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说带娃不能发火?你可能在PUA自己,也在坑孩子

小姜毛 果壳童学馆 2022-07-07

许多亲子文章都强调什么带娃时,父母一定要情绪稳定,你不稳定,孩子的情绪更难管理,等等。谁带娃谁知道,想要情绪稳定,实际做起来多难
 
比如,刚收拾好屋子,转头孩子就把乐高摔地上,零件散落一地……
 
比如,辛辛苦苦压下不爽,准备按照非暴力沟通套路走一遍,娃跑了,说现在不想聊.....


简直分分钟破功哇,有木有?但每次冲娃发完火,老母亲又开始后悔挫败,为啥自己又搞砸了。

反反复复,真的好心累。话说回来,老母亲、老父亲偶尔不平静几次,偶尔冲娃吼几次,真的不行吗?老母亲、老父亲真的不能在娃面前展现自己的负面情绪吗?

 
本着放过自己,也要有理有据的精神,我查阅了大量书籍和文献,今天就来跟深入探讨一下:
 
  • 带孩子做不总是平静这件事儿,到底有没有问题?
  • 爹妈在娃面前,流露负面情绪,行不行?
  • 我快破功了,接下来还能怎么办?


发火就发火,别陷入自责
赶紧告诉孩子发火≠不爱他
 
带娃时发火再正常不过,发火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发完火,自己长时间沉浸在纠结、后悔、自责等负面情绪里,不能把精力用在修复跟孩子的关系上,那会引发更复杂的问题。
 
前段时间,李承铉谈全职带娃导致抑郁,冲上热搜。李承铉说自己带娃时,有段时间处在崩溃边缘,白天凶了孩子,晚上内疚,看着熟睡的孩子忍不住大哭,真实地道出了每个带娃人必经的心路历程。
 
 
“对不起,让你这么伤心,我算什么好妈妈/爸爸,明天我一定要......”,这样的话,你是不是也跟自己说过好多遍。
 
打住,如果这些话,是别人对你说的,你会不会觉得他在PUA你?可为什么我们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自己PUA自己呢,明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做呀。因为,比起大人发火,孩子更怕的是大人不再爱他
 
我记得有天晚上,我冲孩子发完火就睡了。那天晚上,娃睡得很不踏实,时不时闭着眼睛,干嚎几声。第二天早上,娃睁开眼就问:“妈妈你还生气吗?妈妈我们还是好朋友吗?”
 
所以,真的别再纠结能不能发火了,娃能接受我们发火,娃更在乎的是,发火是不是代表我们不喜欢他了,是不是讨厌他,是不是不爱他了。



孩子是很敏感的
你的负面情绪藏不起来

 
千万不要想小看孩子的敏锐,我们是真平静,还是扮演平静,孩子都敏锐地从我们的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中判断出来[1]

毕竟,从小婴儿开始,孩子就在解读父母的表情和动作,他们在氛围中感受到的信息量,远比我们语言表达出的要多得多。

因此,当父母情绪和行为内外不一致时,孩子很容易焦虑[2]

 
去年,温哥华华盛顿州立大学的Sara Waters和他的同事们做了一项研究。实验总共有107名家长和孩子参与,孩子的年龄在7-11岁。

他们先让家长和孩子列出最容易引起矛盾的5件事,然后再把孩子和家长分开。此时,家长们需要去完成一项压力较大的活动,比如公开演讲。

研究者会测量家长的几项生理指标,当指标显示,家长已经处于一定压力下时,他需要立刻回到孩子所在的房间,跟孩子谈论先前列出的5件事儿。
 
在谈论过程中,有些家长要尽量压抑自己的情绪,保持平静,有些家长可以顺其自然。

实验结果显示,压抑情绪组的家长以及他们的孩子,表现得比另一组更疏远,亲子互动的热情也更低。由此可见,对孩子隐藏负面情绪,并不能改善与孩子的互动,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由于父母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控制情绪,在面对孩子时,就会表现出一部分注意力缺失,孩子会对此感到迷茫。

因为他从当前的气氛中,得到的讯息是这样的:不要轻举妄动,跟我保持距离,不要问为什么,我不想告诉你。

所以,孩子会调整自己的行为,让交谈草草结束。有些悲观的孩子,可能还会把父母情绪不佳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
 
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想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孩子总有办法知道我们的真实处境,那何不干脆坦荡一点儿呢


更何况,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还会让孩子学到错误的负面情绪应对方式
 
父母是孩子情绪发展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处理自己情绪的方式,会影响孩子对自己情绪感受的信念[3]

认为负面情绪有害的家庭,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会倾向于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并将表达负面情绪,视为犯错[4]。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面对自己正常的负面情绪时,不会变通、悲观、自责,在所难免。
 
 
打个比方,如果把父母的情绪看作一个家庭的背景音乐,总是努力保持平静的父母,就好像家里只放舒缓的轻音乐。可其实孩子早晚会听到其他类型的音乐。试想一下有一天,孩子不小心听到了躁动的摇滚乐,他会不会吓一跳?
 
而且允许自己表露负面情绪,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这里不过多介绍,童学馆之前专门撰文讲过:如何亲手毁掉孩子的同理心?
 

爹妈也是普通人,压抑负面情绪
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当然,这篇文章不是鼓励大家对孩子发火,而是想要探讨,作为一个鲜活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绪的人,当我们有负面情绪时,如何处理亲子间的互动?

根据我查阅的资料和亲身实践,建议大家不同的情境,分情况处理。


1、如果因为孩子调皮捣蛋生气,注意“对事不对人”

孩子做错事,家长表达愤怒是合理的,但要注意语气和内容,避免过度批评、嘲笑、恐吓孩子[5]
 
比如,因为孩子打烂了乐高而发火,要将关注到的焦点放到孩子的行为上,而不是性格。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现在感到很生气,因为他摔坏了乐高,还乱扔零件这件事,而不是说:你太烦人了,怎么那么爱给人添麻烦,以后不给你买乐高了。

 
如果此时,还能跟孩子保持理智地交流,可以观察孩子的行为,去体会他在现在的感受,帮助他把感受表达出来。比如,妈妈看到你小嘴角朝下撇,还在流眼泪,你感到害怕和伤心,你被妈妈吓到了吗?
 
再进一步,还可以解释背后的原因,指出孩子行为的后果——“妈妈已经很累了,还要再多花时间收拾,有点儿委屈。而乱扔零件,会让妈妈收拾的时间变长,还有可能弄丢小零件,不能复原。”

但如果感觉到自己太生气,而不能清晰地思考,不妨停下来休息片刻,等恢复平静后再回来。尤其是感觉自己要攻击或侮辱孩子时,一定要停下来,一定要避免体罚、讥讽、威胁、蔑视或贬低类的话语。


2、如果是工作等外部压力导致的坏情绪,尽量在情绪失控前,向孩子做出预警。
 
具体来说,最好告诉孩子自己现在的感受跟可能出现的后果,同时,给他两个积极的选项[4]
 
比如,我们正忙于回复工作群里的消息,孩子却缠着我们陪他玩儿。我们可以先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正在忙工作很烦躁,如果他再继续缠下去,接下来我们很有可能会发火,现在他可以选择去玩会儿新玩具,或者吃点儿好吃的。”
 
即便孩子没有理会我们的预警,当我们真的发了火,孩子会知道我们的怒火从何而来。

而且这样,我们还向孩子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念——即便在冲突中,他也有选择,让对抗关系转为合作。
3、如果是夫妻关系导致的怒火,最好的做法是快跑,自己跑或者让孩子跑
 
在这样的场景下,孩子很容易成为爹妈的出气筒。我们的怒气,主要来自对另一半的不满,来自“为什么孩子跟你一样讨人嫌”的错误归因。

这个时候,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现在很沮丧,想要一个人待会儿;也可以找个房间静静的待着,要么哭一会儿,或者搞点儿无伤大雅的小破坏,比如撕点儿卫生纸啥的,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另外,当解决了夫妻之间的矛盾,一定要及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已经和好了[5],这能让孩子停止担心,平静下来。
 
当然,我们发火的原因,细分起来还要很多,但无论哪种情况,第一步都是跟孩子谈论当前的真实情绪感受

刚开始,孩子可能会被我们吓到,会不配合。但长期来看,这是最能够让孩子理解我们、理解负面情绪、学会情绪调节的方式。



发火之后的重建
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陪娃时总有没控制住脾气,吼了孩子,还说了重话的时候,那一定要好好做重建工作[4]重建工作三步走:
 
 第一步 让孩子确信我们依然爱他
 
抱抱孩子,诚恳为自己伤害了他的感受道歉——“对不起,妈妈/爸爸刚才吓到你了”。爱孩子的话,也不妨多说几次。

 第二步 :跟孩子谈论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
 
可以跟孩子聊聊自己的情绪怎么爆发的、我们怎么察觉到的,以及为什么这件事让我们愤怒。
 
这是最艰难的一步。因为有时候我们自己还没探索明白,负面情绪来自哪里。

 
这意味着在跟孩子谈论之前,我们需要问自己很多问题,送上一份问题清单,它能帮助我们梳理原因[4]

刚刚发生了什么事儿?

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我在做什么?

当时是哪个环节,引起了我不舒服的感觉?

今天早上或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事儿,可能跟这感觉有关?

跟这个人之间,之前还发生过什么事儿,可能与此有关?


 第三步 :跟孩子确认是否“和好”。
 
如果孩子还在生气,我们要想办法帮孩子释放愤怒,比如我们家小朋友生气了就喜欢搞点儿小破坏,摔摔她的玩具小车车,捏捏发泄球,或者戳破快递箱里的防撞袋。
 
如果孩子愿意和好,我们就带着孩子经历了一段从对立到和解的过程。这是孩子的一手经验,他能学到如何谈论自己的感受、如何找寻负面情绪背后的原因、以及可以做些什么来安抚自己和他人。


最后,回到“养育者保持心态平静有利于孩子成长”这类主张。曾经,我将其奉为圭臬,现在,我依然支持这样的主张。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不再要求自己百分百做到。
 
如果能长时间保持平静是100分的好妈妈,那我做到60分就足够。具体来说,就是跟娃有冲突时,平静次数比发火次数多点儿就行。这样,娃能受到平静状态的滋养,她也会知道,坏情绪人人有,她不必为负面情绪惊慌失措。
 
更重要的是,让情绪流动起来,不憋屈,老母亲、老夫妻的状态也能更好一点吧!


作者 | 姜毛毛,家有4岁高需求娃,比起鸡娃更乐意鸡自己。。
编辑丨林乙乙,也是章鱼妈,一个三岁男孩的妈妈,不鸡不卷,只想带着娃嘻嘻哈哈浪世界。
参考文献丨
[1] Richard J. Davidson Sharon Begley (2011).The Emotional Life of Your Brain. How Its Unique Patterns Affect the Way You Think,Feel,and Live -and How You Can Change Them
[2] Sara F,Waters,Helena Rose,Karnilowicz,Tessa V,West,Wendy Berry,Mendes.(2020) Keep it to yourself? Parent emotion suppression influences physiological linkage and interaction behavior.[J].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 JFP
[3] 陈忻(2020)《整体养育》
[4] Marc Bracket (2019) Permission To Feel
[5]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2020) 社会情感学习家庭活动指导手册

 相关推荐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