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第一件事该干什么?很多家长都忽视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海淀胖爸爸 Author 胖爸爸
有一句快要被说烂了的话,但我还是想再说一遍: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为什么我们需要在父母这样的躯壳中修行呢?因为亲子关系,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模拟环境,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个角色,比“孩子”更适合我们用来自我关照和自我反省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两件小事。
但是,不管怎样,忘记作业总是自己的错误,这个后果得自己承担。
我给她两个选择:一是晚点上床,把作业做完。二是不做作业,接受批评。她选择了前一种。
但是,手工类作业通常都比较耗时间,而且这个作业是数学老师留的,我知道老师的意图是想让孩子们形成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具体认识,不是简单叠个正方体那么简单。
作为家长,孩子犯错后,第一件事应该做什么呢?
正确答案:帮助孩子分析形势,找到问题,改正错误,避免更坏的后果。
可惜,我相信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上来先批评孩子!
这个道理其实我是清楚的,以前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比如,从安安很小开始,无论洒水也好,摔碗也罢,弄脏什么地方也好,我都是第一时间和她先处理现场,再来讲道理,包括辅导作业,也是一样。
这一次,真是糊涂到家了!
或许有家长问:犯错难道还不能批评了?
倒也不是,只是需要延迟一下,在改正错误,完成任务之后。
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负面情绪,在负面情绪下,传递和接纳的正面信息也会打折。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很聪明,除了少数心大的孩子不知道错哪儿了之外,多数孩子犯过的错误,自己都心知肚明。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率先启动负面情绪,孩子出于自尊、本能等原因会用力抗拒,并滋生出同样的负面情绪,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激化矛盾,结果就是吵一架,两人都生气。
昨晚的事,让我想起几年前发生的另一件小事。
当时安安还没上学。有段时间,我发现她有些磨蹭,交代个什么事情总是会慢吞吞的,不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
于是,“安安,快点儿”成了我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句话。
直到有一天,我在沙发上看书到精彩处,听见孩子在房间叫我:“爸爸,你能过来帮我调一下手机么?”
我顺口说了一句:“等会儿”。
这也许是一句口头禅。但是,那天说完之后,我忽然意识到了问题:
对孩子的诉求,我传递给她的言语和信息是“等会儿”;但是,对孩子的要求,我的言语和希望是“快点儿”。
这两个词都是我说的,只不过一个是对孩子的要求,一个是自己的需求。
至此,我终于了解了孩子的所谓“惰性”——那真的不是他们天生的,而是身为父亲的我,无意间“言传身教”的。
讲真,那一刻,我有些羞赧和汗颜。
当爹以来,一直觉得自己还比较尊重孩子,平等的待孩子。
从安安很小的时候起,我坚持蹲下来和她讲话(尽管我这身材蹲下去其实很费劲),遇到事情也是一起分析道理,耍小性子的时候也会先允许她耍一会儿等等。
但是,这两个细小的事件,还是暴露出了那个在亲子关系中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
在非原则事项上,动用家长式的权威,不自觉中认为自己拥有比孩子更多的权利。
虽然这算不上什么大事儿,但是,它会间接的破坏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 平等对话。
在非原则事项上的这种不对等,会让孩子产生“凭什么你是家长你就什么都是对的,你就可以这样那样”的叛逆想法。
如果是偶尔发生,倒也没什么,因为孩子天生都有一颗宽容的心。只是类似事情多了,时间长了,孩子会认为家长就是这个样子。
因此,在原则事项发生时,就会产生“狼来了”的效应——他会认为你说出的道理不客观,因为家长一直都是那样。
老子就是老子,儿子就是儿子,这是亲子关系的基础,不能更改。 老子要有老子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这是伦理关系特别是中国式伦理关系的基础,不易更改。 但是,在大多数以及大部分时间内,亲子关系,其实只是最简单的人与人关系而已。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促进。
亲子关系中的很多矛盾和冲突,就在于突破了这个限度,破坏了平等对话的基础。往往都是家长率先越界,表现出来就是——老子太拿自己当老子。这样的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太拿自己当孩子——你非要这样,那我就非得那样。
# 每日话题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投稿邮箱:Kid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