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补发【深度】中国城市青年信徒牧养的挑战与出路 (二)

张远来 QT灵修 2022-06-27

中国城市青年信徒牧养的挑战与出路

——以深圳教会为例

张远来

(二)

一、当代中国青年暨中国青年基督徒生活现状与危机


危机1~11请点击《中国城市青年信徒牧养的挑战与出路 (一)》以下链接查看:

【深度】中国城市青年信徒牧养的挑战与出路 ——以深圳教会为例(一)

12、缺少属灵的遮盖,让他们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田野调查中,青年团契反馈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教会和信仰生活中关系模式、属灵成长疑惑,如何得到属灵遮盖与正确教导,树立信心,坚定方向。” 也就是说,当这些青年信徒遇到现实的问题时,往往找不到一个可资提供咨询与答案的途径,他们的成长缺乏保罗之于提摩太式的属灵的遮盖。也往往找不到一个属灵长者的倾诉对象。


中国教会的传道人一般都是初高中毕业后报读神学,无论是神学院老师还是就读神学生,一般都没有职场经验,甚至没有牧会经验。因此,当信徒遇到真正的职场问题时,牧者并不能给予适切的引导。青年信徒感觉缺少属灵的遮盖。

13.原生家庭的信仰逼迫,礼仪习俗与信仰的张力

时至今日,不少中国家庭对基督教依旧抱持一种敌视或者害怕的态度,若青年人皈信了耶稣,其家庭往往成为第一种强大的拦阻势力。这一点在潮汕地区尤为明显。由于潮汕文化重视家族亲情,很多风俗习惯都带有传统的迷信色彩,就意味着你得摒弃潮汕原有的婚丧习惯。一旦你接受了耶稣基督的信仰,就可能被整个家族体系排斥。从而产生因为信仰而特有的张力。 在笔者所牧养的青年信徒中,他们有些在城市教会信主,而一旦回到自己的家族,就会遇到种种信仰的困扰。从而让信徒无所适从。

14、遗传信仰遇到世俗冲击后的彷徨


青年信徒的信仰部分来自祖辈的遗传,部分来自同事朋友老师的福音分享,同时自己在各个西方元素浓厚的氛围当中也有所吸纳,一同汇集到教会当中来。对于青年信徒来讲鲜见于因为患难,医治而信靠耶稣,多为欣赏,理性方面的认可和接受,当然不缺乏宗教体验丰富者。所以,对于青年信徒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信仰生活和既得利益冲突时,该如何持守及持守的方向在哪里?


按说基督教家庭的后代有着信仰上的优势,但其实并非如此。不成熟的基督徒父母有可能成为青年一代认识上帝的拦阻。德夫里斯指出,现代社会产生的诸多压力已经让为人父母的不知所措,转嫁到家庭中,我们需要一套新的教养模式,而莫衷一是的父母往往不知道如何正面地感染他们子女的信仰 。


德夫里斯发现,三项严重的问题正在影响今天的父母:不成熟的基督徒父母,无助的父母和家庭的衰落。具美国“普查协会”1990年的年报调查显示,只有15%介乎40-59岁的男士持守着成熟整全的信仰,40%介于40-50岁之间的妇女具有成熟、整全的信仰,即85%的父亲自身并没有积极正面的信仰影响。 因此,他们不会对下一代产生多少积极正面的信仰影响。

同时,家庭的观念正在人们心目中解体,拉特格斯(Rutgers)社会学教授大卫.波普诺(David Popenoe)说:过去25年,美国家庭衰落之幅度和速度远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来得急剧和惊人。 不合格的父母加上家庭观念的淡薄,让家庭的信仰传统被削弱。

15、独生子女政策造成公子哥疾病,眼高手低,社会实践能力差。

享受惯了安逸,突然进入一个没有爱的世界,无法接受,也对教会有诸多要求。


田野问卷中一位来自肇庆的青年团契会友说到:我认为今天的年轻人太安逸了,方方面面太丰富太亨受了;土话说越闲越懒、越吃越馋。生活条件好的原因,加上很多是独生子,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爱,孩子越受疼爱越自私。叫年轻人去体验生活,到贫穷的村庄角落去看看,生活一段时间,帮助体会穷的人苦的人,激发爱心,看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当代独生子女往往动手差,情商低,过去在父母亲人的护佑下简直就是家族的王子, 而一旦进入社会,由于实践能力差,很难适应社会。 进入教会后也会对教会有诸多要求。广州番禺某学校一份专门研究独生子女问题的文献显示,独生子女:学生过分自我,不懂感恩;性格胆小孤僻,缺乏热情;依赖成性,经受不起挫折;营养过剩,良好品德欠缺。 同时有的也欠缺礼貌,感恩的心及分享与分担的能力。 这些问题同样会带进教会,造成青年信徒牧养的格外困难。

16、西方信仰体系和价值观的崩溃,对青年信徒造成“弱势感”的冲击(感觉基督教世界已经没有希望了)

过去中国信徒以欧美和韩国为榜样,但现在欧美基督教社会的信仰纯度与热度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对于婚姻与性的大尺度的宽容与绥靖,婚姻随意似儿戏,未婚同居、性自由成常态,同性恋的被认可度与日俱增,标志性事件为美国同性恋的合法化。


此外,西方社会普遍追求个人的性格张扬,自由扩张,以及社会的多样性并存,由此,我们很容易看到西方社会的信徒在信仰上对于异教的态度上往往显出超越了必要尊重的好奇、渴求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跟从,比如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你问他信仰什么,他会说信仰基督是大概率的事。然而,作为一个名义上基督徒的他,来亚洲旅游,进入一个佛教寺庙,看见和尚,他会双掌合十还礼,看见香炉,他也会点上一炷香致意,看见一些他觉得有意思的寺庙里出售的小物品,他会买来带在身上。


就举这么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对于很多普通的美国基督徒来讲,这些似乎并不是什么太出格的事情,他们的观念里,这是对于另一种文化的欣赏与尊重。可同样的事情对于就算中国最最冷心挂名的基督徒来讲,恐怕他也断然不敢这么气定神闲,心安理得地去做出同样的举动吧,因为中国的基督教信仰里,对于独一真神的认可与尊崇是一条绝对的真理与处世原则,绝不允许信徒对于其他宗教信仰有一丝的瓜葛,更别说是某种形式上的参与与接纳了。这里就折射出中西方基督教世界一个信仰纯正度上的怪像:当年的信仰输出地如今却似乎不过徒有虚名,空有其表,大多数所谓的基督徒不过是因为习惯于遵循了父辈们流传下来的世俗化的基督教礼仪与生活方式的文化上的基督徒,而不是内心确信无误,真理清晰坚定的信仰上的基督徒。所以他们除了会做礼拜,过圣诞节,有事没事脱口而出“Oh my god”或者“God save me”外,基本与世人无异。而中国的基督教信仰虽然历经种种劫难与变数,但至少核心的观点与生活方式,还是遵循了当年在火热的宣教运动中由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纯正的福音思想。至少,我们对于一切在信仰上与上帝有冲突的事物都会弃绝,黑白分明,绝不留出什么灰色地带,令黑暗势力有机可乘。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软弱,遭遇试探,甚至于一时的犯错,但这些都是我们个人的信心与追求问题,并不是因为我们受到的信仰存在着某种瑕疵或曲解。而显然,欧美主流基督教国家的信徒们,跟一百年前他们的先辈们相比较,其堕落之快,其坠落之深,令人扼腕。 


过去很多中国青年信徒谈起信仰都以西方和韩国教会的复兴为见证,而如今,看到西方及韩国教会的腐化,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冲击。

17、青年信徒在信徒稀少的环境中找不到属灵的同伴

在笔者牧养的青年团契中,许多热情的青年信徒随着都市无价的上涨而开始返回自己的家乡创业。在他们的家乡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教会,也没有属灵的同伴。有些极不适应而苦苦支撑。有些则随波逐流,开始在世俗化的海洋中挣扎。有些则挣扎着有返回都市教会创业,只为有一个合适的教会及属灵的同伴。 

18、极端灵恩与极端改革宗的两极分化

从唐崇荣牧师的哲学化思辨,到赵镛基牧师的积极信心,再到灵恩、成功神学及恩典福音,改革宗神学,都曾在青年信徒中掀起过一次次的推崇热潮。 当下,从灵恩到成功神学,再到流行的恩典福音,对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而好奇心过后,一切有变成了一种失落的情绪,便开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今天在大陆青年信徒中,追求极端灵恩而否定理性的青年信徒大有人在,同时走向极端改革宗,严守各种清规戒律,喜欢争执各类神学问题的也大有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青年信徒往往都缺少信仰化的反思能力,而习惯性地躲进灵恩主义的狂热或者学究式的自我陶醉之中。

19、成功神学与禁欲主义的两极分化,异端邪说与神秘主义的相互影响

基于上述信仰方式的影响,中国青年信徒一部分走向追求社会生活的成功神学,一部分走向禁欲主义。他们往往追求奢华的生活享受,却不太愿意进入信徒真实的生活处境。另外,伴随着灵恩运动的快速发展,异端邪说和神秘主义这些年都在大陆教会有所兴起。 

20、信和不信原不相配之信仰理念遭遇“姊妹多,弟兄少”的客观危机

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剩女”成为171个汉语新词语之一,是指已经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广义上是指27岁以上的单身女性。 2009年,《海峡时报》一篇文章称北京剩女数量已达80万,创世界之最。 而在教会内部,男女失调的比例高达4:1,2000到2005年的6年间,广州市三自体系下的教会新增洗礼信徒8242人,其中:男性信徒增加了2055人,占24.96%;女性信徒增加了6187人,占75.04%。 因为,持守信和不信原不相配的婚姻原则,教会遭遇来自这种残酷的“姊妹多,弟兄少”的客观危机。因此,造成青年信徒婚姻上的难题。

21、就业压力、工作流动造成信仰生活的不稳定

进入2017年,就业压力突然骤增,以笔者所在的平湖为例,据当地街道办一位官员称,在工业发达的时候,平湖人口高峰期高达85万,而到2016年,由于大量工厂倒闭(超过95%),人口外流,目前平湖街道人口不足25万人。 随着资金外撤,大量外资企业搬离中国,就业形势一片黯淡,近两年在笔者牧会的教会,发现信徒找工作难的问题再次凸显。就业压力,工作流动造成了青年信徒信仰及家庭生活的不稳定。

22、逼婚之下的无奈

如果说剩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现实问题,那么,青年基督徒由于自身的信仰要求,又增加了择偶的诸多挑战。因此,教会总能看到大量适婚信徒错过了结婚的最佳年龄,逼婚成为不少青年信徒遇到的现实问题。据广州某团契负责人告诉笔者,该团契服侍的一位同工,多年持守“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的信念。但在教会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基督徒适婚对象,在接近40岁的时候,在经历了家人无数次的逼婚后,放弃侍奉,和一位非基督徒朋友结婚。 。在大陆搜索引擎百度上输入“逼婚”,你可以看到仅仅“百度贴吧”就有超过四万条逼婚贴吧。可见逼婚在大陆的普遍性,以及逼婚下的无奈。

未完

待续......


图片丨来源于网络

美编丨彩、四月

校对丨琳、孟

往期精彩回顾

【深度】中国城市青年信徒牧养的挑战与出路 ——以深圳教会为例(一)

【深度】中国城市青年信徒牧养的挑战与出路(三)

【深度】中国城市青年信徒牧养的挑战与出路(四)

【深度】上帝给我们的12大祝福

【音乐时光】「单纯、自由 」的神秘礼物

【转载】圣经严肃警戒的十种蠢事

【荐读】一位母亲50条教女名言

【深度】中国人到底信什么



赞    赏



小说明:文末的推送广告是微信平台智能加入的,内容与本号无关。若您点击,广告主会添加本号若干毛钱的收入,(同一广告无需反复点击),也是一种奉献支持的方式。您每次表达一份支持,都是一份成长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