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边知道错了,一边下次还犯!娃是故意气我吗?

立正妈妈 果壳亲子Guokr 2023-12-30


前几天我们发了一篇没错,我就是那个爱吼孩子的妈妈!怎么了?,引起了特别多家长的共鸣,直呼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但同时,一些家长朋友也提出了疑问:让自己忍不住吼孩子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总是犯相同的错误,反反复复说了很多很多次都不听,真的特别上火!怎么办?

其实,我们在很多文章下也总能看见类似的留言:




到底为啥,说了几百遍,孩子就是屡教不改,明知故犯?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除了发火、犯愁,还有什么可以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今天的文章,咱们就来仔细扒一扒,孩子的小脑袋瓜,到底是怎么想的。


屡教不改,
是明知故犯还是另有隐情?

很多人看到孩子屡屡犯错,会愤愤不平“为什么这么不长记性”!

但其实孩子“明知故犯”的背后,原因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0-12岁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归纳了孩子犯错的三大原因[1]


1、孩子对社会和家庭规则陌生,要求孩子按照成年人的标准做件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2、孩子学会规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不停地被引导和不断练习,其中言传身教很重要。


3、孩子犯错时,父母的态度决定改错的程度。从父母角度看,孩子犯错愚不可及,但从孩子角度来看,自己的犯错是因为自身认知局限性决定的


1、做不到:不成熟的大脑发育在作怪


孩子很多时候犯错不是不愿改,而是——做不到。

因为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全,“理智、逻辑、判断”等功能室都没建好呢,所以在思考和行动时,并不具备深思远虑,考虑因果的能力。

例如,我们交代孩子“好好吃饭,不要撒一桌子”,但他依旧米粒掉得到处都是,一转身还不小心把碗撞翻,弄得满地狼藉。这时,忍无可忍,劈头盖脸就先吼为敬:你看你,怎么老是说了还这样呢!”

图源丨图虫创意

但其实,孩子吃饭掉米粒,那可能是因为手腕力量、手指精细动作、手口协调能力还需要训练;撞掉碗,摔一地,只是因为他刚回头想要喊你,但大脑对空间判断的能力还不够,无法判断手臂在转弯时会对桌上的碗造成影响;你训完话,他下次还是“老样子”,是因为他的这些认知和能力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缓慢掌握。“好好吃饭”说起来简单,对他们来说,做起来难度还真的挺大。

不是他不改,而是我们给的成长时间不够。我们太迫切希望他“立刻改”,却忽略了一个两三岁的娃——“能力有限”。

2、很难做:行为与大人的期待不匹配


很多时候,孩子看似“明知故犯”,背后其实是父母要求过高。

我们常常希望孩子听话,出门做客安静坐好,见到零食不嘴馋,看到玩具不闹着要,一背单词就能记住,一说练字就能写好……但如果换个角度想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成年人说好的戒宵夜,夜深就想点;说好的戒熬夜,手机就是放不下;说好的戒游戏,忍不住就打开了;说好的认真工作不摸鱼,稍不留神又刷起了朋友圈……

在诱惑面前,大人尚且难以自控,何况一个几岁的小屁孩呢?

图源丨图虫创意

自律是一种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刚入门的孩子更是需要漫长的修炼。

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人类的学习能力有局限性,大脑在短时间内,习惯低效地通过对神经元的回收再利用来学习,而不是完全重新开始。[2]

简单理解,就是大脑对已知事物的认知和行为,具有重复惯性。哪怕明知是错误的,但当遇到类似情境,依旧会下意识地优先用熟悉的方式去处理。

所以,自律是与劣性长期抗衡后,击败坏习惯,让好习惯占据上风,成为大脑里的新“惯性”。这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反复、刻意地练习。就像孩子脱下纸尿裤,学习憋尿,学会自主如厕般,括约肌要慢慢练习才能运用自如。

这个过程“吼骂无用”,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的责备就突然一夜长大。父母除了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正确引导,反复练习,还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3、不想做:“超限效应”引发大脑逃生机制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当孩子犯错时,你越吼他越错。

因为看着像一脸无辜在听你讲大道理的娃,其实心里想的却是如何“快跑,保命”。

心理学教授艾伯特.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提出的“55-38-7法则”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感知到的信息:

  • 55% 是通过“看”,比如我们的手势、表情、态度、肢体语言等;
  • 38% 是通过“听”,比如我们说话时的语调、语气、速度、声音大小等;
  • 只有 7% ,才是具体的讲话内容。

当大脑遭遇突发危机时,会出现三种现象:攻击、逃跑、冰冻。[2]

父母一骂,娃说话就结巴;父母总说,娃充耳不闻;父母天天说,最后娃就会受不了,用顶嘴来反抗。逃避、抵抗、逆反,都是孩子用来逃避恐惧和威胁的方式。

图源丨网络


这也是为什么家长苦口婆心叨叨了999遍大道理,孩子依旧“记吃不记打”,就因为那些循循教诲的大道理都犹如耳边风,根本未曾吹进孩子的心里。

而且,心理学上还总结过一种被称为“超限效应”的现象:指因为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3]

当父母不断唠叨、责骂,同一件事说同样的话,反反复复,时间就了,就失效了。孩子也从最初的愧疚变成了不耐烦,甚至产生“越不让干,我越要干”的逆反心理。

最后,不是孩子“改不掉”,而是“不想改”。


想要孩子“知错就改”
家长要先“将错就错”

对着3岁的娃,你喊——“都说了插座危险,不要碰不要碰,你为什么就是不听?”

对着6岁的娃,你嚷——“快点,快点,要迟到了!为什么天天上学要我催呢!”

对着9岁的娃,你骂——“这种题讲过多少遍,为什么还是错,错,错呢!”

心里气翻天“说了总不听”,嘴上却还是“不得不说你”。很多家长会有误区,认为“我不讲,TA不会乖”。

但当孩子犯错时,我们选择先“将错就错”,跟孩子站在同一阵线,去面对错误,可能更会给你惊喜。

1、0-3岁,不苛求完美,少讲道理,多示范


小屁孩能有什么坏心眼呢?生活中的那些错误,大多都是大脑认知达不到,无法预见行动的后果;每一次屡教不改的“捣蛋”行为,大多是想通过不停地尝试,来了解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这个时刻,孩子的大脑正是在“尝试错误”的土壤中,努力绽放“逻辑思维”的花朵。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训斥孩子“不许做什么”,而是直接告诉他们“可以做什么”。

图源丨图虫创意

这个阶段的孩子听不懂大道理,但他们可以模仿你,给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和示范,让孩子“犯错”时有路可走,他才会乖乖跟你“走”。

2、3-6岁,试错也是成长,给予空间和时间


闯祸已经让孩子的内心忐忑不安,不需要我们训斥,孩子内心的情绪早已翻山倒海。此刻,再火上浇油,大可不必。深陷情绪旋涡的孩子,很难听进去大道理。相反,此刻如果打击、训斥,只会让孩子逃避和逆反。

所以,此刻与其喋喋不休地训斥,不如先帮助孩子平复心情,给手足无措的他一个安慰的拥抱,让他感受到被看见和被接纳——没关系,爸妈陪你一起面对。

同一阵线,能让孩子消除恐惧和敌对情绪。同时,面对错误,又能帮助孩子建立一个信念——错了不怕,爸妈是相信我一定能做好的。

不惧怕犯错,错了敢认,认了后能冷静下来慢慢改,这是打败“屡教不改”魔咒的有力法宝。

先建立联接,再影响行为。当父母能够给予理解,允许孩子去试错,并支持他们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你会发现,孩子更愿意听话,更有动力去改正。

“有错就要改,父母是为你好”,这事不要你觉得,应该让孩子自己觉得。

3、6岁以上,建立对待错误的“开放式大脑”


全球知名脑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曾经在演讲时做过一个实验:

请观众们闭上眼睛,严肃地在心里念 7 遍“不”;然后,过两分钟,闭着眼睛,温柔地在心里默念 7 遍“是”;这个过程里,让观众觉察身体和情绪的变化。

结果,观众们的反馈是:

  • 当“不”一再重复时,心情会紧张、压抑、抗拒、心烦意乱;
  • 当“是”一再重复时,内心会感到平静、放松、愉快、身心舒畅。


所以,他在《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书中,用“楼上”和“楼下”打了个形象生动的比喻:

“楼下”即“下层脑”,也被称为“防御式大脑”。它是大脑的本能状态,面对威胁和攻击时,会恢复原始、不假思索的战斗、逃跑或僵住。

“楼上”即“上层脑”,代表了开放式大脑。它由大脑皮层构成,连接各个脑区,负责执行功能负责的认知活动,如高级思维、好奇心、洞察力、同理心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等,科学家称之为“社会参与系统”。只有上层脑运作起来,我们才能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开放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4]

图源丨《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

幼儿时期,孩子的“楼下大脑”占据主导,当孩子屡屡受到打压、责备时,防御式大脑就会启动,让他们的思维时刻紧绷,从而做出抗拒、逆反的行为,无法再理智思考,记住教训。

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建立起“楼上大脑”,让各个脑区相互链接,习得多角度思考,开放式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习惯。

也就是说,面对错误,家长要多给正面的引导,而不是负面的打压。当孩子听到“你可以的”、“我们试试”、“我相信你”的积极回应,大脑会更放松,更有能量去思考如何处理问题。

《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决定行动方向的,是观点而不是客观事实。”[5]

孩子是从父母的嘴里,建立对自我的认同感。所以,父母的肯定和鼓励,会让孩子产生积极向上的内驱力,渴望做得更好。

所谓教育,不是让孩子不犯错,而是让孩子在错误中能有所成长。与其抱怨孩子屡教不改,不如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错误,建立“成长型思维”。


每一个犯错,改正,再犯错,再坚持改正的孩子,内心都藏着自信、勇敢、乐观的小种子。

而每一颗不屈不挠的小种子想要发芽,都离不开父母“Yes,you can”的浇灌。




编辑丨羚羊,人类幼崽观察家。 
参考资料丨

[1] 《0-12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美)马乔里·J.科斯特尔尼克(Marjorie J. Kostelnik)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8年02月

[2]《心理学入门:妙趣横生的50个心理学效应》明道 著,西苑出版社 , 2020年08月

[3] 《Neural constraints on learning》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13665

[4]《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丹尼尔·西格尔 蒂娜·佩恩·布赖森 著 黄珏苹 译 , 湛庐文化 出品,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0年07月

[5] 《儿童教育心理学》﹝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韦启昌 译,台海出版社,2021年09月

题图来源丨

图虫创意


 相关阅读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