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刘尚希:保障企业资金链不断裂 抗疫应排财政支出首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特聘编委刘尚希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疫情主要有两方面直接影响,一是需求方面,二是劳动力供应方面。从宏观上看,这两个方面的影响是由公共风险转化为企业成本,包括用工成本、防护成本、物流成本以及违约成本等。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但这个暂时的“时”有多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这次疫情对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的影响有多大,与疫情持续时间成正比。
——抗击疫情必须排在财政支出首位,其次是“三保”支出,其他支出都应当排在后头。
——当前条件下,对企业而言最重要不是减税,也不是补贴,而是如何保障资金链不出现断裂。
——应当适当扩大“减收性赤字”,弥补现在减收的缺口,保证目前的重点支出、刚性支出。
以下是《经济日报》《新京报》对刘尚希的采访报道。
充分运用宏观政策对冲疫情影响
——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文|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对经济的影响也备受关注。这次疫情对企业生产、经济运行有何影响?如何运用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货币政策支持防控疫情、应对疫情影响?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记者:这次疫情对企业生产有何影响?
刘尚希:应该说,疫情产生的影响有较大不确定性。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两方面直接影响——
一是在需求方面,引起群体性需求收缩,特别是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需求收缩,并传导到企业,这个影响很明显、很直接,也很快速。
二是劳动力供应方面,春节期间很多企业停工休假,但受疫情影响,返工出现困难,不少企业难以复工。
从宏观上看,这两个方面的影响是由公共风险转化为企业成本,包括用工成本、防护成本、物流成本以及违约成本等。
记者:国家从政策层面如何帮助企业应对、缓解不利影响?
刘尚希:上述两方面情况对企业影响很大。一些企业在疫情的影响下,处于“休眠”状态,需要国家出台相应政策给予扶持。
我认为,首要的是要让这些企业活着,这就需要在资金上“输血”,比如在企业贷款到期还不上时允许展期。除了“休眠”企业,那些正常运转的企业由于成本上升,资金链也绷得很紧,面临招工困难、开工不足等情况。
资金链是企业的生命线,是目前企业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企业需要旧的贷款能够顺利展期,新的贷款能够及时到位。
因此,要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蔓延,金融政策需要相应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5部门已发布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文件,明确了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合理调度金融资源等措施。政策如何落实到位是关键,特别是要落实好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的规定。监管部门的监管模式要改为应急模式,根据防控疫情需要调整。
在财政政策方面,应在公共风险转化为企业成本的情况下,着力为企业减负。减负方式包括减税和补贴两种,我认为当前比较直接、有效的办法是补贴。一是直接补贴,比如对生产防控疫情相关物资企业补贴;二是间接补贴,主要对相关重点企业贷款给予贴息。近日财政部出台了相关政策,包括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提供贴息支持、降低对小微企业贷款的融资担保费等,企业融资成本将大大降低,有利于保障企业运转、维持就业稳定。只有财政、金融政策协同配合,才能更好地解决企业成本上升问题。
记者: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有何影响?应采取哪些宏观政策应对?
刘尚希:疫情对当前经济特别是对消费的影响较大,但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短期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从宏观上看,要注意三方面影响。一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一季度经济增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相信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对冲,能够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当前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特别是稳定预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对物价的影响,要防止抢购、囤积货物导致物价上涨。三是对国际贸易、国际旅游等的影响。
应对上述影响,在货币政策方面,可以加强逆周期调节。目前,已经明确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最近央行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2月3日、4日通过在公开市场开展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累计达1.7万亿元。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基础上,也要充分考虑疫情的因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在财政政策方面,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同时要采取更有力措施应对疫情冲击。比如,实施减税降费以来,地方财政减收较多,面临较大的收支平衡压力。可以预见,在疫情影响下,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大。在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有必要适当扩大赤字,应对收支缺口,稳定社会信心。此外,有必要研究调整社会保险、工资等政策,妥善处理防控疫情特殊情况下的劳资关系。
总之,处理公共风险需要政府与市场、企业、个人等形成合力。制度优势是我国的最大优势,也是战胜疫情的最可靠保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合力,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2020年2月8日
刘尚希:
最重要是保障企业资金链
抗疫应排财政支出首位
文|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近期,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在全国打响。据财政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社会保障司司长符金陵介绍,截至2月13日各级财政支出805.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安排了172.9亿元。此外,财政部门还采取了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个人和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等多种措施,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来看,中国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疫情,所以,财政要全力以赴,为抗击疫情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绝对不能因为资金方面的问题而影响抗击疫情。此外,财政还需要在稳资金链、稳预期、稳就业方面发挥作用。
文章来源:新京报网2020年2月14日
(转自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微信公号)
要闻链接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
中国智库“战疫”系列推送文章——
智库专递|专家答问:新冠疫苗进展如何?“战疫”措施何时见效?
观察|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新冠肺炎动态监测功能上线意味着什么?
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解读
智库连线|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疫情对经济影响取决于病毒何时得到控制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
=====中国智库 China Think Tank=====
感谢关注和传播“中国智库”微信公众号,我们会努力提供有价值的回报。
《中国智库》《中国发展观察》均为中国发展出版社旗下的连续出版物。
《中国智库》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具有杂志特点和思想库色彩的智库论丛。旨在让决策者更多地了解民间声音,让决策内容和过程更多地为民众理解和认可,在政府与理论界和民众之间搭建桥梁。
《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