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圣经如何直面人类的苦难(三):苦难的价值

2016-10-13 灵修平台 QT灵修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135编辑器


苦难的价值

··张远来··



  对于苦难,圣经给我们最明确的答案就是,苦难总是有价值的。


  苦难的积极意义一般多过其消极意义,这便是苦难的价值。在以救赎为主题的宗教中,苦难同样有上帝对人类的救赎事件中的特别美意。




1苦难助人悔改



路13:1 正当那时,有人将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告诉耶稣。


2 耶稣说:"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吗?


3 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4 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吗? 


5 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传统对苦难最普遍的看法就是报应。但耶稣纠正了门徒以为苦难总是报应的观念。耶稣告诉他们,这些苦难之所以在我们周围,甚至我们自己身上发生,并非因为报应,而是要我们悔改!


  "悔改"是由心思的转变,思想上的改变到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改变的一个系统化变革。耶稣说:"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其实在告诉我们:灾难的临到虽然无关各人罪恶的轻重,却又与人类全体的罪恶有关(参创六5-6)。救赎的意义不在于否认罪恶,更不在于定罪,而是给罪人以拯救。而拯救的前提便是基督的救赎加上人的悔改。因此,苦难是在提醒人类,我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所谓悔改并不一定就是说,你有罪,要认罪悔改。悔改首先强调的是心思意念的转变,是将一个悖逆上帝的心思转向上帝,是转变自己的人生方向,是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心思意念。个体的苦难带给个体的反省,而群体性的苦难带给人类共同的反省。比如东南亚海啸过后,带给人类共同的反省,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生态的平衡和环保,开始专注富人和穷人对生活资源的占有。而这种反省正是人类在苦难中学习的最宝贵功课,也是苦难的最大意义之一。四川地震以后,人们开始反省传统的地震预报机制及技术,很快便有了很多对地震和天灾预警的技术和机制上的改进,而这便是人们在局部的苦难中学到的普遍的教训。眼下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次债危机,而这场人祸便是对人类贪婪本性反省的机会。


  如果我们看到人们受苦,就高兴说,"好的,他一定是因为有罪,受到上帝的报应了"。这样的想法就需要悔改。从圣经和我们现实的生活看,承受苦难最多的,恰恰就是那些比较善良的人。


2苦难彰显福音的大能


约9:1-39 


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 神的作为来。



  和一般中国人一样,古时的犹太人,往往会将苦难视为当事人或他父母亲犯罪所带来的报应(参34节;路十三2;徒廿八4;出廿5;结十八20)。因此,当门徒看到一个生来瞎眼的人时,第一反应就是追究是谁犯了罪,造成了这个瞎子受报应--瞎眼!可见,即使跟随了耶稣相当的时间,门徒们还是离不开以俗世的道德观念判断属灵之事的习惯。


  耶稣再次纠正了门徒的观念:"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 神的作为来"。主耶稣并不是说这人和他的父母没有罪,乃是说这人不是因犯罪成了瞎子。虽然所有病痛、苦难、死亡,都是因为罪而进入世界的(参创二17;三16~19),但并不是每个人生病、受苦都是因为他犯了某些罪。苦难和报应基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或许可以福音之于苦难的最好注脚。福音就是彰显神的作为--不是否认罪,但更不是定人的罪,而是要解决罪和罪人的痛苦。福音就是神的大能和作为,这个作为就是要"把好消息带给贫穷困苦的人;宣告上帝拯救的大能: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参路4:19)。



  一个人生下来就瞎了眼,这实在是他的不幸。但如果还背上一个因果报应的罪名,恐怕就是最大的不幸了。最大的残障来自人的心灵,最大的痛苦也非来自环境的变故,而是心灵,因此,福音其实是一场拯救环境,更是心境的侍奉。而这拯救便是上帝的作为,往往,这拯救的作为就源自人类苦难中的需要。


3苦难练就坚强



  温室的花朵总是脆弱的,没有经过锤炼的生命是不可以信任的。


  摩西被称为世上最谦和的人(民12:3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但青年的摩西却是一个一怒可以杀死人的冲动青年。是上帝让人经过旷野整整40年的锤炼,才使他变得如此坚强而谦和。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第1章8-9节中说:"我们从前在亚细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然而也只有在绝望的困境中,才能超越自我,真正倚靠神,才能奏出得胜的凯歌:"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他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他将来还要救我们。"(林后1:9-10)。保罗后来确信"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我凡事都能",其信心的能力就来自上帝的操练。


  使徒约翰兄弟俩在福音书中被称为"雷子"--半尼其,躁怒之子,大声疾呼者(由亚兰文转变来的希腊文)。当年耶稣经过撒马利亚传道,被当地人拒绝,这对兄弟就曾要求耶稣准许求火从天而降,烧灭撒马利亚的村庄。而经过锤炼后,使徒雅各成为第一个殉道的使徒,而约翰更有"爱的使徒"的美誉。


  我们看到每一个被上帝使用的人,无不经过苦难的洗礼。苦难练就坚强!小到个人,大到民族。苦难的洗礼往往可以造就伟大的性格。在四川地震中有一个特别的救援志愿队,他们是来自唐山的农民。正是当年自己经历地震的磨练,才造就了他们今日那坚强的性格。


4苦难培育信心


19:25-27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我自己要见他,亲眼要看他,并不像外人。我的心肠在我里面消灭了伯。




  约伯为什么可以确信他的救赎主活着,而且后来他可以宣告:我以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了你?是苦难的造就。


  苦难是生命的试金石,它可以让草木禾秸的工程焚于一旦,也可以让金银宝石的生命更显异彩。当代著名的布道家葛培理牧师有一个师兄,当年曾经风靡美国,被评为最有潜力的10大布道家之一。而当他看到生物界的苦难时,他竟然宣告:"我不能相信在赤裸裸的生物竞争中,有一位慈爱的上帝存在!那些食肉动物,他们的牙齿锋利尖锐,专门被设计为吞吃其它弱小动物…… "这位仁兄忘记了保罗早在2千年前的福音:"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23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24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有古卷作"人所看见的何必再盼望呢?")25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罗8章)。而面对同样堕落后痛苦的生物界,像保罗一样,葛培理却有了更加坚强的信心,去传扬一个救赎的福音。若世界本就没有苦难,何须救赎?也正是存在苦难,才需要我们更加积极地去传讲救赎的福音。这就是基督徒的信心。


  那种经历了生死的锤炼后所产生的信心,可以给每一个遭遇痛苦的人以力量。


5造就人类共同的悲悯情怀


  耶稣警告过这个世代的人:"因为邪恶泛滥,许多人的爱心会渐渐冷淡了。"(现代中文译本 太24:12)。邪恶泛滥并不能成为爱心冷淡的理由,但却会成为爱心冷淡的外在因素。这正是是现代社会的悲剧。现代科技带来了便利的交通和资讯的同时,人们发现相互间的理解和沟通却更艰难了。利益在某种程度上侵占了友情的地盘。人与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当作为物种起源的自然科学理论之一的进化论-自然选择观被用于政治学,动物性的竞争和革命便成为人们生计和社会治理的法则。人们会在潜意识里把斗争哲学视为生存的为一法则,由此,冷漠、仇视便成为必然。既然代表审判、道德和良知的上帝在人们的信仰中缺席,那么,良知与道德、同情与爱心便成为人际生活中无意义的东西。不道德的竞争也就成为必然。他们可以打破任何道德名义下的群体生活游戏规则,只要能取得利益,任何不道德的行为都可以成为竞争的办法。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中国可以出现大面积,灾难性的集体造假,眼下这场由三鹿奶粉牵连出来的"毒食品"灾难便是这种信念下的人祸。


  现代人喜欢摇滚的狂欢,却藐视弱者的叹息;喜欢成功者的欢呼,却鄙视朋友的呻吟。我们都讨厌抱怨者的抱怨,但只有经过了人生死荫幽谷的人,才可以体贴那弱者的唠唠叨叨。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竞争模式下的后现代社会的人文特征。


  但苦难往往可以唤醒人类共同的悲鸣,让人们作为一个身体,共同面对人类肢体的苦难,而使人坚强。保罗对此就有明确的阐述:"我们在一切苦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我们受患难呢,是为叫你们得安慰,得拯救;我们得安慰呢,也是为叫你们得安慰。"因为"这安慰能叫你们忍受我们所受的那样苦楚"(林后1:4、6)。苦难使主的儿女息息相关,心心相印。保罗在此所说的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并非仅仅指基督徒之间的安慰,而是all those who are in any affliction--所有患难中的人,而非仅仅是基督徒。正是对苦难的感同身受,培育了人们对遭难者的同情心。



6唤醒人对永恒的渴望


  笛卡尔说过,上帝在造人的时候把永恒放在人的里面。伟大的神学家奥古斯丁说过,人心深处有个空处,除非上帝亲自住在那里,人总不得满足!人的里面既有对永恒的渴望,也有对永恒之天国的记忆。有时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就是因为他渴望"更好",而更好的蓝图则是天国。


  苦难可以唤醒我们原有的完全,让人产生对天国,对永恒性的渴慕(来11:16)。传3:11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永生"原文作"永远")。然而 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有时,世界的繁华会暂时遮蔽人们对永恒的渴慕,但暂时的苦难会让人觉悟自身的有限和人生的虚空,而唤醒人们对尘封的永恒记忆与渴望。这就是为什么,往往天灾人祸之后会伴随宗教的复兴。在教会里,有相当一部分信徒之所以成为基督徒,往往是因为他们对生命有更多的体验与反思。


  四川地震以后,不管人们对宗教保持怎样的态度,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少人会在这样的灾难后想到在人类自身之外更高层的存在,或许就是上帝。


7苦难蕴含救赎


最后,作为苦难最重要的意义,它与上帝的救赎有直接的关系。


  西一24


  「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保罗在这段经文中说到"我为你们受苦,"指的是他为着传福音给歌罗西人,受劳苦、迫害,甚至坐监。保罗在另一处经文中曾罗列过自己为基督受苦之一斑:林后11:23-30.可见一个福音的使者需要为福音承受怎样的苦难。接下来保罗谈到"我为你们受苦"的意义:"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原文"基督的'缺欠'"指的是不足,不及(复数词) 。"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是一个很难理解的神学概念,但显示,基督徒的苦难与基督的救赎是有关系的。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保罗"补满基督患难缺欠"的观点。它并非指基督在世和在十字架上的受难还有甚么不够"缺欠",以致他的救赎尚不完全。耶稣基督降世受苦、受死所成功的救恩,乃是完全的,人们无需再藉着苦难或善功来完善基督的救赎。但基督所成功的救恩,必须藉我们传扬。而传福音却需要承受苦难的代价。我们乃是藉此一同有分于"耶稣的患难" (启一9)。以传扬耶稣尚未传遍地极的福音。救赎的苦难由基督承受,而传扬救赎福音的苦难却由基督徒承受。由此,我们为福音而受苦,其实是以此参与了救赎事件。


  历代的基督徒,往往为基督的名承受无比的苦难(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这种苦难没有磨灭他们的信心,反而激起了他们对救赎的渴望。保罗说: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罗8:23;林后4:16-18)。


  《希伯来书》的作者在谈到那信心的伟人为何可以战胜世界的苦难而成为信心伟人时说: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称为他们的 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来11:16)。所以,现世的苦难往往能唤起人心深处对永恒的渴望,对意义的追求。而这种渴望反过来也成为他们战胜现世苦难的内在力量。




苦难是上帝的智慧。

  上帝有时会命定苦难临到人,这恰恰是上帝智慧的大爱,试看今天那些有着数千年历史和文明,至今仍能雄居于世界的民族和国家、那些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影响世界的精深思想、能够产生先知和哲人、又至今不被同化或流失的民族,哪一个不是经历了特别的苦难?


  中华民族历经5千年沧桑,今日能傲立于世界,蒸蒸日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迄今仍为人们所乐道,这中间经历了多少的苦痛。


  小小的犹太民族,历经2千年流散,历经劫难而不死,今天还能重建家园且能雄霸于中东,是历史屡屡的苦难让他们产生了如此的凝聚力和可以在绝望中生存的能力。


  所以伟大的思想不是产生于温室,而是严霜般的苦难中。我们习惯立足于自我,以眼前短暂的功利得失的思想去衡量事物,以我们狭小的眼光和生活圈子的因果论来看待处境,但上帝是以历史的、宇宙的、超越的因果来度量事物(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


  上帝允许苦难临到你,这正是他智慧的荣耀在你身上的彰显。我们虽不能尽悉上帝奇妙的作为,但我们可以相信他的信实和美意,因为他叫万事都互相效力,让爱他的人得益处。





      

如果您觉得本文,或者QT灵修平台对您有用,请尽情推荐给您的朋友,也算是一种福音的传播。



 

这是一个:

能与你互动,会解答你困惑的平台!

请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关注”

或者搜索“lxrj2016”,选择关注。


微信号:lxrj2016



更多灵修文章,请查看历史消息,或者点击以下链接:

【国庆专题】基督徒与国庆 :圣经是如何教导爱国的

【深度】拜偶像是给魔鬼留了一道暗门

【深度】我是牧师,不是圣人!(不容错过)

【深度文章】我们该如何看待流浪羊

【深度文章】如何看待"跑江湖"的传道人

【心语】基督徒该有的十种态度

【深度文章】你凭什么要求别人尊重你?

【深度文章】如何成为一个蒙福的人

【随笔】那条重新成为好人的路

【深度文章】基督徒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节日

【中秋专题】中秋节:中国的收割节与感恩节

【深度文章】基督徒可以离婚再婚吗?

【深度文章】哪些情况下基督徒可以选择离婚?

【深度文章】婚姻的本质

【灵修】义气但不能“意气”

【深度文章】那些不经意却能让传道人变得平庸的坏习惯

【深度文章】不要做个"吃教"的信徒

【深度文章】笑对误解

【深度文章】我的伤害全都来自教会?!

【中秋专题】中秋节:中国的收割节与感恩节

【深度文章】基督徒可以离婚再婚吗?

【深度文章】哪些情况下基督徒可以选择离婚?

【深度文章】婚姻的本质

【灵修】义气但不能“意气”

【深度文章】那些不经意却能让传道人变得平庸的坏习惯

【深度文章】不要做个"吃教"的信徒

【深度文章】笑对误解

【深度文章】我的伤害全都来自教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