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主OR暴政:读《乌合之众》 | 我读

2016-07-01 林俏俏 中国民商法律网

中国民商法律网

本文系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林俏俏,中国民商法律网编辑。如需转载此文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

您对本文有关问题有何经验和看法?欢迎您留言分享~

责任编辑:崔耀烨

图片编辑:师文、李欣南、刘小铃、金今


《乌合之众》写于1895年,所获赞誉非同寻常。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这样评价这本书:“勒庞的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当今天重读勒庞的《乌合之众》时,我们中间的一些人会禁不住把他在1895年所说的话视为对后来发生的事情的预言”。这是默顿在1960年的评论,具体意图在此不进行论述,这令人联想到“后来发生的事”很有可能是德国纳粹主义上台。德国纳粹经过民主选举上台,希特勒获得选举人高票当选德国总统,不可谓不民主。但是其后发生的事情令人发指。德意志这个民族,对希特勒绝对拥护,屠杀犹太人,引爆二战。这一切丑恶的现象源于民主,民主的产物演变成暴政。这一现象称为多数人的暴政,在不少政治哲学法理学著作中均有论述,《乌合之众》本是心理学著作,从另一个角度给以我们思考与启迪。


多数人的暴政,这一现象不仅在人类历史上几番出现,实质上发生在我们身边事件也有它的影子,比如香港“占中”事件就有它的影子。不仅是现实生活中,影视作品也不乏对多数人暴政的讨论,比如英国BBC出版的《黑镜》。《黑镜》里面,Waldo本来是电视台的虚拟人物,因意外参与政治。电视台希望从Waldo身上攫取更多的利益,经常让Waldo利用网络流行语进行演讲,煽动群众的情绪,获得群众的大力支持,甚至把群众变为Waldo攻击反对者的武器。因为Waldo具备互联网时代群众所青睐的一切特征而风靡全球,可是在Waldo时代社会却没有往昔的荣光,社会出现流民,任何人可以对不敬Waldo的人随意殴打。Waldo的创作者说,“Waldo虽然不代表什么,但它可以发表言论,让人民投票,少数服从多数,这叫民主”,但它的配音者说,“Youtube也民主,Youtube上最受欢迎的视频是一只狗用屁声模仿《快乐时光》的主题曲”。可见多数人的意见并不可靠,也并非由多数人同意决定的事件就是好的。勒庞在《乌合之众》里面说,即使是聪明的数学家们聚在一起做决定也会得出愚蠢的结论。

那为什么会产生Waldo现象,德国纳粹主义这类事件呢?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群体,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聚集到一起。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一种集体心理。集体心理的出现需要某些条件,比如家国大事。群体形成之后,个人的异质性会消失,无意识的状态占据上风,获得同一集体心理。群体的品质非常一般,使得群体一般不能完成高智力的工作,比如涉及公共利益的决定。群体的这些特点主要是由于三部分原因形成:第一,群体中人数庞大,法不责众使得群体中个人失去法律秩序的约束,而且群体中的个人感觉获得其他个人的支持从而放纵自己的欲望;第二,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为都有传染性,使得个人随时准备好为集体利益牺牲一切,类似于病毒的交叉感染;第三,群体很容易接受暗示,这也是互相传染的结果,群体中的人处于类似催眠的状态,很容易接受外界的暗示,并且随时改变想法。“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一直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即一个行动手本能支配的动物,他常常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


大多数群体冲动、多变和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情绪夸张单纯,却又偏执、专横、保守,在道德上低劣与崇高交织。群体受到无意识动机支配,宛如原始人,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因素的影响而做出行为,不会有预先的决策。“任何地方的群体都有些女人气,拉丁族裔的群体则女人气更多,凡是赢得他们信赖的人,命运会立刻为之改变。”群体漫游在无意识领域,失去批判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群体是用形象思维的,而形象本身又立刻引起与它毫无逻辑关系的一系列形象。”“作为相互传染的结果,收到的歪曲是一样的,在群体的所有人中间表现出同样的结果。”群体没有能力对事情作出细致的区分,而是不加青红皂白就判断事件整体的正误。因此,群体很容易陷入极端,很容易夸张(不在智力上,很容易变得狂暴)。群体具有简单而强烈的感情,因此对某一建议或者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群体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者,对强权低声下气。如果强权时断时续,而群体又总是被极端情绪所左右,它便会表现得反复无常,时而无法无天,时而卑躬屈膝。”“群体经常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也不时树立起崇高道德行为的典范。”就算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也会遵从群体,表现出绝对服从、不计牺牲的“美德”。比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犯罪的群体认为他们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德国纳粹集中营也产生如此现象。


只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的观念才会对群体接受,而不论其是否正确或证据确凿。即使群体很容易接受绝对的观念而不进行思考批判,但也不能全盘否定集体的理性。群体所具有的理性非常低级,只具有简单的推理能力,类似于原始人的模仿推理。“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它“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群体所能接受的判断,仅仅是强加给他们的判断,而绝不是经过讨论后得到采纳的判断”。


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影响因素包括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包括:种族、传统、时间、政治和社会制度、教育(不会产生积极影响)。直接因素包括: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经验和理性。群体具有丰富的形象化的想象力,越是生动的形象就越能深入群体心理。“侵略者和国家的权力为例,便是建立在群体的想象力之上。在领导群体时,尤其要在这种想象力上狠下功夫。”群体有丰富的想象力,一直生活在幻觉之下,早期的神话迷信,后期的宗教等等,不一而足。经验会对群体信念和意见形成有所影响,但实际上影响并不强烈,除非经验在非常大的范围之内反复发生。理性对于群体基本不存在积极影响,如上文而言,群体拥有极其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理性在群体中的积极作用微乎其微。


群体的领袖诞生于群体之中。群体领袖是某一些观念的忠实信徒,以致在他的眼中除了信念别无他物,其余均是谬误或者谣言。群体领袖是梦想家,“在那些神经有毛病的、好兴奋的、半癫狂的即处在疯子边缘的人中间,尤其容易产生这种人物”,“他们对别人的轻藐和保留态度无动于衷,或者这只会让他们更加兴奋”。这些群体领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包括充满活力可只一时拥有坚强意志的人,另一类人则拥有更持久的意志力,比如一战成名的将军和国家首领。领袖一般通过断言、重复和传染影响群众,扩大其威望,获得权力,同时也获得名望。名望对于一个领袖而言非常重要,群众往往仅根据领袖的威望坚定跟随。“名望的产生与若干因素有关,而成功永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享有名望的人、观念或物品,会在传染的作用下,立刻受到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模仿,使整整一代人接受某些感情或者表达思想的模式。”


选民群体具有一般群体的特征,拥有简单的推理能力,缺乏批判精神,轻信,易怒并且头脑简单。并且选民极易受到领袖的影响,尤其是断言、重复和传染的作用。候选人要想打动选民,必须具备名望,向选民信口开河满足其愿望,具有高级演说的技巧。选民处于与一般群体一样的无意识状态,其意见和选票是操纵在选举委员会的手中。选民群众“和其他群体一样:既不更好,也不更差”。法国历史上的群众投票使得法国遭受了若干次侵略。但是这种群体权力至上的观念已经成为了今日社会的教条。“普选的教条在今天有着过去的宗教所具有的威力。”我们也只有采取和宗教教条一样的态度,时间会对其产生影响。托克维尔也谈到,“在平等的时代,人们相互不信任,因为他们全都一样,但是这种比喻却使它们几乎毫无节制地依赖公众的判断力,其原因就在于,所有的人同样开铭似乎是不太可能的,真理并不会与人数上的优势携手同行”。即使是智力超群的人也不会改变群众投票的结果,因为群体会消除异质性,并且使得个人智力和理性降低。并且,聪明人还会受到自己的感情和党派精神的支配。


从勒庞的《乌合之众》可以看出群体的低劣品质和疯狂行为导致了多数人的暴政,将民主变为专制的手段。在勒庞的眼中,群体的低劣特征难以消除,多数人的暴政变成了难以解决的难题。勒庞在书中将形成神秘群体特征和行为称为禀性,即受到某种品质的遗传残留的支配。这一种结论的正确与否,在目前已经不能论证。唯寄希望于人人树立警醒意识,多多约束自身,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推荐阅读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是什么样子? | 我读

欧洲法律史之微型画卷|我读

近期好文

王轶教授解析《物权法司法解释(一)》 | 讲坛

姜强法官解析《物权法司法解释(一)》| 讲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