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鸦片战争以来的总决算?——“紫石英号事件”的虚幻与现实

2017-10-23 龙马 风灵

鸦片战争以来的总决算?

——“紫石英号事件”的虚幻与现实


文 龙马


多年以前,笔者曾经在电视上看到对英属东南亚和香港华侨的采访。他们回忆说,在1949年4月在中国紧张的“渡江战役”前夕,发生了大新闻——英国军舰在长江内河上航行,而解放军则在长江上炮击英国军舰。在双方炮战之后,英国军舰在江上搁浅。

 

这就是载入史册的“紫石英号事件”。


(电影复原的炮战场景,以上剧照为退役的紫石英号护卫舰原舰。护卫舰搁浅后,伦敦和北京两方进行谈判但未果,在僵局中,紫石英号在7月某夜趁台风和涨水的天气,逃出长江)


(带伤的紫石英号护卫舰在香港靠岸整修)


老人说,当时在报纸上看到消息后,热泪盈眶。英国军舰逃离长江,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未有之新气象。尽管北京方面也没有大作宣传,但据说从大陆到新加坡、槟城、旧金山,华人们,哪怕身为英王臣民,都深受鼓舞。直到今天,民间历史爱好者也仍然津津乐道“从此,西方国家靠几艘炮舰就横行于东方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有一些奇怪的是,当时的人们应该知道——威风凛凛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早就被日军飞机击沉了。哪怕是七万吨级、重炮遍布,“史上最强”的大和号战列舰,也对抗不了飞机,在美军航母空袭下沉没了。“西方炮舰横行于亚洲”的年代,从技术上早就过去了,而紫石英号仅仅只是一艘千吨级的小舰;哪怕是曾经试图营救它的伦敦号,也只是巡洋舰而已。

 

不少中国人说,英国军舰在鸦片战争时,在长江上曾经如入无人之境,但现在面对优势的武力,不得不妥协或者逃走了,这是实力对比的变化。——但这是错误的。鸦片战争时开来的木制风帆战列舰,以及英国的红衣军团,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力量,放在1949年那至少该换算成“美国航母战斗群+海军陆战队主力”,也就是说,西方最先进的力量,其实仍然是中国军队远远不能抵抗的。

 

在很多人说二战以后“英国实力下降”的时候,他们没有考虑,英国还有海量的“兰开斯特”和“林肯”战略轰炸机(原计划将日本炸为废墟),从香港起飞可以覆盖东北,从缅甸起飞可以覆盖华北。在真正不留情的达尔文、霍布斯式武力对抗下,所有的中国大城市,乃至大多数的县城,都难以避免德国和日本城镇的命运。甚至,英国的航母已经率先装备了“吸血鬼式”喷气式战斗机,这是国共两军的旧型战斗机都不可能对抗的。

 

如果提及带有核武器和战略投放能力的美国,那么显然,鸦片战争时清军以启蒙时代欧洲枪炮的仿制品,来对抗19世纪的英国军队,这样悬殊的“中西战力对比”,直到1949年其实并没有改变(也可能是差距更大了)。

 

以小小的紫石英号护卫舰,去比附当年跨洋远征也无可匹敌的风帆战列舰,其实是刻舟求剑的错误。

 

那么,为什么从1840年到1949年的一百年间,事态的确发生变化了呢?其实,真正变化的只是以美英为主导的世界秩序。19世纪时的南美国家拖欠外债,欧洲会派出军队执行。而在20世纪初,在美国斡旋下,这类事件都将在国际法框架下解决。经过“国际联盟”的尝试,二战后美国更是推动成立了联合国。美英主导的“大西洋宪章”宣告了新世界的行为规范,尽管这种规范还需要时间磨合,但象德日那样以武力作为优先手段的思维,已经遭到了摒弃。哪怕是保守党好斗的丘吉尔,他的“不惜与苏联一战”“可以用核武器先发制人”“派遣航母舰队应对紫石英号事件”等等表态,也都遭到了美国和英国内阁的反对。

 

具体到英国,早自19世纪后期,“帝国主义”思想就有退潮之势,相对地,左派的思想崛起。1945年,工党候选人艾德礼击败了丘吉尔,执掌英国。英国此后逐步从印度,中东和非洲撤退。英国工党,作为一个以社会王义为纲领的政党,在忙于组织国有企业、福利制度、经济配给之外,曾经对苏联抱有友好的态度。二战后苏联从德国那里得到了喷气式发动机的资料,但仍存在技术问题,因此派遣科技人员到英国购买先进发动机与技术资料。让斯大林没想到的是,艾德礼和贸易大臣克里普斯爵士(玛克思王义者,曾任驻苏大使、战时空军军需大臣)很积极地向苏联提供了发动机和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苏联才得以发展出他们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米格15。

 

所以,在这种时代,在北京也保持克制、按照不低于国际法准则的规范而行事的情况下,英国与其盟国根本不可能就紫石英号事件打一场真正的战争。因为毕竟,二战后“先讲道理”的国际秩序,说到底就是美英自己塑造的。

 

紫石英号向当时的国府(1949年4月时,中国客观上只有一个正式的官方政府)申请了航行许可,它悬挂国旗是表明其无关的非战身份(但和日本侵占南京时一样,美国舰船铺开国旗以示中立身份,反被日本受“国耻教育”的飞行员认为是用国旗示威)。另一方面,英国船员也得到了医疗和补给上的便利,从当地军队的对策到官方宣传口径,莫斯科-北京方面都做了相对谨慎的安排。双方其实都是在正当规则之内行事。

 

总之,与天朝信奉“真理在(中国的)大炮射程之内”“国际法算个屁”的傻瓜们的信念相反,国际法和西方自田王义者、社会王义者、孤立主义者们的和平追求,才是中国面对西方的最强保护伞。并且,自1941年大西洋宪章以后,直到今天,中国在西方面前并不真正拥有任何其他的保护伞,因为在最基础无底线的暴力能力上,中国,或者任何试图孤立于国际秩序之外的国家(包括西方强国),必然不能与作为整体的西方相抗衡。

 

在今天,一方面是中国的军迷们以模型或者PS照片制造了“美国B2”式的“中国先进轰炸机”传闻,另一方面是,以苏联50年代援助的,当时即已显得过时的图-16轰炸机为蓝本的轰炸机、加油机、预警机等等,仍然在担纲主力。在苏俄战斗机追随美国飞机更新换代后,中国再后才会推出相应的俄国进口、自主改进、“自主并且同时与西方合作生产”的各种战斗机机型。而最关键的发动机,其血缘基础来源于从50年代到7,80年代自苏联、英美等国引进的技术,而且还会持续依赖于进口。

 

与此同时,美国的隐形战略轰炸机和足以压制F-22的下一代战斗机等等,这些仍将是无法对抗的利器。尽管中国的杀手锏,战略核武器,的确可以覆盖不发达国家和同文同种有血肉之情的地区,但是对远中近高中低多重防御之下的西方国家,并不太具威胁性;相反,制造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人道灾难的开关,不管是在道德上还是技术上,都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手中。

 

“鸦片战争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只是一个幻觉。真实的世界,是那个大西洋宪章所规划的世界来临了。国际法、西方进步派/自由派/社会王义者/孤立主义者,给从卡斯特罗,查韦斯到胖胖,到卡扎菲萨达姆都发放了护身符,只要他们在国际法上真正能站住脚,就无需担心外部威胁。

 

必须提出的是,朝鲜战争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方面,从当时到现在,很多人以为这是“天朝终于可以扛下西方的冲击”了。另一方面,真实的世界是,西方的民意打定主意将朝鲜战场限制为局部战争。中苏防空兵,英国善意援助了技术的、白天才能作战的米格15,拱卫着北京和上海,足以抵御台湾方面的的老式轰炸机——但这远不足以使大陆的工业中心免于成为二战结束时被夜间大空袭毁灭的德累斯顿,汉堡和东京。



实情是,朝鲜战争根本不是“大天朝”对抗西方的战争,而是源自西方的左右两翼,在朝鲜的冲突。苏联的力量来自她和整个西方左翼的联系(米格15的发动机便是例子),从军工技术到来自白宫的战略情报,软硬力量不断地流入莫斯科,再传入北京和朝鲜半岛。在朝鲜的英语宣传材料,语言地道通俗易懂,是由深刻了解美英国家的西方左派写成的。抗战期间延安可以得到左派日本人有组织的,或者个人自愿的帮助,而重庆却没有这种条件——那是一个以左右为分的世界,而不是东西分、中西分。

 

总之,不管是朝鲜战争,或者是“紫石英号事件”,一方面是西方核心国家以大西洋宪章所规划的秩序做出了安排,将冲突限定在相应的程度和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天朝思维之下的人们,做出了异乎寻常的理解——并且这种理解得到了西方左派的某种误解之下的欢迎: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乐于看到非洲人拿着简易武器赶走西方帝国主义者,而基本没有想到“中华”——China,瓷器之国,一个无褒贬义的中性称呼,而中文意思则“天下的中心文明”——不少人的看法是,这并不是“非洲人拿梭镖长矛赶走西方帝国主义者”一类的事件,而是“天朝”,“天下的中心文明”,将要走上重光之路!

 

让我最后再次强调,这种将鸦片战争级的真实实力对比,误解为旧时代一去不复返的历史和现实双重误会,或迟或早,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态度是,融入世界主流,以理为先,与所有的文明国家成为利益共同体。另一种,则是带着“东方中心主义”和“靠武力说话的“天朝思维”,那么到时,如果不是自居林则徐和大清帝国曾经遇到的格局,“我大清恩泽天下、天威难犯;小小夷人,一再挑衅”——就会是那种在亚洲“国势崛起”“八纮一宇”“东洋西洋对抗”的旧日本所曾经体验的格局——最后在虚幻心态下,难免做出错误的路径选择。

 

附:摘抄东京浅草寺“大和平塔”碑文如下:

 

……在那可悲的昭和二十年(1945年)三月九日夜,因一百五十架B29轰炸机的大空袭,浅草一带成为火海。火舌舔着地面在秒速三十米的烈风中爬动,大人呼唤孩子,孩子呼唤求救,但人们都无能为力,只能各自奔走逃窜而不知所往,当噩梦般的夜晚过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焦土,不再有寸草寸木,可怜的烧伤者倒卧路旁,(仅在浅草一带)无辜的牺牲者达一万多人。报纸对当时这一惨状没有只言片语的报道,战后出生的孩子们也对战争的惨祸无从知晓。这惨烈悲痛的夜晚何时就会如同历史的一瞬消失了吧。我们永记当年,祈祷安慰不幸逝去的生命,我们誓言不再重蹈覆辙,永远守护世界和平,因此在浅草观音的净域建立此碑。愿逝者安眠。

 

浅草大和平塔维持会

昭和三十八年八月十五日(1963年8月15日)


相关文章:

《蝇王》的故事:当你在皇家海军的视线之外

东京物语

帝国与战争的政治经济学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蝇王》的故事:当你在皇家海军的视线之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