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爸妈啥样,你就会是啥样的爸妈?不要啊,求解药!

2016-10-28 Lisa Firestone 果壳童学馆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还有好多人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育儿哲学,不怎么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果酱有个朋友,据他自己说,基本上就是被打大的,贪玩回家晚了挨打,考试不好了挨打,不睡午觉挨打,和小朋友打架了挨打,被小朋友打了回去还是挨打…… 朋友们聚会聊到小时候,他通常只是笑着、听着,不说什么。只有特别亲近的朋友才知道,他和父母一直都不是很亲近,从不表达自己的感情,甚至很享受像现在这样待在一个离父母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我曾经问他,如果有一个孩子,他会希望和他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是非常亲密,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回答:“随意。”
其实,我们和上一代的依恋关系,会决定和下一代的依恋关系,今天这篇文章来自临床心理学家Lisa Firestone, Ph.D.,主要研究暴力、夫妻和家庭关系,就让我们先来审视自己,再面对孩子。


我们的童年与父母息息相关。事实上,依恋关系的研究表明,我们与自己父母的依恋关系类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与自己孩子的依恋关系类型。

 依恋关系类型指的是如何让关系运转的内部“工作模式”。他们影响了我们与生活中重要的人发生关系的方式。 

早期我们对看护人所形成的依恋,会在一生中对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情感产生严重的影响,包括不安、焦虑、恐惧、逃避和满足等。



生活大爆炸剧照,Leonard和Sheldon的妈妈是截然不同的类型 (TV Guide)

 孩提时期所产生的不好的依恋类型会在很多方面伤害我们。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注定要重复过去。好消息是依恋类型的研究还发现,并不是孩提时期在我们身上发生了什么,而是弄清楚在我们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将决定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无论我们的童年发生过多么糟糕的事情,只要我们愿意去探索和面对,能认识自己,那么我们就可以成为完全不同的父母,与孩子之间会有更健康、更安全的依恋关系。 了解我们属于哪种依恋类型,会对我们抚养下一代非常帮助。当你对自己的依恋类型愈加熟悉,你或许会对过去和现在的许多人际关系更加了解。 一、安全型依恋《发自内心的为人父母》(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的作者之一丹尼尔·西格尔博士认为,安全型依恋通常指的是4S 即孩子感到安全、抚慰、理解、牢靠。这些会产生所谓的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下的儿童会把他们的看护人视为安全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险和探索世界。虽然他们觉得自己可以自由移动,但他们总是会回到让自己感到安全的父母身边。 如果想要形成一个安全型依恋,必要的是父母要创造一个富有同情心的环境,并有能力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反应。他们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这些技能。形成安全型依恋的父母们把他们的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人,并且能够与儿童的需要彼此协调。他们能够理解儿童的经历,并且陪在孩子身边或者“第一时间赶到”。 

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必须要完美。没有人24小时都陪着自己的孩子。事实上,研究员爱德华·特罗尼克认为,即使是最好的父母也只有大约30%的时间陪着子女。然而,正如西格尔博士所说,如果家长能够“修复他们和孩子之间的破裂关系”,是可以维持安全型的依恋。



《当幸福来敲门》剧照(Pinterest)

 

安全型依恋的“工作模式”是,你相信在你需要的时候,会有人为你守候。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持独特的身份感,同时还能够保持与他人的联系。他们可以既安心做自己,又可以保持健康的关系模式。 二、焦虑型依恋当孩子的父母有时陪伴在身边而有时却并非如此的话,儿童可能会形成焦虑型依恋。这些父母往往是间歇性地或奖励性地陪伴,然后是莫名其妙地离开或疏远,让孩子感到困惑和沮丧。形成这种依恋类型的父母可能会定期 (虽然是无意) 期待着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非满足孩子的需求。 他们表达出一种“情感上的饥饿”,让孩子心力交瘁,他们充当了一个对真正的爱和营养欲求不满的替代品。结果,如果不能满足他或她的情感需要孩子可能会对父母感到过于依赖、 绝望或焦虑。 焦虑型依恋的“工作模式”是,在人际关系中,你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觉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焦虑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与很难相信别人,不相信当他们需要的时候,会有人会为他们守候。在成人的关系中,他们依然能感受到过于依赖或不牢靠。 

这就是为什么,作为父母,我们不要利用孩子的爱。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其他成年人身上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从孩子身上。想想我们是否经常通过孩子让自己感觉良好。




我们真的需要反思,在我们与孩子相处或回应孩子的时候,有多少时间我们是分心和心口不一的?

 三、逃避型/疏离型依恋逃避型/疏离型依恋的父母或许会满足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但他或她不太擅长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对于孩子而言,父母可能就像“情感的沙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认为让父母满意的最佳方法,就是表现得没有任何需求。他们逐渐脱离自己的情感,假装自己很独立(也就是我可以照顾自己)。 逃避型/疏离型依恋的“工作模式”是,避免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希望,为了安全起见应该和其他人保持情感上的距离。这种早期情感亲密上的缺乏让他们难以认清自己的欲望,或长大后难以接近别人。在成年后,他们可能不喜欢与人亲近,很难示弱或显示任何对他人的依赖。他们常常避开朋友的接近,把这当作“接济”。他们可能也很难记得自己的童年,并且他们可能认为早期的经历对成年生活没有影响。 我们的孩子需要感情上的联络。只满足儿童的基本需求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自身向内或对自己的情感陌生,找寻解决的方法很重要。我们可以问自己,我们是否花时间陪伴孩子,是否重视与孩子之间感情的亲密? 四、紊乱型依恋如果孩子害怕父母或者父母害怕孩子就会形成紊乱型依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反应不可预料。例如,孩子的同样一个行为,父母可能在某个时刻比较高兴就予以奖励了,而在另一时刻则批评或者责骂。 由于父母的行为方式的不规律和不可预测,孩子们难以形成有规划的策略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恐惧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孩子天然地想要从父母身边得到安全,但越是接近,他们越觉得恐惧。孩子们需要一致的规则来感到安全,但事实上,他们所靠近的是变幻莫测的可怕的父母。这些儿童常常表现出情感暴躁和行为混淆不清,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安全感。 紊乱型依恋的“工作模式”是:虽然其他人是危险的会伤害你的,但你又迫切地需要他们。这种依恋类型造成的结果是,他们在成人的关系中,既回避同时也感到焦虑。当有人离开的时候,他们可能感到绝望或过于依赖,而当有人靠近的时候,他们则又变得冷漠和回避。他们在关系中的行为往往是飘忽不定的,甚至吓到自己的伴侣。 理解我们早期经历的影响,能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以父母的角度了解自己。在任何情况下,无论什么我们是何种依恋风格,作为一位好家长,我们要着手挖掘自己的经历,审视成长中所经历的难以避免的痛苦。 我们可以从改变自我开始,发展更加健康的“工作模式”,这会让我们与孩子之间保有健康牢靠的依恋。但为了实现这些,我们必须敞开心扉。这种自我反思式的为人父母的方法我称之为“共同成长式的养育”。 养育孩子,先从发现自己的依恋史开始。改变我们的依恋类型,也许意味着要揭开伤疤。我们要相信自己而不要与自己为敌,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改变我们的依恋类型,做更好的自己,是为了做更好的父母。


翻译:鲜于文雯

翻译自:www.psychologytoday.com

加入【果壳-博物日常交流群】微信群方法:

添加果酱君微信:kidgk42,注明亲子课家长,TA会邀请您入群。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童学馆,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kids@guokr.com


点击下方蓝字可以读到你关心的内容

批判性思维 | 数学 | 编程 | 近视 | 性侵 | 疫苗 | 电影

BBC书单 | 纽约图书馆书单(3-6岁)| 纽约图书馆书单(0-2)| 纽约图书馆书单(6+)

发烧 | 用药 | 情绪管理 | 注意力 | 发脾气 | 儿童瑜伽

幼儿园 | 博弈论 | 青春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