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本篇为石原莞尔《战争史大观》的正文部分,本次连载的是拿破仑战争的部分。
战争史大观
翻译 老狼是也
第一篇:《战争史大观》纲要
第二篇:石原莞尔的思考——《战争史大观》的由来
第三篇:《战争史大观》——从早期战争到腓特烈大帝
第六节 拿破仑的战争
从腓特烈大帝时代到拿破仑时代。
1.从持久战争到决胜战争
七年战争后的腓特烈大帝的军事思想越来越向机动主义倾斜。一般军事界也当然呈现这一倾向。1771年出版的费休的《用兵术的原则及原理》中,就提出:“作为将官,绝不应该强行进行会战,如果决定会战的话,必须注意尽量减少人员伤亡”。1776年契尔凯大尉的著作中也论及:“正如随着学术进步、道德得到提高一样,学术的发展使战术更发达,将军增加了这样的认识和信念,会战将日益减少,结果战争都越来越少吧。”法国有名的军事作家Giubert(原文如此—译注),曾蒙腓特烈大帝的特殊待遇,1773年被允许观摩普鲁士军队的机动性军演。在其1789年的著述中说:“大战争今后不会发生了。大概连会战也看不到了”。关于七年战争著有名作的英国人劳埃德(译注:Henry Humphrey Evans Lloyd,1720年-1783年,曾分别加入法、普、奥、俄军队,并亲历七年战争)在1780年记述道:“善战的将军,在试图进行不确定的会战前,总是将有关地形、阵地、敌我双方阵营以及行军路线都从军事学角度把握并作为自己的制作计划的基础,懂得这个道理的军人,以几何学般的精密着手制定军事计划,在为了击败敌人而毫无遗漏之时,才能够实施战争”。以掌握机动主义的法则为目的,地理学研究开始盛行,要关、基线、作战线等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的名称,以至于收入到军事学某些丛书中的数学部类之中。海因里希·冯·彼奥罗(译注:Haimirichvon Bülow,1757年 - 1807年,普鲁士军人)断言说:“作战的对象不是敌军,而是其仓库。有什么情况的话,仓库犹如心脏。因为破坏了仓库,就将带来大规模集结军队的毁灭。”关于战斗,他称说,步兵只需射击,射击决定一切,精神上的问题无须担心,“现在小孩子都可以射杀巨人”。如此这般,军事界一时完全陷入形式化,某个军事学者把步兵的步伐一分钟应该75步还是76步也作为一大课题来研究;“高地是掩护了部队,还是部队防御高地”,竟然成了当时重大的战术问题广为议论。
2.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军事上的变化
“最黑暗的时候,拂晓已经临近”,说这话的腓特烈大帝于1786年离世,时隔三年,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了。革命首先使军队的性质发生变化,由此带来了战术的巨大变化,终于形成了战略革命,从而进入了新的战争时代。
3.新军的建设
革命后不久,就出现了征兵的意见,因为被视为专制而遭排斥。但不久受到列强的进攻,战况不利的法国,于1793年采用了征兵制。但是,正因为实施征兵,一时还在八十三个州里受到了六十多个州的反抗。因为采用征兵制,不仅仅得到了大量兵员,而且因这些燃烧着自由平等理想和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加入,士兵的素质不同以往,并形成了旧军队所完全不可设想的军队编制。
新战术
最初,革命军队当然也是用从来军队的队形来行动,但是横向列队的齐射,因为训练不充分就不得已地自然改为纵向列队,加之为了加强火力,选拔出一部分兵力作为散兵从前面或侧面推进,即散兵和纵向列队的并用。散兵加纵向列队,这本不是新战术。奥地利的轻步兵(忠诚度高的匈牙利士兵等—原注)就曾让腓特烈大帝吃尽苦头;还有美国独立战争时,为独立自由而奋起的美国人,也曾巧妙地使用过这种战术。但是军事界却曾认为士兵因为有精神上的无意识躲避之虞,因此单独射击不如齐发射击为好。纵向列队富于运动性而且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因此产生了采用该战术的意见。这在七年战争中已有使用的战例,其后到大革命为止,横向列队或纵向列队的利弊还是战术研究上的重大课题,被广泛地争论,大体上横向列队战术说仍然占优。1791年法国的训练操典(一直到1831年修订为止—原注)依然以横向列队的战术精神为主,但纵向列队战术也被认可。总之,散兵战术不只是适合于当时代表法国国民的革命军队,它富于运动性,较少受交错地形的影响,而且兵力易于集结在紧要的关口,这成为跨越到歼灭战略的重要因素。但是,纵向队形对于横向列队战术而言,就像世人往往误解的那样,在战场上未必就是绝对优越的(1812年在滑铁卢,拿破仑就败于惠林顿的横队战术—原注)。纵向列队战术,其实并非法国人喜欢而被采用。这不过是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法国无意识地走向了这一步。德尔布吕克教授论述到 :“散兵无非是一种应急的战法,过于分散部队,而且一旦构成战斗冲突,指挥官就有手头缺乏充分兵力调动的风险,因此随着恢复战斗秩序的需要,试着限制散兵,而且散兵、横队、纵队这三战术根据需要,或者同时使用,或者交互使用。于是新旧战术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具有明显的根本差异。那个时代的人,即便身处其境的法国人,也几乎没有意识到自己亲眼所见的变化。此外,征用各种例证,还可以看到组织性地完成新形式也并非刻意为之。”革命、革新的实体过多,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具体案例没有综合分析,日本人就先对“革命”“革新”仅以主观为先地进行议论,不如冷静地先考察这些研究对象吧。
4.给养方式的变化
成立了国民军,军队利用地方物质补给,变得更为容易,军队的行动变得自由自在。特别是将校的平民化,也减少了将校的行李辎重,需要士兵携带的军官帐篷废弃了,因此,1806年战争时,法普两军仅步兵的行李比例,就是一比八,甚至一比十。
5.战略的巨大变化
活用了法国大革命所诞生的国民军队、纵向列队战术、征发给养这三大因素,必须有一位具有非凡头脑的大天才来创造新的战略,历史选择了拿破仑。最初成立的国民军队在1794年以后,还未能改变旧有的消耗战略的形态。1794年法军将敌军压制在莱茵河,两军沿莱茵河对峙相望,仅二、三十万的军队竟在阿尔萨斯到北海的全部区域分散着与敌寸土必争。拿破仑依他的天才直观,洞察了形势的真相。他利用革命产生的军事上的三个要素,综合地活用于战略上。迅速地将兵力集中到决胜地点,针对敌人主力一举强迫其进行对决,他以勇猛和果敢谋求胜利,采用歼灭战略使敌人即刻屈服,取得了战略革新的巨大成功,令全欧洲为之震撼。就这样,决战战争的时代拉开了战幕。这一歼灭战略,今天的人看来,完全是当然的事情,似乎也不值得称奇,但如前所述,从腓特烈大帝战争的角度来看的话,就可知这实在是值得惊叹的革新。拿破仑当时的人们对此还很难理解一切,只是把拿破仑看作军神。一旦他骑着白马出现在战场上,就使得敌人像受到了不可思议的冲击,闻声丧胆,望风披靡。
最初发现拿破仑的神秘性是讲究科学的普鲁士人。1806年的惨败使得受腓特烈大帝真传的普鲁士如梦初醒,借助了沙恩霍斯特(Gerhard Johann David von Scharnhorst,1755-1813年,普鲁士第一代参谋总长—译注)、格奈泽瑙(August Wilhelm Antonius GrafNeidhardt von Gneisenau,1760-1831年,普鲁士继任的参谋总长—译注)之力,也打造了新军,试行了新战略,拿破仑在俄罗斯远征失败后,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劲敌,最终打倒了拿破仑。接受了腓特烈大帝时代的军事教育,参加了与拿破仑战争的克劳塞维茨,总结了拿破仑的用兵方式,1832年他的名著《战争论》得以问世。
6.1796~1797年的对意战争
把1805年作为近代战略开端的人很多。二十万大军在广阔的正面、接近千里的宽度迅速推进,一举捕捉敌军的主力并歼灭之,乌尔姆(Battleof Ulm—译注)战役之壮观,对于18世纪的战略而言是最典型和最明显地发挥了歼灭战略的一场战役。但这只是表象。新的战略在拿破仑初期的战争中已经明显的展现出来了。从这个意义看,1796年的对意大利的作战,特别是其初期作战,最有值得关注的地方。如克劳塞维茨说的:“波拿巴对于亚平宁山脉的地理真是了如指掌”,拿破仑曾经随意大利军团(译注:法国的征伐意大利的方面军,下同)参战,在被任命为意大利军团司令官之前,他在公安委员会作战部任职时,也曾草拟过意大利的作战计划。拿破仑设定的计划,对当事者即旧式战略思维的人来看,会被视为不现实的狂人计划。年仅26岁的拿破仑于1796年3月2日,就被任命为意大利军团总司令,同月26日在尼斯正式上任,他终于可以实践自己多年思考的作战方案了。意大利军团可用于野战的兵力为步兵四个师团、骑兵两个师团约四万人,主力在萨沃纳(Savona,意大利西北部省会—译注)到阿尔本加(Albenga,萨沃纳省的城镇—译注)一带,其中一个师团在西北部的山地内,纵深约八十公里。法军的前方是撒丁王国(Sardegna,18世纪初~1861年为王国,以后亚平宁半岛统一为意大利—译注)的柯里拥有一万人的军队驻扎在凯拜要塞到蒙特维之间,奥军的主力还在波河(Bo,横断意大利北部的河流—译注)左岸的冬营中。No.7
拿破仑根据原来的计划设想为基础,乘敌两军(奥军、撒丁军)分离之机,迅速以主力从萨沃纳向凯拜方向进发,抱着必胜的信念,拟攻击撒丁王国军队的左侧。当时,沿海岸线无法行车,还需通过骑兵也要下马步行的隘口。沿海岸从萨沃纳跨越西北方的阿尔塔的道路进入撒丁(山隘的海拔高度约500米—原注)是最佳选择,稍加修整的话,也可以通过战车。可是,拿破仑到任时的意大利军团的状况极其糟糕,即便拿破仑大大地发挥其指挥天才,整顿这支军队也并非易事。(参见图表No.7)拿破仑上任之初,马塞纳将军(AndréMasséna,1758年-1817年—译注)为了对赛诺巴(赛诺巴当时中立,海岸道路恶劣,该地处在法军重要补给线上—原注)的外交给予支持,派出部分军队驻扎在沃尔特里。拿破仑为回避刺激奥军,命令其从该地撤军。但本以为自己是司令官候选的马塞纳将军,对后辈小儿、又无师团长经历的拿破仑的到任感到不快,这一命令未予执行,反而增强了沃尔特里的军力,并提出了冠冕堂皇的表面文章应付。而进入4月,拿破仑得知了奥军向前推进的消息,这导致他的决心发生变化。4月2日,拿破仑由尼斯进入阿尔本加(Albenga,现意大利西北部—译注),没有轻易地再命令从沃尔特里撤兵,反而命其佯装增兵。无疑拿破仑知道奥军推进,打算尽量把其牵制在东边,下决心从奥军、撒丁军的中央突进,再予以各个击破。马塞纳对敌军增进深感不安,当天狼狈地告称如此下去具有危险。奥军老将博利厄得知法军在泽诺巴方面的动向后率军南下,3月30日抵达并占领了塞诺巴北方的波黑塔关口,决心抵御法军的突进。其后,乘法军尚无动静,更于4月8日占领沃尔特里,断绝了法军与塞诺巴的联络,进而下决心夺取在沃尔特里的制粉工厂。同时又以右翼部队占领萨沃纳北部的蒙特泰诺附近,与撒丁军取得联络并强化了防线。在战争行动开始前的4月9日,在波河以南的军队位置如图。(参见图表No.8)
No.8
即,奥军有三万兵力正面攻击推进,兵力分散在纵深约60公里,正面约80公里的区域,而东西的交通极其不便,要调动兵力从沃尔特里往右翼的话须迂回绕行阿克伊。沃尔特里的进攻,博利厄使用了皮特尼、菲加索维希两部队中的9个大队,并亲临指挥,向进攻蒙多维的阿尔干图部队下达了命令。阿尔干图把主力留下,进攻仅使用了部队的五个半大队而已。这就是当时的用兵。拿破仑于10日到达萨沃纳,这天沃尔特里受到奥军攻击,当地守军晚上退至萨沃纳。拿破仑在11日更进往东线视察形势,看到占领沃尔特里的敌军有相当数量,但并没有追击的模样。然而这一天蒙特泰诺也受到敌人攻击并被占领,但兰普恩大佐守备在蒙特泰诺南方的高地,给予敌人有力的抗击。拿破仑根据这样的形势,决心首先进攻蒙特泰诺方向的敌军,仅留下少数部队在萨沃纳与敌对阵,主力在夜间立即行动并针对进攻敌人的侧背进行了部署。这个决心和部署,进行得迅速而果敢,妥当而敏捷,连嫉妒甚至轻视拿破仑的将军们也不得不从心底里感到钦佩。有人说:“拿破仑的这些命令,不仅对付了奥军,它也征服了手下的部将,赢得了双重胜利”。
这样,12日拿破仑在战场上得以集结一万军队,袭击了三、四千人的敌军,给予了彻底的打击,拿破仑以为击败了奥军主力而对这一战果过分自信了,于是根据预定决定以自己的主力挥师指向撒丁军并为此进行了部署。作为前卫的部队,于13日攻击了克塞利阿古城的奥军,14日艰苦地迫使奥军投降了,这期间拿破仑才知道敌军在北方的代戈附近,于是向该地推进,14日击败了敌军,再次部署部队向西边推进。但是,代戈战斗后狂喜的法军,又因为数日没有充分的给养,在代戈开始了掠夺。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15日受到从沃尔特里过来的奥军发动的攻击,陷入危局。拿破仑紧急调集兵力驰援,但是该部已被击溃。这样,驰援的军队再次在代戈开始抢劫,代戈的寺院都未能幸免。博利厄接到12日战报时,认为这只是战争的一个曲折波澜,此后逐步得到败报,也觉得只是丢失一处据点而已,继续由侧面向法军的背后推进想阻挡法军撤退,他十分泰然地运用和发挥着当时的战术。到了16日,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又显出惊慌失措,决定将部队向亚历山德里亚集结。各个部队极其混乱,精神也受重创,几乎失去了积极行动的气力了。17日,拿破仑率主力开始西进,柯里退却至塔纳洛河左岸并占领阵地,法军把切瓦要塞仅仅看作监视据点而未予理睬继续前进,19日开始攻击敌人阵地,因为涨潮的缘故,攻击未果。21日再次发起进攻时,撒丁军已经退却了,法军继续追击,在蒙多维附近发生了交战,撒丁的柯里军队被击败。撒丁王国深感惊骇而屈服,28日凌晨2点签订了休战条约。在两周之内,拿破仑给予奥军一击,又迫使撒丁王国完全屈服的作战,今天看来似乎理所当然,拿破仑的伟大不过尔尔。但是,当我们把它和腓特烈大帝以来的战争进行对比时,才可以体会到这一巨大变化。这正是拿破仑以歼灭战略为战争目的,坚持不懈地朝向这个目标的用兵战略,也就是说拿破仑实行的是决胜战争。在征服了撒丁王国后,拿破仑再次朝向奥地利挺进,对于已经退却到波河左岸的敌人,沿波河由南向东追击,5月8日在皮基尼亚附近渡过波河,敌人不得不放弃了隆巴蒂,追击了十天后,在有名的洛基意大利军团面对着敌人进行强渡,15日攻入了米兰城。5月末,意大利军团从米兰出发,进入了加尔达湖畔附近,把博利厄的奥军远远赶进了齐洛尔山中。当时的法奥战争是持久战争,在意大利的作战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拿破仑以全新的歼灭战略压敌制胜,到此而告一段落。特别是曼托瓦要塞十分坚固,拿破仑对其不断地围攻,粉碎了敌人四次的解救企图,于1897年2月2日终于使之降伏。1916年法尔肯海(译注:Erich von Falkenhayn,1861-192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参谋总长)制定了所谓有限目标的凡尔登作战方案,在向德皇上奏时陈述道:“如果法军极力进行抵抗,恐怕不得不耗尽最后一兵一卒。如果这样的话我军也就达到了目的”。1916年德国的凡尔赛战役并未达到目的,德意志承受了不亚于协约国的重大损失,战争的前途因此而蒙上阴影。但正是拿破仑对曼托瓦要塞的围点打援却达到了法尔肯海作战的企图和目的。奥军的四次解救和曼托瓦的降伏,至少使奥军损失了十万的兵力(法军损失二万五千人—原注)。在围攻曼托瓦前,奥军的损失已达二万,不足一年的时间,奥军在拿破仑手下就损失了十二万多。这对当时的奥地利来说是个大灾难,为此,还从主战场抽调兵力,最后甚至调遣了维也纳的卫戍部队奔赴战场。奥地利的国力被消耗,拿破仑在1897年3月继续进军,4月18日签订了里奥本休战条约。
其后的局势
依靠拿破仑的聪明才智诞生了全新战略,这个新战略使拿破仑瞬间成为军神,震撼了整个欧洲。就这样,拿破仑拯救了法国。作为拿破仑对英战争的第一手段,1798年进行了对埃及的远征。但远征中,法国又再次失去意大利,陷入困境,以此为契机,返回法国的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于1800年因再次跨越阿尔卑斯山,这使得他的名望如日中天。法国曾经一度和英国达成和约,但在1803年再度开战,就此开始了英法之间为期十年的持久战争。1804年,拿破仑称帝,侵攻英国的计划也在一步步推进,这个综合性的庞大计划,实在堪称惊天的宏篇巨制,把它与今日希特勒的尝试做一对比,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因为海军的无能,拿破仑的计划功败垂成。英国怂恿奥、俄两国,从背后牵制和窥伺法国。拿破仑于1805年8月决心从对英作战中抽出兵力转而征伐奥地利。在多佛海峡集结并得到充分训练的约二十万精锐部队(这堪称世界史上未曾有的精锐—原注),威风凛凛地开始了东进,先侵入德意志南部,继而从俄奥两军的中间突进,9月17日把奥地利几乎全部军队包围在乌尔姆并将其降服。拿破仑沿着多瑙河逼近维也纳,并追击溃败的逃军,进军至摩拉维亚(今捷克东部—译注),攻势到达终点。此时普鲁士的态度令人怀疑,形势不容乐观,拿破仑巧妙地诱使奥俄联军于12月2日在奥斯特里茨进行会战,获取大胜而达到战争的目的。1806年法国与普鲁士之间发生战端,拿破仑巧妙地调动在南德意志的部队,十六万大军分为三个纵队,通过图林根山林北进,把敌人击败在耶纳、奥尔斯泰特,并对溃散部队实行了古今未有的坚决猛烈的追击,致使普鲁士军队几乎全军覆灭。但是,进入波兰后赶上入冬,物质匮乏,陷于艰难困境。1807年6月25日,法国终于和俄罗斯签订了和约。作为拿破仑对英作战的第三个手段,就是加强实施大陆封锁。为此于1808年侵入西班牙。但战争未能如愿以偿,这成为拿破仑失败的的开端。由于英国的煽动,1809年奥国重启战事,拿破仑用了巧妙的作战,击败了奥军,但西班牙问题仍然不得已地处于放置状态,而埃斯拉的渡河攻击中又遭到了失败。这是名将拿破仑的第一次败仗。因为大陆封锁的关系,终于导致了1812年的对俄罗斯的战争,之后拿破仑又遭受了莫斯科的惨败。1813年,在易北河的作战中,拿破仑发挥了他特有的天才,使用所召集的新兵进行作战,这有许多有趣而值得研究的东西。但是,拿破仑终于在莱比锡大战中败北,1814年他只能以弱势兵力,在巴黎东部地区进行内线作战。这与1796年的作战相比,也有令人感兴趣的课题。拿破仑如何发挥手下的部将的最高效率这点很值得研究。而兵力相比之悬殊,已经非常明显,特别是普鲁士军已经学会了拿破仑的新用兵方法,不像以往那样容易被摆布了,以至于法军不得不向联军投降(关于这一作战,伊奈中佐的《名将拿破仑的战略》中有详细记载—原注)。1815年的滑铁卢,大致上是拿破仑无望的背水一战。拿破仑分别对奥地利、对普鲁士的作战,都巧妙地使用了歼灭战略,而在对西班牙的战争中,因地形等种种关系已经不那么容易把握,对俄的侵攻则以失败告终。而且,总体来看,拿破仑倾全力投入的是对英的一场持久战争,大海和英国国民性的坚韧,终于扳倒了拿破仑。
第七节 从拿破仑时代到第一次欧洲大战
(待续)
相关文章:
日本侵略白皮书:石原莞尔《战争史大观》
石原莞尔的思考——《战争史大观》的由来
石原莞尔《战争史大观》:从早期战争到腓特烈大帝
相关书籍:
识别二维码 购买精品书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石原莞尔《战争史大观》:从早期战争到腓特烈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