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作品 | 大树学园:深圳坪山儿童公园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杂志
2024-09-02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3年第7期 P60-65

WEi 景观设计



© WEi景观设计


大树学园:深圳坪山儿童公园

“养育一个亲近自然的孩子就是养育一个叛逆者、梦想家、创新者,一个走自己生命之路的人。”

——妮可莱特·索德


公园融入城市环境与自然山体


1 深圳首个自然主题儿童公园

坪山儿童公园位于坪山区碧岭街道沙湖社区,占地面积约5.7万m2,南依马峦山风景区,社区生活成熟,自然风景优美。作为深圳第一个区级专类儿童公园,公园秉持自然生态、自然游乐、自然教育理念,打造“山水相依”“寓教于乐”“林溪探险”“创意生境”的自然游乐公园。


城市自然聚集地

对山体最小干预地设计


2 自然策略下的低干预设计

公园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充分利用了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山体资源,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自然山貌和植物群落多样性。按照原生态、近自然、少迁树的原则,公园建设范围内原有的荔枝林被完全保留,经过底层植被梳理,辅以平衡木等设施,营造了可供儿童游玩、休憩、攀爬的林下亲子游乐空间。同时,巧妙地将自然地形地貌与儿童游乐设施相融合,或利用梯级平台与空中连廊弥补高差,或利用高差设置爬梯、滑索等游乐设施。另外,利用山体自然走势,打造科普湿地、雨水花园、生态旱溪,将自然生态规律融入儿童教育中。


雨洪管理


3 大树学园自然游乐场

互联网时代已几乎使我们成为与自然彻底决裂的新物种,再加上凶猛的城镇化浪潮、危机重重的环境污染,我们的孩子们将成为“林间最后的小孩”,缺少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回顾人们的童年过往,孩子们在自然中上山爬树,好不自在。

为了让孩子们重回自然,重建与大自然的联结,坪山儿童公园以“大树学园”为核心设计主题,营建全市独一无二的野趣公园。孩子们在这里理解周围的生命,最大限度开发感官,在玩耍的同时促进自由探索和发挥创造力。


4  多主题游戏体验

公园结合现状自然基底,融入丰富的活动,打造不同主题的游乐分区。根据不同的场地功能以及植被氛围,公园打造了3个主题分区,分别为丛林探险区、自然课堂区和山林溪谷区。

4.1  丛林探险区

利用场地原有的山体地形建设了更具丰富性和趣味性的儿童空间。这种丰富的地形与变化元素创造了挑战,增强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鼓励孩子们在可以接受的冒险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高低起伏的丛林探险区

公园入口的剧场与舞台

空中观景台与滑索

丰富的自然体验


4.2  自然课堂区

自然课堂区通过自然化的语言,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自然游乐中学习自然、领悟自然。公园通过构建儿童天性发展所需的多重空间,帮助儿童在情感、社交、益智方面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在孩子们身上留下大自然的印记。


自然课堂区鸟瞰

自然游乐场:依地形而建的沙漠爬梯

空中栈道及空中课堂

活力城堡:爬行玩沙区


4.3  山林溪谷区

山林溪谷区是公园运营管理的核心区域。青青草儿童书房既是森林的守护者,也是服务市民、儿童科普的休闲场馆。咖啡馆以及纪念品馆的商业运营,可以有效提高公园本身的人气和活力,同时也为公园自我盈利和更新提供了基础支持。



山林溪谷区鸟瞰

游客中心及青青草儿童书房

自然探索:水杉湿地


5 自然感官体验

设计团队大量使用木材、石材等天然材料,激发自然触感;修复多样生态系统,使鸟声蛙鸣成为人们自然感受的一部分;运用树木、树桩、石头、水、沙子以及绳索等建造游乐设施,增强了儿童对真实自然材料的认知。同时,公园采用有消隐感的设计手法处理边界,最大限度将景观构筑、游乐设施融于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

“抬头见山色,侧耳听鸟鸣”,让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游玩和释放自我,建立与自然的联结和认同。如华兹华斯所说的“以自然为师”,大树学园润物无声的自然教育,将激发儿童热爱自然的情怀及终身受益的自由探索精神。


6  众创与活动

公众参与是公园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公园标志设计征集和屋顶花园的合作建设。设计团队整合了社群需求,在场地中置入了图书馆、滑板场、活动草坪和喷泉广场等受欢迎的空间;同时通过后期运营,合理利用周边社群资源,丰富公园文化与社会功能,为人们留下新的场地记忆。

自公园建成后,这里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举办了艺术展览、滑板快闪和假日露营等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的承办都彰显了公园对社区与社会的回馈,同时也推动了周边住宅、商业和餐饮业的发展,为整个地区注入社群活力和经济活力。




项目地点:深圳市坪山区

方案设计团队:WEi 景观设计(陈巍、刘邓、徐鸣阳、赵爽、孙成、张韵奇、常骥亚、庞国航、尹懿、林宇恒、刘宇翔、高文婷、涂静萱、周伊、王婧妍)

业主:深圳市坪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代建单位:华润(深圳)有限公司 

造价:7 249 万

设计时间:2020—2021 年

建成时间:2022 年 6 月

面积: 5.7 hm2(一期) 

设计总包单位:广东科美都市景观规划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深圳市森斯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城基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深圳市祺骏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顾问:Found Projects、Schneider Luescher 

工程技术咨询:格子景观 

植物设计顾问:邓惠娟 

标识系统设计单位:WEi 景观设计、深圳市方向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图 1、3、4-1、5©WEi 景观设计;图 2、4-2、6、8、10、12-2、14©河狸景观摄影;图 7©何毅;图 9、10、11、12-1、13、16©孙成;图15©是然建筑摄影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3-07刊首语 | 胡一可:景观智能化规划与设计

《风景园林》2023-07目录 | 景观智能化规划与设计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3-07 景观智能化规划与设计

学术主持人与您聊新刊 | 《风景园林 》2023-07 景观智能化规划与设计

《风景园林》2023-07专题导读 | 景观智能化规划与设计

LA专题 | 陈然 赵晶 | AI是如何理解设计方案的?

LA研究 | 宋恬恬 朱育帆 | 清漪园万寿山的总体设计方法

LA专集 | 智能创享,慧聚于景——数字化技术辅助景观设计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3年7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王一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