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拿下亚马逊千万美元订单的背后:中国厂商正改写全球红外热成像市场格局
据路透社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亚马逊公司从中国浙江大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购买了大量的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用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测量工人的体温,以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然而讽刺的是,大华目前仍在美国的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上。
海外疫情爆发,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需求进一步增长
今年1月国内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由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症状表现主要呈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乏力等症状,所以体温筛检成为公共区域疫情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而相对于传统的测温设备来说,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能实现远距离(可达数米)、非接触式、全自动、多目标同时进行体温检测,是在公众场所甄别发热人群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因此,在随后的疫情防控当中,红外热成像测温仪成为了机场、高铁站等人流极为密集的交通枢纽必不可少的“战疫”利器。
由于红外热成像设备以往主要应用于工业、军用等小众领域,市场需求量较小,因此产能也非常有限,更为关键的是,核心的红外热成像传感器主要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在加上春节期间的放假停工影响,因此而在国内疫情初期,红外热成像测温仪也是十分的紧缺。
今年2月4日的时候,国产红外热成像设备厂商大立科技的董秘范奇就曾透露,当时其红外热成像测温仪日产能仅100台左右,月均大概3000台,计划扩产至月均5000台的产能。同样,当时的另一家红外热成像设备厂商高德红外的日产能也仅200台,在一段时间的紧急扩产之后,2月中下旬才达到了1000台每天的产能,但是仍无法满足当时的需求。2月25日,高德红外常务副总经理苏伟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目前测温设备“全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产能是每天1000台,但意向订单已近2万台。而随着后续疫情的发展,市场对于此类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的需求也快速增长。
在此背景之下,安防巨头大华和海康威视也第一时间杀入了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市场,推出了一系列的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
据大华官方介绍,其超高精度人体热成像测温系统,在30℃~45℃测量范围内,已将测量误差控制在±0.3℃范围内;并且,在相对稳定的室内环境下,如火车站、机场、地铁站、医院、企业园区、学校等场景中,可达到与医用测温仪测量±0.1℃的范围。无需近距离接触,且大幅提升测温效率,有效降低因测温造成拥堵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并有效保护现场防疫工作人员。
而根据大华最新公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营收35亿元,同比下滑了19.05%。但是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却保持了5%的增长。而这也正是得益于红外测温市场的旺盛需求,推动了公司红外测温业务的增长,部分对冲了传统安防需求下滑的影响。另外可以看到,公司一季度毛利率同比增长了11.8个百分点至49.2%,这也受益于公司红外测温业务产品结构相对高端,使得利润水平高于传统业务。
随着3月以来,国内疫情基本得到了全面控制,国内对于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的需求开始下滑,但是随着海外疫情却出现了大规模的爆发,这也直接推动了海外市场对于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的需求。国内的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厂商也开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大华获得亚马逊1000万美元红外测温设备订单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止北京时间4月30日上午10点,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达1064533人,累计死亡人数达61668人。而在美国严峻的疫情之下,美国对于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的需求也是快速增长,但是供应端却十分的短缺。
虽然美国FLIR(菲力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红外热成像仪供应商,但是由于疫情影响,其产能的扩张也受到了阻碍,目前已经积压了大量的订单,交货周期都排到了数周以后,并且还要优先供应医院和其他关键机构。因此,很多美国企业为了加强对于内部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不得不选择向产能有盈余的中国供应商。
据其中一位知情人透露,今年4月,亚马逊向大华采购了1500台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交易价值接近1000万美元,单台均价约6666美元(约合人民币4.7万元)。另一位人士表示,目前亚马逊已经在美国部署了至少500套大华的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
△大华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图片来源:大华官网)
然而颇为讽刺的是,大华却在去年被美国列入了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2019年10月7日,美国联邦政府就宣布,将包括大华在内28家中国实体加入“实体管制清单”,禁止这些实体购买美国产品。
亚马逊拒绝证实其从大华购买了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但表示其采购的硬件符合国家、州和地方法律,其温度检查是为了“支持我们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它们将继续在我们的社区提供关键服务”。
另一位消息人士还爆料称,此前IBM也从大华订购了100台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而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Chrysler)也订购了10台。
美国工业和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对此表示,“与实体清单上的企业进行任何性质的交易都是危险的”,并建议美国企业谨慎行事。但是,《出口管制条例》仅控制着美国政府合同的授予和美国企业对黑名单公司的出口,并不会阻止对实体清单上的企业的产品的采购。因此,亚马逊的采购是合法的。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表示,只要缺乏合规性的热像仪不构成风险,而且二级评估证实了其检测出的发烧症状,“就不会叫停某些未经该机构批准的热像仪的大范围使用”。
全球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仪市场的格局重塑
从整机领域来看,由于红外成像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并存在技术封锁,目前国际上仅美国、法国、韩国、以色列和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非制冷红外芯片设计技术,因此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厂商也较少。由于欧美厂商较早地进入了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产品市场,因此很早就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优势。
根据 Yole Development Group 的统计,2017 年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仪全球总销量130万台,仅美国FLIR一家公司份额就达到66%,法国厂商ULIS份额为13%,剩下的三家前五厂商Seek、BAE、DRS均为美国厂商。相比之下,大立科技、高德红外等国产厂商份额都极低。
但是,随着今年疫情影响下,对于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需求的爆发,大立科技、高德红外、华中数控、睿创微纳、海康威视、大华等国产红外热成像设备供应商的产能开始迅速扩张(比如仅高德红外一家,其产能扩张后,相比以往就增长了5倍多),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彻底改变了全球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仪市场的格局。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红外热成像设备所需的关键器件——红外探测器领域,国产厂商依然非常薄弱,美国的Flir、FLUKE以及2019年由Sofradir和ULIS合并而成的Lynred依然是全球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主要供应商。
由于红外探测器可应用于军事领域,受瓦森纳协定的影响,国外高端的红外探测器对于中国是禁运的。因此,对于国产红外设备厂商来说,在高端红外探测器进口受限的情况下,自研也就成了一条必须要走的路。
目前,国内高德红外已建成了 8 英寸 0.25um 批产型MEMS 生产线,是国内唯一一条自主可控且具备批产能力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生产线。而睿创微纳也掌握MEMS芯片的核心技术,主要系自产自用,同时也有向海康威视等供应;大立科技在核心器件领域获“核高基”重大专项资金支持,在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领域也获得了突破。此外,还有北方广微、中电11所等。另据芯智讯了解,海康威视也有自研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主要依托于2016年成立的子公司海康微影,目前已可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视觉传感器及MEMS机芯组件。而大华的红外探测器则主要采购自高德红外。
综合来看,国内厂商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性能指标与国外差距不大。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主要应用于民品和军用单兵装备市场,性能指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即可较大程度满足各方面客户的需求,因此性价比成为了扩展市场的关键。
而受此前国内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的红外探测器、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的产能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了市场的进一步验证,大规模的出货也使得产品的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因此,在后续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国内的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厂商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大器晚成Cat 1:承接Cat 4下沉市场,抢占物联网中速率赛道
一季度扣非净利暴增366.7%!揭秘紫光国微逆势增长的核心动力
争夺千亿充电桩市场,华为全新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块发布
净利暴增1954.37%!闻泰业绩大涨的背后:与安世的协同效应才刚刚开始!
股价暴涨180.46%!国产大硅片龙头沪硅产业上市:近4年净利累计不足6000万
行业交流、合作请加微信:icsmart01
芯智讯官方交流群:221807116