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故事|一往情深深几许
编者按
韩茂莉老师的师生情,李汉文的合唱情,李柄桦的两岸情,闫柯旭的校史情,蔺庆刚师傅的修车情。山南海北,岁月流转,独对你——燕园,一往情深,日月为鉴。
31
韩茂莉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北大热门课程《中国历史地理》授课教师
北京大学走过了120个华年,尽管我们无缘置身于120年的每个阶段,却也与这所大学相伴几十年,因此北大的故事中,也有我们的故事。
北京大学建校于晚清时期,那时的中国,列强入侵、民族危亡,北大的建立既注入了爱国志士倡导兴学图强的寄托,也是“戊戌变法”的仅存成果。也许正是这份历史,使北大的血液里从来就有着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传统,校园里的学者,不仅引领中国学术不断前行,且视国事如家事,带着对科学的追求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撑起了民族的脊梁。百余年中,无论经历多少次风雨洗礼,有过多少次校址搬迁,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人与校园都在北大的故事中。新光华楼楼下,有一处灰砖小院,因陷在众多楼群之中,不仅显得十分别样,也引起许多好奇。这是我的太老师顾颉刚先生的故居,原位于蒋家胡同3号,2001年这一带拆迁,学校出巨资将这座院落整体搬迁至北大校内。
编者注:顾颉刚先生故居
学校搬迁这所小园仅仅因为这是一位教授的故居吗?顾颉刚先生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留校任教,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著作等身,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然而顾先生并非与世隔绝的书生,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与文人风骨始终影响着他一生。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华北面临威胁,全面抗战即将爆发。
在这民族危亡之际,1934年顾颉刚先生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创办禹贡学会与《禹贡》半月刊。禹贡学会与《禹贡》半月刊的并非单纯的学术组织与学术期刊,顾先生明确说明:“爰纠集同志从事于吾国地理之研究,窃愿借此以激起海内外同胞爱国之热忱,使于吾国疆域之演变有所认识,而坚持其爱护国土之意向。”《禹贡》半月刊与禹贡学会,在顾颉刚先生的提倡下,着力于边疆研究、民族研究、历史地理研究,力求唤起民心,成为学术界的一面旗帜。
80多年过去了,作为顾门后人,我讲授的课程仍然是“中国历史地理”,我们的时代与顾先生创立禹贡学会之初,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学者应有的社会责任始终渗入我的学术生涯与课程中。
北大的故事不属于哪个人,也不限于哪个时代,这是一个自成风气的群体。群体中的每个人寻常而普通,汇聚成一体,则光亮夺目。
32
李汉文
李汉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13级本科生,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团长
我是北大经院的一名研一学生,同时另一个身份是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的团长
“次于缄默,最濒临于抒发出不能表达的,就是音乐。”——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因为音乐,让我与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这个集体在2013年的秋天有了交集。我与合唱团,有太多故事要讲。
大一暑假,我和团里一起去东欧参加一个世界级的合唱比赛,那一次经历是让我彻底的爱上这里的一个理由。还记得我们当时一共唱了八首歌,所有的团员都是红着眼眶唱完的:一是因为确实歌曲的选择方面十分的感人动听,而更多的因为这是我们团员努力了一整年的结果,是所有团员都身在国外一心努力的结果。这就是音乐和歌唱的奇妙之处,它能够突破语言的障碍,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通过这种共同的语言进行感情的表达和传递。
对于我而言,北大是一个永远向我敞开怀抱的包容的家。在北大六年,已经让我习惯了这里的一草一木,而北大的包容让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无论是经济方面的知识还是艺术方面的培养,北大都创造了最可靠的平台与环境,我爱这里。
当然,百廿校庆即将到来之际,我还有一个更大的愿望——就是通过我、通过合唱团、通过所有热爱音乐和艺术的人一起传扬我们的北大校园文化——有更多的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北大的文化氛围就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33
李柄桦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2014级本科生,曾任第十二期北大-台大-云大学生社会服务计划总召集人
在来到北大之前,我从未想过我有朝一日会睡在腾冲一个小学教室的地板上,从未想过我会在阿里山深处陪邹族小朋友回家,从未想过会在“最神秘民族”太鲁阁族的篝火晚宴上与原住民共舞。
大一下学期,我有幸成为了“北大-台大-云大学生社会服务计划”的一员。这个项目由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和云南大学联合举办,项目内容是在寒暑假赴云南腾冲和台湾进行支教及相关社会服务,这个项目陪伴了我近三年的大学生活,使我收获了无数感动。
最初的感动,来源于大家对待公益的认真。北台云每学期都会在出发提前三个月左右开始每周筹备例会,在出发前的一周更是会进行封闭“跑流”(教案预演)。大家一遍一遍地打磨教案和设计教具,一份教案改到十遍以上丝毫都不稀奇。
到了支教地,我们要求“不给小学带来任何麻烦”,注重每个细节,连所有产生的垃圾都严格分类并在支教结束后一并带走。每天的活动结束后都会有总结反思会,大家会毫不留情地批判任何出现的差错。
再次被感动,是努力真的能给小朋友带来帮助的成就感。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于短期支教的意义很困惑: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但我们在孩子心中种下的种子真的有机会发芽吗?至今仍然忘不掉在云南腾冲,一个家长在晚会后激动地跟我们说:“这几天我家的孩子特别兴奋,真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当你们来到这儿,就已经帮了他们的大忙了。”话虽质朴,却是对我们极大的肯定,也成为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营期结束后,更令我感动的是两岸青年结下的情谊。一起做公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彼此身上有那么多的共同点。每一期结束后,都有一部分台大的同学会选择利用假期组团来到北京与我们重逢,而大陆的同学们也纷纷再次登上宝岛与台大同学相会。就像服务团营歌中唱的“我们都从远方来,恰好你也在这里”,志趣相投的我们结下了一生难以忘怀的深情。
34
闫柯旭
北大深研院环境与能源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百周年纪念讲堂记者团成员,曾任北大校史馆讲解团志愿者
我和北大其实是“半路情缘”,但却“一往情深”。
研究生被保送到北大后,打开了我人生中最为难忘的时光。还记得初到燕园时,每天都情不自禁的流连于未名湖畔的清风和博雅塔下的余晖,一步一景却总是百看不厌。
“踏破沧桑,阅遍古今”,我总是好奇很多年前,那些北大的风骨们在这里思考过的国家兴亡与人生哲思。因为想知道北大更多的故事,我加入了校史馆的讲解团和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记者团。
看她的前世今生,听她的深思灼见,寻她的浪漫传奇,写她的温暖性情。每一次讲解北大历史的心潮澎湃和每一次记录北大精彩的由衷赞叹,每一个北大人既是见证者也是“当事人”,北大的博大精深给了我们义无反顾的力量。
与我的欧洲朋友的中国pose照
研二时,我作为“北大留学大使”在欧洲进行交换。在与威尼斯大学校长进行交流时,我向她表达了希望在学校举办中文学习和中意文化交流相关活动的想法,校长对我的建议很感兴趣并表示支持,我也带着自己对北大精神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讲述了一些中华文明的故事。我的很多欧洲朋友之前对中国的了解十分有限,我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为他们讲述了一个更为生动的中国。
后来,我加入了应届生“求职大军”,面试前跟小伙伴们互相认识时,当说到自己来自北大,经常能听到“好厉害,是北大的啊”;面试后跟小伙伴们珍重告别时,最自豪的是听到那句“好厉害,果然是北大的啊”。虽然只有两字之差,却给了我“北大人”身份的最大的肯定。
以前我总觉得大学无非是我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时身上的那个标签,而现在我愈发感受到北大是我的血液,是我的追求,是我一直会坚守的信仰。我会毫不犹豫地担当,我会无所顾忌地给予,我会不畏万难地求索,是因为北大是我的依靠,而我更想成为她的骄傲。
35
蔺庆刚
北京大学图书馆南门修车师傅(现已迁至47楼北侧),大家一般称为“蔺师傅”,在北大服务12年,深受老师学生们敬爱
我姓蔺,之前在北大图书馆南门修车,认识我的人都叫我蔺师傅。
从2006年开始在这干,到现在,我干了12年了。
我老家在河北邢台,来北京讨生活。到北大之前我做过很多工作,也走过河北和天津,最后留在北京、留在北大,归根结底是因为我是个喜欢稳定生活的人,在这儿,我能有个稍微稳定的生活。
我家现在离这不太远,骑车有20多分钟路程。很多时候我8点多一点就到位了,但会告诉别人我8点半才上班,因为如果人家8点来了你不在,那就是不守信用了。下班也是一样,虽然春夏秋冬会有变化,但只要我跟学生约定了几点来取车,不到那个点我就一定不会下班。
修车这么多年,碰到有意思的同学、有意思的事儿有很多,很多小事儿我都挺感动的。比如这段时间,修车铺子里的一些东西是免费的,但同学非要给我钱;或者这个东西就值十块钱,非要给我十五。我觉得这些都是同学们对我的鼓励。
还有个事儿,也是最近在一个同学的朋友圈里看到我才想起来。08年他来修车的时候,正好碰到一个剧组来图书馆取景,剧组给我一些钱,让我停工一天,我没答应。我说你给我钱是没用的,如果搬走了同学来修车怎么办?
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信任的问题。修车这行,就靠这个呢。
近十年来,我除了过年外,统共就回过两次家。在学校里,还是感觉大家关系挺近,像是在一个村子里,乡里乡亲的,总要互相照顾些。日子久了,大家也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儿,已经毕业的学生,退休的老师和居民也就都过来了。我对他们的服务和收费也跟校内的师生一样。很多人离开校园之后,有时想起北大,还是会想到你、怀念你,这很正常。感情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你来的时候,是天时地利人和,大家很需要你,正好你在这儿干得不错,大家会很喜欢你,感情上也就离不开了。
这么多人都在支持你,给你点赞、关心你,遇到困难我觉得也要坚持。我希望能在这里更久地为同学们服务,人生还是要问心无愧。
欢迎投稿至 beidaweixin@163.com!
投稿要求
1. 邮件题目为:120故事投稿+姓名
2. 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文档中包含:
姓名+入学年份或入职年份+其他身份
(可正式/不正式,越多越好,之后可能删改)
3. 文件夹中另附讲述者照片(与北大有关最佳)
4. 字数在300——800范围
如被采用会有专人与您联系~
如果你想了解哪位北大人的故事,也欢迎留言给我们哦●v●
点击标题看往期“120个故事”哦~
编辑:施晨、师雅楠、谭诗颖
责编:郑方圆
排版: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