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身边好多朋友都在做2021年的工作规划,“2020年很难、2021年会更难”,“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活着是第一目标”,“人员费效比越来越高”,“招聘合适的人才太难了”,“存量市场停滞或利润率下降、增量市场缺失资源和思路”,“疫情防控影响资源开拓和办事效率”,“大公司的整体方案蚕食细分市场”,“转型升级、增效减费创新性不够”等认识比比皆是,这无不说明在大家眼里2021年困难重重。按照经济学家的观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阶段。所谓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2021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做好2021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此次会议提到最多的就是“新”,同时也定调“改革创新”为后续发展的根本动力。2021年困难重重,渡过难关的唯一选择就是创新,这是国家认识、专家认识,也是从业者必须有的认识。创新新常态,是经济新常态下必然的选择,创新能力是各种经济参与主体重要的竞争力。
经济主体围绕“人财事”开展活动,人是核心、事是目标,财是保障。本文重点从人、兼顾事的方面给几点思路,供经济主体迎接2021的挑战
人是经济主体的核心,人才是经济主体最大的核心竞争力,人才竞争也是经济主体竞争的主战场,同时人也是刚刚起步阶段的经济主体最大的成本。随着市场、行业、领域的细分,对人才需要也就越来越专业化;信息化赋能其他行业(也就是常说的互联网+)成为当下主要的经济驱动力,对人才的需要也就越来越行业化;随着市场活动的融合化和综合化,复合型/综合性人才成为当下各个经济主体重要的人才需求。专业化、行业化、复合型/综合性的人才对于经济主体至关重要,这个道理不言而喻。但是鉴于寻才的高难度和用才的高成本,相当多的经济主体都是在缺胳膊少腿的前提下运行,很难取得好的成果。在充满更多不确定因素的2021年,如何创新性的应用人才是摆在经济主体面前首要的问题。按照经济主体发展的阶段看,当下经济主体正处于从企业向平台转变的重要阶段,在用人上也需要从原有的雇佣制转变为合作制,也就是说,经济主体按照自身的业务需要,与具备能力的人才进行基于平台的合作,通过合作将经济主体在某方面的业务能力进行加强,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很好的控制成本,一方面能将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并且能很好的消解雇佣制人才制度中当局者迷的问题。人才合作制,成为当下经济主体最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经济主体需要明确自身的业务短板,并在短时间寻找能获得与之合作的人才。对于当下的各类人才而言,也许需要进行从服务于单一雇主到服务多雇主的思想转变。并在坚守职业道德的前提下,磨砺自身的业务能力,特别是要强化业务的对接能力和技能的转移能力,能将自身的业务专长快速的与经济主体的业务进行对接,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将自身的业务技能转移给经济主体,最终能切实帮助经济主体快速增强业务短板,并能独立执行。在这个层面,人才充当规划者和师者的角色。
事源于思想,源于认知,源于对问题和环境的洞察,一旦事情明确了规范了,绝大多数从事者也就成为事情的附属,在具体事情的发展规律中循规蹈矩,也许会有短暂的成功,但缺失时代的适应性,最终很容易被新生事物所取代。为此,在事的层面需要解决“当局者迷”的问题。当下各行各业的都在跨界融合,产业链、供应链成为经济协同的重要方式,为此在事的层面必须进行跨界思考,保持对上下游、新型形态的高度关注,并时刻保持随时融合的态度。嫁接、融合、助力是在事层面创新的重要方面。解决事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解决人的问题,找对人才,创新性的应用人才,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就能更好谋事、做事、成事。
2021年,带着各种不确定性,各种机会与风险,来到我们身边,作为经济主体唯一能做就是用合作制寻找和应用人才,用嫁接、融合、助力的方式来行事,才能更好的把握机会并有效的控制风险降。总之,在这个创新新常态下,墨守成规不可取,用创新的模式聚集和应用人才,才是2021年最应该有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