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又出新的联名款啦?!买爆!

跃迁点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2-05-30



不知不觉中,联名款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常态化”的物件,你瞧:


 Minoso x 王者荣耀联名的日常小物 

 优衣库 x Kaws联名的T恤 

 气味图书馆 x 大白兔奶糖联名的香水 

……


从衣食到住行,我们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各种品牌的联名款所包围——并且快乐地“被包围”着。


这个品牌和喜欢的ip联名了


买!


那个品牌和喜欢的明星联名了


再买!


喜欢的品牌和另一个喜欢的品牌联名了


买就完事了!


但是,购买联名款所带来的快乐背后是什么呢?或者,换句话说:


 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买联名款呢?


别挠头啦,和小编一起来探究一下“联名款”背后的秘密!


             匕

联名热”背后的“消费心理战”


O N E


 阝               

将镜头转到现实生活,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大家正处在一个“消费社会”之中。



面对“消费社会”一说,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认为:

“一些普通商品不再是一堆简单的商品,而是一堆意义,它们意味着更复杂的高端商品,并为消费者创造更复杂的行为动机。”


也就是说,对于处在消费社会的人们而言,商品背后的意义往往会比实用价值更重要,而商家们所推出的各种“联名款”正是利用了这一心理特点,和消费者们打了一场又一场“消费心理战”,并且,屡战屡胜




Round 1


遵循着“顾客是上帝”的服务宗旨,商家们在销售前最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出消费者们最愿意买的东西!



此时,联名款则成为了首选,因为它是消费社会中“符号消费”这一环中最重要的体现之一。


符号消费,是指人们不仅仅因为物品的实用性而消费,还迷恋其作为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相较之物质消费,这其实更像是一种精神消费。


“联名”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是一种“符号”,既有可能是代表“潮流”、“时尚”一类的标签,也有可能是“独特”、“酷”一般与众不同的象征。



而深谙消费者心理的商家通过各种联名的方式,为消费者创建“符号”,将简单的“物”升华成内涵丰富的“符号”,进而铺设出现实的“符号消费”,以抓住消费者的“芳心”。



Round 2


在得出“符号消费”这一制胜法宝后,商家并不单纯地等待消费者们自行发现价值、自行升华意义,而是通过各自的锦囊妙计来推进“符号消费”。



商家们的锦囊妙计各显神通,让广大消费者们都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消费诱惑”,从而将联名商品一点一点打进消费者的心中。


Round 3


在这场“消费心理战”中,商家们都倾尽全力,期待能得到消费者更多的青睐。


而在最后一回合,主动权则回到了消费者手中,需要消费者做出最后的选择——

买 V不买


但其实,此时的主动权已经不完整了。因为在前两个回合中,我们已经慢慢踏入了商家们所精心设计的“心理圈套”之中。



符号消费”的影响自不必说,商家们的妙计可是每一处都紧紧扣住了消费者们的心弦!


↓ 不信你看!↓


①为什么要找热度?


在一定程度上,热度=关注度,而与关注度高的ip和明星合作,商家们也可以提高他们自身品牌的关注度。


与大热ip的款式合作、明星们的上身带货更是极大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将联名系列推向了高潮。



②为什么要有创意?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猎奇心理,即要求获得有关新奇事物或新奇现象的心理状态。


正如六神花露水与RIO鸡尾酒的联名,从任何角度都难以联想在一起的两个品牌的合作,无疑是一种吸引消费者前去一探究竟的好戏码——虽然最终并不一定获得特别理想的销量,但热度和吸引力总归还是让商家赚到了的。



③为什么要做宣传?


充斥着各大平台的联名广告,其实正是在利用说服的外周路径,让消费者们在无意之中“被说服——当联名广告从微博上、B站上跳出来时,当它们从地铁站牌、电梯广告中出现时,我们会不自觉地被潜移默化地影响,极有可能发生从“关我何事”到“好像确实不错”的心理转变,让自己的钱袋向商家们再靠近一点点~



在商家的各种妙计加持下,此时联名的价值,可不仅仅是1+1=2了!


这也难怪我们总是难以抵挡联名的诱惑,一次又一次地向联名献出钱包……

             匕

过度追求联名不可取哦~


T W O


 阝              

说到底,即便有再多商家的加成,我们购买联名款最终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总有人无法把控住边界,毫无意识地一步一步走进“消费陷阱”之中,无法自拔。



就像之前轰动一时的“优衣库哄抢Kaws联名款”事件,明明只是一件简单的联名款T恤,却让众多“跟风者”挤破脑袋冲进店铺里,毫无形象和公德地一通乱抢,最后成为了社会的笑柄。


这种极度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群体狂欢”,实际上不过是盲从和炫耀心理的体现


在群体趋同的压力下,个人很容易为了融入群体、寻求归属感而模仿群体的行为,变得盲目从众,而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炫耀性消费”也逐渐呈群体趋势发展。


或许他们并不缺那一两件的T恤,而只是为了彰显自我的能力,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时,商品成为“符号”的“符号消费”就变了味了。



当然,并非所有联名款都是“智商税”,适度追求联名的消费心理是人之常情,我们不能片面地将所有事物一概而论。


但是,我们也应时刻警惕消费边界,不让自己成为被消费所支配的傀儡,过度消费绝对不提倡哦!


嘿嘿,顾客可能不一定真的是上帝,

但我们一定要是自己的主人~



-END-


编辑 | 跃迁点排版 | SAGE审核 | 水泽木兰图片 | Apricot Mayor  百度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符号消费

[2]百度百科:猎奇心理

[3]搜狐网:浅谈产品运营中的“说服”心理学

[4]郭嘉菲.年轻群体的符号消费心理研究——以“优衣库联名款遭疯抢”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19(09):100-101.

[5]徐星.联名产品消费背后的受众心理研究——基于对“哄抢优衣库联名款”事件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9,11(19):147-148.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

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