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读柯兹纳:企业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风灵之声 风灵 2019-01-07

 

文 风灵

 

最近我在正一君书院带领大家读柯兹纳的《市场过程的性质》(详情见:新年读好书!名师经济学经典品读会招募!)。


我们知道,柯兹纳最大的贡献是企业家的相关理论,因此,正确地理解企业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市场过程的性质。那么,他所指的企业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纯粹的企业家不是工人,他不用干活,虽然有些企业家可能会自己亲自下场干活,但这不是必须的。企业家也不是技术专家,他不用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他可以请人来提供专业意见。企业家甚至也不是资本家,他可以借入资本。那企业家干什么事?他凭什么赚钱?

 

纯粹的企业家只做两件事,一件是买,一件是卖。赚钱是凭低价买,高价卖。他赚钱不来自工资,不来自资本,不来自技术,只是来自于低买高卖的套利。

 

什么情况下才能套利呢?在市场上存在尚有他人没有发现的错误的情况下,就可以套利。比如,我们假设,两间距离很近的商店卖同样的商品,一家成交价10美元,一家成交价20美元。那么,显然有什么事情搞错了。愿意花20美元买的买家过分悲观,没想到还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而愿意以10美元卖出的卖家也是过分悲观,没想到还能以更贵的价格卖出。如果有人敏锐地发现了这样的机会,就会以略高于10美元的价格在东家买进,然后以略低于20美元的价格卖给打算到西家购买的消费者,通过套利获得企业家利润。可见,是错误产生了这种利润。

 

有人认为这种事情很少见,但现实中确实有时会存在。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成都红庙子一带自发形成了股票市场。当时同一种股票,街头街尾都有相当的差价。有人街头买,街尾卖,几分钟就能赚200元的差价,这是信息成本之类解决不了的。再怎样,不至于街头街尾的信息成本就达到当时的200元。只能说是市场上出了错误。而这些搬砖套利的人,利用这种错误的同时也减少了错误,使价格趋于一致,即趋于均衡。不久以后,这种现象就消失了。

 

当然,当期套利的情况确实比较少,除此之外,企业家还可以有两种方式套利。一种是跨期套利,即今天买入,过一段时间后卖出,扣除一切其他成本之后,低买高卖获得企业家的纯利润;另一种是今天买入低价的原材料、人工、技术等,制成产品(包括有形的商品或无形的服务)卖出,同样扣除一切其他成本之后,低买高卖获得企业家的纯利润。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种套利的企业家不涉及创新,但情况恰恰相反。

 

在最后一种套利形式中,企业家买入各种资源,制成产品卖出,不一定,而且很不一定是现在已有的产品,完全可能是现在没有的商品或服务。

 

有个这样的故事,福特讲述他为什么生产汽车,他说,如果你去问消费者,消费者会说,他们想要的是跑得更快的马车。福特通过他主观的想象,理解到消费者只是想要一种跑得更快的运输工具,于是他生产了汽车。

 

消费者在这里是犯了错误的,他们过分悲观,没能想到他们能以更低的价格(或同样的价格)得到更好的东西。同时,资源供应者包括劳工也犯了错误,他们过分悲观,没想到如果把这些资源用以组合成汽车,就能卖到更高的价钱。市场上的这种错误产生了一种可能的价格差,于是,福特买来原料,并以相对较高的价格雇佣了许多工人,生产出汽车销售,大发其财。这就是一种以创新的方式套利。

 

类似的,我们也可以认为苹果公司发现了市场上的错误。消费者没能正确意识到他们可以得到更好的智能手机,资源供应者包括各种硬件和软件的供应者没能想到,如果将这些资源用以组成新型的智能手机,资源可以卖成高价。苹果公司抓住这个错误,开发生产了苹果手机,也是通过创新套利,大发其财。

 

同样以企业家精神闻名的熊彼得认为,企业家是通过创新打破均衡的人。这在柯兹纳看来,不能解释创新的动力何在,也不能解释什么是正确的创新。

 

企业家的创新驱动来自于他发现未来可能有套利的机会。至少是在他的想象中,未来消费者对某一创新产品的需求相当大,获利足够多,而现实的资源供给价格又相当低,这之间形成了差距(或者说错误),也就是供求之间存在不均衡。是消费者的需求,至少是想象中的消费者需求(求)和现实的资源供应(供)激发了他的创新,可见,企业家创新的目的不是打破不均衡,而是消除不均衡。

 

而创新的结果呢,取决于企业家的想象是否真的符合未来的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如果他错了,导致了供求之间差距更大,产品卖不出去,那么这就是失败的创新。成功的创新则是真正地做到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减少供求差距,减少市场的不均衡,让市场朝着均衡移动。

 

可见,企业家的行为不管从目的还是结果来看(如果是正确的创新),是促进市场均衡,而不是破坏均衡。

 

有人说,企业家的创新创造了消费者原本不存在的需求,所以是打破了均衡。但这种说法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创新是成功的,有些创新是失败的。如果消费者的需求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而是由创新本身所创造的,那么市场如何能够评价创新正确与否,并对创新形成反馈和激励呢?


仍然以苹果公司为例。我们知道,同一家苹果公司,有时候产品很受欢迎,有时候产品并不被待见。苹果公司不会从是否“创造了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去理解这种事的,因为这没办法指导他们改进产品。他们会仔细地观察、评估、预测乃至想象消费者的需求,并力图满足这种需求。是消费者在评价苹果公司,而不是相反。那些一心想要“创造消费者需求”的“情怀公司”,往往结果都不是很好。虽然可能花很大力气搞出一大堆各种“创新”,但不容易产生正确的也就是赚钱的创新。


相关文章:

米塞斯改变了他一生

柯兹纳:市场过程与个人自由

企业的演变:从组织到平台


名师经济学经典品读会在新年已经正式上线了!我负责的部分是柯兹纳的《市场过程的含义》。我最近越来越被柯兹纳迷住了。如果你对奥派经济学感兴趣,错过柯兹纳将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另外,《市场过程的含义》中文版比较难懂,如果没有讲解的话,恐怕不太容易看明白。


除了柯兹纳这本书外,还有冯兴元老师主讲的《致命的自负》,刘业进老师主讲的《达尔文猜想:社会与经济演化的一般原理》。


快来加入我们吧!通过下面的海报二维码订阅还可以得到赠书,详情请见新年读好书!名师经济学经典品读会招募!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柯兹纳:市场过程与个人自由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