓励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参与过程,将有助于实现具有社会包容性的城市环境。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构建基于早期体验式景观对人境关系的整体理解,后续则发展出参与式实践(体验式景观的核心),强调包容性语言及方法在实践中的有效性。笔者将首先概述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缘起及核心原则,聚焦于3个相互关联的理论结构——体验学、过渡性边缘和微环境,着重于阐述其开发与应用实践,从而扩大空间社会性原则在城市实践中应用的影响。
1 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缘起和原则
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聚焦于人与物质领域的交互,这一基本思想构建于体验式景观早期工作的基础上——雅各布斯所说的“真正的秩序”,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功能及其空间和物质环境内涵上的紧密联系。体验式景观认为环境设计实践过程中,若缺少对体验这一维度的考虑,空间就只是一个抽象的容器,既不完整也无法令使用者满意。
人境一体化的哲学立场在体验式景观的实践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图1),而体验学过程的发展在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演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强调领域概念对构建更具包容性和社会性的参与式设计方法的重要意义。该过程使用“我的”“你的”“他们的”和“我们的”(MYTO)的表述方式,而非诸如“场所”之类的领域术语,更真实地体现人们领域体验的基本表达要素,将社会和空间维度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更广泛的社会阶层能够表达其环境体验,并参与改造过程。基于早期研究,MYTO框架通过参与式工作坊,将不同利益相关者聚集在一起,发现小尺度环境中的细节在理解学习障碍群体日常体验中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学习障碍群体的个人属性、社会互动以及其所处场所共同构建了他们对领域体验的理解,个人、群体的利益被置于集体共识的表达语境中。该过程还给予使用者积极地参与改造过程的机会,将“外行”和“专家”这两类参与者置于更加平等的位置。其中,与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发展最相关的部分包括:1)参与过程及其对个体自尊和社区凝聚力提升的重要性;2)小尺度环境细节的积累往往可以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
1 英国谢菲尔德的 Sharrow Vale 路:是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研究的典型案例和发展语境,是一个与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精神相一致的社会、空间和物质影响的动态整合产生共鸣的场所。它以各式各样的独立商店、餐馆、酒吧和本地服务为特色,设有固定的街市,被认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住宅和商业环境,通过以本地为中心和小规模的决策形式,展现出强烈的社会活力
体验学最初主要涉及中小尺度的人境相互作用,而后逐渐向更大尺度的城市语境发展。超大城市的发展通常由高度专业化和官僚化控制的政府或商业机构的规划和设计主导,而体验学强调的参与性、地方性和自下而上的改变过程对社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现社会可持续的关键可能在于寻找自上而下的专业人员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性控制水平之间的平衡。我们假设城市栖息地价值的实现需要将城市形式与社会转型、成长和适应的动态过程重新联系起来,试图探索在城市领域的变化过程中寻求这种平衡的必要性,并强调本土性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转变和适应。
在边缘场所发生的人境互动逐渐演变为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核心之一:过渡性边缘。这是社会空间性术语中所定义的城市秩序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其内在属性包含过渡性和变化性。过渡性边缘定义了新的城市形态,希望以一种更综合的方式将城市秩序中的空间和社会学维度结合在一起,鼓励形成领域体验,这对社会可持续性尤为重要,其核心是将空间形态和参与过程在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下的一个相互支撑的框架中整合在一起。
2 过渡性边缘与微环境:从理论到实践
“场所是空间性和社会性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结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显然需要一种跨越社交/空间界限的方法。”过渡性边缘和微环境作为空间社会性概念,致力于探索社会/形态整合的原则的实践方法,并尝试将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精神映射于城市街景及其构成领域中。笔者认为,通过城市设计实现城市环境社会活力的关键在于对街道及其内外环境交叉界面的理解。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升华了这一理解,将街道边缘视作是社会、空间和物质维度的整合。
2.1 过渡性边缘
过渡性边缘这一概念的发展源于哈伯拉肯对普通建成环境结构的思考,其研究的关注点从物质和空间属性转移到对环境内部的控制关系上(图2)。这种关系在人类居住和物质形态相互作用的边缘地带尤其活跃。“简而言之,我们感兴趣的是在物质形态和领域控制权之间的重叠关系。”
2 过渡性边缘结构中将哈伯拉肯对形式、场所和理解的控制水平分别理解为“范围、横向过渡性和本土性”,并强调了实现这 3 个核心结构的最佳空间社会性条件:“范围”的一致性和适应性;“横向过渡性”的空间孔隙度;“本土性”的本土化表达(微环境)
哈伯拉肯将这种环境内部的、相互交织的控制关系概括为形式、场所和理解:形式是结构稳定的基础设施,场所是使用者占据空间的过程;理解则围绕自下而上的谈判和行动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人们个性的表达形成了领域性,同时对场所内普遍接受的规范做出了回应。城市社会的可持续性需要通过城市结构实现形式、场所和理解的平衡,从而优化领域性的表达。在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和过渡性边缘发展的背景下,这种控制的平衡可以转化为过渡性边缘中几个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结构属性:范围、横向过渡性和本土性。“形式”与过渡性边缘的物质结构紧密相关,物质结构定义了形式的整体结构,即“范围”。在以领域化或场所营造过程为主导的空间组织中,以及在形式“范围”内强调“横向过渡性”,去创造一定的空间深度而不是突兀的边界时,过渡性边缘的“范围”和“横向过渡性”又进一步确定了其“本土性”,这所表达的内在社会过程与哈伯拉肯所说的“理解”相呼应。
在社会恢复性主义的理念下,我们开发了一个实用框架,证明过渡性边缘可用于识别和评价城市街道边缘的最佳社会性,并进一步拓展了哈伯拉肯所述的控制关系模型的内涵,并对过渡性边缘的结构属性进行了归纳(表1)。例如:“围合”和“松散”的属性与过渡性边缘的“范围”有关;“公共—私人梯度”“空间扩张”“渗透性”和“透明度”等与“横向过渡性”有关;“社会活动”“社会互动”“隐藏和显露”和“领域性”则与“本土性”有关。这将空间社会性理论原则扩展至实践意义,为过渡性边缘概念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城市街道边缘中城市公共生活的研究提供了实践指导。
表1 过渡性边缘的空间社会性属性
2.2 微环境
微环境源于MYTO框架(图3),关注过渡性边缘的稳定性,放大了过渡性边缘中的空间社会性细节。人境之间的小尺度交互微环境概念激活了过渡性边缘空间的“本土性”,强调领域功能之于社会利益的重要性。微环境框架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的营造方式,使之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好地进化并不断适应使用者的需求。在微环境的框架内,MYTO强调了过渡性边缘本土性被理解的方式。这在空间内涵上表现为一种互补的领域意愿,即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保留人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而微环境的物质维度则反映了领域表达中的一个相对不稳定的方面,需要不断适应不同时段下的社会行为。因此,微环境可以被理解为社会、空间和物质基础动态系统之间的连通性。“社会”反映了人们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体验领域感又能理解归属感。社会平衡需要“空间组织”的支撑,从而既不强制人们持续地进行社会接触(社交性),也不强制要求远离社会接触(隐私性)。
3 微环境是人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小尺度质量在社会(我的、你的、我们的、他们的)、空间(平衡社交和隐私的能力)、物质(空间营造和社会协商的灵活形式)维度上整体整合的表现
3 结论
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提供了一种理解城市中人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使这二者更易于互相整合、互相定义。它也为一系列理论研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包括融合空间组织、领域表达和包容性沟通等方法来推动社会回应性城市形式的构建。在这方面,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为城市形态及其决策过程的范式转变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这一转变,研究重点关注城市场所营造中2个互补的方面:1)过渡性边缘和微环境与建立空间组织、物质形式和人的体验之间关系的重要性;2)包容性参与和无障碍交流对于建立专业机构与城市居民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为此,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与其说是一种解决方案,倒不如说是一项基于一系列核心原则而发展出的关于未来研究、教学和实践的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近期成立了社会空间城市主义研究中心(SsUU),旨在整合人境互动关系中的社会、空间和物质维度,为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国际性探索平台,用以应对持续加速扩张的全球城市化带来的社会挑战。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近期即将发行本文作者所著的《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理论、过程及实践》中文版,敬请大家关注!
注释:
① SsUU是一个以景观为主导的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为探索以城市开放空间的社会理解为核心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提供了国际研究平台。
图片来源:
图1~3由作者绘制;表1由作者绘制。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JACOBS A, APPLEYARD D. Towards an Urban Design Manifesto[J]. Journal of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87, 53: 112-120.
[2] FRANCK K A, STEVENS Q. Loose Space: Possibility and Diversity in Urban Life[M]. London: Routledge, 2007.
[3] DOVEY K. Becoming Places: Urbanism/Architecture/Identity/Power[M]. Abbingdon: Routledge, 2010.
[4] THWAITES K, MATHERS A R, SIMKINS I. Socially Restorative Urbanism: The Theory, Process and Practice of Experiemics[M]. London: Routledge, 2013.
[5] CUTHBERT A. Urban Design: Requiem for an Era: Review and Critique of the Last 50 Years[J].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2007, 12: 177-223.
[6] PUNTER J. Urban Design and the English Urban Renaissance 1999—2009: A Review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J].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2011, 16(1): 1-41
[7] MADANIPOUR A, MICIUKIEWICZ K, VIGAR G. Master Plans and Urban Change: The Case of Sheffield City Centre[J],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2018, 23(4): 465-481.
[8] GEHL J. Cities for People[M].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2010.
[9] THWAITES K, SIMKINS I. Experiential Landscape: An Approach to People, Place and Space[M]. London: Routledge, 2007.
[10] MATHERS A R, THWAITES K, SIMKINS I, et al. Beyond Participati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n Empowerment Process to Bring about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hange[J]. Journal of Human Development, Disability and Social Change, 2011, 19: 23-43.
[11] HILLIER B, HANSON J.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12] LEFEBRV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1.
[13] MATHERS A R. Hidden Voices: The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the Experience of Public Open Space[J]. Local Environment, 2008, 13(6): 515-529.
[14] MATHERS A R. Hidden Voices: The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the Experience of Public Open Space[C]. Sheffield: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008.
[15] GLASER M, VAN ‘T HOFF M, KARSSENBERG H, et al. The City at Eye Level: Lessons for Street Plinths[EB/OL]. (2012)[2020-05-12]. https://thecityateyelevel.files.wordpress.com/2013/01/the-city-at-eye-level.pdf.
[16] DOVEY K, WOOD S. Public/Private Interfaces: Type, Adaptation, Assemblage[J]. Journal of Urbanism, 2015, 8(1): 1-16.
[17] SIMPSON J, THWAITES K, FREETH M. Understanding Visual Engagement with Urban Street Edges Along Non-Pedestrianised and Pedestrianised Streets Using Mobile Eye-Tracking[J]. Sustainability, 2019, 11: 15, 4251.
[18] HABRAKEN N J. The Structure of the Ordinary: Form and Control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M]. Cambridge: MIT Press, 1998.
[19] HEATHCOTT J. Architecture, Urban Form and Assemblage Aesthetics in Mexico City’s Street Markets[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2019, 13(1): 72-92.
[20] AREFI M, KICKERT C.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Bottom-Up Urbanism[M]. Cham: Palgrave MacMillan, 2019.
[21] DOVEY K. Informal Urbanism and Complex Adaptive Assemblage[J].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Review, 2012, 34(4): 349-367.
[22] DOVEY K. Incremental Urbanism: the emergence of informal settlements[M]//HAAS T, OLSSON K. Emergent Urbanism: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imes of Structural and Systemic Change. London: Routledge, 2016.
[23] PECK J. Austerity Urbanism: American Cities under Extreme Economy[J]. City, 2012, 16(6): 626-655.
[24] FELICIOTTI A, ROMICE O, PORTA S. Design for Change: Five Proxies for Resilience in Urban Form[J]. Open House International, 2016, 41(4): 1-14.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0-09刊首语 | 郑曦:新公共卫生时代的健康风景园林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0-09 健康城市与健康人居
LA专题 | 姜斌 | 心安何处:城市自然景观与市民心理健康
LA专题 | 李倞 杨璐 | 后疫情时代风景园林聚焦公共健康的热点议题探讨
LA专题 | 丹尼尔·罗尔 肖恩·贝利 魏菲宇 | 花园是……建筑——花园在前所未有的时代中的作用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0年9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王亚莺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亚莺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